APP下载

中日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及启示

2022-03-25董亚琦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练员竞赛球员

丁 飞,董亚琦

中日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及启示

丁 飞1,董亚琦2

1.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共青城,332020;2.共青城中学,江西 共青城,332020。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是足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未来。日本与中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理念上的不同,使得日本足球水平长期处于稳步发展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日本青少年足球队员培养历程比较发现: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存在足球发展理念不统一、培养路径主线不明确、未按足球客观规律组织训练、人才选拔、竞赛和教练员培养等问题。提出建议:树立科学长远的足球发展理念,探索符合中国球员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训练模式,完善竞赛体系;搭建科学的足球人才选拔体系;加强教练员培训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中国;日本;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足球发展工作,强调此项工作涉及基础,事关长远,要抓细抓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体育强国梦一脉相承。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是重中之中,基础性工作在于大力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1]。中国足球水平在2002年进入世界杯达到巅峰期后,随后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各级国字号球队表现黯然惨淡。日本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交融、人种与体质类型相似,但是两国足球水平却相差甚远。日本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时期迈入职业化年代,在职业化初期中日足球水平难分伯仲,在随后的几十年发展中,中国足球水平逐渐被日本足球拉大。日本足球最高排名世界前20位,中国则一度跌出前100位。

为了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足球界人士对外走向足球发达国家学习,对内推行改革措施,但成效甚微。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是提高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核心,如何普及青少年足球人口,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引领青少年足球健康发展,使中国足球水平大幅提升成为中国足球改革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2009年国家成立《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将中国足球的希望寄托在校园足球上,肩负起提升中国足球水平的重担。

1 中日青少年足球发展概况

中国足球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新中国初期的业余发展,20世纪80—90年代初的计划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职业化改革发展,在职业化改革中2009年中国足球发起了反赌扫黑风暴整顿中国足球环境[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培养模式为中国式“金字塔”模式,“金字塔”分为三层,底层主要由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和基层代表队构成,中层由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专和运动学校构成,高层由高校代表队、省队和国家队构成。“金字塔”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低层次为高层次的队伍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金字塔”模式在特定时期为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大幅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字塔”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成才率低、人才输送渠道不畅通,“三集中”不利于运动员文化学习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应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不利,足球培训体系萎缩,致使足球人口大幅下降,为了扭转现状,为提升足球人口基数和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密切配合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主要由职业俱乐部梯队、足球学校、三级体校等竞技足球和教育系统主导下的校园足球两部分构成。

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校园足球体系与“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两部分组成。其中“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制度”由日本足球协会创办,自下至上分别是地区训练中心、都道府训练中心、地域训练中心和国家训练中心四个级别。都道府训练中心和地域训练中心由地方足协根据日本足协和地域足协的要求组织实施训练,地域和国家训练中心直接由日本足协派具有相关资质的教练员组织实施训练。四级训练体系情报资料共享,统一遵循日本足协的指导意见开展训练,促进了人才交流,有效打通了人才输送通道[3]。

2 中日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

2.1 培养理念

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由校园足球和竞技足球两部分组成,培养理念各不相同,校园足球秉持着“育人”第一目标的理念,把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摆在首位,其次是扩大我国足球人口基数。在足球教学课堂中学习足球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把推进素质教育与校园足球紧密结合。因此,校园足球理念概括为普及、健体、立德和娱乐。竞技足球以培养精英球员为主要目标,追求球队整体水平,以取得优异成绩为首要目标,比赛成绩是衡量运动员竞技水平高低和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理念中对教练员和球员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教练员要求掌握训练理论、和专项实践理论两个方面;训练理论包括体育心理学、社会学、青少年体能发展、技战术发展。专项实践包括专项技术实践、技战术发展等。所有理论教材均由日本足球协会经过教练员会议论证通过后统一下发给各基层教练员,充分显示出对教练员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4]。在球员方面,日本足协根据本国青少年的生理特征、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制定足球后备人才培训模式。反观我国,由于青少年足球培养工作由教育部门和竞技体育部门两部分构成,由于各自政绩诉求不一致,致使各自培养理念不相同。人才培养角色定位不清,培养目标和价值内涵不一致,存在明显的分列式发展。校园足球过渡追求“重文轻技、普及之效”,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足球实现“育人”功能。竞技足球盲目追求“重技轻文、成绩之功”过度追求比赛成绩。此外两者都缺乏对教练员培养理念和专业知识结构的统一,未能形成附有符合本国国情的青少年培训理念。

2.2 培养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路径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和体育部两部委为主渠道,校园足球、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青训中心为格局的多边化培养路径。具体形式为,(1)是职业俱乐部与学校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基地。(2)是教育系统与足球学校合作共建足球特色学校。(3)是教育系统与足球学校联合办学,如鲁能足校。(4)是政府与企业联合创办足球学校。(5)是职业俱乐部与体育系统联合培养球员。近年来,随着国家足球发展相关政策落地实施,足球储备人才培养路径不断在拓宽,培养力度逐步加大。截止到2019年国家以建立足球特色学校27 059所、设立足球改革试验区38个、试点县160个、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高校181所[5]。中国足协对中国各级职业俱乐部制定了严格的青少年培训费用的预算指标,并要求各级职业俱乐部要求建立完善的U系列青训梯队。日本足球运动员培养主要通过“教体结合”模式,“校园足球”和“俱乐部训练中心体系”相融合,校园足球训练不耽误队员正常学习,每天保持2h训练时间,“俱乐部训练中心”分为4个级别,自下而上分别是地区训练中心、都道府训练中心、区域训练中心和国家训练中心,队员经过层层筛选为国家队储备后备人才,同时有一部分被筛选下来的队员返回到所在地,把最新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带回去,并担任足球教学骨干。校园联赛与俱乐部联赛相结合,形成了俱乐部和校园双轨制培养体系,极大增加了队员之间同场竞技的机会,提升了队员的竞技水平,双轨制训练体系两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夯实了校园足球的根基。

2.3 竞赛体系

校园足球序列和竞技足球序列构成了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校园足球核心赛事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足球联赛,主要竞赛体系为校本联赛、校际竞赛、选拔竞赛、出国竞赛。同时,校园足球主管部门定期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区域足球训练营选拔赛、足球夏令营、足球训练营等活动。竞技足球赛事由中国足协和政府主导,主要赛事分为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超级联赛、青少年足球协会杯赛、青少年冠军赛4项赛事,政府部门主导省运会足球赛、全运会足球赛两项青少年足球赛事。日本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主要由校园足球和职业俱乐部梯队两个序列构成,校园足球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别联赛。职业俱乐部梯队划分为U12、U15、U18三个级别,各个级别设有数个不同联赛,球员可根据自身足球水平选择适合自身的联赛平台展示自我。同时,两种比赛类型之间经常进行交叉联赛,比赛内容丰富,比赛形式多样化,给不同年龄段队员增加了比赛场数,帮助队员积累了比赛经验,树立了自信心。与日本相比,我国青少年竞赛体系存在以下三大问题:(1)是竞赛由两个不同部门主导,暴露出竞赛无主次之分,两个竞赛体系之间衔接不畅,竞赛资源各自为战难以整合,人员流动壁垒重重。在比赛时间、场地、参赛人员重叠现象严重,造成有限的青少年竞赛资源严重浪费。(2)是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制设置结构不够合理,U12系列赛以下未设置有效的竞赛体系,此年龄是足球运动员掌握足球基本技术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应给予重点关注。(3)是我国青少年竞赛多为锦标赛,参赛球员普及程度较低,比赛场次有限,日本竞赛体系下每位注册青少年球员每年高质量比赛场次不少于50场,中国青少年球员每年高质量比赛场次不足20场。

图1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赛体系

图2 日本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拔体系

2.4 选拔体系

校园足球选拔和竞技足球选拔两部分构成了我国青少年足球选拔体系。当前,我国校园足球选拔体系各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选拔机制,大中小学相互之间升学渠道不通畅,足球运动员招生政策不完善。竞技足球选拔队员由“体制内”和“体制外”两部分组成,“体制内”选拔方式以内部选拔赛为主。传统足球学校、足球学校、省市协会梯队青少年三级人才选拔体系主要通过省运会、全运会、青运会等赛事进行选拔,只进行单项选拔,选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6]。“体制外”选拔方式以职业俱乐部梯队、业余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足球培训中心为主,主要是向职业足球俱乐部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随着青少年培养主体的多元化,球员身份的隶属关系发生较大改变,产权关系和权能亦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场化经济特征的人才培养输送特征更加明显。日本青少年足球人才选拔路径以校园足球运动员和职业俱乐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多向人才选拔途径为主,校园足球建立了完善的小初高大四级别联赛机制,实现了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相互交融和互动,在日本的校园足球体系中,学生有两次重要的抉择机遇,第1次小升初阶段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适合自身的学校,第2次高中联赛,在高中足球联赛中表现优异的队员将进入大学直接转入职业球员,对于达不到职业球员标准的学生将进入社会直接择业。比较发现,我国青少年足球选拔体系存在两方面问题:(1)是校园足球选拔体系不健全,过于注重球员身体素质和足球基本技术水平指标,无法全面准确评估球员的真实水平和潜在能力。(2)是职业足球青少年选拔体系球员产权关系复杂,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球员自由流通阻碍重重,无法形成球员交往良性循环,阻碍了青少年球员的发展。

图3 中国青少年运动员选拔体系

2.5 教练员队伍建设

我国从1989年正式实施教练员培训制度,2006年落实职业级教练员培训制度,教练分为A、B、C三个等级,2009年根据青少年足球发展需要新增D级教练员培训和校园足球指导员,由此构成了中国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体系[7]。教练员根据级别高低接受定量课时培训与考核,超过执教期限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后延长执教期限,同时在执教期间接受更高级别教练员等级考核方能晋升更高级别教练员资格证。根据亚足联对教练员等级划分,各级别教练员有着严格的指定学习内容,A级教练员以学习球队整体攻防战术为主,B级教练员侧重学习进攻与防守中的局部区域问题,C级教练员主要学习比赛中个人能力和小组技战术能力。各级别的教练员考核分为实践和理论两部分,根据等级不同实践与理论比例不同。为保证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规范性,2015年起中国足协对每名足球教练员工作者都要求具备相应的教练员资质。日本足球对教练员培养以“世界的标准”为宗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推动日本足球教练员整体水平提升。日本足球教练员培训过程中高度重视情报分析,紧随世界足球发展步伐,为教练员培养提供指导性意见。日本足协把本土教练员划分为S、A、B、C、D共5个等级,在2015年新增设E级足球教练员,此外设有幼儿足球教练员等级资质,不同等级教练员负责不同年龄段队员训练工作。日本足球教练员培训在注重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训质量,教练员不仅要学习技战术能力培养,还包括对不同年龄段队员生理、心理特点和训练规律理论课学习,对教练员培训工作精益求精,使得教练员队伍科学化指导能力不断提升。与日本相比,我国教练员培养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加以改进:(1)是未对业余教练员执教范围和权限作明确规定,仅对职业俱乐部梯队进行了监管。(2)是我国教练员缺乏继续培训体制,执教理念未统一,多数按个人理念方法进行执教。(3)是对教练员工作绩效缺乏考核和监管制度,获得高级别教练员培训资质途径单一,教练员晋升渠道不畅。

3 优化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渠道

3.1 建立科学、统一的中国足球青训培养理念

青少年足球培训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球员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进行科学性训练,让球员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日本足球以“青少年身心发展为核心、兴趣为导向、成绩次之、立足于球员长远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教练员通过足球为载体,帮助球员塑造品格、人格,聚焦球员成长成才。日本足球取得的成功离不开自上至下贯彻科学、统一的青训理念。中国足球青训长期以来坚持以成绩为目标导向,过于注重精英队员培养,足球技战术水平提高,忽视青少年文化素质培养和个性特征的养成。长期如此导致球员自我革新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缺失。当前,中国足球应以青少年球员为核心,立足于青少年球员长远发展为目标,建立科学、统一的青少年青训培养理念。(1)是通过足球训练让球员感受到足球带来的快乐,使球员对足球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足球的魅力,为其一生挚爱足球奠定思想基础。(2)是借鉴先进的足球理念指导青少年训练,青少年队员培养的目标是高水平职业球员,根据世界足球发展趋势,为青少年队员提供前瞻性的足球训练方法,为其成为优秀的职业球员奠定基础。(3)是注重足球文化精神渲染,在训练和比赛中让队员形成中国特色足球文化精神,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足球基本理论体系,形成适合中国特色足球的流派。(4)是制定科学的训练大纲,坚持专项训练、文化学习、个性塑造三条腿同步协调发展,逐步建立球员自我管控、自我调节、自我革新的能力,使自身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球员。

3.2 探索青少年足球培养方向

长期以来,在政府部门统揽全局管理模式下,中国青少年足球暴露出体制弊端和部门利益的存在,教育和体育两大部委在青少年球员培养工作中未形成通力合作,缺乏资源共享机制,无法解决和应对青少年足球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利益诉求。基于当前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所遇困境。首先,要理清组织部门关系,划定权责,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为主要支撑,多部门协作联动合作机制,提高各部门协作共治能力与效率,形成“牵头+联动”管理模式。教育部门和中国足协分工明确,教育部门解决好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的教学、训练、考试、升学的体系化构建。中国足协作为足球专项管理部门,应做好教学训练、球员选拔、竞赛组织、教练员培训等体系化构建。此外,要加大社会力量对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引进,把青少年足球发展推向市场化程度,充分发挥市场化的积极作用。如:足球场地市场化运行,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市场效益,把闲置的场地充分利用,实现足球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青少年足球路径多元化发展[7]。

3.3 建立健全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处于割裂态势,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竞赛体系未能纳入到统一的竞赛部门统一管理组织。建立专业化、权威性竞赛主体,确保有限的竞赛资源高度整合,加强校园足球竞赛部门与体育竞赛部门管理的相互协作,加强顶层设计,搭建高水平、高质量、高强度竞赛平台,扩大青少年体育赛事影响力,使各个年龄段、各水平层次青少年球员每年有充足赛事可参加。同时,建立合理的竞赛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良性循环流通渠道。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球员注册系统,避免校园足球与体育部门管理体制下两套注册标准,建立统一标准,资质相互认证的一体化注册系统,使校园足球竞赛与体育部门竞赛相结合,规范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3.4 建立科学化人才选拔体系

与日本足球人才选拔渠道多样化相比而言,我国青少年球员选拔路径过于单一,选拔机制和选拔平台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人才选拔需要公平合理的选拔机制和平台作为有力的保障,中国足协应与教育部门联合制定一套适用于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球员选拔机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层次划分进行选拔。小学进行市级选拔,中学进行省级选拔,高中、大学进行全国性选拔,为转入职业足球做准备,这种选拔模式兼顾学习,不脱离家庭、学校与社会,有效降低了职业风险。其次,在选拔体系中要充分考虑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选拔标准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特点更加具有针对性。如:初中以下年龄段球员指标体系以注重基本技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高中阶段球员应注重个人攻防能力及基本技战术意图的执行能力;大学年龄段球员注重整体战术素养,同时要注重球员的心理和心智能力为后期发展创造空间。

3.5 加强教练员培训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高水平教练员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基础,更是提升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保障。当前青少年教练员资源匮乏,执教能力不足等问题困扰着中国足球水平的整体提升。优化教练员培训体系,提高青少年教练员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核心问题。(1)首先,统一规划青少年教练员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相衔接,运用好教育部门的教师资源和体育部门的专业资源提升教练员的培训水平[8]。同时,做好运动员培养规划的顶层设计,对运动员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育人”放在首位,在促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加关注运动员思想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综合提高。(2)变革教练员传统培训模式。教练员层级设立、培训课程标准、培训内容、和考核制度的设定要严格遵循不同学龄段和不同层次水平的球员特点作为主要参考依据,使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属性。(3)对教练员准入制度国家应制定遴选制度,国家级、省级培训部门应进行严格筛选,让符合条件的教练员纳入到培训体系当中。对取得教练员资质的人员实行业绩考核,促进教练员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

4 结 语

中日两国邻里相望,足球发展历程近乎相似,但是日本足球早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中国足球仍在为冲出亚洲苦苦挣扎。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在国家政策红利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待解决。日本足球所取得成就源于科学的足球培养体系和长期的“精耕细作”,日本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探索中国特色青训培养体系提供思路。树立青少年球员长远发展理念,革新体制壁垒,形成“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搭建符合我国青少年球员特点的培养体系,驻牢足球人才根基,切实提高中国足球整体水平。

[1] 蔡红彬,徐立彬.国外青少年足球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2):48~54.

[2] 邱 林,王宏家.中法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6):34~35.

[3] 陈星潭,康 涛.中国与日本校园足球发展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2):70~75.

[4] 陈 安.日本足球青训模式对中国足球青训模式的启示[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9.

[5]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发展报告(2015-2019)[2019-07-24].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939/mtbd/201907/t20190724-392076.html.

[6] 胡 琦,谢朝忠.中德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49~55.

[7] 班玉生,韩志强,刘 丹.中、日教练员培训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7,43(01):50~51.

[8] 余 翔.法国足球理念与训练方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05):29~37.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Youth Footbal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DING Fei1, DONG Yaqi2

1.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ongqingcheng Jiangxi, 332020, China; 2.Gongqingcheng Middle School, Gongqingcheng Jiangxi, 332020, China.

The training of youth football talents is a fundamental pro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and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tba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in the concept of youth football training has made Japan's football level in a steady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a long tim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we compared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Japanese youth football players and found that there are inconsistent football development concepts in China's youth football talent training, the main line of the training path is not clear, training is not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laws of football, talent selection, competition and Coach training and other issue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long-term football development concept, explore teaching and training modes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layers,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on system; build a scientific football talent selec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sm of coach training.

China; Japan; youth football; Talent training

1007―6891(2022)02―0020―05

10.13932/j.cnki.sctykx.2022.02.05

2020-03-31

2021-05-11

G843

A

猜你喜欢

教练员竞赛球员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不只是球员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