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河南科技大学卓越农学人才培养为例
2022-03-24马占强赵威王贺正侯文邦侯小改
马占强,赵威,王贺正,侯文邦,侯小改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2014年4 月,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启动了卓越农林人才计划项目,其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并确定首批99 所试点高校,140 项改革试点项目[1]。新农科是中国高等教育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的重要抓手。随着新农科建设的全面启动,我国逐渐由高等农业教育大国向高等农业教育强国转变[2]。《北京指南》中提出要开展“新农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探索基于全产业链的农林人才培养新机制”。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卓越人才培养突破传统农学专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和培养方式,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质量”为指导方向,依托从“试验田”到“大田耕作”到“现代农业”的培养理念,着眼解决制约高等农科教育发展的农科人才创新创业难题,探索面向未来的高等农科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新范式,注重特色、内涵与实践建设,推动地方涉农高校农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1 卓越农学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意识相对落后
一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有一些教师存在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的问题,如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卓越农学人才的教育中,创新创业活动缺乏创新意义;再如部分创新创业活动没有进行“三农问题”和市场化的调研,从而导致创新创业仅停留在理论方面。另一方面,部分卓越农学人才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我国传统农业发展中存在经济利润不高、工作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使得部分卓越农学人才的学生对农业工作不适应,这些因素也是阻碍卓越农学人才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1.2 卓越农学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我国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 世纪末,起步较晚,一些综合性院校对农科创业教育的重视度有待提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探索更多可用的教育资源,制约了卓越农学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1)农学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土化优质教材开发略滞后,如主干课程作物育种学、作物耕作学等,目前多数涉农高校使用的教材内容也需要更新,才能更加匹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日益更新的步伐。(2)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需要更加紧跟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传统的“一把尺子、一杆秤”的农学试验实习方式面临更多的变化,需要探索更多适应现代化农业的教学方式。应对原有试验项目进行提升,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3)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缺乏。部分综合性院校对农科投入少,资金短缺,致使实训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平台难以有效满足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需要。(4)“双创”优质师资短缺。部分教师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理论与实践难以兼顾,自身缺乏“双创”实践经历,致使教师“双创”教育理论基础薄弱,难以完成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2 卓越农学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实践探讨
2.1 提升师资力量,深化专业教育
我国目前正处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改革的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3]。河南科技大学作物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色骨干学科,教师学历高、理论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但缺乏实践经验,在卓越农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2017年以来,农学院通过内部培养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外部聘请政府、企业、合作社等单位优秀管理人员担任卓越农学人才专业兼职教师[4]。四年来,农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多次进行卓越农学人才教学改革研讨,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 项,校级教改项目10 余项;获农业农村部教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 项,二等奖3 项。2020年获得国家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1 项;2021年获评省级优秀专家1 人。
2.2 创建科研平台,打造实习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平台的支持,科研平台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在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新农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以来,农学院调整、优化、整合现有学院科研平台,成立了学院公共测试中心,实现了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了平台对科研、科技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同时,学院按照“统筹规划,突出优势、制度创新、支撑发展”的原则,以高水平高标准、多层次多类型、重示范重引领为目标,加强各类平台申报工作。近年来,先后获批河南省牡丹高效培育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甘薯产业工程研究中心等9 个省级科研平台和洛阳市旱作与节水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洛阳市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洛阳市作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 余个市级科研平台,逐步形成了集品种选育、旱作栽培、种质创新、品种推广等功能丰富、共建共享、示范引领的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根据《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 中确定的目标和使命,结合卓越农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卓越农学人才“校政企”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建立“双挂牌”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培养制度,坚持将科技与农业相结合,提出“用产业链思维,让种植户赚钱”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洛阳市农村农业局、伊川县人民政府、洛阳市红薯产业协会、洛阳薯香薯业科创园有限公司等40 余家政府和企业联合,实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和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及农学人才共同培养。近年来,在“校政企”合作下,打造了“岭上硒薯”“薯道香”等国家品牌,小麦、玉米等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3 个。“校政企”实现了共享共赢,更为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条件。
2.3 优化培养模式,强化科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能否取得成效最为关键的因素。新农科要求我国高校的涉农学科需要把握农村现代化发展脉络、现代化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以及现代化生物技术等,改造传统农业学科,培养具有原创性技术的创新型和“T 型”知识结构的农业高层次人才,更鼓励高校与企业和政府合作,打造新一代校地校企科技创新教学模式,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5-6]。在此基础上,学院构建了“1241”卓越农学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即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两翼,以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四个改革领域为突破,以培养卓越农学创新创业人才为一个核心。该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新农科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改变了保守传统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更加灵活,把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地方农业学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4 统筹学科竞赛,促进交叉整合
随着教育部明确将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学科竞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目的,对于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农学院持续在旱作种质创新、牡丹利用、甘薯推广等区域特色作物方面做研究,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及学科竞赛,潜移默化地培养“顶天立地,艰苦奋斗,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农学大学生。2017年以来,先后邀请学校创新创业专家、学院产业教授、优秀校友、企业负责人来学院举办专题讲座26 余次,分享他们的科研工作经历、学术成就和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有700 多名学生、共100 多个创新创业小组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创业项目14 项,校级SRTP 项目85 项,发表发表论文53 篇,申请专利11 项。仅2020年和2021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农学院共获得一等奖6 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1 项;在“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竞赛中获得金奖和银奖各2 项;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2 项,三等奖3 项;在2021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 项。通过学科竞赛,促进了农学与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学院先后被河南省教育厅、全国大学生生命竞赛委员会(河南赛区)、河南科技大学评为“双创” 先进示范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侯文邦教授于2020年获得国家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30 余名教师获河南省优秀特派员、科普专家、农业推广专家、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