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环境与材料的有机融合探析

2022-03-25朱雪曦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区域环境

朱雪曦

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进活动区域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根据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现状和基本原则,对幼儿园活动区域的环境创设及材料的有机融合进行探析,提出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区域环境与材料的有机融合,把两者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实现最佳活动效果。在此基础上,创设游戏环境,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教师应重视区域活动中的互动,鼓励儿童与同伴或教师互动,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和投放材料的现状

在为儿童构建区域活动环境时,教师通常会根据教室的轮廓,将玩具放置在教室的四周,形成一个有限的活动空间。这种区域性活动环境单调,缺乏新意,尽管能产生一定的渲染气氛,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材料的选择与投放,没有考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等方面,设计不科学,应用性价值不高,无法带动区域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活动的实施效果及意义。作为幼儿活动的指导教师要综合考虑分析,大胆进行思维创新,创设多维空间环境,促进活动教学效果。此外,在创设活动环境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因为所居住的室内空间小,无法完成区域环境的营造,或是幼儿对提供的玩具不满意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重视并灵活处理。同时,在区域活动中,因为部分孩子不了解活动的流程、规则,难以跟上活动节奏,老师忽视对他们的指导,这些孩子就会失去活动自信心,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区域活动中,教师与儿童互动效果不佳,无法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导致了儿童在活动中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在投放区域材料的过程中,下列问题常常会发生。一是投放的材料难易层次不均,影响活动成效。例如在引导幼儿认识数字的游戏中,如材料投放不能适应幼儿认知水平,就会导致儿童无法自主完成,因而会失去信心,放弃该活动内容,也就失去了这一活动意义,而且活动结束后,孩子不会积极地去收拾材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二是材料在放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材料破损的现象,会给儿童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原因在于,儿童在学前阶段,审美与认知能力在不断提高,有缺陷的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儿童的审美意识,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另外,教师忽视选材的重要性,在选材时只凭借以往的活动组织经验进行投放,只关注活动材料的趣味性,不去关注儿童的个性需求,忽视对他们的审美教育引导,失去教育意义,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三是材料数量不能满足儿童学习和活动的需要,导致儿童因材料的争夺而与其他儿童发生争执,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安全。材料缺乏多样性和层次分明,也会导致部分儿童的活动和学习需要无法满足。原料的缺乏直接限制了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基本原则

(一)等级性原则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水平,儿童思维能力的不同对材料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且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大多采取混班混龄的形式。所以,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和材料投放时,必须遵循分层原则。同时,无论是区域活动的组织形式,还是材料投放的相关要求,都要以幼儿的成长为基础,确保幼儿能够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获得发展。

(二)开放性原则

幼儿期是其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实施区域活动时,教师应遵循开放性原则,根据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合理地组织实施区域活动。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觀念,引导孩子的区域活动,不过分干预儿童的行为,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始终处于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就材料投放的角度而言,教师应尽量选择多功能材料,一方面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开放性学习空间,另一方面节省幼儿教育成本,确保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区域活动需要。

三、幼儿园区域环境与材料的有机融合策略

(一) 营造轻松自由气氛,培养幼儿情感态度

幼儿学习生活经验不多,对一些不熟悉的环境有抵触心理。还有一部分性格比较孤僻、内向的幼儿,如果让他们处在一个极其压抑的活动环境中,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参与兴趣,更不愿意参与活动。因此,构建区域环境和投放材料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幼儿投放带有启发性、刺激性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活跃的活动环境,使幼儿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活动中,积极探索,获得新的体验和知识。

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儿童的和谐沟通,确保师幼关系平等和谐,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儿童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在参与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方案。要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合理搭配区域活动材料的色彩和空间形式,积极引导儿童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周围环境的温暖,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多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会更大胆地参加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避免幼儿对区域游戏产生消极情绪,使得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区域游戏中去。

(二)构建创意生活环境,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幼儿在探索世界时,很容易对周围新鲜事物产生兴趣。这种特征为环境创造提供了新的思路。活动区域要创新,要根据活动特点,创建不同的活动区域。教师在创设活动环境时可加入一些新的艺术化设计,使孩子对探索活动区产生兴趣,更愿意参与游戏。生活化的活动环境,会让孩子产生熟悉感,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消除抵触和恐惧,让他们更快参与到游戏中。

例如,在开展“我们的出行方式”这一活动时,可以在活动区域设计中加入更多的“动态”元素,使用不同颜色的活动垫来模拟社区的街道环境,用坚硬的厚纸板模拟汽车,生动地展示真实的交通状况。将交通信号灯贴在墙上,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性,传递一些有用的交通知识。本活动区富有创意,接近生活,可以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乐于探究,获得发展。

(三)合理利用户外空间,提高区域活动效益

户外空间,特别是自然环境,能激发儿童多种感官参与。自然因素,如新鲜空气和阳光对儿童的健康也是大有裨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户外活动。因此,活动区域的设计不能只限于室内。当然,户外活动区要注意安全卫生,要注意场地的开放性,确保孩子可以完全放松身心。把场地优势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户外活动空间的效益。

例如,在让儿童感受季节变化的活动中,室内的人工景观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形象地体现生活感。这时要走出教室,到自然环境中去感受季节的变化,尽量选择植物较多的地方,如草坪、花园、树林等。教师可设置有趣的游戏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了解当前季节的特点,认识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在户外宽阔的空间内快乐游戏,获得经验。儿童在自然环境中更容易释放天性。

(四)基于活动区域特点,合理选择材料类型

教师在投放材料之前,首先要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合理选择材料类型。在投放建筑区域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用传统的建筑材料,还可以把薯片罐、奶粉罐、纸杯等实际生活中的辅助材料投入区域,丰富区域游戏,让孩子在运用各类型材料中掌握建筑的原理和技巧;教师在把教材绘本放入阅读区时,应注重儿童的基本知识水平。除绘本外,还可根据阅读内容添加相应道具,便于儿童理解阅读内容;对于艺术区域材料的投放,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创作特点,合理提供纸、托盘、颜料等材料,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特点,适当调整和优化物料输送,及时更新或添加材料。区域性的材料是吸引儿童参与区域活动的重要因素,一成不变的区域性活动材料会使孩子逐渐对活动失去兴趣。根据区域功能和主题活动的特点,教师可自觉更新材料或增加活动内容。

例如在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艺术活动区,教师除了提供各种水粉颜料、画笔、彩纸等,还可以提供具有秋天特色的自然材料,如红枫叶、金色银杏叶、红椒、饱满的稻穗等,这些色彩丰富的自然材料可以帮助孩子熟悉颜色,也可以替代或增加材料的多样性,给区域儿童艺术活动增添新的元素,增加艺术活动区的趣味性。

(五)结合幼儿发展特点,优化区域材料投放

材料投放对区域活动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这是改善区域活动的前提。科学地投放区域材料,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极大提高儿童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投递材料时,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儿童活动的材料,优化投递的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能力的发展,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发挥区域环境的教育功能,让儿童在和谐、多元的区域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例如,区域环境材料投入使用时,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活动目标,投放适合儿童的材料。例如,春天让孩子制作春花,我选择了一些更贴近自然生活的材料,比如树枝,让幼儿把花整理好,放在真正的树枝上,能给孩子不同的制作经验。例如,为了促进儿童触觉的发展,我把不同的区域活动材料放在不同的面料上,让孩子在真实体验中感受不同面料的差异,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程度,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大大促进儿童触觉的发展。

因此,优化幼儿园区域环境与材料,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幼儿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应积极創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形式,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投放材料,让区域环境与材料有机融合,以优质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在各领域充分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区域环境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环境清洁工
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对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的实证研究
区域发展篇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区域环境政策审计问题研究
漫观环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