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形象再解读

2022-03-25何大春

青年文学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刘姥姥大观园众人

何大春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著名的古典小说,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爱与赞赏。《红楼梦》呈现出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多情温和的贾宝玉、敏感细心的林黛玉、雄心勃勃的薛宝钗、心狠手辣的王熙凤、贤良温顺的李纨、心直口快的史湘云等,其中还有个人形象非常突出的刘姥姥。在众多人物形象描写中,刘姥姥的形象描写虽然不多,只出现在三十九回到四十二回、一百一十三回以及一百一十九回当中,但是却在整篇《红楼梦》的撰写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细细地品读《红楼梦》中刘姥姥的人物形象,仔细地研究其每一个动作、语言所体现出的精髓所在,读者才能在阅读时有深刻的感受,才能体会到作品的艺术性,从而解读出《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位灵魂人物的主要特点。

一、刘姥姥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

(一)故事情节的连接作用,促进故事情节的展开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的人物形象是随着故事情节而发生转变的,与整个大观园中其他人物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展开不同的描述,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例如,刘姥姥曾三进三出贾府,是贾府从繁荣到衰败历程的见证者,故而说刘姥姥是曹雪芹设计推动故事情节展开的重要人物,她的出现完善了整本书的故事架构。刘姥姥第一次进入贾府,对贾府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了解到贾府的人物關系,观看到贾府的陈列摆设。作者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呈现出贾府当时的盛景,以刘姥姥所见所闻描绘出贾府的耀眼与繁荣。刘姥姥见证了贾府中每个人的衣着打扮,体会到每一个人的行动做派,更从丫鬟、仆人的行为中体会到贾府的威仪,在内心中大受震撼。刘姥姥第一次进入贾府便跪在王熙凤的脚下,受到贾府众人、丫鬟、仆人的蔑视和不屑,却解决了一家人的生计问题,这直接体现出贫富差距和阶层落差。刘姥姥第二次进入贾府,见证了贾府最繁荣鼎盛的时期,近距离观看到大家族的真实生活。刘姥姥从平儿口中得知一顿螃蟹便要二十两银子,这可是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也观看到贾府众多女眷的日常生活和家具陈设,观看到贾府众多吃饭、喝酒所使用的器具,从众多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大家族铺张奢靡的作风。最后,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见证了大家族的落败,见证了贾母过世、探春远嫁、仆人欺主等众多现象。刘姥姥是《红楼梦》中大观园府邸从繁荣到衰败的见证者,亲眼观看到贾府众人从富裕到贫穷的转变情况,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关键人物。

(二)烘托其他人物的作用,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是粗俗的、滑稽的,且又老又丑,呈现出一副乡下人的形象。在大观园中,刘姥姥与众多人都有接触,其形象烘托出众多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妙玉见贾母带着刘姥姥游玩大观园,急忙端来了一杯茶侍奉贾母,尽心尽力满足贾母喝茶的要求,但是贾母将喝了一半的茶递给了刘姥姥,刘姥姥一饮而尽。妙玉却嫌弃刘姥姥用过的杯子,认为她肮脏丑陋、俗不可耐,嘱咐下人将杯子扔掉了。在此过程中,贾宝玉可怜刘姥姥,便替刘姥姥说话,体现出善良的本性。作者通过刘姥姥描绘出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刘姥姥衬托出贾府众人的行为举止。因此,刘姥姥的人物形象有着烘托其他人物的作用。

(三)象征田园生活的作用,呈现出劳动人民生活状态

刘姥姥是生活在平民世界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老奶奶。在贾府中的一些话语体现出田园的真实生活,呈现出当前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例如,刘姥姥曾在宴会的饭桌上说出“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将自己的饭量比喻为和农村的牛一样大,又比喻自己就像老母猪一样贪吃,将自己与田园中的动物相比较。除此之外,刘姥姥还曾在行酒令中说出“大火烧了毛毛虫”,以田园的话语比喻出贾府未来的发展,意思是贾府将像毛毛虫一样,火一烧便会打卷,展现出卷铺盖的意思,最终贾府必将灭亡。刘姥姥更用一句“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来表现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眷念之情,强烈希望回归田园生活,表现出喜爱自由的性格。

(四)展现出独特的视角,呈现文本的艺术性

《红楼梦》转变了传统的写作方式,改变了传统陈旧的叙述视角,不再以作者作为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而出现,而是从不同的角色入手阐述事件、景色和人物等,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文本的艺术性。刘姥姥以一名村妇的视角对贾府进行描述,以局外人的身份分析贾府各人的性格特色。刘姥姥作为一名乡下人,没有见过大家族的繁荣盛景,不知道大家族的生活状态,对贾府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对贾府事物具有新鲜感和敬畏心,从陌生的角度阐述贾府的事物,这呈现出独特的描写视角,展现出了《红楼梦》这个故事的艺术性。例如,刘姥姥在第一次见到钟摆时内心的想法是:“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呢?”在进入大观园后对沁芳亭的看法是:“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哪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用话语描述出大观园的景色,刷新了认知,以新颖的表达手法写出刘姥姥对大观园的认知,真实地展现出大观园的状况。

(五)展示出喜剧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作者在《红楼梦》中呈现出了多种写作手法,创作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惟妙惟肖地描写出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红楼梦》中,作者将刘姥姥描写为一个喜剧人物,以与众不同的言语逗乐贾府中的众人,为这本书增添了喜剧的效果,这大大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在描述贾府众人时,常常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写一些无可挑剔的话语,却为整本书带来了一种沉重的感觉,为读者带来了压抑的阅读体验,而刘姥姥这一角色的出现,有效缓和了整本书的沉闷气氛,增添了喜剧的效果。例如,在宴请的饭桌上,贾母这边端庄地说了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粗鄙的语言使得贾府的众人都很惊讶,他们从未听过这样的言语,被刘姥姥的语言逗笑了,认为刘姥姥的语言虽然粗陋,却描述得非常贴切和形象。

二、再解读《红楼梦》中刘姥姥形象的基本内容

(一)出身卑微,自尊心强烈

刘姥姥出身于农村,靠着农田养活一家人,处于社会的底层,无法与贾府这样的世家相比较,甚至有时需要靠着他们为生,请求他们给予活计。在《红楼梦》这本书中,刘姥姥由于寒冬将至,家里缺少物资,没有办法抵抗这个寒冬,只能在萬般艰难的情况下请求贾府的帮助,到贾府中拜访王夫人。刘姥姥由于出身卑微,在进入大观园时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在贾府门前便受到了守门人的刁难,后与周瑞家的(王夫人的陪房,冷子兴的岳母)交谈时更说道“您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们呢”等话语,将自己的自卑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刘姥姥也是自尊心非常强的人,在初到大观园时就害怕被人瞧不起,后来,想和周瑞家的说出自己投亲的目的,还没说出口,便已经羞红了脸,却又不能不说出投奔的目的,这正是刘姥姥出身卑微又有强烈自尊心的表现。刘姥姥存在矛盾的心理,由于卑微的出身,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却又因为强烈的自尊心不好意思表达出求助的话语,羞于启齿。除此之外,在贾母赞赏刘姥姥身体硬朗时,刘姥姥只能说出自己就是天生受苦的命,这正是刘姥姥对自己出身卑微的正确认识,也是刘姥姥自尊心的有效表现。刘姥姥衣衫褴褛、又脏又臭,在鸳鸯的带领下洗澡换衣服,更跟随贾母游玩大观园,扮演着“女篾片”的角色,以幽默的话语引得众人欢笑,却在后来忍不住叹道“礼出大家”,为自己的自尊而伤怀,表现出强烈的自尊感。

(二)久经世故,见多识广

刘姥姥是一位久经世故的老人家,从她的话语中有着极强的体现,曾在贾府中就说道:“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和姑娘们尝尝,换一换口味。”刘姥姥的话语有效地展示出她久经世故的一面,展示出她做事非常的圆滑,懂得攀附贾府,以谦虚的话语赢得贾府众人的好感,为改变自己的贫困状态做出充足的准备。同时,刘姥姥作为一个农村老妪,曾三次进入到大观园中,而不被众人所讨厌,这与她善于交际是分不开的,正是久经世故所形成的语言交际能力,成就了刘姥姥的临场应变能力。除此之外,刘姥姥还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人,在贫苦的生活中学会了察言观色,深知世道的险恶,这在对话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比如,在拜访大观园时称呼看门人为“太爷们”,知道贾母的德高望重称其为“老寿星”,在面对众多姑娘的刁难时以诙谐幽默的话语有效化解,这都表现出刘姥姥见多识广的一面。

(三)感恩图报,重情重义

刘姥姥虽然处于社会阶层的最底层,却不是一个势利的小人,在得到他人给予的恩惠后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他人的恩惠铭记于心。在大观园繁荣时,刘姥姥在受到接济后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感恩在怀,时常将自己家产的瓜果蔬菜带到大观园中,表达对贾府的感激之情。在贾府落败后,刘姥姥在凤姐的委托下尽心尽力照顾巧姐,尽管自己年岁已高,却仍旧坚持寻找巧姐的下落,为完成凤姐的托付,四处打听巧姐的处境,最终将在烟花柳巷中的巧姐营救出来,这都表现出刘姥姥重情重义的一面。在此过程中,刘姥姥在知道巧姐被舅舅卖入到番邦时展现出沉着冷静的一面,以清晰的思路处理这件事情,思考巧姐后续的生活,谋划如何救出巧姐,竭尽全力保护巧姐。其实,当年大观园中府邸给予刘姥姥的物资根本不值一提,她们也并没有在乎这些钱财,却没有想到会得到刘姥姥如此的回报,这都可以看出刘姥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四)朴实能干,踏实做人

刘姥姥本身出身于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过着清苦的生活,拥有着质朴的性格。在生活中,刘姥姥踏实肯干,勤勤恳恳地照顾家里。在贾府中,刘姥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注意自己语言的表达,从自己的生活角度思考贾府的物品,从质朴的生活出发思考贾府的陈设,真正做到踏实做人。

(五)幽默风趣,积极乐观

刘姥姥本身来自民间,了解到民间众多的语言内容。刘姥姥以淳朴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得到了大观园众人的一致好评,逗乐了大观园中的众人,展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酒宴上,刘姥姥深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逗乐众人,令大家大笑不止,在行酒令时更是以幽默的语言令众人哄堂大笑。除此之外,刘姥姥还评价鹦哥道:“这黑色的老鸽子怎么会说话呢?”也为众人增添了欢乐。刘姥姥正是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平日里开一些玩笑也无伤大雅,以幽默的语言融入到大观园中,为众人增添欢乐,同时,凭借着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赢得了大观园中众人的同情和认可,进而达到投亲的目的。

(六)形象粗陋,追求精致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都是以农村老妪的形象出现,表现出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样子,无论从言语、行为还是穿着上都是比较粗陋的。在言语上,刘姥姥以一些粗陋的话语逗得众人欢笑,在行为上更是在吃坏肚子后想要就地解决,在喝醉酒后便手舞足蹈,呈现出粗陋的一面。但是,刘姥姥也有精致的一面,在为凤姐的女儿取名时思考到七月初七的生辰,更思考到要拥有逢凶化吉的命格,建议取名为“巧”,给予凤姐的女儿最好的祝福。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一本令人深省的优秀古典精品。《红楼梦》反映了当时大家族的生活状态,反映了阶层之间的差距,尤其通过刘姥姥展开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刘姥姥虽然在《红楼梦》中出现的章节不多,却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角色对比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展现出知恩图报、见义勇为、淳厚质朴、幽默风趣、积极乐观的人物形象。作者描绘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体现出真实的人性,表现出明确的人物关系,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为后世留下了一部佳作。

猜你喜欢

刘姥姥大观园众人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刘姥姥吃鸽子蛋
刘姥姥
刘姥姥的爱情故事
开会伤不起啊
海尔磁悬浮,敢为众人先
Sounds of the Summer
大观园
刘姥姥的公关术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