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博物馆地域性创作手法探析
——忠县博物馆设计回顾
2022-03-25斌王
胡 斌王 娇
“当今世界的不同地域的建筑,既有现代建筑技术带来的时代标记,诸如‘技术趋同’、‘全球化’、‘普适性’等,也存在对建筑地域性的深刻内涵进行重新‘体察认知’。”[1]近年来,地域性设计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地域风貌建设实践中,浮现出越来越多有待探索和解答的困惑与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模仿风气过盛,形似而神非的建筑爆发式增长。“究其根源,地域建筑风貌基本属性为复杂性系统,其复合性和非线性特点,使得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设计方法难于胜任。”[2]基于从复杂性系统及整体性设计的原则,本文以忠县博物馆为例,从场地与环境、地域形式与原型、历史与现实探析川渝地域建筑的设计方法。
1 场地与环境
项目基地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重庆市东部的忠县。早期的忠县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历史已达2300多年,不仅是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更是长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悠长的历史中,忠县积攒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包括六朝、东周、西周、商时期及新石器时期的古建筑、墓葬遗址以及遗址中出土的各类文物。在三峡大坝建设期间,忠县是三峡移民重点搬迁县,有一半县城淹没在了长江中。除了其峡谷水文塑造的独特的岛城风貌,忠县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城市,使得忠县拥有了独特的人文气质。
对场地特性的回应及与其所在历史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是设计能够理性生长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即对场所精神的理性解答。川渝地区的建筑因复杂的地形环境与较强的生态敏感性而形成了“卜居、定向”的生态意识和文化意识,建筑的基地选址多依赖依山傍水的风水观。忠县博物馆项目基地位于良好的山水格局中,背靠着复杂的山地环境,前有长江经过,同时处于紧邻历史遗迹的城市环境中,因此对川渝地区山地建筑所依存的自然环境的尊重与顺应,对场地历史文脉的回应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是设计的出发点(图1)。
图1 实景鸟瞰图
1.1 山地创作语境下对公共空间不足的回应
始建于宋代的传统建筑白公祠①位于项目基地西北侧的山麓。项目基地东面和南面为城市道路,西面的登山大台阶与白公祠遥相呼应形成场地主轴。场地的巨大高差是设计的第一个难点,在基地内,陡峭的山体屹立,白公祠遗址公园入口的登山台阶令人望而却步。其次,山脚的公共空间较小且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遗址公园疏离于忠县街道及市民们的生活。因此博物馆要与白公祠取得文脉上的联系,同时其作为公共建筑需对忠县公共空间不足的现状做出回应。
在山地创作语境下,为了化解高差并重塑城市的公共空间,我们以退让街道一定距离的筑台、改变陡峭的地形环境,将由南向北的陡峭山地转化为筑台上下的两个文化广场。临街广场作为博物馆各功能空间的入口以及包容市民的各文化活动,筑台之上的文化广场东西向贯通白公祠公园与博物馆以将场地内的建筑更好的联系与整合,同时使得人们将文化活动扩展到可以远眺江景的山腰,重塑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同时使得市民能将城市的整体意象尽收眼底。在这历经沧桑的土地上,筑台形成的广场空间联系了旧的历史环境与新的文化地标,使得白公祠与忠县博物馆如同散落在场地主轴两侧的古器一般(图2)。
图3 院落剖面图
1.2 和谐共生的群体空间环境
项目场地的地形呈东南向西北升高的趋势,东南角为忠县街道交叉口,西北为白公祠公园,在这样复杂的山地,博物馆的各空间布局既能和谐相处,又能利用地形巧妙营造各自独立的主要入口空间环境。川渝建筑布局的核心很大程度是一种以“变”为常道的灵活布局,为了解决复杂的地形以求和环境和谐共处常常是“化整为零,随境赋形”,在博物馆设计中采用集中的筑台与分散的院落混合布局,筑台的方式形成连续而完整的建筑立面以形成博物馆的尺度和标识性并容纳主要的物质展厅,而院落空间衔接场地环境自然消解高差、灵活组织流线和容纳附属的空间。在本次设计中,面向城市街道,以退台的方式形成两进院落,顺应地势的同时也打造了从文化广场进入非遗展厅的过渡空间,将市民的文化活动渗透进院落内的戏楼空间。西侧筑台的形式回应了陡峭的地形并容纳了物质文化展厅。博物馆在造型上加大东西两区的差异化设计,而在内部的衔接上则通过不同标高的院落加以衔接,院落空间与山水环境充分融合,展示巴渝传统院落的新风貌的同时,也带给人更丰富的空间感知与体验,对于场所精神的解答,从功能、形态到空间都体现出川渝建筑以“变”为道的复合性(图1~3)。
2 地域形式与原型
2.1 靠崖式楼阁传统意象
靠崖楼阁式建筑是具有巴蜀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靠崖楼阁平面的缘起是先有靠崖大佛,后有楼阁建筑,建筑是附加于靠崖大佛之上的。”[3]在巴蜀楼阁式建筑的营造时期,就已经深受特殊的地形和功能的影响,这一过程反映了古人对地形地貌的顺应与利用,并最终形成了巴蜀地区靠崖楼阁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靠崖楼阁是川渝传统的地域建筑意向及现当代建筑设计重要原型之一,建筑的类型是基于原型继承特殊的建筑片段和轮廓且在新的文脉中将这些片段重组。“从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看,类型的选择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连接”。[4]基于此,浅析摩崖楼阁印象原型的构成特征,即由雕塑般屹立的坚实断壁和悬挂于峭壁的轻巧楼阁,构成的精美细腻与坚实粗犷摩崖之间虚与实的图底关系。而在对此传统意象的塑造中,建筑师将作为图底的非建筑要素摩崖也做了建筑化处理,将博物馆的展览部分处理成外观完整而坚实的体量以作为底,且以特殊的砖砌方式更加真实而贴切的象征与表达摩崖匀质又凹凸不平的表皮,与悬挂着的木构楼阁构成图与底的虚与实以及砖材与木材的质感对比,传递着川渝独特的地理条件下亦动亦静、亦虚亦实的文化魅力(图4~6)。
图4 街景透视图
图5 外立面青砖墙面
图6 实景透视图
2.2 会馆空间意象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背景下形成了代表着移民文化的会馆建筑,人们在这里聚会、交友,会馆建筑随着清代乾隆时期文化经济的繁荣昌盛遍布川渝的城镇和乡场,在与山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的融合中成为川渝地区典型的建筑形式。在复杂的山地环境中,会馆建筑常以“筑台、退台、天井抱厅与勾连搭的构筑方式”[5]营造大尺度的空间环境,其中“门楼倒座”是会馆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形制,典型做法是将山门、牌楼和戏楼合并,以满足山地地形限制的情况下会馆建筑不同观演、祭祀、会谈等多种功能的要求。戏楼院落是会馆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在设计中我们将戏台和看厅与两厢围合成“内聚性”院落,将正厅、戏楼、耳房、厢房彼此连通,形成相对封闭的四面回廊式观演空间。这种四面连通的做法使得“镜框式”舞台的传统三面观格局得以形成,在延续地域形式的同时传承川渝地区繁荣的戏曲艺术(图7~9)。
图7 庭院实景鸟瞰图
图8 一层平面图
图9 二层平面图
3 历史与现实
忠县移民迁建历经四期,历时近十年。除去随集镇被淹没的文物古建筑,大量文物亟待有效的保护与展示,被抢救的建筑则通过就地搬迁及复建至白公祠公园而得到保留。
3.1 三峡移民背景下记忆要素的缝合
在白公祠公园内,这些在水位上涨前被搬上岸的文物古建筑,包括亭、廊、阙、堂、阁、庙、祠,以游园的形式排布起来。然而,这些脱离了其原有的历史场地且来源不一的文物古建筑,是否能在这重新“被看见”?这场声势浩大的搬迁,保留住了这部分文物古建筑,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是不充分的。在临时的拼凑下,场地内的建筑缺乏关联性以及历史演绎的内在逻辑,最终造成历史内涵失语,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是失效的。
博物馆设计一方面试图在展厅的空间内重塑散落在白公祠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内涵;另一方面在博物馆空间与形态上,敏锐捕捉本地传统建筑元素:博物馆的表皮取自淹没集镇的青砖,入口门楼的翼角参考了当地的传统建筑石宝寨的屋顶形态,博物馆内部的灰空间取材于忠县地区特色的檐廊、跑马廊等传统建筑。在建筑要素的缝合中以“合零为整,聚集借力”的方式形成建筑的整体气势,随着院落的高低起伏而重复运用的层层叠叠的封火墙及回廊“以小博大“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和建筑的整体感,记忆的符号与要素装点在大面积的青砖上显得温和而朴实。通过以上设计手法,将历史片段的典型特征进行理性缝合。在此,博物馆被隐喻成精致的记忆的容器,从空间意象到建造细节都映射历史的缩影(图11)。
记忆要素的缝合与地域形式的延续也塑造了博物馆在城市中的标识性与文化性。从人们对城市及建筑的认知,“地标性建筑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来分析:即形式的个性化、符号的象征性、空间的对比”[6]。忠县博物馆的设计取材于靠崖式楼阁的独特形式、运用传统建筑的符号、利用台地与山地院落的空间对比在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两方面体现出博物馆建筑在城市中的可识别性(图10~11)。
图10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
图11 侧立面图
3.2 “现实—历史—遗迹”的叙事主线
在设计的流线组织上回应了现实中的忠县城市生活与远在山麓的历史遗迹之间起承转合的空间叙事主线,从现实中的忠县街道走进戏楼,非遗文化展厅再现了民间的婚丧嫁娶和衣食住行的场景,引起人们对本土民俗文化的感知与记忆。辗转到物质文化展厅,一件件历史文物述说着古老的故事,历史的神秘面纱次第揭开,空间的光感也逐步增强,不断激发人们对本土文化的想象与理解。当这些场景化的演绎还在人们脑海中萦绕不去的时候,以楼阁空间作为尾声,引导人们远眺城市与江岸,进而加深对历史时空的理解与感受,模糊想象与真实,历史与当今的边界。博物馆出口衔接着白公祠公园,走出博物馆撞见园内的葱郁古树,林木掩映下历经沧桑的古建筑,把刚刚回到现实的人们仿佛又拉回到历史中,恍惚失神间,引发人们对历史的缅怀与思索。
结语
川渝民俗文化深厚的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国家宝贵的民间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当代的地域建筑设计提出要求与挑战。建筑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从错综复杂到抽丝剥茧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探索博物馆的地域性创作时,除了在形态的地域性予以利用外,还应在结构体系、构造技术、博物馆学等方面加以深入研究。尤其是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更加密切地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适宜于本地区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技术,让博物馆等文化建筑具有更丰富的地域表征与内涵,以使其具备时代特色的生命力。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注释
① 白公祠位于重庆忠县白公街道城西方向长江沿岸,是为纪念中国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祠堂,它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