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院校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

2022-03-24王堃李贝贝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思政院校

王堃,李贝贝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 301830)

在国家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改革的背景下,把握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机遇实现独立院校自身突破发展,是独立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独立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不成熟。独立院校结合自身特点,从思政教育视角出发,探究出一套实际的、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及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独立院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系

1.1 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

独立院校主要以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竞争力提升时还要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政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培养创新型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因此,两者的培养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

1.2 思政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思政教育作为一种渗透性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有助于规范学生创新创业行为[1],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业活动。 此外,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日常教育的重点内容,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以坚实的思想理论为支撑,还可借鉴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打造独特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认识。

1.3 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政教育的载体

在新型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是关键环节。 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于思政教育来说是深层次的综合素质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性格特点、发展目标与所处环境、拥有资源等多个方面的条件,将个人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思政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而创新创业教育更倾向于实践教学,将创新创业案例融入思政教育,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

2 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整体上来讲,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学科体系建设以及相关资源投入方面还较为欠缺。

2.1 课程体系不完善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当前相关课程内容更多是理论层面;从教学深度上来看,课程内容主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没有具体结合学生特点、专业特点,缺乏实际性的指导;从教学目标上来看,对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培养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对学生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到素质能力的提升再到个人长远发展规划的考虑。

2.2 专职教师团队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性较强,对任课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资源相对缺乏:教师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缺少专业的教学训练和培训;相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参与过相关的创业项目,无法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的目标。 具备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的融合型教师人才依旧不足。

2.3 实践教育能力欠缺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应用能力是检验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成果的一种方法,是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教师转变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助手,进而勇于创新,积极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3 独立院校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构建合理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

3.1 明确培养目标

结合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独立院校将两者融合的课程培养目标应包括以下三项内容:第一,从思政教育入手注重意识培养;第二,从创新创业教育入手注重实践能力训练;第三,二者融合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分析创业成功者的经历,他们往往都具备超强的批判性思维、观察力、洞察力、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所以在二者融合的课程体系中应结合理论及案例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训练,以此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2]。

3.2 创新教学方法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的关键在于创新教学方式。 其中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灌输法、案例教学法、实践锻炼法、日常熏陶法;思政教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灌输法、讲授法、实践教学法[3]。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要在巩固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创新课堂形式,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使教学方式有更宽、更广、更多的选择。 能够在传统教学方式上推出线上线下共同教学、 小组互助学习以及网络创业模拟平台的应用等多种教学形式,促进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3.3 完善课程内容

独立院校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识课。 旨在结合思政课程中的育人作用来普及和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动力,形成以思想品德和素质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思创融合课程体系[4]。 第二,结合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课和结合相关创业活动及平台、 比赛项目等的实践课。 实践课程的开展可在依托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5]。第三,设置隐性课程。主要是指开展创新创业主题会议、论坛、交流会等系列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3.4 灵活构建评价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单纯做试卷、写论文不适合作为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而应该通过创业实践项目实现考核评价。 虽然创新创业课程也涉及理论部分,但是更多还要以实践应用为主,所以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可采取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共同构成的方式,并且实践成绩所占比例应高于理论成绩。其中实践成绩可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应用能力、 团队小组实践项目表现等情况灵活掌握,对实际的操作项目进行过程性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水平[6]。

4 保障独立院校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促进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要激发现有教师的工作热情,可通过制定一些激励机制以及定期的评价考核措施,促使教师重视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尤其要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当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对担任相关课程的辅导员教师,发挥他们在思政方面的优势,思政类教师应加大创新创业相关教学能力的培训,创新创业类专业教师则从思政教育角度进行相关培训,同时给教师们提供丰富的资源,比如组织教师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运行情况,从而提升任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及课堂呈现效果。此外,学校可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创业者、 行业专家以及学科带头人等走进校园,特聘他们为专业指导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2 推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推动实践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让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课程资源、创业信息咨询、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创业政策等全方位服务,更关键的是学生能够通过此平台进行虚拟化的模拟训练,感受相对真实的创业体验。此外,学校内部应该建立校园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可实践锻炼的平台。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开拓资源,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引进项目,与各企业、实践基地深化交流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4.3 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中要营造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文化氛围。 可在校园宣传栏、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设置创新创业专栏,可联合创新创业社团举办创新竞赛、创业模拟大赛以及创业经验分享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有兴趣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5 结语

推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当前独立院校发展的关键任务。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在不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同时引进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两者协同发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自身创业实践能力,结合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