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等院校提升征兵质效路径探析
2022-03-24程向帅崔博识袁祥崔博智
■ 程向帅 崔博识 袁祥 崔博智
在2020 年1 月16 日召开的“两征两退”改革暨2020 年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将义务兵征集由一年一次征兵、一次退役,调整为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而在当前,我国征兵仍处于粗放式阶段,存在“应征青年不知道入伍后具体干什么、兵役机关不知道部队需要什么、部队不知道新兵能干什么”的现实困境,以致于“部队分不到满意的兵、新兵到不了满意的岗位”。
如何建立科学的部队专业需求和兵员征集对接模式,实施按需征集、精准补入,实现应征青年能力素质与专业岗位的最优配置,真正将地方青年英才揽于部队帐下,已经成为当前征兵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大课题[1]。
一、粗放式征兵模式带来的主要问题
目前,兵员征集依然是按地域、按“人头”、按人口基数,不分文凭高低、不分专业特长、不分岗位类别,集中补入部队[2]。这种粗放型、大呼隆征兵模式极大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一)应征青年服役热情难以保持
现行征集模式,部队只是提出数量需求,却缺少专业特长、知识要求、执业资格、技能水平、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具体对接[3]。造成低学历青年补入专业性很强的部队,或者高学历青年补入专业性不强的部队。这些青年补入部队后,常会感到心理落差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叹,造成相当数量的青年不安心部队工作。
(二)应征青年专业特长难以匹配
当前兵役机关征兵主要任务是从社会适龄青年中筛选出符合征集条件的青年,这种模式主要是进行“淘劣”,即把那些不符合条件标准的青年淘汰掉,以部队需要和个人优长为主的“择优”特征不明显,难以兼顾各个单位、各个岗位对新兵的需求,也难照顾到新兵的专长及个人愿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部队岗位培训效率难以提高
新兵共同课目集中训练结束后,一般情况下部队要组织相应专业培训。但由于新兵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不同学历、不同专长、不同身体素质的新兵参加同一种专业训练,往往导致“学历高的吃不饱、学历低的吃不了,专业强的吃不好、专业差的吃不消”。若部队分层次组织针对性训练,又会增加训练负担,致使部队训练效益低下、战斗力提升缓慢。
(四)兵役机关科学定兵难以实现
不同文化层次、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的青年怎么分配到各接兵部队,各兵役机关都很不规范。加之,应征青年“反选”趋势明显,有选兵种、选地域、选待遇、选岗位等诸多要求,导致兵员意向与下达指标差别大,定兵难度增加。此外,各兵役机关出于各方关系的平衡以及人情照顾,定兵往往是“有关系的优先考虑、部队要的适当照顾、没人说的随意分配”,随意定兵、人情定兵现象较为普遍。
二、精确征兵组织模式基本构想
精确征兵组织模式是指部队根据编制专业岗位和工作需要提出兵员征集的详细需求,兵役机关根据部队具体需求进行征集,并补充到部队相应工作岗位上的一种征兵模式。这种征兵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高素质青年对口安排到部队最适合的岗位服役,是实现人才合理流动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办法,是应征青年安心服役的基本途径,是降低部队培训成本、尽快形成战斗力的根本举措。
(一)精心编制岗位任职说明
岗位说明书是现代企业对各岗位进行定义、说明的文件,主要包括工作描述和任职资格两大核心内容,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一项基础管理工具。但我军发展至今,仍未对官兵编制岗位说明书,导致军事人力资源的招收、培训、配置工作都比较随意。要实现精确征兵,必须参考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围绕“岗位是干什么、新兵应做什么、需要具备什么资格”,成立开发小组,系统编制各军兵种、各建制、各专业岗位说明书,作为兵员征集的基础文件。编制说明书时应着重把好三个方面:
1.突出可操作性。按照统一表述方式,运用准确、简洁、通俗语言,对岗位进行描述和规范,尤其对任职资格关键指标要定量或唯一编制,以便明晰该岗位区别于其他岗位的信息,防止指标繁琐、模糊、重叠而不易操作。
2.注重客观性。岗位说明书是岗位任职的“最低”标准,而非岗位“优秀”标准,只要确保胜任岗位即可。所以在编制岗位说明书时要力求客观,不能一味拔高,防止标准过高而不易征集。
3.具有拓展性。岗位说明书不仅要为兵员征集提供规范标准,也要为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功能拓展做好铺垫,实现兵员征集与士兵职业发展规划、士官晋级晋衔、军人职业能力考核等方面一体化发展。通过编制岗位说明书,切实为军种部队指向性征录、兵役机关针对性征集、应征青年选择性应征提供“对照表”和“参考尺”。
(二)精确统计兵员岗位需求
征兵工作开展前,各军种根据岗位编制人员缺额、专业水平、结构平衡和工作需要等方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从专业岗位、普通岗位及兵员数量方面测算出各类岗位的兵员补充需求计划,逐级汇总后上报全国征兵办,全国征兵办逐级给兵役机关下达兵员征集指导数,兵役机关按军种部队提交的专业需求进行征集。在制定兵员补充需求和征集计划时要围绕三个原则进行测算。
1.人员满编向专业对口延伸。人员满编率、专业对口率、岗位称职率是衡量兵员素质的“三大核心”指标,在确保人员满编率的基础上,要最大限度保证补充兵员的专长与缺编岗位的专业对口配置。
2.军兵种专业向具体岗位细化。既要实现军兵种人员齐全,也要综合衡量各岗位专业需求、结构平衡和战斗力生成需要,准确提出不同建制、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兵员需求。
3.单纯人口基数分配向综合统筹分配调整。转变现行的以各地人口基数为主分配征集任务的方法,结合教育水平、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统筹考虑,科学分配征集任务,确保兵员素质总体平衡。这样的兵员征集变化,有利于兵役机关掌握部队需要什么兵员,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开发地方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兵员征集整体质量。
(三)精细掌握应征青年信息
应征青年基本信息是实现“按需征集、择优征集、快速征集”的基本条件。当前,要对现行模式的征集程序、登记内容和网络集成等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
1.完善登记内容。依托全国征兵网系统,适龄青年在兵役登记和征兵报名时,增加专业特长、学科门类、专业名称、课程内容、执业证书、技能要求、兴趣爱好等方面,为部队征录提供数据支持。
2.拓展专业考评。根据岗位任职资格,将心理检测“两级制”淘汰式改进为“多级制”和“多类型”评估式鉴定,满足担负不同任务性质部队的需要。同时,在体检、政审后,增强体能测试、资格审查等相关专业考评,评出优长。
3.强化网络功能。充分发挥全国征兵网和大数据挖掘作用,打通公安部人口信息网、教育部学信网、部队兵员管理系统等平台的数据链接,实现数据共享、分析统计、公示监督等多样功能,真正建立一个网络化运行、大数据筛选、智能化匹配的兵员供给“淘宝市场”,为择优征集创造有利条件。
(四)精准补入部队所需岗位
精确征兵组织模式下,兵员分配要根据新兵的基本条件、能力素质、专业特长、个人意愿和部队岗位需要来确定[4]。因此,要确保每名新兵尽可能补入对口岗位,现行征兵模式要进行改革。
1.调整地方院校专业设置。借鉴当前直招士官定点培养模式,按照“主动衔接、军地通用、灵活设置、适量委培”原则,协调地方院校开设军事学科门类,为部队定向培养所需专业兵员,促进地方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防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
2.调整兵员征集范围。参照高考录取模式,将目前县市征集拓宽到各省(自治区)征集。条件成熟后,再过渡到全国范围内统一征集。通过扩大征集选择面,确保部队在最大范围内征集到自己想要的兵员。
3.调整定兵接兵方式。定兵时,对合格应征青年按学历层级、学业情况、政治面貌、报名时间、年龄大小、有无服役意向等指标进行自动择优排序,部队再结合兵员补充需求计划和应征青年身体条件、专业类别、个人意愿排名逐次征录。被征录应征青年役前训练合格后自行到部队报到。通过统筹征集、阳光定兵、对口补入,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好每名新兵的潜能,促进部队更快形成战斗力。
三、精确征兵组织模式可行性分析
建立精确征兵组织模式,既能为改革强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又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征兵综合效益,具有较强的改革前瞻性和实践推广价值。
(一)政策要求有导向
习主席强调:“要着眼于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军委国防动员部也确立了“以兵役法改革为抓手,实行按需征兵、精确补兵的征集模式”的改革实施步骤。可以说,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推进征兵改革,构建新型征兵工作组织模式,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都有明确要求、总体规划和政策支持。
(二)社会各界有期盼
随着大学生征集比例的逐年提高,“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否则,就是人才浪费”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而实施精确征兵组织模式能兼顾各方意愿,最大限度满足部队的兵员补充需求,从而保证每名新兵尤其是大学生士兵的优长得到充分发挥,能真正实现应征青年满意、部队满意、兵役机关满意和社会满意的多赢局面。
(三)征集对象有基础
据统计,今年全国在校大学生2600万,毕业大学生795 万,比过去15 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651 万。去年全国中职毕业生475 万。而部队征集大学生人数也逐年提高,去年征集大学生21.3 万,占新兵总数46.4%,预计今年大学生征集数占新兵总数的一半以上。最新版院校专业目录显示,本科设12 个学科门类506 种专业,其中军事学科门类预留;专科设760 个专业,中职专业设置321个专业。此外,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 多所转向职业教育。总体看,征集对象人员基数大、专业种类多、人才资源丰富,能实现应征青年素质与部队专业需求的基本匹配。
(四)运转实施有条件
当前征兵软硬件条件日益改善,军种主建格局已形成。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手机网络基本覆盖,加之全国征兵网、高校招生考试网多年的稳定运行,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精确征兵奠定了成熟的网络建设基础[5]。形成了“硬件设施完善、网络技术成熟、军种需求顺畅”的良好局面,能为精确征兵落地实施提供各种有利条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