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公而忘私过春节

2022-03-25

文史春秋 2022年2期
关键词:章士钊红军

● 孟 红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率先垂范,即使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也是在公而忘私、心系天下中度过。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次年春节,他宣布放假3天。为让红军战士和群众过个欢喜年,他让部队发给每位战士3块银元,并派人到宁冈杀猪,挑运到茨坪分给大家,对缺米少盐的困难户,另外再分给米和盐。这样,茨坪的红军战士和百姓都高兴地过了个难得的“富足”年。

1929年春节,大柏地战斗打响。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四军同敌军殊死搏斗。除夕这天,为突破国民党“围剿”,摆脱追击,红四军转战到江西瑞金北面几千米人烟稀少的大柏地。只穿两件单衣的红军在前村停下后,毛泽东叫人找来军需处长范树德,吩咐他一定要想办法搞到酒菜,让战士们吃上一餐年饭。范树德与司务长一合计,决定先向群众打欠条,凡是食物全部过秤登记……吃过年夜饭,英勇的红军各部秘密进入阵地。

初一,细雨中,敌人骄狂而来,红军靠着简陋的装备,一步步将其诱进伏击圈。毛泽东、朱德命令红军展开攻击,山谷顿时一片枪响。战斗持续到正月初二,全歼赣军刘士毅两个团,吹散了数战不利的阴霾。

数年后的1933年夏,毛泽东重返当年战场,触景生情,吟出《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930年底至1931年1月初,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紧紧依靠根据地广大群众支持,5天内连打胜仗,歼敌1.5万人,彻底击败蒋介石对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1934年,毛泽东和警卫员在瑞金(左二起:吴光荣、陈昌奉、戴田福)

1931年1月5日,毛泽东、朱德在宁都小布镇召开总司令部会议,会上决定,为庆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要欢度春节,正月初一召开庆祝大会。

2月16日,除夕。毛泽东吃过早饭,来到苏区中央局驻地参加项英主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其中一项内容是毛泽东仅保留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实职。会后,毛泽东和朱德参加红一方面军总部机关聚餐。他带头端起酒杯说,一年来红军东征西杀,扩大革命根据地;诱敌深入,粉碎蒋介石的第一次大“围剿”,大家辛苦了。聚餐结束后,他到附近各连队看望指战员,勉励大家发扬勇敢战斗精神,争取更大胜利。

2月17日,正月初一,小布镇上,男女老少均手执纸旗,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拥向庆祝大会会场。庆祝台两侧挂着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横批:热烈庆祝反“围剿”胜利暨迎新春大会。

毛泽东首先登台,言简意赅地说,我们4万红军只用5天时间,就打败10万敌军的大“围剿”,这是红军史上第一次大胜利!这个胜利,是红军的胜利,是苏区人民积极支援红军、保卫苏区的胜利!但国民党反动派不会甘心失败,还会来“围剿”我们苏区,就像疯狗一样总是要咬人。因此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积极整训部队,扩大根据地,大搞生产运动,发展苏区经济。

1932年1月中旬,毛泽东主持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报告3次反“围剿”的情况和九一八事变后的全国形势。会上,有的中央局成员批评毛泽东是“典型的右倾机会主义”等。鉴于此,他只好请病假休养。不久,毛泽东卸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带着警卫人员来到东华山养病。

其实毛泽东是闲不住的,仍埋头于书报、关注战争局势和研读钟爱的《孙子兵法》,教警卫学文化、了解时事。

阴历小年这天上午,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处的同志来东华山慰问他,送来一个月的津贴和几条香烟。毛泽东让警卫班收下津贴费,将香烟退还总务处,让他们送给前方战士。

在读书授课与偶有老乡探访中,毛泽东不知不觉过了春节。他常在饭后在山路上散步,慢慢地,山下老表见状也接二连三上山来找他聊天或送点小吃……他总是笑脸相迎,像一家人似的拉家常,向老乡了解群众对红色政权的意见和要求、红军家属及公田的情况等。

2月20日,正月十五。毛泽东应邀带着警卫到山下的黄家山村,和群众一道过元宵节。村中祠堂里早已摆好连台桌,桌上元宵、米果、花生、豆子、红薯干、糯米酒,应有尽有。村中长老恭请毛泽东坐上席,毛泽东推让不过,才与长者分坐左右上席。听说毛主席来,全村的男女老少差不多都到齐。这个提米酒,那个抓花生的,争先恐后地请毛主席品尝他们翻身后的劳动果实。毛泽东微笑着同大家一一打招呼……

元宵节后,毛泽东得知红军攻打赣州失利的消息,立即下山,起用红五军团,挽回危局。

1935年2月3日,大年三十,长征途中红军前进至“鸡鸣三省”之地的石厢子村。红军之前筹集了不少食物,到石厢子后又没收了民愤极大的彭、周两家土豪物品,便先分给穷苦乡亲,之后再根据需求分配。

在紧张行动间,后勤部门想多弄一点鱼和肉庆祝一下,专门负责军委首长伙食的军委三科炊事班做了一顿比以往丰盛一点点的年夜饭,做好后分送到各位领导人住处。毕竟整体捉襟见肘,毛泽东也只分到一碗红烧肉与几只辣椒。毛泽东想到不久前攻占黎平、强渡乌江、进攻遵义战斗中,留下不少伤病员,便和几位领导前去看望,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和辣椒让给伤员,还捐出全部伙食“尾子”(伙食费的结余)。

1946年春节,延安人民向毛泽东敬献“人民救星”大红字金匾

到陕北后相对安定,毛泽东逢过年都给民众拜年,借机深入调研,倾听民意。

1941年春节期间,中央机关一连演几晚戏,许多乡亲应邀前来观看。有一晚,毛泽东走进礼堂,发现干部战士坐前面,乡亲们坐后面,前面两排还留给中央首长,便说,老乡们生产都很忙,看戏机会少,而且要跑很远的路,不容易,应该让他们坐在最前面看戏。他自己带头坐到最后,干部和战士随即都跟到后面。乡亲们感动得一再谦让,最后还是被他劝回前面。

1942年春节,毛泽东来到枣园乡政府,同乡长杨成福等人一一握手,给各位乡亲父老拜年,征求大家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大家听后,说了很多好话。毛泽东听后摆了摆手,让大家说点刺耳的。在他的启发下,干部群众给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不少好的意见及建议。毛泽东边听边与他们沟通交流,气氛极为融洽。

1946年春节期间,劳动英雄杨步浩组织延安的乡亲,敲锣打鼓为毛泽东主席敬献“人民救星”大红金字匾。经过大生产运动后的边区,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处处呈现丰衣足食景象,过春节更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了。

元宵节上午,杨步浩率秧歌队由市场沟敲锣打鼓,扭起秧歌,抬上金匾,给毛泽东主席拜年,沿路不时响起阵阵掌声,群众越聚越多,跟随秧歌队走向王家坪。

毛泽东笑吟吟站在大门口欢迎,大院内已摆好两排长桌子,桌上摆满饼干、花生、大枣、芝麻滚糖等。

秧歌队打开场子后,先由杨步浩和乡领导给毛主席献匾,接着表演节目。毛泽东认真看着表演,还不时问节目名,杨步浩一一回答。演毕,毛泽东同大家一起合影,热情邀请大伙在军委礼堂吃猪肉大米饭,微笑着吩咐他们吃好喝好……秧歌队要离开时,毛泽东准备了汽车,送他们到枣园去给朱德总司令拜年。

1953年春节,毛泽东从武汉,乘军舰沿江而下,视察长江两岸。2月14日,大年初一,华东军区海军参谋长马冠三率“长江”舰和“洛阳”舰,从上海吴淞港码头起航前往武汉。

2月19日,正月初六,汉口陆军码头,两舰指战员在甲板上列队迎候。毛泽东一行健步登上“长江”舰,与水利专家一起研究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工程的问题。描绘未来愿景的两大工程建设在这个春节孕育。

从武汉到南京,三天三夜乘风破浪,在每个停泊岸口,毛泽东都邀请当地省市负责同志研究经济建设问题,规划长江流域建设宏图;与水兵日夜交谈。他分析海防形势,反思近代中国的有海无防,为人民海军的建设集思广益。2月22日,正月初九,凌晨3时,他在南京下关码头上岸后,又视察了包括“黄河”舰、“广州”舰和“南昌”舰在内的几艘海军军舰。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洛阳”舰

1953年2月,毛泽东与“长江”舰海军官兵合影

毛泽东欣然为这几艘军舰题了同样的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即使难得在家过年,毛泽东的年夜饭也简单。曾在中南海当厨师的康辉回忆,毛主席生活俭朴,要求简单,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家宴总是三荤两素一个汤,鲍参翅肚是没有的,他也不爱吃。一顿饭有个肉菜,有个蔬菜,够了。康辉在毛家过了一次春节。他说,同平常人家一样,毛家年夜饭也包饺子,只比平时多几个荤菜,孩子们过来一起吃一顿。毛泽东忌口,不吃酱油、牛羊鸡肉。有一回康辉炒个脆嫩的花刀猪肚头,毛泽东吃完说,不要让师傅费手弄什么刀功,有时间不如多看看书,一看雕得跟花儿似的,就知道很费事。

对毛泽东年夜饭最有发言权的是在毛泽东身边干了22年的厨师程汝明,他对毛家年夜饭的餐桌也没啥特别记忆,即使是元旦、除夕,毛主席也不会对厨房有什么特别吩咐,程汝明只好多做几个主席平时爱吃的菜,略示节日意味。最奢侈的年夜饭,也仅有罗汉大虾。倒是有几次除夕晚饭,毛主席吩咐他把中午的剩菜端上来。

有一年除夕,程汝明做了不放酱油的红烧肉、腊肉、苦瓜、辣椒圈、鱼头豆腐、盐水鸡、扒双菜和一小盘三鲜馅饺子,加上中午的剩菜,这就是当天的年夜饭。那晚,他不用像平常那样在菜里多加汤水保温,因为这天的团圆饭,毛泽东不会边吃边看文件。饭后,他照例批阅文件。

毛泽东与章士钊(左)

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不仅主动降低自己的伙食标准,还给厨师下达不准做肉菜的命令。

1960年,刚好当了10年警卫的李连成要去学校补习文化。除夕夜,毛泽东叫他一起入席家宴。见李连成有些拘束,毛泽东说:“大家一起过年嘛。中南海我毛泽东这里就是你的家,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嘛。”

1962年春节,毛泽东私人宴请溥仪,请了章士钊和另外3位民主人士作陪,桌面上只有几碟湘味辣椒、苦瓜、豆豉等小菜和大米饭加馒头,唯一能撑点场面的是有瓶葡萄酒。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在京举行。1月29日,毛泽东主持全体会议,根据会上有些人话还没说完、憋着一肚子气,还有人压制民主、不让人讲话的情况,经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商量,向大会提出再延长会期、开“出气会”的建议。毛泽东提议与会人员“集体在北京过一个春节”,解决上下通气的问题。刘少奇代表中央提出书面报告,在肯定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及其原因,指出“首先要负责的是中央”。毛泽东带头作自我批评。周恩来、邓小平也分别讲话,代表国务院、中央书记处作自我批评。周恩来在会上提倡“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指出这4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

1963年春节前夕,毛泽东对他的英语教师章含之说,自己欠了她父亲章士钊一笔债没还。原来,早在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湖南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大笔银款。当时在上海的他只好向老乡章士钊告急。章士钊当即在上海工商界名流中筹集两万银元悉数交予他。这些银元,毛泽东一部分给了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志,一部分带到湖南开展革命活动。这次,毛泽东要章含之转告她父亲,从今年春节开始,要还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一年还2000元,10年还完。

章士钊听后大笑:“确有此事,主席竟还记得。”但父女俩并没把这事放心上。数日后,毛泽东果然派秘书送来2000元,并说安排今后每年春节送上2000元。

对此,章士钊嘱咐女儿:“告诉主席,不能收此厚赠。当时的银元是募集来的,自己也拿不出这笔巨款。”毛泽东对章含之说:“你也不懂,我这是用我的稿费给行老(章士钊,字“行严”)一点生活补助啊。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得了的呢?我要是说明给他补助,按其脾气不会收。故说是还债。你告诉他,我毛泽东说的,欠的账无论如何要还的。这个钱是从稿费中抽的。”

从1963年春节起的每年正月初二,毛泽东总派秘书给章士钊送去2000元,直到1972年送满2万元。1973年春节,毛泽东又认真地对章含之说:“从今年开始还利息。50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就这样还下去,行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刘火雄:《领袖们的春节》)

猜你喜欢

章士钊红军
少寨红军桥
盛开只等红军来
十送红军
章士钊妙藏态度
石背上村有口“红军井”
章士钊与陈独秀
再唱十送红军
章士钊妙说杨昌济
毛泽东欠了谁50年的“债”
章士钊《柳文指要》出版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