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2022-03-24王雅楠
王雅楠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多次强调,扶贫工作重在精准,贵在精准,并提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工作要求。[1]这一要求为我国高校资助育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2021年,在新时代背景下,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入学渴望与资助主体资助资金匮乏的矛盾已经转变为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成才渴望与资助育人体系不完备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变意味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所谓“后”,它是一种新的空间范围,指扶贫完成之后的后续工作,继续跟踪指导狠抓扶贫项目的落实,防止返贫。也是对政策的补充、行动基础和指南体系的更新重塑。对高校资助育人来说,“后”字强调资助育人的价值本质,提醒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资助过程中,要审时度势,积极迎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牢牢把握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要“输血”也要“造血”,着力提升资助育人效率和质量。
1 高校资助育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资助育人机制建设不全
近年来,国家资助政策不断完善,高校资助力度不断加强、资助渠道不断拓宽、资助受益面不断扩大。随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新的发展局势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实现从原来的“保障型”资助转变为“发展型”资助,在资助育人工作机制上需要进行改善和提升。通过调研和日常工作总结分析,在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未构建资助和育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助学工作目标指向单一、内容设计薄弱、方法缺乏创新,从而导致在管理上存在空白,具体的助学工作落实难;二是未能形成以经济资助为主,多元帮扶为辅的资助育人体系,在研究生“三助”工作中的不足显得尤为突出;三是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就业资助等资助工作的运行机制缺乏优化对策;四是缺少资助实践工作开展全过程的具体方案设计,资助工作效率低,资助工作未能贯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其育人功能和优势难以全部发挥。
1.2 对资助对象评判精度低
在脱贫攻坚扶困工作中,谁来扶、怎么扶是一个问题,扶持谁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018年,《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不再要求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提供民政部门相关证明,2020年秋季学期,江苏省对新生困难认定方式作出调整,[2]通过新生自行在系统内填报家庭信息,系统根据《家庭经济信息量化表》自动生成分值。通过困难量化得分客观呈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这一转变简化了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申请流程,确保真正困难的学生顺利申请,但对高校如何保证认定标准科学性和认定材料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高校不乏将“精准”定义为“平均”,将助学金尽可能地均分到全部受助学生手中,导致少数家庭经济极度困难学生在一学年中的受助次数被限制在一次。因此,在资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1.3 育人效果的考核手段单一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应以“三全育人”为导向,而不是停留于经济保障层面。从资助主体方面考虑,应该对受助对象的家庭状况、学业成绩、思想动向、心理健康、专业技能水平等多个维度进行跟踪和综合测评,并建立个人档案,以更好了解学生所需,及时给予必要性、急需性的指导和资助,或者调整资助项目、资助等级,从而保障低收入家庭大学生能够获得成长和进步,也便于资助方去评估资助育人效果。目前,对一些高校来说,资助育人体系还没有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资助育人效果评估平台,或者说还没有保质保量地开展这项工作。
1.4 受助对象的思想价值引领工作缺乏
在多年的助学工作探索中,我国高校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覆盖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宽。从脱贫攻坚和育人责任角度考虑,高校对于受助对象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应是伴随整个相关群体和整个过程中的。[3]尤其是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应该是高校引领的抓手,实际上也是保障资助育人效果的催化剂。[4]因此,一些高校在“大思政”教育中还应进一步完善,将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价值引领、道德沁润工作做到位、做全面,而不是简单地开个会,与受助对象谈谈话。
2 “后扶贫时代”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内涵转变
2.1 由“单向经济”资助转向“扶困、扶智”并行
为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给予资助,不让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辍学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施的助学政策,在政府和高校的协同努力下,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减免学费、个人捐款等资助方式为众多低收入家庭大学生解决了就学资金不足问题,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高校教育体系和教育目标的不断完善,实现基本教育公平已经不再是难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育人资助模式从一种教育理念演变成为高校教育扶贫范畴中的重头戏,也是“后扶贫时代”资助育人的必然要求。国内部分全日制高校已经开始探索构建高校资助育人“经济资助”“学业发展”“素质提升”相结合的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如:北方工业大学针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个体和群体特征、家庭成长环境采取分类施策、分类成长的资助措施,为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提供“服务型”“辅导型”“创业型”助学岗位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分类帮扶,北方工业大学家庭低收入大学生中先后涌现出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先进典型,获得奖学金比例连续几年在80%以上,其党员比率和考研升学率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从个人发展看,让低收入家庭大学生能够共享社会资源,与祖国共同进步,这是通过教育扶贫实现脱贫攻坚的体现。
2.2 由“生存式”育人转向“全方位发展式”育人
在一项关于高校低收入家庭大学生调查中显示,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成员以农民、下岗职工或无业者居多,甚至部分学生家长长期生病卧床,个别学生是因为单亲、父母赌博、吸毒等情况致贫,这些情形导致低收入家庭大学生面临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一些学生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在读期间选择兼职,打工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从而导致学习时间被挤压,成绩下降。学校提供的“奖、补、勤、减、免、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为其学习、成长创造了较好空间,但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单调、压抑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其个体特殊性,学生的成长需求已不再聚焦于温饱,而是上升为成才的渴望和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的精神需求,高校的资助育人重点也由保障型逐渐转为发展型育人。南华大学通过“双助”育人模式在资助期间将课外活动、主题教育、个体辅导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同步开展诚信教育、心理素质提升、乐商训练营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优质道德,构建学生积极、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物质解困到思想的丰盈、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是“后扶贫时代”资助育人的价值补给。
2.3 由“垂直式”管理转向“交叉式”联合育人
高校是启智育人的重要场所,资助育人是教育主体的一项经济性、政治性的行动,本身就属于高校教育的范畴。在以往的资助育人逻辑中,控制学生失学、辍学,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即控辍保学是根本也是核心,教育扶贫可以是资金投入、设施更新等“短、平、快”的速效药,不仅成果高效而且看得见。期间参与资助工作的人员多是学校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及辅导员,资助工作的具体落实是“垂直化”管理模式,从政策的宣传到资助工作的组织开展,采取自上而下的逐级推进,高校扶贫工作是一个独立且封闭的版块,每年会按部就班地如期举行。从目的性的角度考虑,高校教育扶贫行动达到了指标体系的规范性要求,却也忽略了扶贫过程本身的育人价值。教育的功效具有滞后性和延时性,学校、学院、党政部门、关工委、学生组织多部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交叉式”联合育人模式应成为高校资助育人新趋势。
3 “后扶贫时代”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
3.1 健全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后扶贫时代”的脱贫工作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是“育人”,是高校全方位、多方面的教育实践行动。基于当前高校资助育人现状,健全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统筹开展和管理各项工作是一种现实需要。首先,应以经济资助为圆心,以全面发展为半径构建校内联动机制同心圆,将行政人员、专任教师和后勤人员、辅导员、学生代表纳入其中,将资助育人理念融入课堂中、教学管理和服务中。其次,构建勤工助学、国家奖学金、贫困补助、助学贷款、心理与技能辅导多个板块工作合理分工,根据“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临时补助”模式对不同贫困类型学生给予不同帮助措施,满足帮扶多样化需求。再次,要构建资助育人工作落实的监督机制,对资助工作推进过程中各项法规和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3.2 建立精准资助育人体系
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坚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在工作中秉持整体性和协同性思维,建立精准资助育人体系,体系中主要侧重对资助对象的经济贫困程度的认定和对资助对象的精准、多维、长效扶持。如: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家校沟通对比分析学生在校学习和思想表现相关数据,建立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在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方面,以物质资助、人文关怀、道德培养、能力提升、价值观培养为目标,从学生经济基础、学习成绩、家庭教育、心理辅导、专业技能等多个维度开展帮扶。在工作开展方式上避免“大水漫灌”式,通过个性化定制做到“精准滴灌”[5],如:通过搭建和利用新媒体资助育人平台提高资助对象的贫困识别漏洞,师生共同开展线上资助育人活动,提高资助亲密度,让促进发展趋于常态。
3.3 构建多维育人效果评估机制
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上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归宿是培养德行兼备的人,是教育力量在学生身上的释放。评估育人效果,诊断当前育人措施的合理性,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学的、多维的评估体系。[6]以学生的学业、科研、创新能力等为学习能力的评审依据,以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办公软件的应用情况作为就业能力的评审依据,以学生参加诚信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作为社会责任感的评审依据,建立奖惩机制以保障育人效果得以追踪。通过对优秀典型的奖励,增强受助对象的获得感,激励更多学生见贤思齐,从而帮助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养成牢固的专业素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
3.4 加强思政教育,培养自强、感恩观念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肩负脱贫与育人的双重责任,低收入家庭学子的身后是千千万万个贫苦家庭,如果资助工作囿于“底线生存”的围墙之内,而不去谋发展、塑灵魂,那么,资助工作本身便与脱贫、与个人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受助对象也难以形成前进的力量,难以走在新时代的前列,参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思政课程,做好课程思政;在宣传教育中,抓反例、树典型,搞好校内宣传,开好主题活动和教育会议。从课内及课外,从学习到生活,全面塑造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良好三观,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道路自信,[7]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自强意识,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他们的环境适应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其成为勤学、修德、明辨、笃行的人,然后去改变命运,回报社会。
3.5 强化联动机制,家、校、企协同促成长
高校资助育人的全方位不仅是指校内资助活动的丰富性,还是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上、现实和虚拟之间所形成的多维育人空间。家庭、学校、社区、政府等各要素之间加强联系能够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场所更加开阔立体。融合好、发挥好育人主体优势,才能保障资助的实效性,增强育人深度。以高校为中心,加强与资助对象家庭、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的沟通合作。学工部门搭建家校沟通信息平台,通过问卷、访谈、视频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经济实况,反馈学生在校园的学习、思想和生活情况,针对部分问题获得家长的支持,增强学生和家长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就业部门要为学生搭建走向社会的桥梁,例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让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在参加实训、实习实践中长知识、拓眼界、壮筋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4 结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本质是通过助贫实现脱贫,通过多层面扶持实现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后扶贫时代”拉开了高校资助育人改革创新的序幕,在未来的助贫实践工作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并将这一理念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救助对象群体中,长期贯穿于整个助贫实践过程,通过全员参与、多方互补增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