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2022-03-24孙凌云
孙凌云,唐 羽
(辽宁科技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1 东北抗联精神内容的概述
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谱系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环[1]。从红船精神开始,到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大庆精神都传承了红色的血脉,在这个红色的谱系当中,东北抗联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英勇杀敌和国际主义精神,它以其独树一帜的鲜明个性、艰苦抗战的事迹感人至深。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东北的时候提出了要弘扬抗联精神,就是要传承抗联精神,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建立和平发展的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校东北抗联史实研究专家韩劲松书记进一步概括了东北抗联精神:爱国情怀深似海,革命理想高于天,英勇杀敌血染地,艰苦奋斗志如山。
2018年9月9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提出了在六个方面要下功夫:一是在理想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在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三是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四是在提高知识和学识上下功夫,五是在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六是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这正是新时期东北抗联精神的体现,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为目标,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强化课程思政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体系化,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并从课程知识层面上升到专业知识层面、社会经济层面,以及上升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层面。
2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1)红色文化是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的资源
辽宁本溪是抗日义勇军英雄唐聚伍、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的主要战斗地,是国歌素材诞生地;本溪的摩天岭、老秃顶、老边沟、大石湖、洋湖沟以及凤城赛马的和尚帽子山区都是杨靖宇、宋铁岩等抗联英雄打击日寇的战斗场所,这些都是开展课程思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育人具有的得天独厚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2)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利用好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东北抗联精神为引领,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塑造和引领3~6岁幼儿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通过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对未来从事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3 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研究
3.1 深挖抗联思政元素,教学思政同向同行
思政教育既有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也有思想道德层面的内容。如钢琴课程教学就是一个需要踏实刻苦地练习专业技能逐步掌握及艺术情感表达的过程,抗联精神体现的也是这种努力坚持,永不言弃的革命坚定信念,这为钢琴课程的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提供了保障[2]。教师课上及课下辅导答疑时,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书育人,与学生积极互动,从读谱上、弹奏技能上及时纠正差错,从交流话语上给予引导及鼓励,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急躁心理,耐心鼓励引导学生养成学习正确心态和科学学习习惯。
课程弹奏曲目的布置,包含钢琴技能进阶练习曲、幼儿教师钢琴教育弹奏曲、我国传统钢琴曲、自编抗联题材为主的红色钢琴曲。内容选择符合学生教学进阶要求与教学实际需求,程度由浅入深。通过讲解抗联作品弹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抗联史实、抗联文化、抗联英雄事迹,这样在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能同时,锤炼学生品德修养,提升音乐感受及表现能力。同时在课内实践环节开展幼儿园音乐红色思政内容教学活动探索与实践,与掌握专业技能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通过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以弹奏教师自编抗联歌曲片段,把欣赏我校《民族脊梁》作品作为补充,浸润式渗透在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
3.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思政育人途径
课程充分运用我校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化载体,形成线上教学,线下辅导模式。线上教师发布教学通知、上传阶段示范短视频、曲目延伸表演视频,上传学生各阶段优秀弹奏视频,让学生随时观看到正确的演奏效果。云上参观体验抗联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观看东北抗联陈列馆云端讲解短视频、我校音乐舞剧《民族脊梁》经典表演短视频、抗联研究学者抗联主题宣讲视频。
学生上传阶段考核弹奏曲目、幼儿园思政音乐类游戏活动模拟授课、结课会演视频等,线上构建基础知识、核心素养、专项特长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说课、录课等多样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演奏能力的锻炼,也深入加强了同学们表达自我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小组间团结协作能力。
3.3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科学思辨能力
(1)以学生为主体教书育人。思政教育内容既有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也有思想道德层面的内容,钢琴课程更是踏实刻苦地练习与精神层面的理解的结合,这也为钢琴课程的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2)耐心细致作出各阶段的考核评价。针对学生每个阶段弹奏视频,教师都会给出成绩评定及详细评语,针对共性在每次阶段考核后做师生互评,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改进办法,让学生实时掌握自身弹奏的优点与不足。
(3)师生互动点评学生展示成果。在课内实践课、成果展示过程中,选出3~4名优秀学生的视频,定期发布在学习通讨论区里,选取不同学生,开展师生间相互交流练琴心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同学们相互观看学习和交流,养成良好稳定的练习弹奏习惯。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锤炼品德修养,让专业人才有时代担当,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达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
3.4 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传承红色抗联精神
(1)学生学习掌握了抗联钢琴曲《起来东北好男儿》《太子河水流不停》《东北抗日联军军歌》的基本弹奏方法,对抗联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感悟,提升学生对音乐美感和音乐节奏感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热情。
(2)结课时的汇报表演,师生同唱抗联歌曲,共同欣赏抗联主题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弹奏抗联歌曲时更有思想和表现力,提升课堂的互动。同时教师讲述本溪地区东北抗日联军的抗联史实,让学生认识到抗联文化精神的教育影响作用。
(3)参与我校大型红色音乐舞台剧《民族脊梁》的组织排练演出。在长达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坚持排练,体现出抗联战士克服困难,不怕吃苦,坚持奋战的精神。完成《惨声泪》《夺回我河山》《起来东北男儿》《邓司令》《唐聚五誓师》等抗联歌曲的排练、录制与演出。演出现场,随着《失落的河山》序幕的拉开,学生用激昂的声音、丰富的表情及积极的表演状态,再现了一幅幅抗战史实的恢宏悲怆画面,用真情实感传承红色抗联精神。
4 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
4.1 深化红色文化抗联精神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学效果良好,并持续进行改进。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爱校爱国。课内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第二课堂尚乐大学生合唱团、民族脊梁演创团队等)学生能够稳步掌握专业基础技能同时,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扩大覆盖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加强了美育和爱国主义的情感体验,将课程思政引入第二课堂中,学生进一步演唱抗联歌曲、红色歌曲与中外艺术歌曲,明确我校抗联精神育人方向,通过缅怀抗联英雄革命先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持续参与创作并推广我校《民族脊梁》原创文化精品建设。锻炼自身宣传学校,对自身的成长和贡献有成就感。
4.2 编著东北抗联歌曲集,创作原创抗联歌曲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整理、创作60余首抗联歌曲,为抗联文化研究、文创艺创演创积累素材,并在学校、地方推广传唱,每首歌曲附有歌曲背景介绍,歌曲演唱提示。如创编歌曲《松花江水流不停》等,创作抗联原创音乐《失落的河山》《惨声泪》《妈妈您不要哭》《你与梦想同在》等12首在2021年6月25日大型音乐剧《民族脊梁》演出,受到校内外各界好评。
4.3 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学生参加校大学生尚乐合唱团、民族脊梁歌舞团作为校内实践活动,丰富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创新探索全过程贯彻红色文化育人新途径。作为校大学生合唱团指导教师,把合唱团作为课程课外延伸的第二课堂,学前专业部分学生在这里充分发挥课程技能作用。在第二课堂上,积极组织大学生学唱、传唱、排演抗联歌曲,同时指导学前专业学生钢琴伴奏。通过讲解抗联歌曲背景,讲解抗联文化、讲解抗联英雄事迹,积极进行抗联育人工作,让学生敬畏民族英雄,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4.4 抗联精神育人成果服务社会,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1)把培养当代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服务社会与抗联主题思想教育紧密融合,把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纳入素质教育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重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品德及爱国情怀,学生参与《民族脊梁》传承抗联精神惠民演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2018-2019年学校迎新时,师生共同参与了辽宁科技学院《民族脊梁》1.0版抗联主题的大型音乐史诗三场演出,让来自我国四面八方的当代大学生感受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3)带领学生参与我校“弘扬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到农村、社区进行 “抗联歌曲大篷车”演出活动。2019年11月,本溪市总工会、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文艺演出,我校演出合唱作品《中国之梦》《向往》。带领专业学生参与本溪市科协2020年新春联谊会。学生积极参与这些社会服务活动,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通过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展现了抗联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课程思政成果,提炼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丰富教材建设规划,统筹改进教材建设。推进了用抗联精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
5 结语
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传承红色文化育人[3],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响应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环节。通过把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拓视野,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奋斗志向。同时,也让“钢琴基础”课程成为传承红色文化,传承抗联精神,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课程,推动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不断走向深入,激励师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奋勇前进、驰而不息,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篇章。作为高校教师,将在未来的教学路上,继续秉承敬畏教学,尊重学生的理念,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精心培育呵护下,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红色文化理解、感知传统艺术审美、锻炼能力核心素养、润物式加强美育和爱国主义的情感体验,培养当代合格大学生,担当起新征程教育教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