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罗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理念的比较研究
——以巴塞罗那德国馆为例
2022-03-25马一诺尹
马一诺尹 新
1 背景介绍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哲学包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坚持“少就是多”,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对细节要求极高,很多建筑作品结构都暴露于外,成为建筑最直观的一面,而结构本身典雅精致,富于艺术魅力。密斯对建筑本质结构的理解与深入研究体现了其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其设计思想更体现在对结构构造的严格要求,强调形式并非工作的目的而是设计后自然而然的结果。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墙倒屋不塌”也是着重结构构造的做法,即对建造建筑所需的基础元素精心打磨,使结构成为一种艺术,而起装饰作用的非结构性元素追求精简、简约。同时密斯提出的流动空间新概念与中国传统空间设计手法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在密斯的流动空间理论里利用一些线性的实体像片墙、水池来分割但不完全阻隔空间,使空间之间存在视线上对视;通过路径的引导或是空间之间界限模糊形成一种通透交融之感;借助有极强引导性的线型元素来增强流动感,这些特点都与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空间营造手法有共同之处。比如园林景物之间的对比掩映,不同形式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交相呼应,通过路径不断变化来丰富空间层次,道路通过迂回往复来延长游赏时间等。本文以巴塞罗那德国馆与部分中国古建筑和园林为例,从建筑形式美的法则、空间处理手法两方面出发,对密斯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理念进行探讨,归纳总结出两者共同之处以及传统建筑中一些值得现代设计借鉴的地方,从而给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启示。
2 简析密斯·凡·德罗的设计理念
2.1 人物简介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德国建筑师,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为四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少年时期的密斯没有接受过正规学院式建筑学的教育,他经历了短时间的校园时光后便辍学到父亲的雕塑店里做学徒。在父亲的雕塑店,密斯首次接触到关于设计方面的知识,这为他在建筑业取得成就打下基础。后来密斯在事务所里参与了很多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之后密斯开始正式从事设计工作,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得到锻炼,从业4年中,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使密斯产生了将德国文化与当时的设计观念相结合的想法,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即:纪律、秩序以及形式。他主要接触到的是德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此期间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的古典主义理论对密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其影响,密斯对宽广比例等设计手法十分痴迷。同时他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极吸收其他建筑学派思想,主要以包豪斯建筑学派风格为主,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重要建筑思想及理念。在接触到各种建筑风格以及理念后密斯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基础框架。
2.2 理念内涵
密斯·凡·德罗以最本质的结构为出发点,他的建筑设计理念以结构为核心,形成了一种兼具古典的均衡秩序与简约纯净之感的建筑形式。密斯对结构的探索主要体现于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巧妙应用,结构骨架的外露配合整洁有序的其他构建表现出建筑的理性美。结构作为其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虽然设计本质为了配合结构,建筑的构想也产生于结构,但是密斯并未将全部比重放在结构上,其他构造也为配合突出结构美做得十分精致。这一点建筑“皮包骨头”与我国古建筑建造较为相似,先是将结构框架建好,墙体门窗顺应结构布置,以结构为基础框架突出结构形式上的艺术,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的创造。密斯描述的空间本质并不是由它的表面存在所限定的,而是由塑造它的思想原则所建立的。密斯曾说:“建筑真正的任务是让结构清楚地表达空间,真正的艺术品不是建筑而是其中的空间。”这与中国老子对建筑空间的描述也有一定的相仿之处。道德经中曾说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对建筑空间的理解与密斯对建筑设计中的侧重点皆是物体围合出来的有用空间,空间的艺术通过实体去围合表达,实体可以是建筑材料这样的人工物体,也可以是植物水池等自然属性的物体。密斯关于住宅建筑、住宅周围景观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都极为考究,使室内外空间较好地融为一体,而非特意突出建筑,这一点与中国古典园林里建筑与自然的融入,重意境的表达等特点颇为相似,而且这种建筑形式感上的少并非空白而是精简,使建筑产生轻灵通透之感。
密斯传承了德国人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建筑都精益求精,细节处更是极其严苛,具体体现在他的名言“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这种严谨的态度在密斯的设计历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密斯起初理念以新古典主义为蓝本,从理性出发,设计手法一般采用立方体块,追求典雅、庄重、和谐之感,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后来,密斯在20世纪初同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后,基本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融入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1929年为巴塞罗那博览会建造的德国馆完美地诠释了密斯的理论体系,成为密斯建筑的典型代表。
2.3 代表作——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图1~2)诞生于一战后,德国因为一战战败,需要承受战胜国对其各方面的不断蚕食,经济严重受挫,弱化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满足生活需求成为建筑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德国设计界确立了以简单、经济、实用、可机械化生产,服务大众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观念。于是,建筑风格从原来重装饰、建造复杂转变为装饰简单、建造方便、建筑材料可量化。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如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等,建筑技术得到了良好发展,在此契机下密斯完善了自己的建筑理念和思想并应用到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中使其成为经典。
图1 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图
图2 巴塞罗那德国馆东立面图
德国馆的承重结构为主厅8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屋顶是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平屋顶,在简洁的结构下密斯设计出了十分丰富的空间。承重构建的简化为空间的灵活布置提供了基础,因为墙壁的建造不用再考虑承重的影响,布置时可按空间的流动及次序自由排布。屋檐下灰空间的设计起到良好的空间过渡作用。德国馆部分空间采用实墙的外围护结构,形成明确的分隔界面,部分空间向外开放,使得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空间两者呈咬合状态,在虚虚实实的空间划分下彼此间相互交融,整个空间清透爽朗。虽然建筑形体相对简单,建筑品质却没有降低。没有了附加的繁杂装饰却通过建筑用料的细致妥帖突出了建筑材料本身固有的颜色、纹理和质感,彰显出这座建筑的高贵与典雅。
3 巴塞罗那德国馆与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理念的比较研究
3.1 建筑构图
密斯的建筑与中国传统古建筑虽然在地域及社会文化背景方面不同,但在建筑构图的划分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首先,在建筑纵向构图中,德国馆与古代建筑都有三大部分,包括屋顶、屋身、台基,而且形态上显著特征是大屋顶,整体上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的形象。其次,德国馆崇厚高大的台基,处于中间部分承上启下的屋身,位于上部挑出深远的屋顶或者屋面板,与我国传统建筑构图(图3)的理念都极为相似。
图3 中国传统构件结构
3.2 比例关系与秩序
比例关系与秩序方面,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和密斯设计理念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自成一派,有着关于比例秩序的完善理念,对比例的推敲,单体建筑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秩序研究表现均极为细腻。首先中国古建筑几乎都以对称布置,不管是单体还是组合,一般都会有一条中轴线,以该中轴线实现建筑空间序列的起承转合。其次对比例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比例的设定也为结构稳定服务。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墙的底面厚度与高度之比为1∶3,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斗拱下昂水平夹角与屋顶坡度的一致。类似的还有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这些都体现出古建筑中秩序和谐与比例统一。
在密斯的建筑中同样也有很多秩序与比例上的协调,如湖滨公寓、西格拉姆大厦的柱网排布以及建筑平面的对称布局,西柏林美术馆几何形体对称的内部空间等。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同样体现出对称的秩序,例如1:2矩形、1∶3矩形、方形、黄金分割比矩形的协调运用等。因为建筑在比例上的协调统一,让整个建筑变得美观、端庄、浑然天成。
3.3 景观融合
德国馆在内外空间的划分上既有明显的分割阻挡,也有半开放空间及灰空间与建筑外景色的良好结合。德国馆空间布置非常灵活,分隔性较强的实体墙和围护结构实现了空间的分隔,大屋顶灰空间起到了过渡室内外空间的作用,这样使室内外空间联系既密切又有层次感。中国传统建筑对空间的营造同样十分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古代建筑,雕梁画栋,墙壁亦往往作图画,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而非突兀的表现建筑,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融合贯通。
3.4 流动空间
密斯对流动空间的阐述是将空间作为一种积极灵动的力量而非消极僵化的束缚,在空间设计中,追求空间之间的流通交流,尽量避免孤立静止的体量组合。在对空间的水平竖直向划分时,也是避免空间的完全分割,保持较大可能的交融和连续,实现空间之间的交流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使建筑内空间串联起来,建筑内外空间有氛围的过渡。在空间氛围营造和利用景观分隔引流方面,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相当出色。通过设置一些障景,实现对路径的分割,进而引导人流,如拙政园在腰门以后堆叠了黄石假山,遮挡远香堂,避免了进门对园内景色的暴露,使景色在人们穿行过程中徐徐展开。通过设计对景,使两处景色相互对望,相得益彰。拙政园内的景大多滨水而建,池中又有两山增加观景高度,利用这些手法形成对景,如小飞虹与荷花四面亭、别有洞天与梧竹幽居都形成了对景,利用视觉上的干预引导人们在园林中穿梭,使空间更具流动性。巴塞罗那德国馆在路径引导上也采取了相似手法,水池、片墙、雕塑都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密斯利用这些元素进行空间的划分,通过主体物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用线性元素引导人们的观览路径,使人们按设计者的思路在建筑中穿梭,感受室内到室外空间的逐渐变化,体会建筑的艺术气息。这种体验方式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在动态时空中感悟与体验。
3.5 建构逻辑
密斯设计理念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少就是多”,对“少就是多”的简单理解为:侧重于结构这样不可或缺的部件的表现,对于装饰性的部件简单表现或者不表现。其在建构方向上进行的设计更加突出了空间艺术上“少就是多”的理念。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手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密斯以结构为出发点,墙体可以在负重承载下分离出来,用于空间上的划分。德国馆从原始的支撑状态即墙体与柱子支撑建筑物演化成柱子独自支撑,墙体则作为空间划分元素,这也成了密斯的一种建构逻辑,具体体现在以结构为突破口,采用8根钢柱来支撑屋顶,打破对墙体的精雕细琢,使墙体脱去束缚作为划分空间的元素,不一味追求墙体在立面或装饰上的作用,这一点与中国传统建筑颇为相似。我国古建筑多以木制梁柱式结构为主,稳定简单,建筑内空间可较为灵活的布置,而且墙体为顺应结构功能辅助添加,完成对空间的划分。所以墙体在密斯与中国古建筑中皆为对空间划分的分隔元素而非隔断元素,使建筑保持在一个统一有序的结构下而非各个封闭、孤立的空间。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完全可以满足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做法,二者理念不谋而合,大框架下片墙只是划分空间功能的元素,可以根据功能灵活布置,通过减少对建筑实体的依附来突出对空间的表现,暴露在外边的斗拱体现出结构的理性美以及追本溯源的本质。在结构方面相同点可总结为几乎都将结构构件暴露于外,以较少的建筑实体表现灵动的建筑空间,重点突出建筑的空间感受。
3.6 细节与材料
二者对构造细节的追求也都占据了重要位置。“魔鬼藏在细节”,密斯对细节的严格要求尤其表现在结构构造中。他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极其明显的表现结构构造,玻璃幕墙的应用即是为突出结构美,这一点与中国传统古建筑的一些理念颇为相似。古建筑的形式美手法也是为表现结构美,斗拱就体现了这一点,既承重也表现建筑形式的美,与其他构件组合出建筑的结构美。在建筑材料应用上中国传统古建筑与密斯作品都体现了“少就是多”的精髓,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筑形体与结构非常简单,不加装饰,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等材料原有的本色和质感,突出了简净高雅的气氛。中国传统建筑多是因地制宜,以材料本身的纹理表现材料的特性,突出建筑简洁的空间特征,尤以园林中亭廊为佳,用木材为原料,与周围景观相融合,简洁而统一,又不乏形式美。
结语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密斯许多著名建筑作品中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理念存在很多共同之处,例如通过片墙、水系、雕塑景观对空间的划分与联系使空间更加丰富;追求建筑中最本质的结构理性美;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注重建筑中的比例与秩序等。因此在当下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建筑技术愈加精湛的背景下,建筑理念不必一味追求全新的突破,更不用完全效仿西方。我国许多传统空间设计理念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汲取传统建筑中适应当下的设计理念,不仅可以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思想,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资料来源:
图1~2:张燕来. 从视觉到空间: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密斯·凡·德·罗与拼贴[J]. 建筑师,2019,04:131-139;
图3: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