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2022-03-24杨小辉贾真张小龙
杨小辉,贾真,张小龙
(1.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43;2.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91)
当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逐渐普及,已经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性改变,教育行业也不另外,而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使得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学生获取知识网络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同时互联网的应用也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创造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高校课堂教育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并且创造出与之相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1-2]。
1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因
1.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以听为主,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渐渐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现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化,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影响课堂秩序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育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探索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3-4]。
1.2 学习模式的改变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来说,其主要是通过教材与课堂进行知识的获取,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互联网已经成为存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场所,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已经由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选择感兴趣知识的过程。互联网的发展使教师在课堂上的传统地位受到了较大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思想上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授予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教学指导,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1.3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兴起
伴随着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深度结合,各种网络课程不断兴起,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慕课,即通过互联网引进外国大学的公开课,这也引发了对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了信息时代学习的全新方式。另一种是“爱课程”中国优秀大学优质公开课程,所有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对课程进行观看与学习。成功的慕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具有优秀的演讲能力,也需要具有对课程的整个过程进行编排的能力。对课程的设计要严丝合缝,每一个课程片段都需要教师进行讲解。随着慕课、微课等新型授课模式的兴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再成为唯一的主导方式。
2 “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高校课程模式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的应用使得高校的教育环境得到改善,也让传统的高校教育焕发了活力,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互联网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使高校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让教育与学习更加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5-6]。
3 “互联网+”在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授课方式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目前的授课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完成每一科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学生与课堂的管理十分有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重视理论知识也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相符,不符合新时代的教学目的。而互联网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高校传统、封闭的形式,这也就意味着高校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更加开放。
3.2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还未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就开始讲解,会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因为不够良好的课堂反应而缺乏教学兴趣。学生自我掌控能力弱,同时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兴趣,智能手机的出现更加放大了这一特点,让学生的关注点逐渐转向手机、电脑、课外书等更加有趣的娱乐工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3.3 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不够紧密
现阶段的高校教学,教师最常使用的还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也较为松散,部分教师在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之后就离开了,导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减少,除了特意的辅导,很多学生的问题并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教学成果很难被发现,缺乏教学反馈,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不够紧密。
3.4 对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衡量存在问题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校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在缺乏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很不适应,出现偷懒的心理。教师能够看到的只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作业的完成度,缺乏一定真实性,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衡量存在一定差异。鉴于此,需要教师与学校建立一套新的教学系统,以此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可以科学利用互联网,促进高校教学的革新。
3.5 互联网资源整合的难度较大
互联网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高校教学模式创新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互联网资源整合的难度较大。互联网中存在海量的资源,而在海量的资源中选择并且合理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十分困难。
3.6 互联网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以及各类智能终端在教学课堂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掌握网络搜索信息的技巧,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形成正确的互联网思维,避免学生不当使用网络以及各类智能终端。
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方法
4.1 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倡导的是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发生改变,由“教学”转变为“引导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需要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考验,教师在熟练掌握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够真正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需要。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改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4.2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校传统的学习方式虽然很容易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首先,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讨论小组、参加学习论坛等,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提升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联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4.3 转变教学理念,营造更加共享的学习氛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校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教学方法不再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高校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让本校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其他院校优秀公开课的学习,并且学分等可以互认,完成对师资资源与其他教育资源的共享,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4.4 提高教师甄选与资源整合的能力
教师需要一定的信息甄别能力,选择出可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高校需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专业训练,提升教师对互联网信息的甄别与整合能力,让教师可以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中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融入教学过程。
4.5 妥善处理智能手机与传统课堂的关系
既然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在课堂中的应用不可避免,那么就需要妥善处理智能手机与课堂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但对于问题的解答不再是由教师进行解答,而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使用手机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利用手机的便利性为学习提供便利。教师还可以在软件中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手机上的软件进行回答,并且签到、课后作业等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沟通交流。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发生改变,在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需要避免互联网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新时代教学的方式,寻找出符合现代学生学习需要与实现现代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甄选与整合能力,并且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