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区域异质性分析
2022-03-25曹子雯
邓 创,曹子雯
1.吉林大学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2.吉林大学 商学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然而,人口红利消退、资本回报率整体下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金融风险累积、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重要的阶段性改变,延续以往靠“铺摊子”“上项目”等要素积累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将会使中国经济受限于资源、环境等要素的瓶颈制约,错失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机。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作为未来发展目标,从而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持战略定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更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沿用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关的传统核算统计方式评价经济发展进程,不仅容易忽视新发展理念理论框架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而且难以准确刻画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甚至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做出错误研判,因此亟需一套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丰富内涵的核算指标,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进行科学量化,以此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和成就的显示性指标[1]。此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经之路,更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尽管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基础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各区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也不尽相同,但高质量发展本质上也为未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定了方向,因此有必要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在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间建立联动和衔接机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2]。
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围绕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根据测度理念和指标构建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其一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扩展指标作为经济发展质量的代理指标[3-6]。然而,采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存在难以全面反映生产要素的经济效果和资源配置状况、低估资本积累重要性等局限[7],并不能真正刻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现状[8]。其二则是基于经济发展质量的丰富内涵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但不同学者的构建思路仍存在较大差异[8-11]。新时代发展的内涵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因此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测度评估,不仅可有效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进程、识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盲点及薄弱环节,同时还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现实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政策。欧进锋等[12]的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和上述思路最为相近,因此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指标体系,以尽可能更加全面细致地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全貌。
目前,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视角也相对较为多样化,按照研究方法可以将现有文献主要归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等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测度,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分析评估[13-15],这一类方法的重点在于衡量区域经济差异化程度在时间维度的总体演进态势,但忽略了区域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可知,不同区域间广泛存在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使得区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式发展,区域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对于区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类方法和第三类方法均较好地考虑了区域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其中前者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16-17],后者则通过最小生成树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测度以及Diebold-Yilmaz溢出指数等方法对区域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直接进行测度[18]。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区域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往往是具有时变特征的,后两类方法很少从动态视角分析经济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因而难以全面总结国民经济空间分布形态的变化规律、难以深入分析其形成机制以及未来的演变趋势。此外,从研究对象来看,现有研究着重于分析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区域分布态势展开深入探讨是必要的。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两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补充:第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动力、创新成果、污染及能耗情况、环境治理投入、环境治理成果、社会福利、生活质量、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结构协调、贸易开放、资本开放等多个视角构建相对细化的指标体系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维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系统评估,从而在把握国民经济发展全貌的同时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第二,结合Dagum 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通过随机核密度技术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动态,总结其空间分布形态在时间层面以及空间层面的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区域交互动态,进而合理推断其形成机制以及演变态势,以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选取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是针对中国新常态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世界经济复苏形势持续低迷的治本之策,还是破解中国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难题、厚植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指引。本文基于上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①为节约篇幅,此处省略具体指标体系的描述,感兴趣的读者可向笔者索取。,以科学评估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态势。其中,创新发展立足于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实,对于中国破解技术领先者进行防御性技术输出所产生的“天花板”效应,降低对投资驱动的依赖,实现自主研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别从人力资本、经费投入、研发成果以及研发创收四个方面选取指标以衡量推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及目前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协调发展则重在提升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基于目前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经济失衡问题,从城乡协调、区域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结构协调、产品市场的供需结构协调、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协调等方面选取指标进行衡量。绿色发展旨在破除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掣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分别从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环境治理经费投入、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情况以及绿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开放发展旨在拓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空间,形成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相匹配的开放格局,本文从贸易开放和资本开放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进行测度。共享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解决目前中国存在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质量参差不齐等共享性不足和人民受益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社会福利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两方面构建共享发展子维度的指标体系。
本文的样本区间为中国31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不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2000—2019 年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EPS 数据库、Wind 数据库以及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对于部分缺失数据,本文采用插值法进行补齐。由于各个指标存在量纲以及数量级差异,因此本文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从而将所有指标转变为[0,1]区间的正向指标。常见的指标赋权方法中,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易受人为因素和主观评价的影响,导致权重系数产生偏差。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则不仅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数据的分布存在较高的要求,还会导致信息损失进而影响评价对象的排序结果。而熵权法以指标的信息熵进行赋权,消除了人为因素以及主观因素的干扰,并且对数据分布没有特殊要求,还实现了信息的完全保留,避免了损失信息的问题产生。因此,本文选取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加成。
(二)指数合成结果分析
本文所测算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及子维度指数如图1所示。图中越靠近圆心的曲线所对应的数值越小,随着曲线向外围扩散其所对应的数值也逐渐增加。由图1(a)可知,经济发展质量雷达图中靠近圆心的部分颜色最浅,越偏离圆心的部分颜色越深。这意味着,2000—2019 年各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演变态势,中国经济体量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经济质量也实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31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中,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仍有部分地区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且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在整个样本期内并未呈现显著缩减态势,表明经济发展质量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图1 经济发展质量及其五大维度指数
由图1(b)可知,从总体来看,中国各个省份的创新发展极不平衡,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三个极点:京津冀地区、江浙沪地区和广东。此外,吉林、辽宁、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以及湖南等地的创新发展在过去20 年实现了较大的增长,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竞赛中,上述省份均具有相对较高的潜力。由图1(c)可知,中国各省份的协调发展呈现逐年递增的演变态势,此外,协调发展同样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其中北京的协调发展程度最高,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湖南、广东、海南以及西藏的个别年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其余省份的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由图1(d)可以看出,2000—2019 年中国各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逐步提高的演变态势。不仅如此,对比样本初期和样本末期绿色发展指数在各个省份的分布情况还可直观地发现,绿色发展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整个样本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这可能得益于绿色发展的公共品属性。绿色产业以及环保治理等难以依靠单纯的市场机制实现,更多的是依靠各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协调推进,因此相比其他子维度,绿色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相对较弱。由图1(e)可知,不同于样本期内经济发展质量的演变态势,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等逆全球化因素影响,中国各个省份的开放发展水平有所降低。相比经济发展质量,开放发展所面临的不平衡问题更加严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以及福建的开放发展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其他省份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共享发展作为将发展成果回馈给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落脚点。由图1(f)可知,从总体来看,类似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演进态势,各个省份共享发展均呈现逐年提高的演变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样本期初还是样本期末,北京和上海始终占据着相对较高的共享水平。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各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演变态势,但却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五个子维度来看,创新以及开放两个子维度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相对较为严峻,共享次之,绿色和协调子维度的区域发展相对平衡。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贡献率分解
结合定性分析可知,中国经济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接下来本文结合Dagum 基尼系数方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进行精准测度,并从区域内异质分化、区域间异质分化等多个层面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系统分析,从而科学评估中国不同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分化程度,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在进行Dagum 基尼系数分解之前,本文按照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以及数据分布聚集特征,将全国划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先区域(比值>1)、经济高质量发展追赶区域(0.9<比值<1)、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落后区域(0.8<比值<0.9)。领先区域主要集中在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以及吉林,追赶区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河北、海南、西藏、四川、重庆以及宁夏,相对落后区域则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新疆、贵州、广西以及云南。
接下来,本文采用Matlab 2016 a 结合Dagum 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计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同时为考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维度的区域不平衡特征,采用类似方法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进行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各个子维度的总体区域差异
由图2可知,2000—2008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基本一致,2009—2019 年则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这意味着,近年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各个子维度的总体差异可以看出,和前文判定一致,开放以及创新的总体差异远远高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仅如此,在整个样本期内,二者并未产生明显的缩减,且在近年来呈现再次抬升的趋势。由此可知,目前中国开放和创新两个方面所面临的区域不平衡问题较为严峻,在“十四五”时期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政府都应实时监测其发展态势并在必要时候进行干预和调控。在其余三个子维度中,共享的总体差异虽略高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是在近年来呈现持续下行的趋势特征。而绿色和协调的总体差异则在整个样本期内始终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这意味着中国31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在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方面相对较为平衡。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贡献率分解
接下来本文进一步计算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及超变密度(如图3所示),并结合图3进一步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五个子维度的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①超变密度主要来源于领先区域、追赶区域以及落后区域间的交叉重叠问题,领先区域并非所有省份的某一子维度指标均高于追赶省份,若存在领先区域中某一省份的某一子维度指标低于追赶区域或落后区域的个别省份,则会产生不同区域的交叉重叠问题。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由图3(a)可知,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而言,其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为80%左右,而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为20%左右,这表明各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领先区域、追赶区域与相对落后区域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间异质分化。结合图3(b)、图3(e)和图3(f)分析可知,2000—2019 年创新和共享的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在60%~80%之间,二者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在20%~30%之间,开放的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则为80%左右,其区域内差异贡献率为20%左右,这意味着创新、共享以及开放三个子维度也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间异质分化。由图3(c)和图3(d)可知,对于发展相对平衡的两个子维度,绿色子维度区域间差异贡献率为35%~60%,且近年来下行势头较为显著,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在25%~35%之间,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且在2011—2019年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协调子维度区域间差异贡献率以及超变密度贡献率则均在20%~50%之间,并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对称性,区域内差异贡献率稳定在30%~40%之间。
图3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五大维度的差异贡献率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各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间异质分化。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个子维度来看,创新、开放以及共享三个维度在空间上和经济发展质量呈现类似的分布特征,三者也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间异质分化。绿色和协调两个子维度的区域间差异相对较小,且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类似现象。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间动态交互关系
前文研究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的异质分化。接下来本文通过随机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进动态,进而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及其区域间异质分化特征在时间层面以及空间层面的演变规律,从而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以及未来的演化态势。
在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量化宽松导致资产价格大幅攀升,尽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已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但是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抬头及地缘政治问题也逐渐浮现;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借助结构性改革实现了金融危机后的“弯道超车”,但与此同时也受制于庞大的刺激计划所带来的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的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方式均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全部样本划分为2000—2008 年和2009—2019年两个阶段,考察在不同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演化特征。
本文借鉴沈丽等[19]的研究将带有时间条件的核密度估计中的滞后期数设置为3 并采用Matlab 2008 a进行估计,得到的经济发展质量随机核密度估计结果如图4所示。图4(a)和图4(b)分别代表2000—2008 年和2009—2019年带有时间条件的核密度估计结果,其中横轴代表t时刻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对水平,纵轴代表t+3时刻的相对水平,图中曲线为不同密度值对应的等高线;图4(c)和图4(d)分别代表2000—2008 年和2009—2019 年带有空间条件的核密度估计结果,其中横轴代表t时刻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纵轴代表同一时刻中心省份的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图中曲线为不同密度值对应的等高线。
图4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随机核密度估计结果
由图4(a)和图4(b)可直观地发现,所有的等高线均集中在从左下角至右上角的对角线附近,随着t时刻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提升,t+3时刻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也逐步提升,这表明t时刻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的分布状态与t+3时刻的分布状态具有相对较强的正线性相关性。由此可知,经济发展质量的区域间异质分化特征在时间上具有路径依赖。产生这种路径依赖现象可能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间异质分化特征的大部分因素,诸如地理环境、区域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劳动力分布等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人口分布、自然资源要素格局分布、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生产力配置差异分界的“胡焕庸线”长期稳定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述各种因素长期分割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体系,约束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中国行政区域治理结构下,尽管不同行政区域的竞争使得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相对较强的增长动力,但是其行政权力边界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国内市场,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边界使得经济运行呈现“碎片化”倾向。不仅如此,市场分割以及资源和要素流动边界还会“固化”资本规模和产业集群,从而在部分行政区域内部形成一种“自增强机制”。
由图4(c)可知,当周围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小于1时,中心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对水平主要集中在0.85~1.0这一区间,且不随周边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的提升呈现显著的变化,这意味着落后区域以及追赶区域存在低—低集聚现象,并且周围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的提升对中心省份无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当周围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大于1时,中心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对水平主要分布在0.85~1.6这一区间,且会随着周边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的增加而提升,由此可知,当周边省份的经济发展质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时会对中心省份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分析周围省份经济发展质量处于不同相对水平时中心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的分布态势还可发现,其概率密度函数存在明显的左截尾—右拖尾现象,这意味着中心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水平的分布存在非对称性,周围区域对中心省份的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托扶”效应。结合图4(d)可知,2009—2019 年这一时间段经济发展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2000—2008年这一阶段类似。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空间上,追赶区域、相对落后区域以及领先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俱乐部趋同效应,且领先区域内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涓滴效应,领先区域对于追赶区域以及相对落后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渗透效应。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的俱乐部趋同效应不难理解,领先区域内部各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追赶区域内部各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中部内陆地区,而相对落后区域内部各个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一方面,区域内部各个省份的地理环境以及资源禀赋相对较为接近,其所对应的产业体系以及经济生产运营模式也较为相似。另一方面,区域内部各个省份所对应的发展战略也较为一致,其中领先区域主要实施鼓励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以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追赶区域主要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落后区域主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另外,本文研究还表明,领先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这是因为领先区域中的增长极首先通过消除区域内部知识溢出的障碍加速知识、技术以及稀缺资源在区域内部的扩散,建立其与区域内部其他省份的紧密产业关联,进而使得增长极的地理空间由经济特区或者城市的“点式”范围拓展为城市群的“带状或块状”范畴。此外,由于相对落后区域以及追赶区域受制于稀缺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等的可获得性,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内部的产业发展仍然具有相对较高的边际回报,这就可能吸引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的增长极区域,发挥其对落后区域以及追赶区域的辐射效应。
结合上文研究可知,2000—2019 年各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演变态势,但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的异质分化问题。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以及空间两个维度的演变态势可以发现,在时间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在空间上则存在俱乐部趋同效应,且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具有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演变态势既可为其长期存在的区域间异质分化现象提供解释,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趋势。首先,自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协调平衡一直是国家治理区域经济的主要政策基调,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却也一直长期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上表现出的路径依赖特征对这种治理与问题长期并存的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这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是长期性的,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仍将是国民经济治理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的异质分化问题,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的俱乐部趋同效应为这一分类聚集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考虑到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的区域具有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体系中的增长极范围可能会由沿海地区的带状区域逐渐向内陆腹地扩散,随着交通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西部地区可能会产生新的增长极。这些新增长极的范围可能会伴随着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不断扩大,并最终与沿海增长极的分布范围对接,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因此,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视角入手,通过建立新的增长极以及加快原始增长极的溢出效应和渗透效应两种方式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此外,本文分别分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子维度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①为节约篇幅,具体结果未在正文中展示,感兴趣的读者可向笔者索取。,发现在时间上,类似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子维度均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在空间上,创新、开放或者共享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的区域具有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而绿色和协调则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结合前文研究结果可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间异质分化特征主要集中在创新、开放以及共享三个方面,而绿色和协调两个子维度并未呈现出显著区域间异质分化特征。从时间维度来看,创新、开放以及共享三个子维度的区域间异质分化问题具有长期性,而绿色和协调两个子维度则会延续现阶段这种相对平衡的区域分布态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创新、开放以及共享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的区域具有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因此这三个子维度未来仍然具有类似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热点扩散趋势。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然后进一步结合Dagum 基尼系数分解技术以及随机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异质分化特征及时空分布动态,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如下:
(1)各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演变态势,但却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的异质分化。当前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实现中国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政府需在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定治理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的决心,同时消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全国视为“一盘棋”,加强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减少条块分割与市场分割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洼地效应以及回流效应的产生,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2)在时间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及其区域间异质分化特征具有路径依赖。在空间层面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出俱乐部趋同效应,并且处于高水平俱乐部的区域具有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由此可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中国经济空间布局的主要形态。然而,经济发展质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区域所具有的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从区域间协作的层面为解决区域间异质分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破题思路,可通过调整周边地区与增长极区域的关系、以资源禀赋以及分工合作为基础构建更加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消除区域间的知识溢出障碍、建立区域间更加紧密的产业关联,从而激发放大增长极区域对周边地区的渗透效应和涓滴效应,最终扩大增长极的区域范畴,实现更高量级的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3)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体现在创新、开放及共享三个维度,而绿色和协调两个维度则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因此,政府应结合高水平区域的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重点调控各个区域在创新、开放以及共享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第一,通过加大经济发展落后区域的创新扶持力度,鼓励发达区域对口帮扶,支持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等方式发掘落后区域的发展新动能,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二,对于开放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应借助信息通信网络与交通网络破除地理位置的桎梏,提高其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第三,对于共享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税收、补贴等各项制度的重新设计,通过政策调控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发展差距等,以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