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红色文化助力辽宁经济的举措探析

2022-03-24史佳颖方鸿志

关键词:辽宁红色精神

史佳颖,方鸿志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弘扬红色文化助力辽宁经济的举措探析

史佳颖,方鸿志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通过弘扬辽宁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巩固建成文化强省的成果,推进辽宁经济全方位振兴。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将辽宁省丰饶、优质并蕴含着诸多历时态正能量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为坚定党的初心和使命增添新动力,为助力辽宁经济振兴提供新思路,为推动辽宁红色文化建设凝聚新力量,为塑造辽宁红色精神注入强心剂。

红色文化;辽宁红色精神;经济振兴

辽宁红色文化对于提升辽宁省文化影响力、满足新时代辽宁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需求以及助力辽宁经济腾飞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辽宁红色文化发展的时代价值,对坚定党的初心和使命、带动辽宁经济振兴、塑造辽宁红色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辽宁红色文化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为坚定党的初心和使命增添新动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1]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承载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视死如归的伟大建党精神。弘扬辽宁红色文化是紧随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只有将红色文化继承好、发扬好,才能为坚定党的初心和使命增添新动力。

(二)为助力辽宁经济振兴提供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地区应在新时代的环境下逐步形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里的协调发展不仅包括区域协调、城乡协调、陆海协调,还包括经济振兴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辽宁红色文化作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赋予了辽宁百姓以团结一心、守正创新的精神风貌振兴辽宁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推进东北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将红色文化作为辽宁文化产业的显著标签,对推动辽宁红色文化产业转型、创新辽宁经济振兴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的文化产品以及带动辽宁经济全方位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三)为塑造辽宁红色精神注入强心剂

辽宁红色文化蕴含着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舍己为人的精神追求,这些内涵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提高对辽宁红色精神内核的认识水平、增强对辽宁红色文化的创新能力、推进对辽宁红色文化价值的挖掘工作,将红色文化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凝聚辽宁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能够激发辽宁人民守正创新的文化凝聚力,为塑造辽宁红色精神注入强心剂。

二、弘扬红色文化助力辽宁经济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十九届六中全会又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2]这表明,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智力支持作用愈加显著。但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常态化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繁重艰巨的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使得辽宁红色文化助力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形式较单一

文化传播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借助某种符号和媒介,主动开展文化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以使文化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人民追求更高境界、更有品位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红色旅游是人们比较青睐的传播方式,这也是辽宁地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比较广泛采用的形式之一。以辽宁锦州为例,进入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苹果园廉政教育基地,浓厚的解放战争革命气息扑面而来,无处不体现着革命先烈不畏牺牲、以求和平的红色精神。在这样的红色环境中,亲身体会辽宁特有的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仅拉动了辽宁经济增长,也促使一种新的消费热点产生。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也成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的环境下,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红色文化的方式受到了限制,也凸显出单一的传播形式在辽宁红色文化的弘扬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与此同时,红色旅游这种传播形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无法让红色文化的内容得到及时更新。例如,在不同的传统节日中,定期对文化展板的更换,可能会过多地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增加当地的财政负担,影响辽宁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整合力度不够,对于前来体验的游客不容易形成相对全面、较为系统的红色文化体系,进而影响游客的体验效度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面对如此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突破现有的单一化传播方式,是弘扬红色文化、助力辽宁经济振兴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红色文化内涵精炼但品牌效益不显著

红色文化的内涵十分精炼,其中蕴含着以人为本、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敢为人先、突破自我的时代理念,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气概,以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中国气派等,这些都为辽宁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红色资源的价值及开发运用原则探析》一文指出:“许多革命老区虽然地处偏僻,但其发展旅游的优势也正缘于此。”[3]这些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而且民风淳朴,极具地方特色。正是在类似这样的革命地区诞生了勇于牺牲的抗联精神、舍己为人的雷锋精神、胸怀天下的英模精神。但人们对这些精神的诞生地以及当地人民的精神风貌缺乏了解,对革命圣地转向旅游胜地、精神力量转为市场品牌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辽宁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被人们所熟知的都是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但是仅挖掘这些区域的红色资源就会造成两种后果:第一,加速当地红色资源损耗速度;第二,无法形成红色文化品牌效应。文化的力量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在中国革命史上,许多革命精神都是在“偏僻”的地方诞生,但是,由于交通和通信的不发达,这些文化也逐渐被淡忘。随之销声匿迹的还有红色革命精神,这些从战火中淬炼出来的革命精神同样是支撑我们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例如,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沈南第一党支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等革命遗址所传递的不畏艰辛的革命精神。如何将这些“埋没的资源”进行挖掘,并结合当地特色与时代精神帮助其“复活”,是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红色文化资源众多但缺乏有效利用

辽宁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众多,但部分红色文化资源逐渐被“埋没”,对这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包含两种情况:第一,针对尚未彻底挖掘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有效利用率较低;第二,已经面向大众的辽宁红色文化尚未品牌化、体系化。对于尚未“面世”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时,通常可能出现史实失真、过度点缀等情况,进而使得大众对原本“偏远”的文化资源再次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开发资源的浪费,最重要的是影响大众对宝贵革命精神的感受。

针对已经“面世”的红色文化资源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例如,沈阳市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很多的革命事迹,红色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然而只有少数的革命遗址开发保护较为完整。例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相关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巨大的影响,革命遗址相对比较受重视。还有部分革命遗址因在历史上经历的事件或代表人物影响力较小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宣传。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只是陈设了相关的博物馆,单凭陈列的方式很难让游客产生对红色文化深刻的体验。例如刘少奇同志的秘密住地旧址,作为文物保护对象之一,只是对旧址保持了原貌,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事迹有过多的动态介绍,游客难以感受到当时人物所处的危难情况和人物的革命精神。因此,如何将“面世”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被“埋没”的革命遗址进行有效利用,是红色文化助力辽宁经济振兴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弘扬红色文化助力辽宁经济振兴的举措

(一)技术融合,拓宽红色文化弘扬路径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凭借其全天候、全方位、全领域、时效快等优势占领了传播领域,它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构建大数据下红色文化阅读平台。数字终端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算法运营,做到信息精准推送。它能够根据受众的不同,进行私人定制,统一将红色文化的标志设计在电视广告、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一系列媒体软件上,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气息;充分利用各大高校思政课堂、城乡居民社区、各种娱乐场所,弘扬辽宁红色文化,拓宽红色文化传播的范围;将大数据生态链作为辽宁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精准定位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并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辽宁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充分利用用户对红色文化的消费,形成新的文化产业链条,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构建多位一体红色文化体验平台。将互动投屏、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媒体展示手段作为辽宁红色文化传播的体验平台,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红色文旅IP。例如,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可以建立“交互型”线上数字博物馆,让消费者随时随地了解馆内的内容,感受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以此来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者足不出户体验锦州红色文化的需求。同时,在馆内利用“沉浸式”技术,融合声、光条件还原馆内陈列事件的真实场景,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拓宽辽宁红色文化的弘扬路径。

(二)区域协作,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大力宣传辽宁红色文化,提升红色产业经济效益。区域的产业融合会带来区域文化的碰撞,区域文化的交融也会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在进行辽宁红色文化宣传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历史条件与地区特色等多重差异,特别是面对多种红色文化的交融,避免进行文化优越性的对比,运用辩证思维看待文化差异。用红色文化拉动辽宁经济发展要突出三个原则:一是要挖掘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真正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二是要考虑辽宁人民的消费水平,生产在百姓经济承受范围内的文化产品;三是适当增加一些公益类红色文化产品或是建筑,例如红色文化公园、红色文化展馆等,积极构建红色文化集合体。

大力挖掘辽宁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辽宁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因文化差异而造成文化交流障碍、产业融合困难的问题。因此,辽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既要继承辽宁红色文化的历史传统,也要着重挖掘辽宁红色文化的特色,通过数字式红色文化交流平台,推动辽宁红色文化向产业经济的实体转化,同时为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提供新的消费热点。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和云数据,激发辽宁红色文化同其他区域文化的精神共鸣,发掘共同的产业价值,在辽宁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增添其他区域的文化内涵,完善辽宁红色文化产业结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促进辽宁红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三)科学规划,体现红色文化资源价值

加强红色文化的科学规划,促进辽宁经济持续发展。对辽宁地区的红色文化和物质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体现红色文化的本体价值,形成不同层次的红色文化发展体系。重点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拓展与之相关的外延产业,形成辽宁红色文化产业链,通过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热度提升辽宁经济。

注重辽宁红色文化传统,创新文化价值呈现方式。在文化管理和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因此,要注重对辽宁红色文化历史根源的记载,这是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的根基所在。可采用以“地方志”为主线,向年鉴、资料库、地情网站等多位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方式,做好红色文化的记载和保护工作。红色文化价值的呈现方式主要包括红色旅游产业和红色公益事业。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时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生态与人文的协调发展。红色公益事业应发挥辅助性、弥补性作用,同红色文化产业一同助力辽宁经济全面、全方位振兴。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 2021-11-17(01).

[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 2021-11-17(01).

[3] 刘争先. 红色资源的价值及开发运用原则探析[J]. 当代经理人, 2006(21): 1386-1387.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5.008

F59

A

1674-327X (2022)05-0025-03

2022-04-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KS079);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般课题(2021lslhzyb-08)

史佳颖(1995-),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生。

方鸿志(1965-),女(满族),辽宁锦州人,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许伟丽)

猜你喜欢

辽宁红色精神
辽宁之光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辽宁舰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