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产教协同育人范式研究
2022-03-25丁昕郭小宁
丁昕 郭小宁
[摘 要] 应用型高校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有利外部资源,成为拓展办学空间和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创造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环境、构建校企合作范式升级迭代路径为研究对象,基于共发展和可持续的理念,针对校企合作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从生态环境和实现模式两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生态环境;实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88-03
一、引言
“新工科”是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实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近年来教育部多措并举,通过设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搭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及项目、支持高校建设实习实验实训平台和基地等,引导高校主动与企业对接、企业主动为学校提供支持,校企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支撑社会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1]。尽管如此,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日益变革的新型产业升级与科技变革的人才培养需求的声音一直存在,封闭在象牙塔里的教师和学生很难真正了解社会真实需求,无法第一时间捕捉到企业现实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出来不好用,成果研究出来用不上[2]。
因此,应用型高校更迫切需要积极与地方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紧密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无缝对接,从而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效支撑企业在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形势下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核心技术创新的需求。
二、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成果实际落地过程中,高校、企业两大协同育人主体仍然存在一些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缺乏产教融合政策保障,无法形成合力
目前,我国产教融合相关政策不健全、法律支持体系不成熟、制度标准和保障机制不完善,并且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国家针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宏观政策力度及地方在推进国家政策落地的执行度方面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3];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所需支持来自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科技部门、税务部门、人设部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和理解角度不同,产生不同政府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导致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体系往往因为缺少某个部门的支持而难以有效执行[4]。
(二)学校和企业没有形成共建共管机制,难以长效建设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如何重新构建新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打造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校企合作机制,达到校企共商、共建、共管、共赢,还是有待探索的问题。首先,在传统的办学体制下,高校人才培养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在一定程度上为相互独立的高校与企业间联系设立了屏障。其次,学校与企业在建设与管理合作事物的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置和资源支持等方面缺少实质性举措,具体合作工作机制没有理顺,长效组织、机制尚未形成。最后,校企合作模式还需要更进一步创新,在合作内容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共赢成效的固化和辐射方面有待提升。
(三)产教融合积极性低,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动力弱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目标与愿景天然具有较大差异性,导致校企深度融合主动性不足。高校的组织特征兼具“育人导向”和“非营利导向”,开展校企合作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技术技能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评估、第三方评价、专业认证等方面获得认可[5]。企业通常以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校企合作中,企业追求的目标一方面是扩大在学校的知名度,尽早接触学生,方便识别和选择满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是通過育人合作桥梁建立联合技术攻关,将共同产生科研成果投入生产应用,产生技术革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能够以比与各高校合作更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就没有动力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或共同体的组织模式。在现有教育评价制度下,如果学校和教师不用参与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进行产教融合,就能够通过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和职称职务晋升,那么深度合作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有所欠缺。
三、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生态环境
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运作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理念更新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要瞄准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有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领域与各行各业应自发充分融合,集中优势资源,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同创新。衡量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是否是一流大学、一流专业,首先要看发展理念、发展定位是否深度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现今,国家正面临国际先进国家对我国实现关键技术封锁,科教领域更需加大改革力度,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解决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急需人才与卡脖子的问题。
(二)政策保障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与制度顶层设计的融合并行。首先,政府需从构建产教融合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视角出发,将科教工作的重点转向完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完善政策及制度体系,明确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其他相关组织机构的责任和职能,从而为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做好顶层架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协同的范围需从学校和企业扩大到所有利益相关者,详细梳理各相关行政部门的校企合作政策,加强政府各行政部门相关政策的沟通与衔接,加快各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配合,对产教融合构建形成政策合力,消除企业和高校深度合作路上的障碍[6]。其次,政府还应建立一批项目、平台、基地和机构,有针对性重点支持典型合作案例,打造一批产教融合示范。主管部门颁发称号并进行实质支持,对具有合作潜质的应用型高校和企业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极大促成合作。最后,政府需要维护产教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例如,设立线上信息平台,汇集有意愿和资质的高校和企业,及时发布需求信息,畅通校企对接的渠道;政府建立法律咨询和仲裁机构保护学校和企业的权益,仲裁和调解合作产生的纠纷,协调解决利益摩擦和矛盾。
(三)经费保障
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支出需要有专用经费支持做保障,包括师资薪酬激励、学生差旅住宿、条件建设投入等。与经费相关的管理办法需要配套改革,例如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健全产教融合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薪酬激励体系,完善学校产教融合的教师企业实践、企业挂职锻炼、企业访问工程师等工作量计算和考核方案,使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劳动收入合法化[7]。学校还应完善产教融合专项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在学校办学经费总额中拨付一部分主要用于校企联合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服务和成果孵化。
四、优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模式
建立有效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要途径。
(一)引企入校模式
将企业科技含量高的设计部门引入学校,在校内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将企业的实践创新需求与学校的学术理论研究融合起来,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形成联合开发与实践的队伍。学生作为助手和实习生在中心完成工程设计与实现的实践,形成可以在校内实行的“基于现实需求的理论学习”和“基于真实环境的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和学生外出实习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科研无法与生产实际结合以及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基础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和成果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二)工学交替模式
学制内的一个或几个学期内,将学生的学习场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轮换、交替进行,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课程,再到企业进行技能提升训练,两个部分相互促进和补充,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效。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进行半个工作日影子实习或顶岗实习,利用半个工作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听讲座、查资料、讨论等方式把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的内容联系起来。这种沉浸式企业学习教学模式,将学生投入真正的生产一线,采用企业文化的浸润和与企业人员的共处等方式,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对职业发展的思考。企业通过该模式可以在正式招聘毕业生前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选拔符合企业特质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加入企业。同时,企业实习的灵活性较强,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状态下即可完成学生的培养工作。
(三)校企互动模式
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资料,并指派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指导实习课程,学校教师和学生去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和实习,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校企双方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科技交换合作。具体可以采用三种形式:一是以学科专业为基本单位,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孵化联盟,建设成果转化与孵化平台,着力解决产业转型升级中突出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工艺等问题。二是组建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应用技术研究团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技术支持[8]。三是以学院为单位,校企全程深度合作,双方配置优质师资,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计划、评价培养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提供工程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条件,解决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行业企业满意度低的问题。该模式校企合作的领域较宽,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能够从中得到个人成长的养分,有助于提升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四)订单培养模式
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实施企业对人才的订制。学生是企业从新生中选拔的,开设为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教学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教育的实施和考核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企业可以将行业资质证照的相关培训和取证,前置到学历教育期间,使学生入职时已具有社会职业资质。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育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学校在理论教学和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做到总体把握,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这种模式培养目标具体,学校获得较高的就业率,企业获取员工的忠诚度高、稳定性好。
五、结语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实现与经济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基础是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合作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学校和企业具体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标准为是否促进了校企双方共赢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提高,支撑国家战略的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是否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磊,李巧勤,汪小平,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学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0(8).
[2]梁文萍,郭宇,楊玲,等.以“新工科”建设引领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8):1-5.
[3]修春华,马保东,徐忠印.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产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111-113.
[4]马雁.强化供给侧理念 坚守产教融合原则[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28-30.
[5]汪旭晖,李晶.一流学科群引领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20(7):62-70.
[6]姜晓坤,朱泓,李志义.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新工科人才素质结构及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13-17,23.
[7]袁靖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观照与战略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8(4):55-57.
[8]白逸仙.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组织发展困境: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4):86-91.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