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振羽史学研究的思政教育价值探析
2022-03-24彭希林
李 洁, 彭希林
(邵阳学院 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思政教育秉承重思想、重文化、重德行、重担当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革命家,吕振羽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及其革命经历在当代思政教育中极具价值。
一、吕振羽的史学研究充实思政教育的理论内涵
在思政教育中要始终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教师要通过对理论的提炼与内化,构建其与实践融合的桥梁,以达到感召学生、赢得学生的德育目标,理论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石。吕振羽史学研究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立场,以历史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将其融入思政教学中,既能拓展思政教育相关理论的内涵,又有助于思政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更清晰地对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将理论讲懂、讲透,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国家的政治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吕振羽留下了数百万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著述,如《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史论集》《中国民族简史》《简明中国通史》等,在经济、社会、思想、民族等史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建立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的不朽丰碑,也留下了一座史学理论宝库。当前高校思政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主要从道德与法律修养、历史认同、崇高信仰、政治理念等方面对青年进行三观的塑造。吕振羽留下的史学理论宝库,研究领域涉及我国经济史、社会史、政治思想史、民族史等多方面内容,若能就此开展专题研究,将其融入思政教学中,有利于丰富现有思政课程相关理论的内涵,拓宽相关理论的外延,对高校现有思政课程内容起到极大的充实作用[1]。如《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自商朝奴隶制度始至封建主义各派政治思想的研究,对学生纵向理解我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极有助益,同时可加深学生对我国当前政治制度及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他们形成纵向政治思想发展史的体系化认识;《中国民族简史》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我国各民族历史发展进行综合考察,横跨民族史与国家史两个研究领域,将此与相关思政课结合,既能开阔学生对各民族认识的视野,也有利于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的角度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民族政策,从而强化青年一代的民族认同感;《简明中国通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坐标把握中国历史自原始社会至鸦片战争之前的规律性发展,这些理论与“中国近现代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的融合,既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又能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层面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性认识,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吕振羽留下的史学理论宝库中,诸如此类的有益拓展和融合还可挖掘出许多,吕振羽丰富的史学理论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思政教育理论纵深发展的重要理论源泉。将吕振羽史学理论研究融入思政课堂不仅充实了思政理论的内涵,还大大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有利于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实现思政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二、吕振羽的史学研究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示例素材
革命先烈们的红色精神和红色足迹是引导和栽培青少年的最佳养料,吕振羽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道路上的开拓创新、史学研究成果上的卓著功勋、史学研究过程中的刻苦勤奋、坎坷革命道路上的百折不挠、跌宕人生中的勇担使命和牢守初心等,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给养,为思政教育精神培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示例素材。这些示例素材中蕴含的开拓创新精神、担当精神等,不仅让典型人物在学生心中变得有血有肉,同时把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具体化、人格化,大大地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教育的精神培育功能。
以吕振羽在史学研究中的开拓创新精神为例,吕振羽的史学研究之路就是一条开拓创新之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现实的发展需要历史的借鉴与引导,在郭沫若的带领下,一批学者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先河,开拓了一条以历史发展趋势论证现实发展的新道路,吕振羽就是其中重要的探索者。1934年,吕振羽克服史前成果稀缺的困难,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结合已发掘考古文物与古籍所载神话传说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认识成果,出版了其首部史学专著——《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1936年,吕振羽又出版了在当时史学界影响重大的《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从而奠定了吕振羽在商代奴隶社会论、西周封建社会论学说上开创者的地位。1937年,吕振羽出版了首部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思想史进行研究的专著——《中国政治思想史》。1939年,吕振羽出版了《简明中国通史》,把对人民群众的叙述开创性地搬上历史研究的主线[2]。吕振羽的史学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创新精神,正是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其打开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从研究的思路到方法、从形成的成果到影响力,吕振羽为国内史学研究填补的空白和解答的谜题,成为国内孕育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重要奠基石。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思政教育肩负着培育青年创新精神的使命。吕振羽在史学研究中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思政教育培育创新精神提供了生动的示例素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思政教育肩负为时代育新人的光荣使命,我们要以吕振羽研究中丰富的素材为示例,充分发挥示例的价值导向作用、行为暗示作用、情感激励作用、感染熏陶作用等,对青年学生进行崇高精神的培育,并引导青年学生将之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从而使思政教育的精神培育功能落到实处。
三、吕振羽的史学研究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实现
20世纪30年代初,复杂多变的国内局势催生了认识现实中国性质和走向的需要,我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催生了多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吕振羽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之路。现实社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迸放出了耀眼之光,吕振羽与郭沫若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先驱者们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史学研究领域的时代的传奇。吕振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唯物主义,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法,研究的动因在于以史致用,研究的基本原则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整个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史学发展实践的深度契合。思政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与学生思想和行动的契合过程。吕振羽史学研究将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研究实践进行了完美结合,不仅契合了思政教育要求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要求,同时为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范本。借鉴吕振羽研究史学的方法来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思政教育实践越来越强调思想性、理论性,在课堂上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思想和理论入脑、入心,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政教育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学习中,枯燥生涩的理论往往让学生一知半解、毫无兴趣,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如能借鉴吕振羽史学研究的方法,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书本上的理论搬出来融入历史发展、现实社会需求、学生成长实际,织成一张张纵横交错的大网,将理论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就更容易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促进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中,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相关历史发展的学生来说,其很难对我国各个时期社会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路线、理念等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往往多停留在简单识记的感性层面。吕振羽的史学研究特点为我们这门课程的学习打开了一扇窗。其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引导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各个时期的史实为基础,其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指导我们要以历史和现实辩证对比的方法去学习每一个知识点。要借鉴吕振羽史学研究的方法,为思政课程的教学构建起一种以实践为动因、以理论为索引、以事实为突破、以辩证为方法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从而达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德育目标,让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四、吕振羽的史学研究促进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实现
思政课堂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目标作为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要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真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无论是其理论研究的动因、内容,还是在其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吕振羽始终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始终牢守为国为民的初心。要将这些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中,发挥先进典范的示例作用,传播正确的意识形态,塑造思政教育受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促进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实现。
以吕振羽始终坚守为国为民初心的革命生涯为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牢守初心,为党和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学时代,十几岁的吕振羽就在老师萧承舆布置的《策问》(副题《曷各言尔志》)中写道:“如国家民族危亡,当拜谢祖宗,舍身以赴,告黄帝轩辕于地下……”[3]2胸怀大志以报国,吕振羽革命的一生,始终坚守着少年时代的报国之志。青年时期,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浪潮中,吕振羽在偏远的武冈城振臂高呼,组织当地青年示威演讲、焚毁日货,声援北平那一群热血青年,共襄救国壮举。从怀揣“工业救国”的初衷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机电系,到东渡日本于明治学院学习经济以图救国;从毕业即投身北伐到留学归国后投身报业,吕振羽始终心系国家危亡,满腔热血为国奔走,唯愿国家强盛、国民安定[4]。1938年,全国抗战形势吃紧,吕振羽利用自身所学毅然担起培养人才之责,回到家乡武冈筹办了塘田战时讲学院,秉承“忠诚勤敏”的校训,专门培养区、乡级地方干部和连、排级军事指挥员。由于战时严峻的环境,讲学院只存续了7个多月,却为抗战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被誉为“南方抗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振羽投身教育事业,把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专门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主持大连大学工作期间,他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的一整套新型大学办学方法,影响延续至今。后来,花甲之年的吕振羽含冤入狱,八年的监狱生活让他身患重病,但他却始终坚持着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凛然大义,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始终充满信心,坚信必有沉冤昭雪的一天。即使在一无自由二无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吕振羽依然不忘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事业,陆续撰写史学文稿累计20余万字,撰写诗歌近3000首[5]。总之,从中学时代矢志报国伊始,吕振羽无论是在史学研究上,还是在革命实践中,始终坚守为国为民的初心,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事业、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思政教育肩负着国家全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导向之责,在当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时局中,吕振羽一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对为国为民初心的始终坚守,为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提供了最为生动和深刻的示例,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对树立青年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大有助益,能有力地促进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实现。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育人的实效性,探析吕振羽史学研究的思政教育价值,既契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要求,又能增强育人的实效性。吕振羽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其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充实了思政教育理论的内涵、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丰富的革命经历、坚守初心的担当精神,其史学研究的开拓创新精神等,是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有助于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