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析
——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区微里”志愿服务队为例

2022-03-24叶方兴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减青少年社区

叶方兴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言

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区教育作为青少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是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和桥梁[1]。学校、家庭、社区是青少年教育的三种场域,共同肩负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使命与责任。2017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校是课后服务的主渠道,同时要链接外部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的力量,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中小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2]。当前,部分中小学校因课后托管政策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场地资源有限等问题,导致课后托管服务效果难以到达《意见》提出的要求。因此,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需要链接社会外部资源,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改变中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现状,以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社区在政府的主导下对社区托管服务,已建立以社区为平台、高校志愿服务为载体、社会机构为支撑的社区托管运作模式,尝试构建社区托管服务共同体。然而,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常态化、高效性、特色化为青少年提供课后托管服务,发挥社区治理效能,是丞需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区微里”志愿服务队参与L社区“四点半学校”的实践,梳理总结发达国家课后托管治理经验,对社区课后托管模式进行调研与分析,探索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并为其他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提供经验借鉴。

二、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内在逻辑

“双减”背景下,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既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社区教育体系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有着内在必然与可能。

(一)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必然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格局,提高国民基本素质;要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发展,发挥社区治理效能,实现政府、社区、居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双减”背景下,社区托管服务是学校托管服务的有益补充,既是一种教育行为,也是一项民生工程。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既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解决社区居民子女放学后与假期无人看管的难题,是提高社区教育事业,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应有之义。

(二)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可行性

社区内存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其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提供基础保障。社区内公益性组织、高校等第三方机构,在科学研究、师资力量、硬件设备、文化底蕴上独具优势,将其融入社区托管服务,可提升托管服务质量、拓宽服务维度,以满足社区青少年多样化的托管需求。例如,社区链接辖区内高校师生资源,在社区开展青少年教育讲座,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借助第三方机构在硬件与软件资源上的优势,可解决社区托管服务体系中设施设备陈旧问题,如利用高校图书馆、运动场、实训室等教育资源向社区青少年分时分段的开放,以拓宽青少年视野,增长见识;同时,社区引进公益性组织,在社区中开展党团活动、科技技术特色课程、政策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既能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也能在社区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建设学习型社区提供基础保障。

三、高校参与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的实践探索

为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体系,湖北省政府组建由市、区、街道、社区构成的四级“青少年空间”教育阵地。目前,武汉市建立1116个“青少年空间”和1055所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学校,基本实现全市街道社区的全覆盖。每一个“青少年空间”都是以“团青干部+社工+志愿者”模式建设与运营,为社区青少年提供课后托管服务(包括寒暑假)、亲子教育、助学帮困等12项服务内容,每年为全市1000多个社区开展4100余项教育实践活动,服务青少年数十万人次。

(一)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区微里”志愿服务队参与L社区托管服务概况

2019年至今,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区微里”志愿服务队与L社区结对,共建“四点半学校”志愿服务基地,利用社区内场地,开设课后托管服务班,招收辖区内中小学生,尤其是外来务工家庭、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开展常态化社区托管志愿服务,解决居民接送孩子难、无人看管的难题,满足辖区学龄儿童课后托管的需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区微里”志愿服务队在参与L社区“四点半学校”三年实践中,累计组织了200余名师生志愿者参与L社区青少年课后托管志愿服务,共服务425名中小学生,服务总时长达3064小时,被媒体多次报道,并获得武汉市洪山区十佳志愿服务队的称号。

(二)“区微里”志愿服务队参与L社区托管服务的联动过程

“区微里”志愿服务队与L社区结对,共建社区“四点半学校”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签订课后托管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协商制定托管服务内容。实践基地在人员组建上采用“1+2+2+5”的模式,邀请由1名学校教师作为专家,对“四点半学校”管理与托管服务活动的开展给予专业指导;2名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参与托管学生的安全管理与托管活动内容的监督;2名学生家长,主要对托管服务进行评价与意见反馈;5名驻点志愿者,负责托管服务活动的开展。

在托管服务工作流程上,分为需求调研—活动启动—托管服务运行—服务评估4个阶段。需求调研阶段: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走访辖区内有托管需求的家庭,登记托管儿童信息,汇总托管服务内容倾向,结合需求设置托管课程、布置托管场地、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活动启动阶段:社区搭建托管服务框架,设计托管服务工作方案,通过网络媒体发布“四点半学校”招生信息,组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签订托管安全管理责任书,并在托管服务活动开展之前邀请专家对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托管服务的专业知识。托管服务运行阶段:志愿者记录托管儿童的出勤情况,建立托管家长微信群,分享托管活动照片,及时处理家长对托管服务的意见,协调托管活动内容。服务评估阶段:在托管活动结束后,志愿者邀请家长与学生填写托管服务问卷调查表,社区管理人员与家长委员会根据调查数据对志愿者的托管服务进行评估,给出满意、基本满意、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在托管服务内容设计上,志愿者结合托管家长与儿童的需求,设计了作业辅导、文明礼仪课堂、非遗艺术学习、手工制作、书法写作、安全小知识教育、户外实践活动等托管服务课程。

(三)“区微里”志愿服务队参与L社区托管服务的成效

“区微里”志愿服务队依托“四点半学校”项目,有效解决L社区中的双职工、低收入家庭子女课后无人照顾的难题,也帮助辖区内青少年儿童在放学后(包括寒暑假),享受一个安全、快乐的社区托管服务。社区尝试与高校结对,优化了资源的利用力,降低了社区托管服务成本,提高了社区治理能力。此外L社区以此为契机,打造社区品牌化服务项目,从而推动其他社区治理工作在社区内延伸,形成联动效应。高校学生在参与社区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了时代责任感,提高了社会化能力。

四、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面临的问题

随着“双减”政策的执行,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做好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然而,“区微里”志愿服务队在参与L社区托管服务中发现:政策法规不完善、责任界定不明确、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人员结构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等因素,制约了社区托管服务的发展。

(一)政策法规不完善、责任不明确

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离不开政策与法律的支持。当前,我国对市场化课后托管服务与学校课后托管服务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市场化托管机构的准入机制,对托管服务安全责任主体、硬件场地设施条件、托管服务费用、教师配备等方面制定了可操作的标准与规范,同时设立托管服务的监督机构,处理家长与学生的建议与投诉。但目前我国在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上,未制定适合社区托管服务发展的配套性的政策法规,现实表现为社区与外部机构之间的联动缺乏创新,针对社区托管服务建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不能以需求为导向,合作机制与内容形式化,任务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监督不到位,未能将联动机制真正落实到托管服务行动中,导致托管服务执行难度大大提升。

(二)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是公立学校托管服务的补充,是介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也是社会公共服务,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辖区内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学龄儿童获得课堂之外的教育体验,培养其社会化能力,但经费不足严重影响社区托管服务的长期发展。社区托管服务定性为公益性,意味着不能收取任何费用,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赞助、社区自筹、社会捐赠等方式,但金额有限,无法支持社区托管服务的长期运营。经费不足限制了社区开展高效、多样化的课后托管服务内容,往往以辅导作业、看护服务为主,形式与内容单一,未能投入更多资金来设计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内容,以满足青少年多元化教育需求。

(三)人员结构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

社区开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主要是依托社区内专职工作人员、社会义工、居民志愿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如武汉的“青年之家”、深圳的“四点半学校”、北京的“儿童工作站”,都是采用“社区团青干部+义工+志愿者”结构组成。然而,社区在开展托管服务中发现,由于从事托管服务人员的教育背景差异、托管服务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认识不深等问题,导致托管服务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学龄儿童多元化学习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而社区从事托管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社区团青干部,其教育背景与专业知识制约了社区托管服务高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参与社区托管服务的志愿者不够稳定,频繁出现人员变更情况,部分志愿者带有功利性思想,只为获取志愿服务时长,导致托管服务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五、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国际治理经验

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难题,是社会经济与学校教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如何解决青少年课后托管问题,促进学龄儿童健康成长,这不仅是一个学校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各国同样面临挑战。因此,学习和总结国际关于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成功的经验,将为我国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提供启示与参考。

(一)发达国家课后托管服务法律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双职工家庭数量激增,导致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需求不断增大,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将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纳入社会公共福利体系中,并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以推动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事业的发展。

德国为保障学龄儿童接受课后托管服务的权利,在1959年颁布《学校法》,以立法的形式,将课后托管服务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之中,直接由教育部负责。其次,在1990年6月26日,联邦德国政府颁布《德国社会法典(八)——儿童和青少年福利》,其中第41条明确指出课后服务为青少年的法定福利,并指出课后托管中心具有如下责任:促进儿童发展独立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格;支持和补充家庭的教育和化育任务;帮助父母协调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3]。此外,在2017年,德国教育部在各州文教部长常务联席会议中明确指出,各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至少3天以上的课后托管服务,鼓励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提高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自此,在法律政策的保障下,德国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主体责任与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托管服务质量也得到提高。

美国在1971年颁布《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法》,该法案明确了学龄儿童课后托管服务的负责主体、资金来源、服务时间与地点安排,以确保学龄儿童享受高质量的课后托管服务[4]。2002 年,美国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推行后,课后托管获得了更加深入的发展,成为美国公共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5]。美国课后托管服务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2009年12月,发布了《早期儿童教育与看护国家质量框架》,随后三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各地区,在国家质量框架的基础上,相继出台《国家教育与看护服务法》,以确保学龄儿童在课后托管服务上得到更好的教育与帮助,并从法律的角度,对课外看护服务的内容进行规范。[6]

(二)发达国家课后托管服务资金来源

发达国家在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资金来源上,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家庭缴费、基金会等福利机构赞助三种形式。

澳大利亚为了让更多的学龄儿童享受课后托管服务,政府出资建立儿童托管服务中心,并为低收入的家庭提供儿童看护津贴。美国在推行学龄儿童课后托管服务项目化运行后,其运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家长出资、政府拨款、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捐赠。德国在学龄儿童课后托管服务资金上主要是政府拨款,同时也制定了课后托管服务经费自筹模式与筹资手段。例如,柏林州制定了《日托费用分摊法》,该法案对父母所需支付的课后服务费用和特殊情况均做出了清晰规定[3]。英国在课后托管服务的经费主要是由政府、家长与托管机构三方承担,其中学生缴费是主要资金来源,政府会对承担课后服务的机构进行拨款,但金额不大。

(三)发达国家课后托管服务定位与内容

虽然发达国家在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形式上存在差异,但是从托管服务的内容与目标上却能形成共识:课后托管服务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补充,而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让更多的学龄儿童享受教育的机会。

德国在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内容上,以教育、化育和托管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要求学校与托管中心为学龄儿童提供餐饮服务、作业辅导、体育、音乐、艺术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并结合参加的儿童特点,分别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同时鼓励学校、托管中心与社会机构合作,例如,与图书馆、社区、高等院校等合作,以弥补自身在人员、资源、场地上的不足,提高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

澳大利亚对于学龄儿童的课后托管服务内容主要是以看护为主、教育为辅,在托管服务上关注儿童的兴趣与特长,注重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学习与情感上的沟通,主张儿童通过玩耍与娱乐等方式,促进相互之间的社会性互动与情感发展。

韩国的课后托管服务,主要是依托“小学托管教室”来完成,致力于满足学生和家长补充正规课程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力求保证知识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7],其服务内容包括个人活动与团体活动,个人活动主要以读书、写作、运动、游戏、收看教育类节目为主,团体活动主要是与外部相关机构开展合作,例如,由外部讲师开展艺体活动、趣味料理、乐器演奏、安全教育活动等。

(四)发达国家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质量监督与评估机制

发达国家在数年的探索中,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监督与评估机制。

德国教育主管部门会与参与青少年托管服务的机构、学校以及外部合作的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主体责任、学生的权利,并聘请专家顾问对托管服务进行监督,以提高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

澳大利亚为了提高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制定了国家质量框架,从法律的角度概述了托管服务的工作人员义务与权利,并围绕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中的教育计划与实践、儿童健康与安全、物质环境、人员安排、与儿童的关系、与家庭及社区的合作关系、治理与领导等领域,设置5级评定体系,即优秀、超越国家质量标准、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接近国家质量标准、需要重大改进的指标体系。[6]

韩国为了缩小各级托管学校服务水平之间的差异,制定了《小学托管教师运营标准》,明确了托管教室规模、托管课程内容的设置、托管教师师资要求、参与人员安全管理条例、社区托管协议等事项,以规范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工作,同时教育部还在各城市设立监督团队与信访反馈机构,负责收集课后托管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解决家长与学生的投诉,并对未能及时解决托管需求的托管教室实施问责。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主要呈现课后服务主体多元性、资金来源多渠道、托管时间设置灵活、托管内容多样化、社会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六、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析

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推动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现代化,构建社区托管服务长效机制,是教育高质量改革的当然任务。

(一)完善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法律法规,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是学校托管服务的补充,能帮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解决低收入家庭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难题,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社会服务的一部分,具有教育服务与公益性的特质,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社区托管服务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形成制度保障,促使青少年课后托管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长效治理机制,以满足“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的新要求。

从发达国家关于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治理经验来看,首先,国家层面应完善社区托管服务法律法规,出台社区托管服务实施指导意见,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制定社区托管服务实施细则,以明确社区托管服务的主体责任、主管部门义务、服务方式与内容,并制定社区托管服务场地标准、安全管理制度,形成统一完善的社区托管服务政策体系。其次,将社区托管服务纳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在资源配置、制度设计、评价激励、项目规划等方面统一制度,促进社区托管服务长效发展。最后,完善社区托管服务监督机制,组建由市—街道—学校—家长构成的四级监督小组,细化监管职责,定期对社区托管服务联合执法,对社区托管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成效进行等级评定,并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奖励与整改。

(二)设立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专项资金,落实经费保障

资金是制约社区托管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托管服务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以完善社区托管服务的保障体系。

首先,政府可为开展课后托管服务的社区进行资金的补助,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并严格监管托管经费使用情况。例如,社区可以根据课后托管班的人数,向政府申请相关的经费,用于托管活动的策划、硬件购买、社工补助、专家聘请、表彰奖励等方面,确保托管服务顺利开展;政府也可以采用统一购买“课后托管服务”的方式,将社区托管服务委托社会非盈利组织。其次,应鼓励社区在非盈利的原则下,向社会组织募捐或是招商引资,以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政府部门应完善社区托管服务经费管理机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指导与监督,严格执行经费审批管理,确保社区托管服务资金使用高效与规范。

(三)建立参与主体多元化的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体系

青少年课后社区托管服务要实现从看护服务走向课外教育,最终形成长效治理格局,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从实践探索与发达国家关于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的治理经验来看,引入社会公益性组织,如高校、图书馆、科技馆、民间团体等第三方力量,能有效提高社区托管服务质量与长期发展。社区在课后托管服务上与辖区内高校或是社会公益性组织结对,以项目化运行的方式,共建社区“四点半学校”,保障社区托管服务活动开展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在托管服务的资源利用上,社区可借助高校在软硬件设施、人才资源、育人理念、专业技术等优势,为社区托管服务提供支持,缓解社区托管服务人力不足、内容单一等困境;在托管服务需求上,社区可实施线上“点单”的服务模式,家长利用“微邻里”小程序,填写托管服务需求,而高校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制定方案,提供托管服务“供给清单”,以提高社区托管服务需求的针对性;在托管服务内容上,社区可借助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等第三方力量,开展科技讲座、趣味阅读等活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如韩国在课后托管服务中,定期邀请外部讲师开展艺术、体育、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研学之行的实践教育活动;在托管服务方式上,社区可借助多元化服务主体的资源优势,对资源优化组合,促进学习资源互融互通,实现托管服务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如社区牵头整合高校、社会公益组织等第三方力量,搭建课后托管服务网络学习平台,为学龄儿童制定线上学习课程,打破空间界限,实现线上线下学习交流双向互通,同时高校、图书馆、科技馆等公益组织,可定期组织托管学生与家长参观交流,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以丰富托管服务方式。

七、结语

社区已成为青少年融入社会、实现社会交往的重要场域,也是青少年课后托管服务供给的重要平台,在“双减”背景下,构建社区托管服务长效机制,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高质量的社区托管服务是教育公平的彰显,政府应将社区托管服务定位为社会福利,纳入公共服务领域,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扶持,缓解社区托管服务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服务需求上,以社区为中心,打造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缓解社区托管服务供需不足的难题;在服务内容上,链接外部资源,优化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解决服务内容单一困境,以促进社区托管服务高质量与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青少年社区
青少年发明家
社区大作战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