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演进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哲思
2022-03-24艾志强
高 爽,艾志强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人类社会演进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哲思
高 爽,艾志强
(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哲思课题,更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焦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形态:原始社会,人对自然心存敬畏;农业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工业社会,人对自然攫取、破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演进都会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转变在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需要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方面着手,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人与自然;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生命共同体
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自然现状是人类所面对的生存困境,这凸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状况,如何认识二者的关系已成为当下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反思视角,梳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对于化解人与自然矛盾,探寻人与自然和解的路径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
一、原始社会:人对自然心存敬畏
自然界四时交替,百物变幻。人类祖先诞生于自然,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祖先为了满足生命的供给,于是逐渐顺应自然变化并通过劳动来学习如何生存与生活。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祖先不仅将四肢的束缚逐渐解除,而且在自然界中发现了火,利用火,以至于人工取火。火对于原始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还产生了自然界独一无二的声音——语言。恩格斯曾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303
人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出发的原点。恩格斯指出:“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又增添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便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加确定的方向。”[1]308这一论述表明,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即原始社会的形成具有内在发展的动力和趋势。
人对自然心存敬畏之心。原始社会中的人类由于生活能力低下,他们过着群居生活,对于未知的自然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他们将自然物和自然天象蒙昧地视为拥有强大神力的客观对象。自然界既为原始人类提供衣食住行,还会带来可怕性的灾难。在混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对自然既依赖又畏惧,视自然为神明所主宰。
经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自然界也烙印上了人类的足迹,开启了自然界人化的进程。即便如此,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面对自然仍然心存敬畏之心。
二、农业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转变了人与自然最初的关系。人类由原始社会迈进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工具经历了旧石器——新石器——铁器等时代的不断改进,人类在实践生产中对自然的作用能力不断提升。生产工具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社会的人类不再像原始社会那样群居生活,而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人与人的关系也在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发生着改变。在农业社会,人类主要以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在耕种过程中,人们逐渐掌握了自然的基本规律,依季节播种、收割。人类不再满足于自然直接供应的食物,而是通过耕种使物质产品更加丰富。同时,自给自足的物质生产方式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人们的世界观也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普遍应用,人类的认知程度提高了;对感知、观测到的物质不再畏惧,而是能用理性的思维去面对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马克思强调,个人实体、个人最初拥有的物质、千方百计造就的物质,都是他们得以持续生存的条件[2]。如果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人的能力、意识、需求的满足等受其主观能动性影响。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水是万物的根,他的思想为欧洲自然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人类探索自然产生了深远的启示。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其所写的《家政论》一书中阐释了农业对于经济的重要性,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他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农业若兴盛其他行业也兴盛;倘若农业一旦衰落,则海上和陆上其他一切产业活动部门也随之凋敝。”[3]这种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的发展观改变了人与自然“分庭抗礼”的相处模式。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自然哲学思想就已经锋芒毕露。道家的始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人民依据大地进行劳作、生活、繁衍;大地依据天的四季交替,孕育世间万物;上天依据“道”来运动;“道”则顺应自然规律。老子所说的“道”是指凌驾于宇宙万物之上的本体,又存在世界万物之中,“法”不是人为规定的法律法规,而是自然而然的“法”,人本性的“法”。这段表述将人与自然、宇宙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三者和谐统一的思想。“老庄坚持人类与自然、宇宙整体的统一,把个人作为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把个人置于与他物平等相处的地位的前提下来确认自我、规范自我,以达到万物得一而生的境界。”[4]“道法自然”在人类的自然活动中具有启示与教育意义。
三、工业社会:人对自然攫取、破坏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的爆发,化学、物理学、电磁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技术被普遍应用于社会生产。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将机器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作业,庞大的机械助力工业和农业生产,赋予了人类开发、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就此被打破,农业被工业同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飞速发展。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资料拥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马克思十分关注底层社会的人们,在《资本论》中也有关于当时社会底层贫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处于水深火热生活的论述。“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5]在早期英国,资本主义通过“圈地运动”将土地与农民相割裂,面对唯一生产资料的失去,农民被迫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成为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不仅如此,女人和儿童也是资本家剥削的对象。资本主义生产运行的基础是私有制,资本家贪婪地利用着一切可以利用的劳动力,视线以内的事物都被当作攫取利益的生产资料,以工资为条件利诱工人按照他们设计出来的模式来工作,无情地视工人为生产产品的“工具人”,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主义利益的最大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原动力,刺激着利欲熏心的资本家无节制地扩大再生产。
在工业社会,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二者是有关联的,一方发生变动,另一方也会受其影响。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相互影响的。资本家将自然作为可以获取利益的“百宝箱”,土地能源、气候能源、水能源、生物能源和矿产能源等自然能源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开采,自然承受力和恢复力严重失衡,“供不应求”成为资本攫取自然资源和利润的真实写照。人类吞噬着自然,破坏着自然,完全忽视了人来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这与自然发展的辩证法背道而驰。在原始社会,自然是人的神,人听命于自然;在农业社会,人顺应自然规律成为土地的主人;而在工业社会人成为制定“规律”、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神”。
工业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带动经济增长,其中关键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本应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保障自然安全的手段。而资本所有者运用科学技术在满足私欲的过程中,使得科学技术不但成为剥削工人阶级的武器,而且还成为了污染自然的帮凶。恩格斯亲身经历了当时工业生产对空气、河流的污染。恩格斯曾提到,各大工厂上的烟囱冒着浓烈的黑烟,空气中掺杂着有毒气体,生活在极其恶劣环境中的人们回归到了最低阶段。伴随空气污染的还有河流污染,工业生产出来的各种颜色的污水不加制止地随意排到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了水源。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的异化在资本家追逐利益的逻辑中应运而生,“反自然”行为肆虐横行超出了自然的忍耐,自然开始实施“反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报复”,不断出现的气候异常、资源短缺、地震洪流等自然灾害从部分地区扩大到整个地球。
四、人与自然的和解——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一)深刻认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源于自然,自然造就人类,人同自然共同发展,人与自然休戚与共。马克思提出了自然影响人类生死存亡的理论。自然和人的关系可以形容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态危机的加重需要人类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坚决抵制人类中心主义,将人放置于自然整体之内,遵循其他生物的生存规律,进而协调好生态平衡。
(二)形成放眼于未来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工业社会,资本主义聚焦于眼前利益,视自然资源为获取资本的成本,奢侈无度地开发、使用自然资源。资本的不断积累导致自然资源被大量耗尽,生物链断裂,生态系统混乱,自然环境遭受严重污染。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时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可持续发展”,但是从他们的一些著作中可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身影”。马克思认为,站在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土地不是个人的私有物品,而是世代相传的自然资源。
(三)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自然,复杂、奥妙、多变。在现代社会中,自然不再是主导人与自然关系的“舵手”。而具有思维、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画师”。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不同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所以学会善用自然规律是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的关键。
在中国辽宁省西北部有一个叫彰武县的地方,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春季风大且沙多。土壤干旱、漫天飞沙的自然环境给当地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彰武县林地面积很少,森林覆盖率低,严重地影响着全县乃至全省人民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树木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但有的树木不能适应彰武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科学家们经过甄选,决定采用喜光性强、根深、在沙丘地区生长良好的樟子松作为实验树木。在长时间的栽培过程中,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樟子松的树枝开始干枯,叶子开始衰败,有生病的症状。科学家们没有放弃,不懈地对自然进行探索,终于在彰武县章古台区域内找到了一种生长快速、抗旱能力强、无明显病虫害的树木,将其取名为彰武松。从此彰武县人民看到了治理风沙的希望,人民群众踊跃投身治沙活动中,先进个人和造林大户不断涌现,彰武县的生态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栽植了上百万亩彰武松,编制了密如蛛网的东北防护林,筑起了辽西北的第一道绿色屏障,为辽宁防风治沙做出了贡献。彰武县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彰武县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全县粮食增产,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彰武县依靠自然改善生存环境的例子告诉人类,善用自然规律就可以实现自然与人类“双赢”的美丽图景。
[1]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6-67.
[3] 李泉. 西方农业经济思想与理论演变及其启示[J]. 理论探究, 2010(1): 3.
[4] 瞿建权, 李玉用. 道学思想的当代定位及其价值新探[J]. 船山学刊, 2008(2): 105.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四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822.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5.004
A8
A
1674-327X (2022)05-0011-03
2022-03-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YJAZH002)
高爽(1989-),女,辽宁葫芦岛人,硕士生。
艾志强(1975-),男,辽宁凌海人,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叶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