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 打印模型联合PBL 教学法在颈椎整脊手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25李远栋刘爱峰施逸兴张君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骨伤科操作技能颈椎

李远栋 刘爱峰 王 妍 施逸兴 张君涛 张 超 王 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地接受医学理论知识及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多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缺乏一定的新颖性,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1,2]。三维(3-dimensional,3D)打印技术的出现,使教学效果发生巨大变化[3,4]。而以问题为基础的PBL 教学法的出现,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并能够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近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将传统理论教学结合3D 打印模型及PBL 教学法应用到颈椎整脊手法教学中,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60 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人。研究组男18 人,女12 人;平均年龄为(20.12±0.78)岁;专业基础知识成绩(81.23±2.73)分。对照组男17 人,女13 人;平均年龄为(20.23±0.67)岁;专业基础知识成绩(80.56±2.89)分。2 组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基础知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组学生均由同一教师授课,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相同。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结合PBL教学法进行授课,主要是通过Powerpoint 展示、影像学资料及师生互动方式完成课程;研究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结合3D 打印模型(见图1)和PBL 教学法进行授课,主要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备颈椎3D 打印模型,通过模型直观授课。

图1 颈椎影像数字重建+3D 打印模型

1.3 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2 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每项考核为100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并通过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 项指标进行教学总满意度评价[5]。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х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教学效果比较 课程结束后,研究组的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 (,分)

表1 2 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 (,分)

2.2 2 组教学总满意度比较 课程结束后,研究组的教总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学生教学总满意度比较 [人(%)]

3 讨论

中医骨伤科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动手能力。以往中医骨伤科教学模式并不能将理论与实际操作良好地衔接,学生只能通过枯燥的书本知识去想象人体的解剖结构,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与实操性,存在理论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教学效果不佳。所以,随着教育环境和技术的革新变化,医学生需要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6]。

PBL 教学法最早由加拿大Mc Master 大学医学院提出并应用,通过提出具体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得所需的知识[7]。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中医骨伤科教学引入PBL 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的提升[8],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随机性[9]。在中医骨伤本科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完整展现病变部位骨骼的变化,使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病变部位骨骼的三维结构,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Powerpoint展示及X 线、CT 及MRI 等影像资料的展示,无法直观展示骨科疾病的解剖和损伤机制[10,11]。3D 打印技术使中医骨伤科教学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手法操作技能教学,有利于对学习者的手法操作技能进行动态反馈和科学分析,保证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操作要领,完成手法学习任务。3D 打印技术是一种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制造立体结构的快速成型方法,是数字化技术在骨科运用的一种先进方法[12]。通过3D打印模型展示病变部位骨骼三维结构,将二维的影像学资料和三维的3D 打印模型结合起来[13],使整脊手法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具有直观性及实践性[1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满意29 例(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 例(86.67%)(P <0.05)。因此,采用传统理论授课结合3D 打印模型及PBL教学法进行授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提升实际操作技能。PBL 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联系临床3D 打印模型,使学生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及临床操作更加精准,缩短学习曲线,通过模型精准分析颈椎解剖结构及节段病变特点,准确选择颈椎整脊手法的操作靶点,并且,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参阅模型,反复模拟手法操作,体现了中医骨伤“手摸心会”的特点,既提高了本科学生对骨科疾病的认知程度,又提升了学生自我操作动手能力[15]。同时,能够有效预防盲目的教学以及授课教师的不足,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缺陷性,进而对于教学内容的完成效果更加理想,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提升了中医骨伤本科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3D 打印必将成为未来临床各级各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方面,我们提倡精准医疗,在教学方面,我们同样提倡精准教学,个性化教学,结合PBL 教学法,我们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与新时代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主旨相适应的高效教学措施。

猜你喜欢

骨伤科操作技能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