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助力乡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2-03-24赵林艳
●赵林艳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其关乎国计民生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在推行“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消除,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是,距离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2018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出了明确思路。高职院校是农村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发展乡村电商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长期以来,影响乡村电商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的匮乏,因此,在高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因材施教的为乡村地区培育优质的电商人才。
一、乡村人力资本存在的短板问题
要达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目标,必须要发挥出人力资本的优势,这主要依靠人才的支撑。根据现有数据显示,在乡村人力资本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存量减少。农村劳动者属于乡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基础,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朝着城市迁移,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6.71亿人;2021年,这一数据降低到5.56亿。根据对城镇化率的预测:到了2030年,我国农村剩余人口会降低到约4亿人。受到市场驱动力的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入城市,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外移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劳动力基础,但是也导致优质的乡村人才数量慢慢减少,无法支撑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1]。
其次,人力资源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文化水平直接反映着乡村人力资本的情况,要达成乡村振兴目标,对于人力资本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农村生产经营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较低,基层从业人员也存在职业化程度不高、文化水平较低、能力弱等一系列的问题。
再次,人力资本结构不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一项重要条件。当前的农村地区,人力资本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人力资本的分布情况也不合理,大多数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中的比例并不高,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现代化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中复合型人力资本十分短缺,加之受到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地区表现出了“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人力资本的结构不科学,只能沿用传统耕作方式,土地流转不多,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存在种种困难。
最后,人才回流与引进难度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中,农村本土人力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农村面临着人才回流和引进困难的双重矛盾。一方面是外出人力资本的回流比例不高,乡村振兴需要培育大量的优质新型农民,相比而言,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群体见多识广,有潜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但是,他们回乡的意愿并不高;另一方面,外部人力资本进入农村的意愿较低,目前,各个大中专院校都在致力于为乡村振兴培育优质人才,但是,人才在毕业之后回农村的比例并不高,这无疑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
二、乡村地区对电商人才的诉求分析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农村地区对于电商人才的诉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乡村电商技能型人才。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在农村人口类型中,以老年人、留守儿童居多,此类人口缺乏从事电商的能力,对新生事物的学习能力有限。为了满足乡村地区电商产业的发展要求,需根据电商的发展近况培育优质的电商技能型人才。二是网络创新创业类人才。当前乡村地区的电商发展模式多是通过各类网店平台或者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农民这方面的能力缺乏,参与积极性不高,可持续利用电商平台获利的农民更是少之甚少。加之电商农产品的品牌创意不强、营销手段滞后、缺乏包装创意等,没有形成应有的示范效应,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对于网络创新创业类人才提出了新的诉求[2]。三是高端复合型人才。高端复合型人才即熟悉农村电子商务营销、农产品包装设计、互联网营销和信息技术的人才。目前,农村地区的电商从业者主要以农民为主,其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能力较弱,在进入电商市场前,未接受过系统化的培训。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需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培育农村所需的电商高端复合型人才。
三、高职教育助力乡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助力产业发展,明确人才定位
从世界教育的发展史来看,高职教育在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高职教育的发展既有其内部规律,也要顺应外部规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乡村电商人才提出了更高诉求,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需要发挥出在培育电商人才主战场的作用,根据市场变化对接乡村的产业需求,明确学科优势。在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助力产业发展,坚持内涵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育高素质、能够为乡村振兴服务的复合型电商人才。新时期的乡村电商人才要做到亲农村、懂农业,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育定位上,也需要紧跟乡村电商人才的诉求,进行前沿探索,一方面,重视涉农专业人才的培育,为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输送一批专业人才和科技人才,培育出会管理、善经营、懂农业的优质人才;另一方面,要设置乡村电商实验班,根据乡村电商人才需求,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开放式办学的模式来培育优秀的青年人才,从而为乡村电商产业输送一支有能力、有情怀的人才队伍。乡村电商实验班是高职院校对接乡村电商产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二)创新办学模式,推进产教融合
在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中,产业是一个重要载体,产业发展也是带动农民增收、吸引人才回乡的重要途径,发展电商产业,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的问题。目前,制约乡村电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人才的瓶颈问题,高职院校要承担起历史使命,发挥出学校在人才、科技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围绕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培育优质人才。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农村电商也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人才的培养上,高职院校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走产教融合的路子,在宏观上将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深度结合,在微观上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具体来看,高职院校需要深化办学机制,继续加强与政府、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起人才共育、利益共享、资源共享的联合办学机制,根据当前乡村电商人才的客观诉求来优化电商专业的课程设计与考评模式[3]。同时,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广学校、企业的双主体办学模式,吸纳企业的优质资源,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在学校学习、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如,高职院校可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共同瞄准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开设面对农村电商的订单班,利用知名企业优质资源培育乡村电商人才。在学校的授课模式上,也要与企业实施联合授课模式,尤其是公司运营、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联合授课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参与机会,通过该种模式培育出的人才,在毕业之后,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岗位,充分满足了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诉求。
(三)对接教育培训,共育优质人才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在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拥有一批优质的专家团队,能够切合实际、讲究方法地为农村提供优质人才,对此,高职院校需要面向乡村电商人才培训需求,对村镇干部、农业技术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等人才提供常态化培训,并将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家庭农场主等重要的经营主体纳入其中,致力于提高其科技素质和专业技能,使之能够顺应新时期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要求。在实践上,要构建一只优质的培训队伍,这要求高职院校联合合作企业、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组成梯队性的师资队伍,兼顾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度结合。在培训方法上,需根据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不同领域人才的培育需求,形成梯度化的培育方式,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各个主体的综合素质,为乡村电商产业提供一批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优质人才队伍。
另外,高职院校还要为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服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供专家咨询,组成专家服务队伍,选派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特派员进入乡村中,结合农村的实际需求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提升相关主体参与乡村电商经营和包装能力。同时,建立“互联网+”乡村电商服务平台,为相关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打造全产业链模式。
(四)强化思想引导,提升服务质量
高职院校除了要强化电商人才的培育之外,还要注重思想上的引领。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进入乡村就业的意愿并不高,与之对应的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变得愈加严重,促使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农村就业,不仅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缓解就业压力,且大学生思想开阔、敢于拼搏,正是推进乡村电商发展所需的优质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进程中,不仅要“育人”,更要“育心”。在实践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错误的就业观念,培育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让学生在就业时将眼光放宽、树立大局意识,引导大学生清醒认识到乡村电商事业的发展前景,激发他们到农村就业的意愿[4]。在教育过程中,要主动为学生宣传乡村的就业形势,详细解读各项政策与激励措施,对于大学生而言,单一的理论讲解很难激发他们到乡村的就业意愿,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不少教师都犯了这样的错误:虽然为学生解读了政策,但却不够深入、细化,结果只是让学生知道有各类政策,却不了解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具体内涵。对此,可利用新媒体,如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为学生宣传乡村的各项就业政策,明确政策的适用范围,让学生可产生清晰的认识,让学生理解国家对乡村电商产业的扶持。高职院校还可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让有意愿进入农村就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就业中心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践方法。
(五)完善育人层次,创新教育方法
在乡村电商人才的培育上,可推进专项计划,由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农业部门合作,共同为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培育优质青年人才,弥补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农业从业人员、农技推广部门人才断层的问题。高职院校在招生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争取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或就业。在教育方法上,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一是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今一二三产业之间表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乡村电商人才的需求也表现出融合化特点,对此,在教育过程中,要促进学科和专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打通学科大类,培育多元复合型人才;二是要围绕区域性乡村电商的发展需求,重点扶持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和优质学科,采用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协同育人模式,根据乡村电商人才的需求单独安排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促进创业孵化、实训实习之间的有机融合,为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培育专业人才[5];三是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乡村电商产业本身就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彰显出优势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实践与理论的深度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育技能扎实的优质电商类人才。
四、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后的长期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完备的乡村扶贫体系,形成了扎实的产业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电商是一项重点产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现有的乡村电商事业无法吸引优质人才的进入。要解决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问题,必须要突破人才瓶颈,从目前的困境出发,找出影响因素,做好人才建设和培育工作。高职院校要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精准对接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要求,优化人才培育模式,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弥补目前乡村电商人才的缺口,发挥出高职院校的科技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主动探索与创新,为乡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