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2022-03-25马小钰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马小钰

摘 要:本文以语文学科的教学为案例,通过陈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的作用,并提出有效的方法来做好小学语文阶段对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本文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学生在课堂的语文教学当中拥有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点,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知识海洋中,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实践创新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9-0148-03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Literac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 Xiaoyu (Wangping Primary School, Baohan Town, Linxia City,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case, through stating the rol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qualities in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thod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qualities in the stage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Let students have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classroom Chinese teaching, with students' interests and hobbies as the center,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so that student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ir core literacy in the sea of vivid and interesting knowledg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literacy

根據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小学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分析能力,同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创新已经成为教育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语文教学拥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要求,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要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利用语文知识来进行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1.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的作用

(1)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教学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的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但是依然存在应试教育模式的痕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欠佳。同时由于面对考试的压力,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家长疲于应付各种辅导机构的学习辅导,无论是家庭或者学校都没有真正的将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使小学生能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翁。

(2)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时代在变化,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需要具有实践创新精神,不仅需要每个人才能够在日常的岗位工作中做到具有工匠精神,能够关注细节,同时也需要在岗位工作中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和感受知识,因此需要语文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为根本,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为前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欲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最终顺利的完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拥有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3)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素养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要求,更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进一步飞跃。通过培养一定的创新实践素养,学生从知识层面的理解转化为实际运用中,增强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语文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起到积极作用。创新实践能力使知识在继承中得到进一步发扬,可以内化吸收为自身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丰富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渠道,为他们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语文学科提供了方法指导。小学是学习的起始阶段,如果能够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素养,无疑是为语文学习注入一股清流,可以推动他们建立起更为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教育理念下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学科素养具体化、科学化的体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从小开始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有利于语文学科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更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成长。

(4)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为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笔者认为这一做法要比教会学生某一个知识点更加有意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海洋的无边无际,教师所教授的只是点点滴滴。如果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思维懒惰是自主学习的一个大障碍,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去主动思考,只凭借教师一味地灌输,自己不努力必然也不会有太大的起色。通过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以及不断的创新学习方法,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通过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能够带动学生逐步开展自主学习。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的方法

(1)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思维联想能力

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想象力丰富,为此,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关于语文知识的每一种想法与观点都不能立即给予否认。教师需要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身对于语文知识与问题的想法,在鼓励学生表达思想内容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将思维联想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与判断自身的想法是否正确。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如果对知识没有想象与联想,那么就谈不上创新,也会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没有问题意识,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固定的知识。为此,需要语文教师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联想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不能只是带领学生单纯阅读课文的内容,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内容来想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场景,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来播放与阅读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等,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视频或者图片来展开思维联想,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于阅读文文章的兴趣以及注意力,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章时,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对话向大家展示农村老屋的景象以及动物之间的对话,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以及精读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探索农村老屋不倒塌的原因。而想要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拥有实践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在教授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向学生展示农村老屋的实际状况,并且将城市的高楼大厦的相关图片与农村老屋的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进行比较,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去过农村老屋吗?农村老屋是什么样的?”之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以及讨论,每个学生由于对农村老屋的联想都不同,因此观点也不同,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的观点,同时也创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语文教学氛围。之后在文章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之间火车朗读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阅读一个自然段,但是教师需要注意提醒学生利用合适的语气来朗读不同的段落,展示老屋与动物的对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在文章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探讨农村老屋不倒的真正原因,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让小组的不同成员扮演文章中的小动物和老屋,让学生通过合理的动作演示以及对话拥有如身临其境般的阅读感受,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在转变师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地位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创新

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对语文教学效果具有衬托和推动作用,因此,创建合适的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全面的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做好课前的教学备案,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来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还需要语文教师在提前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能够对新课标的要求做到熟知,在课堂中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树立学生拥有课堂主人翁的意识以及能力,从而有效的辅助学生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知识的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海滨小镇》这篇文章时,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需要教导学生能够掌握如何表达事物,让学生能够学习文章的作者是如何表达文章内容中的人物和景色的。为了让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之前,教师通过课前预习环节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可以让学生搜集与这篇课文相关的“小镇”和“海滨”的文字资料或者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理解,并将理解的内容进行整理,用小短文的形式进行描述,最终形成图片加文字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展示自身预习的成果,通过此环节教师可以发现,小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值得表扬的,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最终向学生展示海滨小城的城市特点和人们生活的方式及特点,同时也需要教师发现学生在描述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可以将课文的教学分为四个环节,分别为自读课文、导游介绍、分组讨论以及学生自由汇报。在开展四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时都需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海滨小镇的景物特色,并且需要鼓励学生利用不同于课文内容的表达形式来进行表达,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联想,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踊跃参加课文的阅读以及想象,同时给予学生进行课文知识探索的动力,使学生成为语文知识的研究者以及探索者,进而使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在兴趣中求新

在教育行业中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都是绝对的认同这一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从而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突破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为学生开展主题式的兴趣活动从而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例如,通过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之后发现学生对于古代战争的故事具有极大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多为学生涉猎一些类似的故事,如许多古代两国对战的故事。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展开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类似“三国讲座”的几堂课,并且再此基础上加入一些创新性的元素,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开展“草船借箭”演讲比赛,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为此,需要语文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拥有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最终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理解语文知识的魅力,为学生终身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以及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雙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0).

[2]黄再斗.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J].新教育,2020(02).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特意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