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指导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暑期社会实践相融合的路径探索

2022-03-24王琳杰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暑期社会职业大学生

王琳杰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招聘需求相对于往年有所下降,而普通高校持续扩招,使劳动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大。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助力学生就业,大部分高校组织开展了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核心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提高就业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也很突出,还没有做到将社会实践贯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始终,没有达到通过社会实践和理论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就业的目的。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丰富社会阅历,拓宽视野,增强进入社会后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在就业新形势下,探索如何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暑期社会实践相辅相成、促进就业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以及当时的就业环境进行主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能力和求职意向,确定出自己喜欢且适合的职业愿景,并为实现此愿景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愿景进行科学的择业,从而克服盲目从众的就业心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职场竞争力,使其毕业后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科学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进入职场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理论课程为主,授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常常会出现讲了就忘、不够重视等现象,课堂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和获得感,有些高校还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报告讲座、宣讲座谈会等活动,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大学生普遍对外部的就业形势、行业发展和职业环境了解认识不够。麦克思《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届毕业生已就业的学生41%半年内离职。这种毕业后短期内出现的高离职率现象,表现出毕业生在就业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不熟悉职业环境、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盲目从众、消极怠惰等问题。

二、暑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

1.暑期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自我,培养职业认知

职业生涯设计包括认清自我、解读职业、准确定位、锁定目标、确定方案五个环节。要想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首先要对自我和就业环境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而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有效地深刻认识自我,更是熟悉当下就业环境最直接和最快捷的途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同时也能从实践中了解不同职业的优劣势、发展空间、就业市场的需求等情况,这样在之后做职业生涯设计时才能更加客观、合理。

2.暑期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加强职业定位,提高就业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对就业市场、社会需求的积累和了解,有助于大学生在毕业前做好职业定位和目标锁定,并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将择业这一步骤前移,避免毕业后择业的困惑和焦虑。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联系社会的主要渠道,将时间跨度较长的暑假充分利用起来,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加社会实践经验,锻炼意志品质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场竞争力。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暑期社会实践相融合的路径探索

1.暑期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各高校要将就业工作作为维护安全稳定的大事要事来抓,基于就业指导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要着全员之力,行有效之策,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最终达到以实践促就业的目的。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是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两驾马车,缺乏实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要深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革,将社会实践有机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

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课程,引导和协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和计划,再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暑期实践机会,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要将实践活动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拟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优化实施流程,提供实践基地、实习渠道等资源保障,以确保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本科生实践必修课,以学分、理论考试成绩、活动参与情况、实习单位反馈等作为评估大学生实践活动质量的依据。

2.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深耕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利用校内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要整合内外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以确保实践活动内容多样化,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调动。

一是充分利用重点高校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理论素质,丰富成长阅历。为开阔学生视野,深化课程改革,丰富实践育人渠道,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名校校园”活动,创造一些既能长见识又能收获知识的机会。如,北大每年暑期都会面向社会开设公共选修课,学生可通过学习和感受校园氛围,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和动力,坚定学习信心,规划自己学业和人生,促进其健康积极向上发展。

二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暑期城市生存训练活动,在异地自谋生路。通过该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社会上、职场里的各种角色,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和感悟,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组织、领导、学习、创造等各项基本能力,真正达到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的目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是持续推进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平台。现阶段,各大高校为了使大学毕业生更好地就业,极力推动校校联动、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外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完成育人成才的目标。

3.鼓励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助力就业创业

在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时代,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创新大赛、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实践活动等,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大赛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着力打造技能型专业人才,构建“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在认真学习课堂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外社会实践、产业实习等方式,根据实践经验、社会人群的反馈,为参加各类大赛、活动积累素材,最终成果有助于日后择业、就业。通过将创新实践活动充分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以致用。

因此,高校应当继续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深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革,着力构建以实践促就业的新模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摸索,需要从学生一进校门就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培养。将暑期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认知,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就业,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平稳地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的目的。高校通过多元化多主体的合作方式和行动方案,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才能更契合、更完善。

猜你喜欢

暑期社会职业大学生
暑期社会实践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影响
——以高职护理院校形体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认知度调查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随手拍
我爱的职业
试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