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南美白对虾 “135”分级接续二茬养殖技术
2022-03-25刘志伟张海洋王洪雨舒蕾
刘志伟 张海洋 王洪雨 舒蕾
一、技术要点
(一)虾苗淡化标粗(3月下旬进行)
1.虾苗:选择进入仔虾期第4~5天的虾苗作为淡化用苗。
2.盐度:入池盐度与繁育苗场一致,所用卤水要确保洁净无污染。
3. pH:7.8~8.5。
4.水温:培育水温25~28℃。
5.饵料:虾苗入池前5天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轮虫、虾片为主,后5天以虾片与冰冻卤虫成虫(清洗消毒)为主,辅以少量虾片。
6.盐度过渡:虾苗入池后前5天,每天降低3‰左右,后5天每天降低1‰,临出池保持原有盐度24小时以上,水温降至与暂养池一致。
7.添换水:前期添加水,达到最高水位后进行换水。临出池前2天每天换水量应不低于50%。
(二)虾苗温棚中间暂养(4月上旬~4月底)
1.暂养温棚建设
暂养池面积1~2亩,长方形为宜,水深1.5m左右,池底相对硬实,无淤泥。大棚以钢架结构为宜,坚固、抗风、保温。池中间搭建投饵走廊,便于喂养管理。
2.池塘消毒配水
建好温棚后,对池塘进行清理整平,布设增氧充气设施(纳米增氧盘),然后进水5cm,用漂白粉30ppm进行池底及池坡消毒处理。消毒24小时后,抽取地下卤水进行钾钠离子平衡(依据地下卤水盐度大小施加氧化钾含量60%的氯化钾),然后进行曝气氧化达到2天以上。根据淡化苗场的盐度大小,加注黄河淡水(经80目筛绢网过滤)用来调节池水盐度,调配至盐度与虾苗淡化标粗场一致,用于虾苗中间暂养。
3.池塘肥水
地下卤水与黄河淡水进行钾钠平衡与盐度调节完成后,应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处理,一般采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聚维酮碘、过硫酸氢钾等)。消毒2天后即可进行肥水。肥水一般采用专用肥素(膏),选用肥水肥料应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尽可能不使用无机化肥和不经发酵消毒的有机肥。肥水时间视天气情况和池水透明度灵活掌握,天气晴朗期间一般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池水透明度达到30cm左右。肥水后的藻类以硅藻(茶褐色)或绿藻(墨绿色)为佳。
4.试水
将淡化苗场淡化好的虾苗放入即将进行中间暂养的池水中,经过72小时的试水观察,确认虾苗无异常死亡并正常蜕皮生长。
5.虾苗入塘
(1)水温、水位:20℃以上,水位1m左右。
(2)pH:7.5~8.5。
(3)盐度:5‰左右。
(4)放养密度:1000尾/㎡左右。
6.喂养管理
(1)溶解氧:24小时连续增氧,确保DO达到5mg/L以上。
(2)饵料投喂:前10天以虾片、细虾粉、轮虫和经消毒后成体冰鲜卤虫为主,辅以优质0号配合饵料,日投喂8次;10~20天期间,逐步转换至优质0号配合饵料,辅以少量优质粉碎扇贝外套膜(边);20~30天,全部转换至优质0号配合饵料。
(3)日常管理
①添换水:前期15天,每天添加经过滤的新鲜淡水,虾苗入塘15天后,水位达到最高水位。15天后,视池塘水环境情况可进行适量换水,每次换水量10~15cm。
②环境改良:虾苗入池10天后可进行一次水体消毒和底质改良处理(聚维酮碘、过硫酸氢钾等),24小时后,补充施加有益菌。每10天泼洒一次维生素C、葡萄糖或红糖,以减少因添换水给对虾造成的应激,确保有益菌和单细胞藻繁殖所需的碳源。
③日常观察:每天检测水体水温、氨氮、亚硝酸盐和pH值,出现大的波动要及早分析原因并进行有效处置;每天检查虾的摄食和生长健康状况,及时增减投饵量,10天后安置饵料台。
7.分苗出塘(4月下旬~5月初)
在虾苗达到3cm以上时,视外塘水温回升状况实时向外塘分苗养殖。分苗可采用暂养池内设置“台网”或下“地笼”的方法进行集苗分池。
(三)外塘接续养殖(4月底~5月初)
虾苗入塘前参照暂养的方法进行池塘清淤、消毒、配水、肥水和虾苗试水,在外塘水温达到18℃以上,选择晴天的下午投放虾苗。坚持“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选择优质品牌饵料,在定时定量投喂的同时,注重对养殖环境的综合调控,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消毒和有益微生物调控,并改良底质,保持养殖阶段良好的菌相和藻相。等对虾达到商品规格后,进行收捕。
(四)二茬养殖
1.暂养池清池消毒(4月底~5月初)。
2.暂养苗投放及标粗管理同第一茬。
3.外塘接续养殖(注重池底彻底消毒)同第一茬。
4.对虾收捕。
二、适宜区域
北方内陆淡化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域。
三、注意事项
(一)虾苗,选择大品牌优质苗种,采购前进行SPF检验检疫。
(二)虾苗在更换环境时,前后的水质理化指标相近。
(三)坚持预防为主、合理用药的健康养殖模式,通过优化水质和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的方式,减少发病率。
(四)合理投喂,不同的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饵料。
(五)稳定池塘水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