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知识图谱的血站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

2022-03-25谢淑红严伟斌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血站图谱人力资源

——谢淑红 肖 琦 严伟斌 高 薇

人力资源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血站是我国卫生健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升血站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知识图谱是一种揭示实体间关系的语义网络,可以对事物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形式化描述[1]。岗位知识图谱即用有效的逻辑及模型优化工作结构,确定完成岗位目标的任务序列,然后运用一定的逻辑关系,识别完成岗位目标所需要的任务、活动及知识,并清晰地呈现知识与知识以及知识与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岗位知识图谱,可对血站典型工作岗位的步骤、知识、方法进行重整,梳理完成工作的最佳路径,并贯穿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全过程。基于岗位知识图谱进行精准调研,明确培训需求,围绕岗位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及评估方式方法,建立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血站人力资源培训质量,从而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血站整体业务水平。

1 问题分析

1.1 培训形式单一

血站人力资源培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现场实操或网上学习等形式,培训过程以讲课为主,受训者参与程度低,且多为理论培训,内容枯燥,技能培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

1.2 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

血站凭借经验选择培训课程并确定培训内容,缺乏针对培训需求的深入分析,培训方案难以引起员工兴趣,培训效果无法保证,也难以达到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的目的。

图2 初筛岗位知识图谱

1.3 培训针对性有待加强

血站员工主要分为管理人员和卫技人员两大类,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性质有所区别。血站培训形式主要有科室培训和全员培训两大类,基础性培训较多,针对不同类别岗位开展培训较少,培训缺乏针对性[2]。同时,对于培训目标,缺少明确规划。

1.4 培训评估体系不完善

血站针对培训效果的评估简单,多要求受训员工填写个人评价,缺乏对其工作绩效、工作态度、技能操作等的系统评估,且数据收集不系统,导致培训效果反馈不全面,难以为下一次培训需求分析和改进提供参考。

2 基于岗位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根据血站人力资源培训特点,将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分为内容系统、实施系统、评估系统3部分,基于岗位知识图谱进行培训体系建设。

2.1 内容系统

2.1.1 制定培训需求规划 了解员工培训现状,确定员工培训需求,是血站人力资源培训的首要步骤。基于岗位知识图谱的表现形式(图1),针对血站典型工作岗位,对现有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罗列、合并、拆解、删减、重整,梳理完成工作的最佳路径,全面提升岗位工作效率。

图1 岗位知识图谱表现形式

根据各项工作内容,绘制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图谱,依据最优路径确定岗位培训目标,根据岗位知识图谱对员工进行调研,确定员工培训需求,从而建立人力资源培训需求计划。

以血站初筛岗位为例,梳理现有工作任务,绘制岗位知识图谱,对所有员工进行调研分析,确定其需要培训的步骤或技术,形成初筛岗位整体培训需求知识图谱,见图2。

2.1.2 确定内容 结合岗位知识图谱,针对不同员工岗位确定不同培训内容和形式。例如,初筛岗位人员着重提升检测过程质量能力,采血岗位人员着重提升安全采血能力,这两类岗位均应注重技术及实操培训。

2.2 实施系统

2.2.1 培训师选择 (1)培养内部培训师。根据采供血业务特点,培养针对体检、初筛、采血、成分分离、检验等不同岗位,且精通岗位知识图谱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工具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内训师。内训师不仅熟知血站内部情况,而且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对于内训师讲授的课程,可以进行系统性汇编梳理,编制成课程手册。(2)聘请外部培训师。针对内训师无法完成但员工又切实需要的培训,在充分调研后,聘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项培训。在聘请外部培训师时,需注意专业性和适宜性。

2.2.2 培训形式创新 可根据培训内容采取不同形式,如全员培训、科室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外出学习、实地培训等。可创新培训方式,如借鉴交互式电子白板,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增加培训互动交流,也可以采用现场学习、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增强培训体验性和互动性,从而提高培训参与度[3-4]。

2.3 评估系统

2.3.1 建立培训制度 培训制度是基础。培训管理规范及流程是培训制度不可缺少的两项制度文件。完善的培训制度还应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培训组织管理制度、培训评估制度、培训费用使用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风险评估制度等。

2.3.2 培训效果评估 针对培训过程设置涵盖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价集3方面的评估模型[5],通过对培训工作各方面参与人员展开调查,依据数据结果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分析培训工作的不足,为下一次培训做准备。

3 讨论

3.1 岗位知识图谱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多以素质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素质类培训多侧重知识输入或认知模式输入,即应知应会培训[6-7]。此类培训强调以“素质”为中心,易导致培训内容脱离岗位任务,使培训与岗位工作结合不紧密,在实际岗位运用中转化度不高。血站对岗位技能要求较高,针对不同岗位类别要求的技能区别较大,这就要求血站为员工提供更加可靠及高效的岗位技能培训。因此,基于岗位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十分必要。

第一,该体系有利于提高培训针对性。通过对不同岗位知识图谱的研究,对各岗位员工的任职能力进行评估,采取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二,该体系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根据岗位知识图谱制定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针对具体任务或知识进行培训,切实满足了员工培训需求,能够针对性提高其岗位技能水平。如针对文秘岗位的PPT制作技能培训,员工在受训前制作40页PPT一般需要1d时间,而在受训后所需时间缩减为2 h~3 h,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三,该体系为培训效果评估奠定了基础。岗位知识图谱对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步骤、所需知识进行了详细分解,这是岗位技能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对受训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2 岗位知识图谱人力资源培训体系面临挑战

运用岗位知识图谱构建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基础在于绘制典型岗位知识图谱。目前,苏州市中心血站已将全站所有岗位进行梳理分析,划分确定了典型岗位,并针对每一个典型岗位绘制了岗位知识图谱,结合岗位知识图谱确定的岗位内容、所需知识、必备技能等明确了培训需求及规划,并根据培训需求规划进行了实践。但实践发现,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定挑战:

第一,绘制典型岗位知识图谱工作量较大。梳理现有工作任务的最佳路径,根据各项工作内容绘制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图谱,是进行培训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这一过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必须严谨仔细,还要求各科室紧密配合。

第二,岗位知识图谱处于动态变化中。岗位知识图谱会随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血站工作流程、岗位内容变化做到及时掌握,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岗位知识图谱和培训体系内容,从而满足血站人力资源培训要求。

为应对输血医学不断进步和采供血事业不断发展带来的挑战,血站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最新输血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构建基于岗位知识图谱的血站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有利于提高员工业务工作能力和效率,促进血站和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将岗位知识图谱运用于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中,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探索,针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后续将开展更加深入的探讨分析。

说明:谢淑红、肖琦为共同第一作者。

猜你喜欢

血站图谱人力资源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绘一张成长图谱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图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