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炫耀性绿色消费的发展与反思

2022-03-24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炫耀性消费绿色

戴 璐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人们不仅需要调节生产活动,也要关注消费活动,于是,绿色消费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的扩张,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动机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其中:基于提升声望和社会地位的炫耀性绿色消费,作为一种被异化的消费形态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1]

1 炫耀性消费的形成

“炫耀性消费”是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的一种异化消费,指的是有闲阶级通过消费超出生存必需的物品,向他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及社会地位的一种消费行为。[2]所以,炫耀性消费又被称作“显摆性消费”“面子消费”。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贵族和祭司等不用参与生产劳动的阶级,通过炫耀“有闲”来划分自己与其他阶级的界限。此时成功人士的外在表现是拥有不参与劳动的权利。私有制与继承制的发展使得追求利益逐渐成为一种正向的价值观,“有钱”取代“有闲”成了成功人士的象征。为了获得并保持声望,仅仅占有财富显然是不够的,展示消费品是人们在社会中让他人了解其富有和声望最直接的方式。消费不仅能彰显财富占有者的重要性,使他人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地位,而且在建立和保持个人的自尊心理层面也有很大作用,为了让自己获得心理平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其所认为同一阶层的他人拥有更多的物品。互相攀比、争奇斗艳开启了一个商品经济的繁荣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消费水平也水涨船高。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步入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3]。人们不再简单地以占有物品的数量判断个人的地位,更加关注个人所持物品的质量和价值。在消费社会中,资本家将商品抽象为一个个符号,鼓吹商品的特殊价值:百达翡丽、江诗丹顿象征着高贵,谁戴上这块手表谁就是有钱的人;LV、Gucci代表着流行,谁穿上这件衣服谁就是时尚的人。随处可见的符号象征,体现着阶层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品味的好坏。人们的心理诉求甚至也可以借由商品承载的附加属性得到满足,例如:只要购买钻戒,就能收获爱情;只要购买保健品,就能收获健康。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根本不是商品,而是商品背后所代表的符号。

炫耀性消费并非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它的影子。《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项羽进入咸阳后火烧秦宫,掳掠金银。有人劝他留在关中,成就霸业。项羽却心生归乡之意,答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4]这句话道尽了千百年来能人志士的心声,取得荣华富贵之后不回到家乡,就仿佛身披绫罗绸缎在黑夜里走路一样,他人又怎么会知道呢?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在外打拼者梦寐以求的事,而为此购买的锦衣、华服,本质上就是一种炫耀性消费。不过,与其说是“炫耀”,不如用一个更加本土化的词语——“面子”。“面子”根植于中国社会,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行为,自然受到好面子的国人的重点关注。面子观念较强的消费者为了“有面子”或者避免“丢掉面子”,把商品“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更为注重商品的品牌、名气等符号价值,从而向他人显露自己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提升自己的公众形象。

2 炫耀性绿色消费的具体表现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刮起一阵环保主义的绿色之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平衡的可能性。人们反思日常的消费活动,出现了消费观念的生态转向,并采取多项措施。然而,绿色消费在发展过程中也演化出多种形态,其中炫耀性绿色消费就是一种绿色消费的异化现象。

2.1 收入地位的象征意义

炫耀性消费法则对绿色消费的引导就像对其他消费的引导一样,主要是通过塑造品味和体面准则间接进行。一方面,绿色消费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研发更加环保的产品,自然需要更多的投入、更长的生产周期,这会导致绿色产品的价格远高于同类型的其他产品。但价格的差距反而迎合了部分消费者“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消费心理,成为其体现金钱实力、消费品位的工具。另一方面,生产者利用消费者的炫耀心理与“价高货好”的心理预期,人为制造绿色产品溢价,提高商品价格,控制生产数量,通过“饥饿营销”给人一种消费即尊贵的错觉。

2.2 身份认同的象征意义

想达到公认的品味和声望标准,不仅要消费价格昂贵的商品,还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增强群体归属感。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英美等国形成了以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社会团体。这些在工业生产初期便发现问题的团体成员,大多数是拥有良好教育和丰厚财富的社会精英。其他中产阶级留意到这一现象,自然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是在消费社会中进行有鲜明区别性的消费行为,可以使自己与同一阶层的人分享相同的符号,以显示自己与其他群体的区别,于是,绿色消费迅速成为中产阶级公开展示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2.3 高尚品德的象征意义

面对来自他人与社会在道德方面的评判压力,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贴着“节约资源、改善生态”标签的绿色消费,作为环境保护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走进大众视野。绿色消费将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统一起来,这种既顺应自然发展,又满足人类需求的消费形式,迎合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更多人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的选择。当消费者拥有较高的道德标准,认为自己有义务满足社会期望时,往往会强调个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依托绿色消费,展示自己是一个热爱自然、对社会负责的人。

2.4 追求个性的象征意义

在消费社会中,人际影响比道德影响更大。社会同质化趋势使人和人的差异逐渐模糊,人们倾向于将消费当作一种自我表达的手段。个人想要与众不同,就更青睐能够体现个人特征的商品。个性化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之上,绿色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个人求新求异的想法。人们之所以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新产品能展现个人的特殊性。新能源产品由于技术局限,产量小、受众少,消费者既能表达自我态度,又能与大众作出区分。

3 正确对待炫耀性绿色消费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商品已经从匮乏走向丰盈,绿色消费的需求持续增长。炫耀性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消费异化的形态,是研究绿色消费的重要内容。不能忽视炫耀性绿色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同时更应该看见炫耀性绿色消费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追求个性化差异和符号消费,然而大众所追求的“个性”说到底不是自我意识的真实表达,而是社会给我们的规训和范例。[5]买一支康乃馨向母亲表示感谢,买一枝玫瑰对爱人表达爱意,这些并非来源于个人的自主意识,只不过是一种消费社会的范例而已,所有身处其中人都难以脱离这些范例,难以展示自由个性。还有很多人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席卷下,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追求所谓的“绿色潮流”,生怕自己落于人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反而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而炫耀性绿色消费中的炫耀性因素,引导人们互相攀比,不仅会恶化人际关系,还会导致人心浮躁,影响社会平稳发展,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1 政府倡导绿色理念

绿色消费可以优化消费结构,是我国消费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增长,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显得极为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共同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促进消费领域的变革。明确提出到2030年,个人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社会引领绿色产品生产,政府基本健全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第一,健全绿色消费保障体系。建立绿色产品国家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警惕消费主义倾向,供给更多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第二,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政策倾斜。为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政府要建立鼓励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为绿色企业适当减税,给予绿色产品一定的研发补贴等措施,推动企业向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第三,重建衡量个人价值的社会道德准则。改变以往以财富的多寡、消费能力的大小作为成功标志的个人价值评价体系。构建更加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消解由攀比、炫耀带来的不良影响。

3.2 企业发展绿色产业

生产决定着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也为消费创造动力。近年来,我国涌现出大量绿色产品,这些产品良莠不齐。表面上绿色产品的生产能力已过剩,但实际上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仍处在较低水平。作为生产方的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之余,也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除了以慈善捐款的形象出现,还可以体现在生产一线,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生产过程直到产品被消费才算最终完成,因此,消费对生产的影响尤为重要。消费者的需求将引导企业的生产方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势必会带动企业提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过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既有物质性需要,也有象征性需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可以通过赋予产品的科技属性、外观包装、宣传营销等手段,一方面,保证产品的实用性,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提升产品的环保性,赋予绿色产品正面形象。促进产品的环境属性与功能属性相辅相成,达到环境属性更“绿”,功能属性更“强”的效果。[6]

作为当前的消费热点,绿色消费必然会推动企业对绿色产品的升级。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时,可以依赖绿色产品的环保属性,树立品牌效应,赢得市场。也要避免虚假宣传和过度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炫耀性绿色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个人培养绿色偏好

纵然消费者进行炫耀性绿色消费的行为动机并不纯粹,但不可否认其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对个人而言,应该持续鼓励绿色消费,同时,克服所含的消极因素。首先,区分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重视使用价值,不沉沦于商品表面上的符号价值。作为消费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消费非必要的商品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挣脱消费主义的枷锁,回归内在的真实需要,才能收获精神上的幸福。其次,在消费领域秉持 “够了就行”的理念,不依附于无限制的物欲与无限度的消费。中国有句古话“克勤于邦,克俭于家”[7],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炫耀性绿色消费不仅无法实现环保的效果,反而浪费了金钱和资源。再次,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盲目追求消费潮流,培育绿色消费理念。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将对自然和社会造成严重破坏。消费者要深刻意识到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重要性,不能只顾眼前的个人享受,更要考虑后代的利益,自主选择绿色消费。[8]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从改变日常消费习惯做起,购物时用布包代替塑料袋,点外卖时尽可能勾选“无须餐具”,扔垃圾时分类回收。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属性,找回迷失在符号消费中的自我。相信未来通过政府、社会与个人三方合力,能够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环保世界。

猜你喜欢

炫耀性消费绿色
绿色低碳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为什么有人爱在朋友圈炫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40年消费流变
浅谈炫耀性消费与奢侈品广告传播
新消费ABC
炫耀性腐败内涵及其类型的探讨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