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党视域下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研究
2022-03-24储萃
储 萃
(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文化教学中心, 江苏苏州 215028)
整体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这就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队、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都要有更高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党的建设领域更是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62强国必先强党,强党才能强国。质量强党的新理念,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领导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是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65。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才能真正落地落实,才能为质量强党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在质量强党视域下,深刻把握基层党的组织力提升的重大价值以及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基层党的组织力的全面提升是新时代走质量强党之路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议题。
一、质量强党视域下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的重大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之音,质量强党视域下,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
1.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提升基层组织力”这样具体的概念和同样的描述,但在他们起草的《共产主义同盟章程》中就严格规定了党组织的制度,如在第五条和第六条就分别明确规定“同盟的组织机构是: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支部的组成至少三人至多二十人”[2]572,包括组织纪律、组织地位等也都分别做了规定。俄国革命时期,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充分利用党的公开支部和秘密支部、党小组和党的外围小组相结合的方式,使其成为在群众中“进行鼓动工作、宣传工作和实际组织工作的据点”。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进一步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联系群众、抵御外国武装干涉的桥梁和纽带。在军队的每一个单位成立共产党支部,在广大农村建立农村党支部,极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3]。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建党以来,一直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三结合”的方式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即基层组织建设与军事单位相结合、与根据地各地政权相结合、与各类群众团体相结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党集中力量对党员进行了清理和教育培训,纯洁和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扩大党组织在基层的有效覆盖、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模式、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来推动改革发展,确保党能够吸纳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力量、新组织和新机制,从而不断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以极强的政治敏锐度提出“质量强党”时代的到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的要求。
2.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质量强党的重要保障。要走出一条内涵式、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强党之路必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习近平提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4]这充分说明了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价值,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稳定的根基,基层党组织力的强弱,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也直接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能效。因此,在质量强党的视域下,全面从严治党要延伸到基层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基层党员身上,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工作方法、平台载体、党员教育等环节,严把党员入口关,凝聚党群合力来提高基层党的组织力,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
3.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迫切需要
安全稳定和谐的基层社会治理面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根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49的社会建设目标。习近平在2020年9月17日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5]基层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基层党组织是解决社会治理工作中难点和矛盾的第一窗口,要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矛盾、凝聚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各方力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必须要依靠基层党组织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在2017年6月12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6]这表明了要创新社会治理格局,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以基层党的组织力提升凝聚多方合力,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
4.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表明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机遇和风险并存,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如何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及应对来自国内外的重大风险考验,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尤其是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上下功夫。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实践者,也是强基固本的执行者,更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挑战者。系统性风险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军队等整体性的风险叠加,要求我们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运用整体性思维来应对这样的风险挑战。而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基础所在,要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不断提高防范、应对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和规律性认识,完善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探索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行动框架,这是我国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
二、质量强党视域下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存在的现实问题
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拥有基层组织486.4万个,其中,机关基层党组织74.2万个,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93.3万个,企业基层党组织151.3万个,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16.2万个[7]。我国基层党组织存在数量众多,类型各异,地区差别大等特点,要提升基层党组织力,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厘清各类型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特殊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1.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突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62。然而,现阶段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政治功能不突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一些基层党组织政治意识淡薄,党中央以及上级党组织的方针政策不能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不能严格遵守。没有强化组织生活的政治属性,存在不严格不到位的现象,存在庸俗化、娱乐化、平淡化的倾向,有的基层党组织将组织生活与工会活动、工作例会等混为一谈。有的基层党组织极度边缘化党建工作,被动开展党建活动,本末倒置地将业务能力作为党建工作的考核标准等。二是政治引领力不足。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不能有机融入企业治理结构中,不能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治理作用,导致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力弱化。三是自我革新能力不足。很多基层党组织,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总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不能够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组织生活的常态。有的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没有拿出“动真碰硬的勇气”去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2.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不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1]68,这里的“本领”就是指执政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政治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驾驭风险能力等。目前,基层党组织存在诸多能力不足的现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能力不足。重点突出在理论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上存在欠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如果基层党组织没有先进的与时俱进的理论进行指导,那么就如同航海家失去指南针一样,把不住方向。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包括党建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功能创新、文化建设创新的能力不足等,例如有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居党组织班子成员“老龄化”严重,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这是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由于有的基层党组织总是怀有“得过且过,不出事都好过”的懒政心态,习惯按部就班,不主动思考和学习,这也是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够推陈出新的重要原因。三是防范系统性风险能力不足。特别是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领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政治安全方面,西方对我国政治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由来已久、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迫在眉睫、我国多个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被西方国家“卡脖子”事件频发、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的污染问题态势严峻等等,这些风险相互交织和影响,如果不及时防范,将会引发全局整体性的风险挑战。这些风险防范一方面要靠顶层设计来全局考量,另一方面要靠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要靠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智慧去应对和化解。
3.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强
基层党组织执行力是影响基层党组织力发挥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强的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推行任务清单制,问责机制不健全,造成互相推诿、职责不明确的现象。二是没有突破党组织工作“柔性化”特点。存在党建指标虚化空洞,党建工作指标没有与党组织班子成员的绩效挂钩,没有以问题为导向,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三是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包括“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管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有的基层党组织对于新党员的把关不严格,把不符合要求的人员纳入党组织中来,甚至一些基层党员常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的组织关系在何处,对于这样的党员,基层党组织却放任不管,不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及时进行处理。
4.基层党组织社会发展推动力不强
能否推动社会发展是衡量基层党组织力强弱的标准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推动社会发展的表现也不同。一是推动社会发展体现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上。例如,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够发挥引领作用,凝聚社会治理的各方合力,导致居民、物业、社区之间矛盾重重,间接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二是推动社会发展体现在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上。例如,一些国企在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基层党组织不能够将党建工作很好地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造成“两张皮”的现象,有的党组织干部不能进入企业行政决策层,导致党建工作让位于生产经营工作。三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发展上。例如,一些机关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僵化,组织生活形式化,不能以人民公仆的身份贴近岗位和群众需求,机关“办公室党建”现象严重,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四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一些高校党组织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导致一些高校教师不能遵守师德师风,不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教育学生。除此之外,还存在党委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不高等一些问题。诸如此类都是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问题所在。
三、质量强党视域下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的主要路径
1.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第一,坚定政治信仰,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政治信仰是一种政治理性的反应,它是特定政治形态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党员干部的信仰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锤炼党性。要做到知行合一,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实践,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第二,提高政治能力,勇于担负政治责任。习近平深刻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8]政治能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修养、提高本领、干好工作、应对风险挑战应具备的极端重要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必须要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担当,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政治要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多元文化交织、复杂矛盾的环境中经受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提高抵御政治风险挑战的能力。
第三,提高自我革新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9]。习近平反复强调净化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层党组织力提升是需要党内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来孕育。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实各项制度,充分发挥政治监督功能。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严把选人用人关。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善于挖掘本地区、本单位、本行业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要坚持不懈纠“四风”,反腐败,不断提高自我革新力,不断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
2.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1]68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尤其要克服“本领恐慌”,推动能力提升,让党组织成为领导基层治理、为民办实事的主心骨。
首先,增强学习本领,提升为民办实事的行动力。基层党组织要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构建长效机制。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四史”、学习调查研究的本领。学习时要把握正确方向,要学以致用,把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基层党组织要为每一名党员搭建学习的平台,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要创新学习方法,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将学习能力和效果考核纳入干部选拔任务的考核标准,并注重发挥学习标兵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最终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其次,增强创新本领,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效率。要深刻把握创新发展理念的主旨和内涵,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党的建设质量提升。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融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党建”新模式,创新优化党建平台,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智能党建”创新,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效率。
最后,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其一,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分析和研判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强化风险的预判、评估、监督和跟踪;其二,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底线思维,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特别是在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基层党组织特别要增强鉴别容易引发政治问题的敏感性问题的能力,并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风险处置能力;其三,要不断完善防范风险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在互联网、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具有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要积极完善和创新风险预警体制机制,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防火墙”。
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执行力如何是检验基层党组织落实本领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力、组织力最终都是要通过执行力体现,因此基层党组织要提升党组织力,首先要增强落实本领,提升制度执行力。
其一,深刻理解,增强执行力的思想自觉。基层党组织要树立正确的执行观念,增强执行力的思想自觉,明确自身的执行力是将党的政策制度转化为群众自觉执行的根本。基层党员干部要学懂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是基层党员干部执行力提升的重要动力所在。
其二,创新思路,破除执行障碍。基层党组织在执行上级要求或者制度政策时,经常会遇到很多障碍,如何破解,是最终是否能够执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就需要基层党组织要以创新的思路方法破解难题,充分预判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阻力,群策群力,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并积极与上级组织沟通,齐心协力破除障碍,同时要敢于同消极应对的作风做斗争,确保落实本领得到有效增强。
其三,落实责任,强化担当意识。执行需要担当,没有担当,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工作任务有效落实责任,并明确岗位责任制度,推行任务清单化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奋斗精神和实干作风,坚决同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斗争。并明确奖惩制度,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此增强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4.增强基层党组织谋划发展的推动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能否推动社会发展是彰显基层党的组织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基层党组织要不遗余力地将自身特有的政治引领力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突出政治属性,提高基层党建质量。基层党组织要通过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彰显政治引领力,不断提高基层党建质量,要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整体策划、统筹推进,积极整合各领域的党建资源,构建互促共融、互相协同的基层党建共同体,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打造真正为群众服务的党建阵地,为提升基层组织力,推动基层党建共同体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和物质保障。
第二,增强社会号召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党组织要通过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构建各类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机制,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活力,组合拳出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社会发展的能力,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要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根据群众需求更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思维方式,要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精准的服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第三,提升党群凝聚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党群凝聚力,延伸党员服务群众的空间和时间,增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黏合度,通过推行挂职选派、驻村联户、结对帮扶等措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紧迫问题,获得基层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作为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除此以外,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通过不断完善政务党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在阳光下公开办事,从而激发人民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