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2022-05-16高川晴李丽娜

中国军转民 2022年8期
关键词:抗疫思政精神

■ 高川晴 李丽娜

如何将伟大抗疫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其对于立德树人的建设作用,尚需研精覃思,深入学习探索推进路径。

一、抗疫精神与讲好高校思政课的内容耦合

抗疫精神是高职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动力加速器。

(一)抗疫精神是高职院学生思想转换的催化剂

对岁月静好的深思。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是无数逆行者“疫”无反顾撑起了胜利的希望。高校学生深深体悟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在历史重大关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成熟的时间较短,这种“紧要关头”,高校学生明白疫情当下,是医护人员们的负重前行,才换来你我的岁月静好。

对青春责任的认识。驰援队伍中,有近三分之一为“90 后”“00 后”,他们穿上防护服是战士,脱下防护服还是孩子。这些穿白色衣服的年轻天使已经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担当和价值。昨天他们是父辈眼中的孩子,今天他们成了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能够承载时代的光辉。90后的医护工作者展现了卖萌不影响冲锋,恐惧不影响勇敢。

对国家意识的强化。用一个命令封城,用一个号召动员,用一声动员开工。在“众声喧哗”中,我国探索和创新国家意识形态的当代叙述体系,巩固和壮大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全面提升国家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坚决打赢了人民的防疫斗争阻击战。高校师生深刻意识到国家有力量,中国人民有希望,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

(二)抗疫精神对接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抗疫精神体现的“公德”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次疫情的危险和由此引起的恐慌。然而,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国家的大局、保护他人比自己更重要,强国有我的意识深入高校师生心中。对我国高职院学生“舍小我、立大我”的效果远非平常学习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所能达到的。

抗疫精神凸显的“大爱”是立德树人的要求。面对疫情,一批批白衣战士冲向中国疫情工作一线,冲向最危险的地方,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救死扶伤是伟大的爱,慷慨解囊是伟大的爱,互相帮助是伟大的爱,奉献自己是伟大的爱。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教学目标,聚焦落实了立德树人,品端成梁的重大战略。

抗疫精神扛起的“职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是后疫情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战疫中,医生护士勇敢承担治病救人、精心护理的职责;基层民警积极维护一个地方社会治安的职责;社区管理工作人员承担摸排和解决我国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职责;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统筹调度和物资供应的职责。后疫情背景下,抗疫精神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了师生。

(三)抗疫精神丰富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丰富了学生生活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融入血液的道德中坚持中华民族“生命第一”的价值观,抗疫中对生命的重视,可以启发学生正确认识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升华生命;可以携手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可以筑牢大学生学习心理防线,将学生负面情绪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正能量。

丰富了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抗疫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展现的救死扶伤精神,基层管理干部和民警表现的协同作战精神,广大高校学生展现的勇于担当意识,无数志愿者表现的奉献社会精神,都是高职院学生自己职业成长的营养剂。

丰富了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在疫情形势下,面对病毒气溶胶传播,国家呼吁大多数居民在家隔离,最大限度避免感染。多数居民与组织保持高度步调一致,积极合作,报告体温,提供健康码,不给国家增加负担。全体中国社会人民展现出一个高度的规则管理意识和大局服从观念。对高职学生来说,这是达到规则意识教育的最佳效果。抗疫精神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了规范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了服从大局意识,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

二、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诉求

部分高校存在“防疫调门高、防控行动少”,思政工作“表面化问题、碎片化倾向”等现象。疫情之下,高校教师溯精准识别之因,辨精准识别之维,定精准识别之法,精准把脉思政课教学现实诉求,破解高校思政课的融盐之道。

(一)抗疫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相适应

抗疫精神主要包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伟大的斗争精神、伟大的奉献精神和伟大的团结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讲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相处之道,旨在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由此我们可见抗疫精神所涵盖的爱国爱社会爱他人的价值追求与高校思政课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是相契合的。

(二)抗疫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授课内容相契合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拓展资源,伟大抗疫精神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二者间的互通性,不仅推进了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建设,而且完善着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例如,思政课教学以全国各族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特别是青年人同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展现出的时代新人的担当精神,作为课程生动的、鲜活的教学内容,讲深讲透伟大抗疫精神内涵的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可以将抗疫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多个维度,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真实地呈现出来,而不是书本上空洞的说教,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

(三)抗疫精神融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呈现相一致

近年来,我党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高校思政课教学建设改革中仍存在破解难题,例如,教师自我认同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内容“空泛”,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积极互动性有限,教学活动效果差强人意。在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高校学生中出现,严重削弱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挑战抗疫精神深入高校入脑入心。抗疫精神融入教学,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出现现实诉求。

三、探索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推进路径

深入研究探索将抗疫内核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发展路径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融通网络课堂与线下实践课堂内外,打破学生思维的界域与藩篱。

(一)把握融入的顶层设计“要点”

抗疫精神融入顶层设计在教学实践探索和教研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注重校园综合设计和校外多维推广。将防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全面的、立体化的问题,加强层次设计和实施整合措施是关键环节。

一是“一课一案”,保障教学顶层设计。为有效达成抗疫精神有效育人目标,保障线上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高校组织各教学单位精准开展“一课一案,一案到底”的顶层教学设计,通过将抗疫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加以谋划、规范与落实,探寻由上而下的总体性、全面性的融入思政课各章节,打造抗疫精神高校环境育人共同体。二是“一事一文”,加强教学培养各项制度规范。高校在制定各项教学培养规范中,要不断创新教师培训制度、大学生党团培训制度、社团制度、辅导员工作制度、思政课后备人才培养制度,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中领会和阐发抗疫精神的多维深刻内涵,并鼓励其注重现实成果转化,以此促进制度建设与教学提升同向同行。三是“一问一答”,推进教学协同创新。通过思政课“小、精、微、快”的内容与形式特点,将疫情元素通过思政课走进社会生活场,通过一问一答,回应现实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将疫情元素通过思政课走进实践大舞台,回应把抗疫精神如何贯彻到推动疫后重振的实践中这一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拓展学生对抗疫精神的深度体验;将疫情元素通过思政课走进网络新领域,通过一问一答,回应网络讨论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有一个网络空间正确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

(二)破解融入浅入浅出的“痛点”

首先,授课方法与教学内容相互依存、相互推进。疫情防控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取决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而且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国家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及生活需求,以及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科技人员的感人故事,都可以成为教学过程中最鲜活的素材。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组织使用这些教材,将直接影响教材内容的使用和相应的教学效果。通过采用教学方法、文本阅读法、实践观察法、指导教学方法,切实破解授课内容融入浅入浅出的“痛点”。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疫情防控素材,需要从“现象”“案例”等维度切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深度思考。然而,只有生动的介绍是不够的,如何跳出“现象”和“案例”的碎片,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是关键。因为疫情防控本身涉及到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方方面面。因此,只有通过引导高校学生跳出“案例”去思考案例背后疫情政策出台、发展、演进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耦合、复杂关联的逻辑链条,才能让高校学生加深对相关防控政策的理解,将相关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避免“浅入浅出”的教学管理方式。

(三)突破融入常态化思维“峰点”

切实将抗疫精神内核融入思政课教学,重要的是树立教学全覆盖“升级版”的教学创新观,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界阈与藩篱,突破融入问题一般化,突破常态化教学思维的“峰点”。

高校思政课教师突破思维惯性,把握高校教育规律,前瞻性推进抗疫精神进入课堂教育,确保伟大战疫精神与思政课程结合有力有序有效。一是政治站位要再提高,用心理解、用心观察、用心体悟,在疫情防控攻坚时刻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开展一项项、一步步课程融入工作抓紧抓细抓实,确保取得扎实成效。二是明确疫情各阶段学生学习重点,注重新时代教学方式方法,全面系统精心组织专题式学习,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开展各类主题突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教材专题学习,进一步增强思政课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三是互联网思维重塑思政课教学生态,牢记“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深化调查研究,以思政慕课、思政APP、翻转课堂将防疫精神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和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将防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精准施策。

总之,坚持疫散“花”开,线下教学坚持让学生学习“不掉队”,抗疫元素进思政课堂传递温暖和力量;坚持思政教育“在线”不“掉线”,抗击疫情在高校网络思政课“线上”;坚持思政课教学设计短时间内实现教学理念转变,使学生能够真正“宅得住”,“静得下”和“悟得来”。

猜你喜欢

抗疫思政精神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