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
——以黔东南服饰文化为例

2022-03-24龙寸英李德宽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黔东南服饰文化

龙寸英 李德宽

(宁夏大学 法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展开了全方位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和频繁深入的民族交往不仅见证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文成公主入藏”等文献记载的历史事实,也可以从“雅歌儒服”“上衣下裳”等各民族文化随处可见的互鉴融通中得到例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多体现于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也体现在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的细节之中。正是各民族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交流交融细节,构筑了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黔东南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便是中华民族交融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写照,黔东南地区各民族通过贸易、通婚等形式,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互信和互学互鉴,最终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格局。黔东南各民族服饰文化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体现,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黔东南服饰文化持续涵化演变,呈现出新的文化特征,形成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最佳样本。本文以黔东南地区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探析各民族服饰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反映黔东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态势和各民族共同性不断增强的客观样态。

一、黔东南服饰文化中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符号,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宗教信仰,体现着民族的审美观念[1]。黔东南是汉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民族共同的聚居区,这些民族各有独特的服饰文化,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多民族共生的区域环境造就了服饰文化的多元形貌,使黔东南地区服饰文化辉煌灿烂。随着黔东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程度不断加深。由于苗族是黔东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泛分布在黄平、施秉、凯里、雷山、台江、丹寨、剑河等地,其服饰文化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苗族服饰文化与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交融主要体现于上衣、百褶裙和银饰等方面。

(一) 上衣、百褶裙的交流交融

苗族女性服饰的款式多样,在不同地区其差异较大。苗族服饰由上衣、百褶裙、银饰等部分构成,衣服主要是大襟短款,领口较低,袖子短而大,这些服饰具有区分身份角色标志,是人生礼仪过渡符号[2]。苗族服饰有盛装和便装之别,盛装最为隆重,一般只在特定场合才会穿,具有庄重、神圣之意。便装则是日常生活时的着装,但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苗族女性上衣自制自染成色,颜色以紫红色、紫黑色、蓝色等为主,图案常用龙、凤、蝴蝶等花纹。便装衣服的装饰元素较少,多数由单色面料制作而成。随着黔东南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苗族便装文化发生了较大改变。一方面,苗族上衣逐渐出现了刺绣图案的装饰,其刺绣图案借用了黎平肇兴侗族女性刺绣花纹。另一方面,苗族服饰的颜色更加丰富。其色调借鉴了侗族、仫佬族等民族服饰的颜色,如施秉、黄平等地的苗族便装上衣颜色由相对单一的青色转换为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并存。

苗族女性下装即百褶裙,其款式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雷山西江地区长裙、黄平地区中裙、榕江空申短裙。不同地区苗族百褶裙的装饰各异,黄平地区裙子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系在腰上的裙首、飘动的裙身和聚集苗绣精华的裙脚,其制作需要4丈长的布料完成。随着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交融,苗族的百褶裙借用了其他民族百褶裙的文化元素。凯里、施秉等地苗族便装裙子的款式、刺绣、长度、颜色等方面便借用了侗族的文化元素,发展成为只有40厘米长的短裙,图案、花纹、颜色越来越丰富多样。

苗族上衣、百褶裙在版型、风格、颜色、面料、刺绣等方面的变化是各民族密切交往交流交融演变的结果。苗族服饰不断吸收、借鉴侗族等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并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整合成新的服饰样式。黔东南各民族服饰文化交融不仅促成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转变,有力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 银饰的交流交融

银饰是苗族服饰必不可少的配饰,银饰映射出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苗族银饰种类较多,包括银凤冠、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等。在与其他民族的接触和交融过程中,苗族银饰也产生了较多变化。一是银凤冠的演变。苗族头饰银配饰差别较大,其中较为经典的是苗族银凤冠,它是黄平、凯里等地苗族服饰中最精美的部分,即一顶圆形的银帽,圆顶中央放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鸟或牛角等,周围装饰小鸟、蝴蝶、花朵等图案相伴,银帽边雕刻有龙花纹,垂悬各种配饰。侗族银头饰主要是银簪、银凤冠等,银簪尾端一般悬挂有银链,银链上有一只凤凰,垂挂处装饰有鱼形、三角形等银片。随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苗族银帽装饰借用了侗族头饰上银花、银片,同时侗族银头饰也借用了苗族花纹配饰。二是银项圈的演变。苗族颈部配饰种类较多,包括环形银链、椭圆项圈、银锁、银项圈等。银项圈由一个圆形银片构型,边缘一般挂有铃铛、银刀、铜鼓状等饰物,项圈上刻有两条龙等图纹,长度留到腰带部位。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苗族银项圈部分样式借用了侗族环形银项圈的款式,同时侗族也会佩戴苗族银项圈等。三是银耳环的演变。不同地区苗族在历史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银耳环,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交融中,其银耳环样式相互借用,不断创新发展。施秉地区苗族女孩会佩戴侗族女子的球形耳坠,上部分是由半圆组成一个花瓣球形,下边缘垂挂一串串叶子形银链等。四是银手镯的演变。苗族银手镯两边有环形缠绕能控制大小的实心银手镯,有银片上面镶有各种图案的银手镯,还有环形内空外雕花的银手镯等。现今,黔东南各民族银手镯相互借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苗族常用侗族镂空雕花银手镯,侗族也会使用苗族部分款式的银手镯。即使是较少使用银饰的仫佬族,也逐渐开始使用苗族的部分银饰,如黄平地区仫佬族,会佩戴苗族银手镯,或者在衣服上挂苗族铃铛等。随着黔东南地区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银饰文化相较传统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共同性不断增强。

在黔东南地区,服饰文化的交流交融不止发生在苗族、侗族、仫佬族等民族之间,同时也影响了部分汉族。在黄平、施秉、凯里等地,有些汉族群众也会为出嫁的女儿和迎娶的媳妇准备一套民族盛装。盛装穿着已然成为黔东南部分地区各族人民共同遵循的文化习惯,只要出现结婚、乔迁、满月酒等活动,各民族的妇女就会相约同往,形成了个体的文化交流圈,在固定圈子内大家都约定俗成地穿着盛装,如此才能显出“团队气势”。这种“圈子”文化也影响了当地汉族,久而久之,汉族参加活动也会穿着民族服饰。如果汉族娶了苗族媳妇,需为媳妇准备好苗族服饰,以便于媳妇婚后参与各项活动。或苗族娶汉族媳妇,更需准备苗族服饰,便于新娘参与家族活动、融入苗族文化,营造各自的“圈子”。每年黄平谷陇镇九月芦笙会,不仅苗族穿着盛装参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也习惯穿着苗族服饰出席。

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绝大部分汉族都会因为亲戚、朋友等关系参与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族生活中,反过来汉族文化也对少数民族心理和行为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语言互通、文化互动、生活互助。各民族通过日常交往、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各民族的共同性,强化各民族的共同认识,逐渐形成了文化多元、文化共享的文化交流交融模式。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民族服饰文化,立足本土特色,汇入民族心理,融入各族元素,推动了黔东南地区各民族交流交融[3]。

服饰文化交融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古往今来,不同民族的文化互相学习、相互吸收的过程从未间断。但是,只有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保持本群体文化的核心特点,才能避免文化的同质性发展。从黔东南苗族服饰文化发展来看,对其他民族服饰文化的借用主要体现在便装和部分银饰,便装的面料、图案虽然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元素,但其衣服、裙子大体款式并未改变,部分银饰也添加新元素,但主要特征并未受到影响。黔东南地区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只要保持地区服饰文化的核心要素,服饰文化便不会丧失其独特性和生命力。

二、黔东南服饰文化中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成因

(一) 相似自然环境是黔东南服饰文化交融的根本原因

生态人类学家哈里斯认为适应环境是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解释机制,论证了文化特征与环境适应的关联性和合理性[4]。人类采取什么样生存技能,形成何种文化和文化圈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在相似的生态环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饰文化中的刺绣、银饰装饰等共同的文化形式和鱼、凤凰图案等普遍的文化符号。同时,促使各民族形成了相似的审美习惯,这些审美习惯构成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基础。自然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形成、发展、交融的关键因素,黔东南各民族以相似的自然环境及亲缘文化为背景,各民族服饰文化长期相互借用,形成了民族服饰文化交融发展的独特现象。

(二) 融洽民族关系是黔东南服饰文化交融的基础原因

黔东南地区互嵌式居住格局及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是黔东南服饰文化交融的前提条件。黔东南地区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为汉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民族深入交往互动奠定了基础,促成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不断交融。黔东南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诸多交往、交流,特别是红白喜事等重要活动,更需要同一村寨及周边村寨邻里的互相帮助。在长期交往中,各族人民都融入到彼此生活中,不分你我、一体同心。各民族服饰文化在各族人民和谐友善融洽的交往氛围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各民族服饰文化在吸收其他民族服饰精髓、特色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创新,形成了黔东南各民族百花齐放又相通相融的服饰文化景象。

(三) 交通发展是黔东南服饰文化交融的关键原因

交通是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相互交往的通道,是破解地理隔离、实现社会性互动的基础,交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了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过去黔东南地区的各民族各村寨交往交流的交通方式基本上只能靠步行,交往区间狭窄,各民族只能孤立生活于狭隘的地域环境中,其交往交融程度十分有限。新时代,党和国家加大力度支持贵州省黔东南交通设施发展,建成了完善的公路+铁路+高铁+飞机的交通网络,形成县县通高速和村村通公路的良好局面。黔东南州政府利用良好的文化资源和交通条件,引进外资、发展旅游,既推动了黔东南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扩宽了黔东南地区的开放程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对外交往。黔东南各民族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各民族服饰文化在频繁、深入、紧密中实现了相互借用和相互影响,不断加深了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的程度。

(四) 市场化发展是黔东南服饰文化交融的重要原因

文化发展离不开市场化推动,文化经济是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主体的消费观、认知模式以及相互经济关系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了基础。同时,市场化发展也改变了市场主体的生活样态,推动各民族文化创新、文化交融,形塑了新的文化态势。市场经济活动影响着黔东南及周边地区各民族的日常生活,是黔东南地区服饰文化交融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市场改变了各族人民的审美观、文化观,当前黔东南各民族的服饰基本上都是向市场购买,手工缝制的服饰越来越少,市场生产的服饰产品影响、引导着黔东南地区各民族形成共同的审美和喜好。另一方面,市场化加快了文化交融的进程,市场是黔东南地区各民族通往外界的重要窗口,市场化发展使越来越多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进入了当地居民的视野,供其选择和转化。

三、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 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有利于构建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

长期以来,黔东南汉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民族之间交往从未中断,形成了和睦友善的民族关系。新时代,黔东南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不断深入推进,对地区民族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黔东南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各民族在深度交往中不断增强对彼此文化的认识,达成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共识,打破了一些旧有偏见,消除了各民族的文化歧视等,各民族形成了更为和睦的民族关系。另一方面,黔东南服饰文化交融加快了黔东南地区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交融过程中构建出新的合作模式,形成了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就业增收都围绕文化交融而展开,社区内各民族的嵌入程度不断加深,逐渐形成更为紧密的互嵌式社会结构。黔东南服饰文化交融通过对传统文化重新整合,增强了各民族服饰文化的共性,强化了各民族心理层面的相互信任和相互认同,推动黔东南地区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为各族人民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持续动力。

(二) 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

黔东南地区各族人民在服饰文化交流交融中,对民族服饰文化产生了新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了民族服饰文化的独特性和时代价值,强化了各族人民保护、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意识,推动了黔东南服饰文化的繁荣发展。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各族人民更深刻理解了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的相互价值,认识到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性,但这种价值往往需要在更广阔的视域中才能得到更好地呈现。黔东南民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随着黔东南地区开放程度不断地提升,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的程度也逐渐深化,因而黔东南服饰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被激发,各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夯实。

(三) 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有利于加快黔东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黔东南服饰文化交流交融,进一步激发了民族服饰文化的经济价值和时代价值,服饰文化逐渐完善的产业链和不断提升的产业效益加快了黔东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黔东南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经济基础。一方面,服饰文化交融为市场经济提供原料基础,增加了各民族的贸易往来,扩展了民族文化的贸易圈,为激发民族服饰文化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服饰文化交融使越来越多的黔东南及其他地区的民众认可、欣赏黔东南民族服饰,潜移默化地成了黔东南民族服饰文化的消费者,深化了黔东南民族服饰文化的市场潜力和市场价值。文化交融使人们对服饰款式、风格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反向推动了民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激发了黔东南民族服饰文化的经济价值。在需求和经济基础上,黔东南地区逐渐形成了民族服饰文化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民族服饰文化产业链不仅吸纳了大量的当地群众,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经济收入,以此扩展了黔东南与其他地区的市场融通程度,推动了黔东南地区社会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更有利于拓展巩固民族地区群众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黔东南地区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5]。

(四) 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有利于推动黔东南民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

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并不是要一成不变地延续传统文化,而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交流交融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不断与其他文化互通,借鉴吸纳、学习他者文化,不断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创新民族文化载体,在交流交融中增强文化的竞争力、生命力,才能使民族文化“永葆活力”。黔东南地区各民族服饰文化在交流交融中繁荣发展,既丰富了黔东南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使黔东南地区各民族服饰产生了新的变化,又推进了黔东南地区各民族服饰文化创新发展,加快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黔东南传统民族服饰多以手工制作,步骤繁琐,耗时耗力,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套传统民族服装。当前民族服饰以机械绣花图案代替手工刺绣,极大促进了黔东南民族服装的传播和推广。一切文化都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饰文化亦需要其他民族文化元素来充实,使其更加饱满、更具活性。

结语

黔东南地区相似的自然环境、融洽的民族关系、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是推进黔东南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因素。黔东南各民族服饰文化交融又促进了黔东南服饰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了黔东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黔东南地区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推动了黔东南地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时,黔东南各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交融更多处于“自在”发展的状态,还需进一步激活其积极因素,形成黔东南地区更积极的文化交融局面,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黔东南服饰文化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遇见黔东南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诗书画苑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寻味贵州——黔东南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