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打造企业新型能力的两化融合管理实践
2022-03-25朱麟
摘 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涉及资源的企业应用和开发能力,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能够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战略创新、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创新,都离不开两化融合管理。本文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企业创新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市场创新需求提出了打造企业新型能力的两化融合管理实践方式。
关键词:两化融合;管理;新型能力;企业;技术创新
本文索引:朱麟.<标题>[J].商展经济,2022(05):-140.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涉及资源的企业应用和开发能力[1]。本文根据表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个方面的指标,以试验模型为研究重点,对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2]。在充分调研市场趋势和未来需求趋势的基础上,全面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理念创新,有利于企业成功开展技术创新。企业各单位之间的知识交换,通过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产品来提高企业绩效。将竞争对手解释为对竞争对手战略和活动的分析,以及对这些战略和活动的适当反应。不优于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有可能在市场上失败,新产品只有在独特且优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成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强调竞争导向的组织更具有创新性,以竞争为导向的公司,在竞争对手面前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并确定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基于此,竞争导向促进了对竞争对手活动的模仿,而不是促进企业之间的创造力。竞争对手导向,有助于发现竞争机会,成为将新产品引入市场的有用资产,抓住竞争机会,有助于企业利用其创新能力来占领市场。竞争对手导向和创新能力的结合,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创新性,通过生产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1 企业新型能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企业新型能力的重要性
企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仍然是就业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支撑。例如,企业贡献了45%的就业岗位,占GDP的33%。如果将非正规企业考虑在内,在许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创造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50%[4]。同样,在欧洲,企业提供了85%的就业岗位。企业被认为是高效、创新和动态的,能够及时反馈、灵活地及更好地欣赏和响应客户需求。然而,企业直接和间接地面对来自同行企业的激烈竞争。技术变革、全球化和客户偏好的变化使企业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其时刻保持警觉,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在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的过程中,市场导向一直是企业新产品成功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显著地调节市场导向对新产品优势的影响,对市场了解甚多的企业,可以利用其创新能力,开发出远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也就是说,企业利用市场导向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能力,市场导向和创新能力是企业利用市场机会的无形资产。由于这些资产对企业来说是独特的,并且有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因此采用资源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将资源基础理论解释为企业拥有的众多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区分绩效水平和获得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解释了企业资源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些资源被认为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和更高效的资产。市场导向维度(顾客导向、竞争对手导向和职能间协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上投放新产品,企业特有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增强市场导向维度对新产品优势的影响。
1.2 企业新型能力的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被定义为企业在制定战略和战术营销决策时使用营销概念的程度,是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实践[5]。企业新型能力的市场导向致力于理解市场动态,并与组织成员分享这一市场知识,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客户导向、竞争对手导向和职能间协调,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规划和实施应对。创新能力为通过用户的扩散和采用,从确定客户需求、研究、开发和创新商业化开始协调创新过程的能力。创新能力被定义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为获得更多利益而不断将知识和想法转化为新产品、新流程和新系统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理论框架,旨在展开必要的行动,以提高创新活动的成功率。创新能力代表了企业内部的主要过程,不能与主要实践分离,提供竞争优势。组织创新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有能力重新组织业务流程以适应创新,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跟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以客户为导向,加强创新能力,增强新产品优势。产品是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而引入市场的,然而,这一目标并非总能实现。新产品进入市场失败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错误判断客户实际需求和企业提供的知识差距。第二,新产品如果不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就很可能在市场上失败。因此,对客户需求的全面掌握,加上企业创新地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是新产品引入市场生存的先决条件。当今时代,由于转换成本的降低和客户偏好的变化,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跟上客户的需求。将企业新型能力的客户导向被企业获取和使用,从客户那里获得的知识来制定满足客户需求的战略,这些战略在满足客户需求和愿望时响应性实施。响应型企业不仅正确评估实际客户的需求,还评估潜在客户的需求。因此,企业试图提高其应对客户需求的能力。客户导向是一种战略资产,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绩效,然而,客户导向与企业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会刺激新产品上市后的绩效。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更强的创新能力会促使企业采取市场导向的战略,有助于识别客户开发新产品想法的潜在和实际需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价值的企业也更有可能发展其创新能力,对客户保持更积极的响应。强调客户导向的企業组织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客户为导向的公司比那些不太重视客户导向的公司更具创新性,客户参与对新产品性能有积极且显著的影响。
2 企业新型能力的两化融合管理模型的建立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能力改革模型被初步提出并构建基本框架后,不能立即应用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需要反复实践和检验[6]。此外,还应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形成科学的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2.1 设计研究模型
综合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能够引导和监督员工的行为,同时在层级和制度无法触及的地方,补充和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构建科学可行的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包括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方面,结合了企业的各种制度。伦理系统指行为规范、伦理和服务程序、规则等。由此可见,模型设计对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更便于各层次评价数据真实有效,评价指标也更加公平公正。
2.2 建立两化融合管理模型
两化融合管理模型的概念主要依赖于企业应用技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的全面实践[7]。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评价指标的统一性,使评价结果真实有效,需要构建完善的内外部工作机制,形成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和企业制度相匹配的、完善的管理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赋权得到企业创新能力的静态评价结果,评价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能力。因此,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两化融合管理模型的构建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能力的创新与进步。
企业实体的主要动机是创造利润,由于客户的存在而成为可能,客户代表着企业生存的本质。因此,以顾客为导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能够开发出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产品。企业若想要开发受客户青睐的新产品,就要重视以客户为中心的活动。职能间协调对企业新产品的优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以顾客为导向,不应该是营销和销售部门的唯一责任。市场营销人员产生市场知识的能力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必须提供给公司的所有部门,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市场知识,有助于企业开发出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产品,分享市场知识和其他相关信息,有助于各部门为新产品的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3 企业新型能力的两化融合管理间协调
组织中的成员有时会面临不确定性,这是由于在他们工作的某些方面缺乏明确定义的程序,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能间协调,有助于减少这些不确定性,因为各部门是相互交织的。职能间的协调也减少了同一组织中不同单位的工作冲突和重复,使他们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因此,职能间的协调提供了一种促进员工创新的组织文化。职能间的协调加强了企业各单位之间市场数据和信息(关于客户、竞争对手、机会和威胁)的交流[8],这些交流促进了公司内部的创新,因此如果没有职能间的协调,创新就不可能成功。职能间的协调为企业的所有部门提供了一个协调工作的平台,这个平台通过提供创新所需的必要条件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企业的各个单位之间交换相关的市场知识,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利用市场机会开发出更优秀的产品,并获得成功。创新能力和职能间协调的组合效应,导致创新绩效的提高,因为它使新产品开发项目聚焦于产品市场创新。
技术、客户需求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变化,使企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组织的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竞争优势和持续成功的关键手段。因此,许多公司试图找出适当和有效的路径。竞争对手导向对新产品优势没有显著影响,而竞争对手定位与创新能力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新产品优势有显著影响。资源基础理论认为,拥有独特能力的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之间可能相互了解,然而,这种知识只能被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利用。创新能力成为企业个体获得竞争优势的独特资源,即开发出比竞争对手更优秀产品的能力。虽然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内部的顾客导向和职能间的协调对新产品优势有显著影响,但企业个体的创新能力正向且显著地调节了这种影响。也就是说,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两化融合管理能夠利用以客户为导向、职能间协调对新产品产生优势。
4 结语
两化融合管理模型的初步建立和反复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是企业机制和组织理念变革的重要因素,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制度和制度的改革。两化融合管理正向调节顾客导向、竞争对手导向和部门间协调对新产品优势的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在利用竞争对手导向对新产品优势的影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周正文,彭华文,龚高科,等.基于新型能力建设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2):58-59.
Dogbe C S K, Tian H Y, Pomegbe W W K, et al. Market orientation and new product superiority amo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20, 24(5).
刘暄.创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能力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J].陕西煤炭,2021,40(3):199-202.
胡登兵,常荣,徐鸿雁.基于打造新型能力的企业“两化融合”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4):215-216.
Sasmoko S, Mihardjo L, Alamsjah F, et al. Dynamic capability: The effect of digital leadership on foster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based on market orient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Letters, 2019, 9(10): 1633-1644.
杨庚鑫,黄玲美,刘海兵,等.企业智慧力:构建适应未来竞争的新型能力[J].清华管理评论,2021(Z1):12-21.
于凡修.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经济纵横,2021(6):87-93.
Zacca R, Dayan M. Linking managerial competence to small enterprise performance within the dynamic capability logic[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