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效阅读”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22-03-25韩艳
韩艳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独特的璀璨星空,在斗转星移的更迭中,文化的传承是耀眼星空中不可或缺的暮色,正是文化的传承有了浓郁的中国风,成就了不可磨灭的中国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前仆后继。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好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对于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应润物细无声地将它融合在教学中,力求给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注入一道“中国魂”,让他们以身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
以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一课为例,在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效阅读策略,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弘扬传统文化,达成文化品格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英语阅读教学通常分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三个部分。為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须根据三个阶段的特点与目标巧妙、精心地设计教学活动。
读前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首要任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渴望运用语言表达的表现欲。在本课中,我先向学生展示嫦娥奔月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文章标题,通过“What story is the picture about?” 和“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 两个问题来完成对主题的导入。以故事入题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达成读前的阅读目标。本节课内容关于中秋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利用学生熟知文化背景,开展“头脑风暴”,使他们有表达的欲望,也方便节日专有词汇的导入和教学的开展。
读中的阅读教学阶段是整个英语阅读活动的核心。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感知、理解、分析、对比和归纳综合,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最大限度地获取文本信息,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部分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把握和细节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尽量贴近中考题型,训练学生解题技巧。
采用各个自然段与段落大意匹配、主要事件排序和细节信息改错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略读、扫读、精读、细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思维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文本信息,有效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他们跨越文化视角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在归纳综合阶段,适时地引导学生完成节日的历史背景、时间、传统食品、活动和意义几个板块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清晰地把握文本材料。这不仅弥补了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理解的不足,又形成了文化品质,也对读后阅读教学阶段和本单元的写作打好基础。
读后教学阶段是阅读教学的最后一步,是阅读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完成阅读内容的深化与巩固,提高思维的持续发展和探究能力。本课读后练习选择了课本3c与课文改写2个内容,以填词和写作两种方式来完成本阶段的教学目标。
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要求学生要将获得的有效信息进行语言输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节课中,学生前面已经在思维导图中对传统节日有了整体认识,通过填词的教学活动完成传统节日写作所需要的全部语言支架,学生写作任务的完成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按照课文的三段式结构,从节日的时间、传统食品、活动和意义完成对中秋节的介绍。在习作最后,建议学生提出倡议: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教学的终级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完成语言输出,以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教师通过多个阅读策略的运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完成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优秀文化品质。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交流和学习外国文化,更要学会用英语介绍本国的文化,让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这种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编辑/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