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2-03-24郭妍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郭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3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且对互联网的了解较多。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那就是“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教学方模中,课堂上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分段教学模式是很多高校都会采用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段,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作用。这或将成为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

1 “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必要性

“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发挥教师的主观性,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2]。有专家对此展开了研究,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开发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上传到互联网。譬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都曾经推出过“翻转课堂”,为学生带来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部分教师感受到了现代化教学的优势。“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美国一所高中的化学教师最先将教学资源传播到网络上,最初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这也被很多教师效仿,学生和家长也将不懂的问题在视频下方进行留言,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还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3]。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然后进行消化。“翻转课堂”充分应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通过对教学视频的学习,巩固自身的知识点,也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创新。

“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在于:(1)为教师创新教学提供了思路,就目前而言,“翻转课堂”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教学视频质量不够好、教学知识不全等。对此,很多专家都建议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如果没有进行分类,用户寻找教学资源时就会有较大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最后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显著。目前,高校学生对互联网比较熟悉,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够找到所需的教学资源,教师更加容易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为学生提供了统一的学习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必须有优质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部分学校“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还有一定的缺陷,也缺少统一的平台,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学习体系。(3)能够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一些弊端,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翻转课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4]。

2 “翻转课堂”数字化应用模式与一案分段教学模式

2.1 “1+1”应用模式

两个“1”分别是指微课设计与提问活动,微课设计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案例进行微课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主动预习和复习,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点,也便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在学习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能够达到60%~80%,通过课后复习,进一步将知识点掌握牢固。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方式提问,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问活动是基于所开设的微课内容,定时、定期进行答疑,在网络上师生都能够畅所欲言,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清楚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并通过测试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进行提问,进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2 “1+n”分段教学模式

“1”案总体设计,在设计当中,要符合知识点的覆盖原则,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具有层次性,很多研究都表明对知识的理解需要由浅入深,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n”段案例分化,主要是在教学中将所应用的案例进行详细分化,不能忽略“翻转课堂”的任何细节,理论案例与实践案例都需要进行完善,形成整体的案例。实践案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3 “5”段课堂细化

对于当前的教学来说,建立数字化资源平台十分重要,教师在这个平台的帮助下能够汇集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如果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也可依靠这些教学资源,平台会在学生学习完毕后给予反馈。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剖析的时候,加强了对知识点的应用。平台功能强大,包括任务驱动、基本知识点、评价总结、测试与评价以及扩展训练等[5]。

3 “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

3.1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要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可是在部分高校的实践工作中,依然是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体。而“翻转课堂”的应用能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而且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虽然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较多,但多数都是教师说、学生听或者学生请教教师。应用了“翻转课堂”后,线上的课堂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

3.2 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应用“翻转课堂”后,学生在开展学习时,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锻炼了独立学习能力,对于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知识选取,学习针对性大大增强。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也都能够得到提高。

3.3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翻转课堂”并不只是改变了教学方式,教学环节以及课下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进行教授,学生被动地学习,可是在“翻转课堂”中,很多学习活动都放在了课余时间完成,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且线上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充分沟通,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6]。

4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的优化策略

4.1 树立信息共享理念

信息共享理念是“翻转课堂”的关键,也是应用“翻转课堂”的必经之路。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上有着海量的信息,且易于得到。“翻转课堂”的打造,要求教师和学生树立信息共享理念,以切实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打造更加高效的“翻转课堂”。

4.2 实施激励政策

虽然“翻转课堂”已经在很多高校得到应用,但是部分教师仍然没有应用,这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无法有效应用“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学习并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除此之外,平台的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为支撑,对此,应该通过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翻转课堂”的建设,有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对贡献较大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

4.3 建立优秀的管理队伍

优秀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保证“翻转课堂”的效率,明确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总而言之,优秀的管理队伍起到关键的作用。“翻转课堂”中的管理人员一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师,教师始终处于教育的第一线,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教育理念的革新都需要与时俱进,保证教学质量,但是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并不是十分了解,对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否则“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难以顺利实行。年轻教师学习能力较强,中老年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短时间内改变难度较大。第二类是平台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可保证“翻转课堂”平台的正常运行,发现漏洞之后能够迅速修复。

4.4 发挥个性化教学的作用

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会在上课之前主动预习,掌握了课堂的基本内容,这样就可以让教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选择,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课件与课堂资料也会留在“翻转课堂”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也可以通过线上沟通的方式与教师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5 建立大数据评价系统

“翻转课堂”初步建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翻转课堂”考验的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是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学习效果就较差,所以在平台上进行大数据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之一。不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而是要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出现了“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翻转课堂”,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更充分地利用,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可以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学生的成长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促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能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