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友资源整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2-03-24吴荣华胡振宇温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友师资队伍双创

吴荣华,胡振宇,温泉

(1.博仁大学,泰国曼谷 10210;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 330004)

自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并将其列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和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各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日益增长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指导需求与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在导师数量、 专业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绝大多数是高校本校教师,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数量较少、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育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 创新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不仅是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创客创新创业成功的护航者。高校具有丰富的校友资源,他们中有大量的创新创业成功者和引领者,本文从校友资源角度出发,研究校友资源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中的作用。

1 校友资源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最具有开创性的人才,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1];也指一种以培养具有创业能力与素养的人才为基本目标与方向的新兴教育模式[2]。 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为实践性教育,重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高校中大批优秀的创业校友正是这一教育最具影响力的代言人。 创新创业导师是实践性教育的开拓者、人才培养的奠基者。

1.1 创新创业导师

创新创业导师是指能为高校学生、 在孵项目、企业、自创业者提供导向性、专业性、针对性、实践性指导的导师。 本文认为,创新创业导师有两重身份,分为“导”和“师”。 “师”则是教师,启蒙受教育者心中的“创新种子”,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三创型”人才,即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精神”的创新型青年,并向大学生讲授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导”则是引路人,为心中有创业欲望的学生传授实战经验、教授管理和决策技能,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思维方式,并在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进行方向引导,最终帮助学生将创新想法转化成创业行动。 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1.2 校友资源

校友资源作为高校特有的人才资源,是高校毕业生的价值总和,包括人力、智力、财力、社会关系等宝贵资源。优秀校友是高校培养出的高素质、高修养的尖端人才,可在高校师资队伍优化、学生思想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成为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一股新鲜血液,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校友资源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意义

校友资源是高校得天独厚的一笔人才资源,也将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坚实的力量。 将校友资源引入高校育人过程,并整合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对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以及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拓展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深度引领创新的高度,创新的高度决定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思维具有可塑性,可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在原基础上进行提高。对于“创客”而言,创新思维就是他们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必备武器。高校创业校友经过多年的商业历练,有着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他们自身的创业经验和实践优势可帮助在校大学生拓宽创新视野、 提升思维广度、 深度和高度,是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最具说服力的师资。

2.2 有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

卓越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创新型、 创业型人才成功培养的重要保障。 但目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导师绝大部分为本校教师,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且无有效渠道及时掌握社会市场变化信息,这两方面的不足一直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拥有众多优秀的创业校友,他们所掌握的市场讯息和创业实践经历是高校校内教师无法比拟的,如能吸引创业校友来校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不仅有利于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产学研校企合作,推动母校与校友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成长。

2.3 有利于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将校友资源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有利于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优秀创业校友的事业成就、社会地位及高尚品德修养等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巨大鼓舞和榜样示范作用。 目前许多优秀校友纷纷在母校设置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帮助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这既可调动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又可帮助大学生实现从“创新思考”到“创业实践”的跨越。

3 校友资源整合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创业教学和指导、专职和兼职、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结合,具有较高素质和较优结构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3]。 本文认为,高校创业校友正好是一支兼职的、实践的、校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3.1 遴选优秀校友导师,优化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导师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导力量,打造一支卓越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应从“双创”导师遴选开始。 高校应建立健全高校“双创”导师遴选制度,以“严制度、出高师”遴选要求和“大视野”原则,将知名科学家、创业企业家、优秀校友、风险投资者、政府部门高管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纳入遴选范围,遴选符合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发展需求的优秀“双创”导师。 2017年,我校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选聘及管理办法》,至今已遴选并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校友等200 余名优秀校友分别担任校、院二级“双创”导师,推荐了华润江中制药集团原董事长钟虹光等多名校友加入“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库”。

3.2 开展“双创”教育培训,提升师资水平

好的创新创业项目不仅要有创新性、新颖性,更要有社会价值。 然而,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瞬息万变的,创新创业导师唯有及时跟进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才能保证授课时分析的案例、引入的点子足够新颖,同时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也更高效、更具时代冲击感。高校应定期组织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讲学,让“双创”导师接受最新的创新创业理念和知识;支持鼓励“双创”导师参加KAB 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开展“创业讲堂”“创业俱乐部”“创业学堂”等交流活动,组织校内外“双创”导师经验交流会,共同建设专兼职“双创”导师精品课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4]。

3.3 搭建“双创”孵化平台,完善工作机制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应积极搭建一个集政策扶持、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平台,探索“高校建立创空间、企业设立种子基金、学生孵化项目”的“双创”孵化模式;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方案,鼓励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积极培育创新创业市场项目;出台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和激励办法,激发高校专兼“双创”导师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探索建立高校“双创”专兼职导师双向流动的机制;制定孵化平台项目成果优先转让、优先共享等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措施,吸引更多校友企业在高校设立创新基金[5]。

3.4 挖掘校友“双创”资源,促进共建共赢

校友资源不仅是高校巨大的品牌资源、信息资源、财力资源,更是高校重要的教育资源、 就业资源、“双创”资源[6]。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创业校友积极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建在思想方位引领、教学内容创新、优秀师资整合方面的优势[7],建立健全校友资源管理制度和校友工作运行机制,鼓励支持校友企业在母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金或实验班,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多元化协同培养模式[8,9];母校将校友企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支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创新创业链联盟体,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实现共建共赢。自2015年以来,我校与汇仁药业等多个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和实践班,共建了“施强班”“博雅班”“景德中药”等多个创新创业实验班,学生留企业率和就业率远高于其他专业。

总之,新时代催生新力量,新需求催生新智慧。 校友资源是高校巨大的潜在资源,是高校在这个科技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力量。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作用,吸引更多毕业校友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校友与母校间的情感维系,而且有利于优化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加快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校友师资队伍双创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校友风采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