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小说《盘龙》粉丝英译本叙事进程探析
——基于语料库叙事学方法*

2022-03-25浙江理工大学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盘龙古龙叙事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杨 柳

提 要: Toolan首次将语料库方法用于英语短篇故事叙事进程研究。本文尝试将相关模型应用于粉丝英译中国网络小说研究,对美国网站“武侠世界”的代表译作《盘龙》(Coiling Dragon)进行案例分析,参照库为网络仙侠小说《星辰变》和两部古龙作品的英译本。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呈现出的叙事进程特点对于激发英语读者兴趣、减少他者文化交流障碍具有积极影响。语料库叙事学方法对于长篇作品研究更具价值,有助于发现其深层特征,为创作、改写和翻译提供依据。

1. 引言

范伯群(2000: 1)指出,因为轻视“俗”文学,我们过去只研究了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目前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俗”文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不容小觑,既有以《三体》系列为代表的科幻文学作品在国外备受青睐,又有新兴网络小说墙外开花、异军突起。美籍华裔赖静平(笔名RWX)于2014年建立了“武侠世界”网站(wuxiaworld.com),致力于翻译和分享中国网络小说及武侠小说,其中以玄幻、仙侠等亚文类为主。该网站目前已拥有来自全球超过20个国家的两百余万读者。某些粉丝读者甚至转化为同类型作品的创作者,比如美国译者Deathblade和丹麦读者Tina Lynge,后者创作的英文仙侠小说已经在亚马逊网站出售。中国学界敏锐地意识到其价值,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但是由于对网络文学的文学价值缺乏信心,很少对单个作家作品进行细读式的研究(邵燕君,2016: 19)。此外,网络小说动辄数百万字的巨大篇幅也给文本分析带来不小的难度。本文选取该网站的代表性译作《盘龙》,尝试运用语料库叙事学方法对其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其叙事进程特点,从叙事进程角度回答是什么吸引了英语读者。

2. 研究设计

在谈到《盘龙》对英语读者的吸引力时,吉云飞(2016: 115)归因于阅读快感。本文认为作品叙事进程的特点是阅读快感的来源之一,期望通过文本分析发掘出其具体特征。首先,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检索方案和检索工具四个方面对本研究做扼要介绍。

2.1 研究对象——网络小说《盘龙》粉丝英译本

《盘龙》具有特别的意义。这部作品全文由RWX翻译,日点击量达到十几万次,促使他创建了“武侠世界”网站;“可以说是《盘龙》第一次引起了国外读者对中国网络小说的兴趣”(邵燕君、吉云飞、任我行,2016: 107)。原作作者“我吃西红柿”(朱洪志)是国内网络小说界的标杆式人物,他的另一部小说《星辰变》在网络文学界有“小说不读星辰变,就称书虫也枉然”的美誉。目前“武侠世界”网站上已经翻译完结的中国作品有四十二部,《盘龙》、《星辰变》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天涯明月刀》以及《七星龙王》是该网站上最早发布的翻译作品,分别属于玄幻、仙侠和传统武侠小说。从读者评论数量看,《盘龙》最受欢迎,《星辰变》次之,古龙作品再次之。

本文以《盘龙》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与《星辰变》、古龙的《天涯明月刀》以及《七星龙王》的英译做对比分析。四部作品的译文均为来自“武侠世界”网站的粉丝翻译(fan translation),具体信息参考http://www.wuxiaworld.com。粉丝翻译指读者出于兴趣自发组织的对于某个作品的翻译(O’Hagan,2009: 97),该作品往往尚未有正式出版物。

2.2 研究方法——语料库叙事学与翻译研究

本文的研究方法尝试了两次跨界。

首先,采取叙事视角研究翻译文本。在叙事学与翻译的结合方面,目前的研究大致可归为三个类型: 第一,以叙事为研究重点,如Prince(2014)通过译本重新审视叙事概念;第二,以翻译为研究重点,如Leone(2011)、邵璐(2013)通过探讨译本相对于原作叙事特征的改变回答翻译问题;第三,通过社会叙事学讨论翻译中的权力问题,以Modan Baker为典型代表。总体说来,国内基于叙事学理论的翻译研究较为匮乏,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既定的标准或模板可供套用,而且不像诸如归化和异化那些二元论一样可以让事情泾渭分明。相反,它会强行把你带到翻译的文本情境中去。”(Baker&彭天笑,2016: 64)本研究深入文本,尝试发现译本中是哪些叙事进程特点为读者带来了阅读快感,以及这些特点对英译及创作有何启示。本文支持Toolan的假设(2009: 1),读者期待与叙事进程密切相关。读者被文本引领,对叙事进程的期待受到具体遣词造句的影响。

其次,选择语料库工具解决叙事学问题。《盘龙》英译本近200万单词,直觉式的研究难免力有不逮、失之偏颇。尚必武(2011: 109)指出,语料库叙事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把叙事分析从对具体文学叙事的阐释实践中分离出来,使得考察数量庞大的叙事文本成为可能。Herman(2005)、Toolan(2009)分别在语料库叙事学方面做出过探索,受到学界的认可(Hardy,2011;Walker,2014)。Bosseaux(2004)将语料库、叙事学与翻译研究三者结合起来。国内学者如黄立波(2014)、任晓霏(2014,2016)在语料库翻译文体学领域均有建树。

2.3 检索方案

Toolan(2009)在《短篇故事的叙事进程: 语料库文体学方法》中提出了关于叙述进程的八个参数,其中前四个是核心参数,后四个是关于隐性进程的内嵌参数。较之于短篇故事,这一模型似乎对长篇作品更有价值。本文借用四个核心参数,具体如下:

(1) 含有高频出现的主人公名字的句子;

(2) 含有VVD,即叙事时态(过去时)谓语动词的句子,并且句中含有高频出现的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是动作主体或及物参与者(作主语或宾语,是行为发出者或目标);

(3) 每个叙事段落或部分的开头第一句话;

(4) 含有高频关键词和词簇的句子(其中,高频关键词和词簇界定为在文本中所占比例不低于0.10%)。

2.4 检索工具

本研究选取了WordSmith4.0和AntConc3.4两种语料库检索工具。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兼具建库辅助和查库辅助功能,后者只有查库辅助功能(李亮,2012)。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是WordSmith提供语料文件之间的对比与统计,AntConc只能单库查询。因此3.1小节通过WordSmith的“词表”(Wordlist)功能项下的“数据”(statistics)项来展示四个译本的基本信息对比。第3.2、3.3和3.5选择使用AntConc3.4,是为操作便利考虑。通过AntConc生成词表后,直接点击表中词项即可跳转到该词的索引行(Concordance)页面。WordSmith没有实现词表和索引行页面的一键链接,索引查询须要逐个单词输入。此外,Toolan(2009: 120)使用的检索工具是Wmatrix,经过实际操作比较,不及AntConc便捷。

3. 检索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信息比较

首先使用WordSmith 4.0生成四部英译本的词表,得到图1所示基本信息。

图1. 四部小说基本信息表

通过图1可以看到: 第一,就文本大小而言,《盘龙》和《星辰变》译本远大于古龙小说译本。《星辰变》译文全文861 826个型符(tokens),是《七星龙王》的近十倍,是《天涯明月刀》的近七倍。《盘龙》篇幅最长,是一部近两百万单词的巨作。由于摆脱了实体书的物理和印刷成本限制,加之为了留住粉丝,网络作品的篇幅通常远大于纸媒作品,将读者引入一个宏大的奇幻世界。

第二,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是传统作品的文字功底远好于网络作品,遑论古龙的经典武侠之作。但是,仅就词汇丰富度而言,图1标准化类符型符比(STTR)数据并未呈现出显著区别,《盘龙》译本40.85,《星辰变》39.10,《七星龙王》40.26,《天涯明月刀》38.95。四部作品的汉语原文的STTR分别是41.54、44.21、43.63和44.12,若以兰卡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The Lancaster Corpus of Mandarin Chinese)的子语料库(小说部分)的STTR 44.02做参照,网络小说和古龙作品分别有一部略高于这个标准,一部略低,亦无明显区别。下面,我们将进入关于叙事进程参数的具体分析。

3.2 谁是主角——高频出现的主人公名字(参数1)

Toolan(2009: 119)通过人物名字在文本中出现的频次来判断主要角色,并指出这一步骤是确定参数2的前提。本文除频次外,利用索引定位图展示主人公名字在整个作品中的分布。

首先,使用AntConc 3.4做出四部小说的词表,《盘龙》译文的词表显示linley(林雷)频次排名第5位(37 571次),是继the、 of、 a等虚词之后出现频次最多的名词,因此入选参数1。经过同样的筛选程序,《星辰变》qin yu(秦羽)入选;《七星龙王》为ignot(元宝);《天涯明月刀》是fu hongxue(傅红雪)。

表1. 四部小说主要角色频次列表

图2至图5是这四部小说第一主人公在文中的索引定位图(黑色条纹代表主人公名字出现的位置)。

图2. 《盘龙》“linley”索引定位图

图3. 《星辰变》“qin yu”索引定位图

图4. 《七星龙王》ingot索引定位图

图5. 《天涯明月刀》hongxue索引定位图

主要人物数据和索引定位图表明,两部网络小说和古龙小说在主人公设置上差异明显,前者以男主人公为绝对中心。在《盘龙》中,甚至神兽小影鼠bebe(贝贝)出现的频次(7 216次)也远高于女主角delia(迪莉娅,2 869次)。而在古龙的小说里则往往会设置与第一主角相辅相成的其他重要角色,如《七星龙王》中的ignot(元宝)和xiaojun(萧峻)、frogboy(田鸡仔),《天涯明月刀》中的fu hongxue(傅红雪)和yan nanfei(燕南飞)。

Toolan(2009: 115)指出,对于主要角色的判断,读者最初只能靠猜测,比如《七星龙王》的主角“元宝”,从图4可以看出该名字并非一开始就出现,而是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相对而言,网络小说的主角却全程在线,具有极高的出现频率,这种设置显然缺乏悬念和惊喜,但能够从作品开始就带给读者极强的代入感。

3.3 说还是做——叙事时态谓语动词VVD(参数2)

依据3.2找出的主要角色,通过考察他们作为施动者或者受动者的动作行为,发现英译网络小说和古龙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多“做”,后者多“说”。

从传统意义上说,动作动词具有更强的文本前瞻功能,对推动叙事进程的作用更为显著,那么主要角色作为施动者发出的动作或作为受动者承受的动作显然对叙事进程具有核心作用(Toolan, 2009: 119)。具体说来,参数2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有参数1确定的主要人物作为主语或宾语出现;其次,句子中的实义动词为叙事时态(过去时);第三,去除引导直接引语(prospective directive speech,缩写为PDS)和自由间接思想(free indirect thought,缩写为FIT)的动词,将其归为内嵌隐性叙事参数单独讨论。针对此类PDS+FIT引导动词,Toolan(2009: 121)建议做一个词库。本研究综合四个译本,总结出以下动词对叙事进程具有核心作用: add、ask、complain、cry、continue、explain、inquiry、mumble、murmur、plead、remind、respond、say、shout、speak、stammer、tell、warn、whisper、think、question、reply和retort。此外,由于四部作品篇幅相差巨大,数据绝对值不能说明问题,因此引入VVD密度和PDS+FIT引导动词密度进行说明。在表2中,VVD1代表满足上述前两个条件的动词;VVD2代表满足三个条件的动词,即VVD1减去PDS+FIT引导动词;VVD2密度的计算方法为VVD2除以总型符数;PDS+FIT引导动词密度该类动词数量除以VVD1数量。

表2. 四部作品VVD密度列表

表2显示,《星辰变》的VVD密度最高,《盘龙》、《七星龙王》和《天涯明月刀》VVD密度相差不大,但是PDS和FIT动词数据差别明显。古龙的两部作品《七星龙王》和《天涯明月刀》在表示交流和思想的PDS和FIT引导动词在叙事时态动词总数中占比分别达到了42.32%和89.20%。

古龙作品风格突出,给人的印象是语言凝练,善于用短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语料库检索结果向我们揭示出另一个特点,即人物对话非常多。换言之,读者往往需要通过人物对话判断叙事进程,产生叙事期待。表3是《天涯明月刀》汉英平行语料库第160至167个句对,是小说开篇处主要人物傅红雪和燕南飞的一段对话。英译本中全文表示“说”的动词共11个,反复出现了1 052次。在“武侠世界”网站上,相对于“he said ...... he replied”的古龙小说,“少说多做”的《盘龙》和《星辰变》拥有数倍于前者的点击量和评论数量,更受欢迎。

表3. 《天涯明月刀》主要人物对话举例

3.4 开门见山抑或层层迷雾——叙事段落的第一句话(参数3)

Toolan(2009: 126)指出分段一直被公认为一种吸引读者注意的方式,但是分段方式因作者、文类和主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能否成为一个有效参数,需要具体分析。本研究选择四部作品的第一章前十个叙事段落的首句进行样本分析(sampling)。

首先,与Toolan的研究发现一致,这些叙事段的首句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以《盘龙》和《七星龙王》为例,《盘龙》第一章的标题是“Early Morning at a Township”(小镇的早晨),第一句就是交代地点The town of Wushan(巫山镇),并连续在第二段、第三段首句反复提到。第四段首句是“A large group of children”(一大群孩子)群像描写。而后,第七段首句聚焦“The leader’s name was Hillman (Xi’er’man)”(为首的中年人名叫希尔曼)。第八段首句通过Hillman的直接话语指出这些孩子都是普通人,并提到“battle qi [dou qi]”(斗气)是不可得的修炼秘典。第十段首句再次从全知视角指出这些孩子都是普通人。小说第一章前十个叙述段落的首句勾勒出一片广阔空间,在那里有秘籍和普通的孩子。这样的文本给予读者的期待是一个普通小孩通过苦练逆袭成为伟大勇士的故事。前十段首句如下:

(1).

(2) As the morning sun rose, in, there remained a slight hint of the cold, pure pre-dawn air.

(3)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Wushan town, the warmth of the rays of the morning sun passed through the surrounding trees, leaving behind scattered spots of light on the empty ground.

(4) A large group ofcould be seen there, approximately one or two hundred in number.

(5) In front of this large group of, there were three sturdily-built middle-aged men.

(6) “If you want to be, then you must work hard from youth.”

(7) The leader’s name was(Xi’er’man).

(8) “Unlike those noble families, you won’t have access to any secret manuals teaching you how to cultivate battle qi [dou qi].”

(9) Virtually every male in the Yulan continent would exercise very hard from a very young age.

(10)

《七星龙王》第一章的题目是“The Death of a Multi-Millionaire”(亿万富翁之死),前面十个叙事段落的首句连接起来,俨然一部微型小说,起句平淡无奇,又暗藏玄机。而后人物迅速介入,集中描写后,第8段首句和第10段首句分别是“像这么一个人,当然不想死”和“谁也想不到他会死!”联系到标题“亿万富翁之死”,悬念顿起,张力十足,叙事进程快速推进。但是,我们从参数1可以发现Sun Jicheng并非主角,参照图4,这部小说的主角是ingot(元宝),他的相关情节徐徐展开,其重要性也是在后半部才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在小说开头,读者的确需要动一番脑筋猜测到底谁是真正的主角。

(1) April 15. Clear Skies.

(2) The day started like every other day.

(3) He was not the type of person who conformed to the normal patterns of everyday life.

(4) Starting businesses wasn’t easy, and maintaining them successfully was even harder.

(5) Sun Jicheng understood that.

(6) He loved his businesses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a beautiful woman loves her good looks.

(7) Sun Jicheng was about six feet tall.

(8) Of course, a person like this had no death wish.

(9) So every day when he left home, various experts from famous bodyguard agencies would accompany him.

(10) Who could ever imagine that he would die!

其次,四部英译本开篇第一句风格十分相似,均为精炼短句(见表4),但叙事展开却大不相同。

表4. 四部小说开篇首句列表

参照表4可发现,两部网络小说中文的第一句均为复合句,分别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但译为英文时都变成了古龙风格的短句。这一方面是英语自然断句的结果;另一方面,两部网络小说的译者均为古龙粉丝,不排除译者受到古龙行文风格的影响,但翻译风格的相似并未掩盖网络小说和古龙作品叙事进程的不同。《天涯明月刀》中,主人公fu hongxue(傅红雪)出现在第一章的第二句。前十句多为景物和人物描写,相互配合,烘托气氛。最能引起读者叙事期待的是第八句“Could it be death was just in front of his eyes?”。整体看来,古龙的两部作品开篇都是聚焦在某个人物身上,但该人物不一定是主人公。《盘龙》和《星辰变》则开篇指出地点,从群像聚焦到某个人物,过程中玄幻、仙侠元素依次出现,较为程式化,但也易于满足读者期待。《星辰变》第二段句首出现“an extremely large area”,正如《盘龙》第二段句首的“On an empty area”,具体的遣词造句均指向一个广阔空间的构建。《星辰变》的主人公qin yu(秦羽)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十段首句,是个六岁的孩子。《盘龙》开篇亦如此,孩子的形象在第四段首句已经引入,主人公linley(林雷)也迅速出场。

3.5 突出特点——高频关键词及词簇(参数4)

高频关键词及词簇是在宏观数据检索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语境分析发现作品的突出特点。检索程序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根据显著性降序排列;第二,筛选保留在《盘龙》文本中占比不低于0.1%的词语;第三,保留实词。分别以《星辰变》和古龙两部小说作为参照库做出如下关键词表:

表5. 《盘龙》和古龙两部作品关键词对比表

以英译《星辰变》为参照库,《盘龙》英译本符合筛选条件,并且显著性排名在前100的实词数量为12个;以英译《天涯明月刀》和《七星龙王》为参照库,结果则为22个。共有关键词九个,分别是sovereign、saint、magical、four、rank、divine、began、lord和city。相对于《星辰变》,《盘龙》的特有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laughed、looked和felt;相对于古龙小说,特有的关键词有四个,分别是clan、beasts、power和speed。共有关键词表明《盘龙》本身的特点,特有关键词更能突出与参照库相比的差异。

首先,从共有关键词看,《盘龙》构建的是一个等级分明(sovereign、rank、four)的奇幻世界,其叙事进程主线就是一路“升级打怪”举两例佐证: 第一,排名第一的关键词“sovereign”,其词簇分布前三位分别是chief sovereign、a sovereign和the sovereign,均指“主神”,此外还有bloodridge sovereign(血峰主神)、radiant sovereign(光明主宰)、less sovereign(下位主神)、redbud sovereign(紫荆主神),指各个等级的神。第二,下文例句选自《盘龙》,包含rank、saint、four三个颇具代表性的共有关键词:

译文:“Warriors are divided intos. I, a mere warrior of the sixth, can easily shatter boulders and kick down a large tree! But a ninthwarrior, even within our country of Fenlai, would be considered a topexpert. But aboveare. They have surpassed the ninthwarriors and can be considered the pinnacle of warriors. They belong to the level of legendarywarriors!”

原文:“战士分,我,仅仅一个战士,便能够轻易拍碎巨石,踢断大树!而战士,就是在我们芬莱王国,恐怕也算是第一了。在战士之上,便是,他们超越战士,处于战士巅峰,属于传说中的!”

其次,“began”是共有关键词中唯一的动词,通过其词簇分析发现两点: 第一,与3.3VVD部分的结论相一致,《盘龙》中的人物动作非常多,词簇分析显示began频次最高的右搭配词为to,began to的词频是2 130次。Began to 的右搭配词共647种,前十二位分别是laugh(274)、tremble(57)、move(53)、understand(51)、grow(47)、fly(38)、fall(30)、be(28)、feel(25)、chat(24)、emit(24)、flow(24)。第二,“laugh”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特色词,该词在began的右搭配词中排名第一,在274次“Began to laugh”中,男主角Linley(林雷)笑了48次,其他角色如Doehring Cowart(德林·柯沃特),Hillman(希尔曼),Hogg(霍格)等都大笑过,并且相对于《星辰变》,《盘龙》的三个特有关键词之一也是laughed该词在两部作品中使用频次差别巨大,索引定位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对比如下(黑色条纹代表“laugh”出现的位置):

图6. 《星辰变》和《盘龙》中“laughed”索引定位图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是翻译带来了“laugh”的数量差异。《盘龙》和《星辰变》原文中“笑”分别出现了7 262和6 502次,其中有“哈哈大笑”、“哈哈笑了起来”、“哈哈笑道”、“哈哈一笑”等表达,总量相差无几。“哈哈”在《盘龙》中文版中出现了973次,英译文中“haha”出现了896次;在《星辰变》中文版中“哈哈”词频为948次,但在英译文中以“ha-ha”(317次)和“haha”(71次)的形式,总计出现了388次,不到原文的一半。

第三,与古龙的两部作品相比,《盘龙》的特有关键词是clan、beasts、speed和power,前三个英文对应的是“家族”、“魔兽”和“速度”。power比较特别,既有直译,对应“实力”、“力量”,也有作为增译部分出现在如“至高的存在”、“有什么特别”等翻译中。不同于古龙笔下的江湖侠义,speed(速度)和power(力量)是《盘龙》故事追求的重点,beasts(魔兽)代表的是古龙小说中没有的奇幻元素。

3.6 整体特征

综上,通过译本基本信息和四个参数的比较,可以发现与古龙作品相比,网络小说《盘龙》与《星辰变》的英译在叙事进程上共性突出: 主角唯一,出场较早,全程在线;平均叙事动词密度高于古龙作品,对话相对少;以时间地点开篇,开门见山,从群像聚焦到某个人物,奇幻、仙侠元素陆续出现;关键词表明,作品构建的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奇幻世界,主线是一路“升级打怪”,网络游戏式的情节发展引领着读者期待。同时,译者也留下了自我印记,比如开篇采用短句翻译,使译文具有古龙式的凝练风格;再如,在百万篇幅中,“笑”的相关表达成为区别《盘龙》和《星辰变》译文的一个特色词,《盘龙》的翻译较为忠实原文,但是《星辰变》的英译本中只有不到原文的一半的“ha-ha”及近似表达。

4. 结论

Toolan提出的叙事进程参数极具探索性,但用语料库方法研究短篇故事不免有牛刀割鸡之嫌,其价值更体现在创新方法本身。这一方法为分析百万词级的长篇网文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本研究为这一理论模型的实用性提供了一个新佐证。不足之处在于参数3中叙事段落的判定标准较为主观,针对这一参数采取的抽样方法也使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有所削弱。总体说来,该模型对英译文本研究而言,瑕不掩瑜。后期研究可从三个方面深入展开: 第一,从叙事学角度,关于隐性进程的内嵌参数研究;第二,从翻译研究角度,与原文相比,译文叙事进程的文本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体现出译者怎样的翻译策略选择及认知特点;第三,从翻译实践角度,根据叙事进程参数检索出的句子进行译本缩写。译本缩写是帮助篇幅巨大的网络小说拓展传播途径、抵达更多读者的一个有效手段。

以《盘龙》为代表的中国网络小说获得海外读者的喜爱,使他们成为“粉丝”,自发进行翻译以及再创作,这对中国文化外译而言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语料库叙事学有助于我们认识该文类的叙事特征,从而有意识地进行创作、改写和翻译。另一方面,网络小说是否具有文学性、文化性和中国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均为重要议题。本研究仅着眼于叙事进程,具有其局限性,谨期望为文化外译及语料库叙事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带来些许启示。

猜你喜欢

盘龙古龙叙事学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五(5)萤火虫中队
武汉盘龙广场银兴影城
活到四十多岁,才知道古龙有多天才
盘龙糕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小白兔采蘑菇
朋友间的分寸
当代香帅古龙
叙述结构和聚焦多重性——让·埃什诺兹《我走了》和《一年》的叙事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