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窑彩陶工艺探析
2022-03-24刘东
□刘东
界首窑位于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原陶庙区田营乡),以烧造施釉的彩陶闻名,其产品大多采用剔花工艺进行装饰,纹饰图案富有民间生活气息,特色鲜明。本文拟结合当地的窑业遗存与传世的该窑产品,对界首窑彩陶的烧制工艺进行初步探析。
一、界首窑业遗存
界首古窑址分布在界首市城区东南约9 千米的田营镇颍河 (当地原称沙河) 南岸的十几个村庄,这些村庄的村民们世代以生产陶器为生,至今仍窑火不熄,村庄也都以陶窑命名,如卢窑、魏窑、后魏窑、计窑、前计窑、朱窑、尹窑、高窑、盆张窑、沈张窑、田窑、韩窑、王窑,当地人俗称“十三窑”。
据当地窑工介绍,“十三窑”形成于清代,其中卢窑、魏窑、高窑等年代较早,相传为明代洪武年间从山东枣林庄迁来。 文物工作者在对这些村庄调查时, 发现了多座古窑炉遗存, 现根据相关材料,概述部分窑址的情况如下:
1.魏窑陶窑址。位于界首市田营镇魏窑村。这里曾发现圆形窑炉一座,面积约8 平方米,现被夷平。窑址地表有大量红烧土和三彩剔花陶片,器表施有白、黄、绿、蓝、褐五色釉,称作“五彩釉”[1]120。
2.高窑陶窑址。位于界首市田营镇高窑村。20 世纪80 年代这里还保存有古窑炉,窑炉在颍河南岸北坡,窑略呈圆形,窑壁残高5 米,有大量红烧土痕迹,为回烟式馒头窑,也称马蹄窑。 现窑炉已不存[2]31。
3.卢窑陶窑址。位于界首市田营镇卢窑村。现保存有几座民国时期的陶窑, 窑炉为回烟式馒头窑(图 1),保存基本完好[2]31,33。
图1 界首市卢窑村民国时期窑炉遗存
4.计窑陶窑址。位于界首市田营镇计窑村。发现有窑炉一座,略呈圆形,高约5 米,面积约8 平方米,在窑炉附近堆积有大量三彩剔花陶片[1]120。
上述几处窑址,都是现保存有或曾发现过窑炉遗存的,这些窑炉高度多在5 米左右,面积约8 平方米,窑体大致呈圆形,是北方地区常见的馒头形窑炉,也称“马蹄窑”。 它们的烟道(排烟孔)设在窑室后壁的底部,使火焰流经窑顶后被迫往下倒向窑后,从而延长火焰在窑炉内流动的时间,充分利用热效率,因此称作“回烟式馒头窑”(也称“半倒焰马蹄窑”),这与皖北地区古代瓷窑炉的结构基本相同。
通过走访调查,研究者们了解到:界首窑早期以劈柴、麻秆、高粱秆为主要燃料;新中国成立后,则以煤炭为主要燃料。 窑温高温在900℃左右,低温在600℃左右[3]。 也有研究者认为界首窑“烧制最高温度为 1000℃~1050℃”[4]。
除窑炉遗存之外, 各处窑址还见有大量的三彩剔花陶片遗存, 这些陶片不仅运用剔花工艺装饰器表,而且施绿色彩斑,是界首彩陶的典型风格特征。
二、制陶原料与胎釉特征
界首窑陶器是一种敷有化妆土的低温釉陶,其基本原料包括制胎泥料、化妆土和釉料等。这些制陶原料大多就地取材, 但也有的需要从外地购入,原料的选择是制陶的第一步。
1.制胎原料。 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黄河决堤后,挟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水流入颍河、淮河等河流,使沿岸地区淤积了大量的黄色黏土。 界首当地称颍河为“沙河”,“十三窑”都位于颍河沿岸,人们便用这些黄色黏土作为制造陶器胎体的原料。正如《界首县志》中所介绍的:“黄黏土俗称黄胶泥,为可塑性软质黏土,由黄泛沉积而成,是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 分布在沙河沿岸, 陶庙区北部的南洼、北洼、田洼和卢窑、魏窑、朱窑、计窑……”[5]190
2.化妆土原料。 界首彩陶的制造,不仅需要制胎的黄色黏土, 还需要浅灰色化妆土和白色化妆土,当地窑工分别将它们称作“粉土”和“白土”。《界首县志》载:“粉土俗称釉土,是制陶挂釉的必用土,呈浅灰色,粉末状,分布于陶庄湖一带。 ”[5]189陶庄湖方圆五六千米,在盆张窑村南约一千米处,这里有含铁量较高的呈浅灰色的粉土, 是制造界首彩陶必不可少的化妆土之一。 而另一种必需的白色化妆土,则是界首当地所缺乏的,需要到100多千米外的萧县白土镇购买含铁量较低的白土,作为制彩陶所用的白色化妆土。
3.制釉原料。 界首彩陶大多施釉,是一种低温釉陶,施的是一种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釉,铅粉与石英约以3∶1 的比例配制而成。 界首当地也是铅产地,如今陶庄湖、卢窑村等地仍有多处炼铅场。窑工们利用当地产的铅块在锅里炒成粉末状,再放到石碾上将其碾碎,调水搅匀后便成为釉料[6]。
4.胎釉特征。 基于上述界首窑陶器的胎釉及化妆土原料的分析,我们不难总结出界首彩陶的胎釉特征。首先,界首窑产品以黄色黏土制胎,经过窑炉烧造后,其胎体为砖红色,这是鉴别界首窑陶器的第一特征。其次,绝大部分界首窑产品胎釉之间敷有化妆土。该窑生产的彩陶产品一般敷有两层不同颜色的化妆土,即“粉土”和“白土”,这主要是为了下一步的剔花装饰,而“两色化妆土剔花工艺”也是界首彩陶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此外,界首陶器大都施釉,釉层较薄,因是低温釉,玻璃质感不强。
三、传世与出土的界首窑陶器
界首窑陶器以彩陶最具特色, 主要流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风格特征鲜明,辨识度很高。 笔者根据现有材料,列举如下①此处列举的仅为各国有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明清至民国时期界首窑陶器,现当代界首窑产品和民间收藏的界首窑陶器未予以统计。 材料主要来源于周京京老师编著的《界首彩陶》一书,也有笔者从其他博物馆获得的材料。:
(一)明代界首窑陶器
1.三彩剔花茴香瓣纹瓶。 小口平沿,直颈,溜肩,鼓腹,下腹内收。肩部装饰两层卷云纹,腹部主纹饰为四方连续的茴香瓣纹, 均用剔花、 刻花技法,再涂以绿色彩斑。 高21.8 厘米,口径7 厘米,底径12 厘米, 腹径 18.5 厘米。 征集于安徽涡阳县,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2-1)
图2 明代界首窑陶器
2.酱地黄花剔花仕女纹罐。 圆唇,口沿外撇,斜折肩,下腹内收,近足处饰一道凸弦纹,平底露胎,胎砖红色。 肩部饰覆莲瓣纹,腹部一面为仕女纹,另一面为荷叶莲花纹,均采用剔花、刻花技法,无绿彩装饰。 高 25.5 厘米,口径 20.5 厘米,底径 24 厘米,腹径31 厘米。 征集于安徽亳县(今亳州市),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2-2)
3.绿釉开窗刻《西厢记》故事人物纹罐。 圆唇,束颈,溜肩,下腹微收,平底,底部露砖红色胎体。肩部刻8 朵如意云头纹,腹部有6 组开窗,分别为3 组人物纹、3 组花鸟纹相间。通体施绿釉,胎釉结合不十分紧密,有脱釉现象,器内满釉。 高20 厘米,口径 10 厘米,底径 13.5 厘米,腹径 20 厘米。征集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 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2-3)
4.绿釉瓜棱罐。 口外撇,斜折肩,下腹内收,平底,底部无釉,露砖红色胎体。 罐腹部塑六瓣瓜棱形,凸棱部有8 道凹旋纹。 外壁施深绿色釉,胎釉间敷有化妆土,器内满釉。 高18.8 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2.4 厘米。 征集于安徽涡阳县,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二)清代界首窑陶器
1.三彩剔花莲池鱼纹瓶。 撇口,平唇,短直颈,溜肩,鼓腹,平底。瓶身一面剔刻一条大鲤鱼穿梭在莲花、莲叶之中,另一面剔刻大小6 条鲤鱼嬉戏于莲池中,图案中稍施几处绿色彩斑。 高30.2 厘米,口径 9.5 厘米,底径 17.2 厘米,腹径 25.5 厘米。 征集于皖南地区,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图3-1)
2.三彩剔花莲池鱼纹瓶。 圆唇,小口外撇,束颈,丰肩,鼓腹,浅圈足。 颈部饰一周仰莲瓣纹,肩部为相互倒置的T 形纹,腹部饰有鲤鱼、莲花、花鸟、蜻蜓等纹饰,均采用剔花、刻花技法,部分位置点涂绿色彩斑。 高9.5 厘米,口径4.6 厘米,底径7.5 厘米,腹径10.6 厘米。 征集于安徽淮北市,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3.三彩剔花莲纹瓶。 撇口,平唇,短直颈,溜肩,弧腹,平底。 底部露胎,显砖红色陶胎,瓶身以剔花工艺装饰瓶身,肩部剔刻莲瓣纹和几何纹各一周,腹部主纹饰剔刻荷花纹与万寿菊花纹。 通过剔刻,呈酱地白花,再施以绿色彩斑,色彩分明,富于变化。 高28 厘米,口径 9 厘米,底径 16.5 厘米,腹径 24.7 厘米。 征集于皖南地区,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4.三彩剔花菊纹罐。 直口,丰肩,鼓腹,下腹微收,近足部有二道凹弦纹,足底边缘旋削一周浅槽。肩部饰一周卷草纹,腹部主纹饰为缠枝菊纹,最下部有一周仰莲瓣纹,这些纹饰均以剔花结合刻花技法,部分位置点涂绿彩。高22.8 厘米,口径14 厘米,底径21.4 厘米,腹径26 厘米。 征集于安徽涡阳县,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5.三彩剔花花鸟纹罐。 直口略外撇,溜肩,弧腹。 颈部下方饰一周叶纹,肩部饰覆莲瓣纹,腹部开窗内饰鸟纹,开窗之间饰花卉纹、钱纹等,均采用剔花、刻花技法,部分位置涂有绿彩。 高23.5 厘米,口径 15.4 厘米,底径 20.2 厘米,腹径 24.8 厘米。 收藏于桐城市博物馆。 (图3-2)
6.三彩剔花花鸟纹罐。 平唇,直口略外撇,溜肩,鼓腹,浅圈足,底部露砖红色胎体。肩部饰覆莲瓣纹,腹部开窗内饰斑鸠鸟纹,均为剔花、刻花技法,周身点涂绿彩。 高 16 厘米,口径 10.4 厘米,底径12.8 厘米,腹径21 厘米。 征集于安徽淮北市,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7.三彩剔花花卉纹盖罐。 直口,颈部有一凸起的出筋,溜肩,弧腹,罐上附盖,盖顶有一圆形捉手。罐身与盖面均剔刻花卉纹。通高22.5 厘米,口径13.2 厘米。 收藏于桐城市博物馆。 (图3-3)
8.三彩剔花福禄寿禧纹罐。 圆唇,口外撇,斜折肩,下腹内收,近足处饰二道凸弦纹,浅圈足,底露砖红色胎体。肩部饰卷草纹,腹部开窗饰4 组人物,分别为福、禄、寿、禧 4 星,均为剔花、刻花技法,部分位置点涂绿彩。高19.5 厘米,口径14.8 厘米,底径25 厘米。征集于江苏扬州市,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3-4)
9.剔刻花褐彩双桃纹罐。 直口,溜肩,鼓腹,罐身上部施白色化妆土,剔刻两周桃纹,上、下相对,各为半个桃形。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10.绿釉刻花罐。 圆唇,口外撇,斜折肩,下腹内收,平底,底部无釉,露枣红色胎体。肩部装饰一周锯齿纹,腹部刻画一朵花卉纹。 通体施绿釉,器内满釉。 高 19 厘米,口径 11 厘米,底径 14.5 厘米,腹径20 厘米。征集于安徽涡阳县,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11.三彩剔花寿字纹盆。 敞口,束颈,弧腹。 盆外壁剔刻三组开窗,开窗内饰简化寿字纹,开窗之间以蕉叶纹装饰,器身施多处绿色彩斑。 高12 厘米,口径30 厘米,底径18.5 厘米。 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图 3-5)
12.三彩剔花菊纹三足炉。 直口,束颈,鼓腹,下承三足。 器身外壁剔刻菊纹, 局部位置点涂绿彩。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3-6)
13.三彩剔花牡丹纹盂式炉。 敞口,束颈,下腹稍鼓,器身外壁剔刻牡丹纹,局部位置点涂绿彩。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3-7)
图3 清代界首窑陶器
(三)民国时期界首窑陶器
1.三彩剔花寿星纹四系瓶。 小口外撇,束颈,肩部置四系,鼓腹。瓶身一面剔刻寿星人物图案,左手捧桃,右手执杖。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4-1)
2.三彩剔花戏剧《三国演义》故事人物纹罐。直口,溜肩,弧腹,平底。 腹部主纹饰为戏剧《三国演义》故事人物纹,采用剔花、刻花技法,周身点涂绿色彩斑。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4-2)
3.三彩剔花菊纹四系壶。 盘口,直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置4 个条形系和一短流。 肩部饰茴香瓣纹, 腹部饰缠枝菊花纹, 上下饰一周如意云纹,均采用剔花、刻花技法,再涂以绿色彩斑。 高26 厘米,口径 8.5 厘米,底径 14.5 厘米,腹径 20.2厘米。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4-3)
4.三彩剔花戏剧《白蛇传》故事人物纹罐。 直口,溜肩,弧腹,平底。 肩部饰一周覆莲瓣纹,腹部主纹饰为戏剧《白蛇传》中的西湖借伞场景,均采用剔花、刻花技法,周身点涂绿彩。 高27 厘米,口径 12 厘米,底径 22.5 厘米,腹径 27.2 厘米。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图4-4)
图4 民国界首窑陶器
5.三彩剔花戏剧故事人物纹罐。 直口,溜肩,弧腹,平底。 腹部剔刻戏剧故事人物纹,局部位置点涂绿彩。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6.三彩剔花戏剧故事人物纹罐。 直口,溜肩,弧腹,平底。 腹部主纹饰为戏剧故事人物纹,采用剔花、刻花技法,部分位置点涂绿彩。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7.三彩剔花牡丹纹钵。 平唇,宽带式直口沿,下腹内收,平底露砖红色胎体。腹部剔刻交替的牡丹纹、茴香瓣纹各3 组,部分位置点涂绿彩斑。 高20 厘米,口径 32 厘米,底径 24 厘米,腹径 32 厘米。征集于安徽亳县(今亳州市),原收藏于安徽文物总店,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8.三彩剔花牡丹纹三足炉。 直口,折肩,弧腹,下承三足。器身外壁剔刻牡丹纹,局部位置点涂绿色彩斑。 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通过以上材料, 不难看出界首窑产品绝大多数是“三彩剔花”产品,这与前文所述界首魏窑陶窑址、计窑陶窑址等窑址发现的“三彩剔花陶片”是一致的,特色极为鲜明。
此外,周京京老师编著的《界首彩陶》一书中收录了两件有纪年款的界首窑彩陶: 一件是三彩剔花戏剧人物纹罐,罐身刻有“中华民国九年,卢记”;另一件是三彩剔花花卉诗文罐,罐身腹部一面剔刻牡丹花卉纹,一面刻“豆在山根下,明月半天挂,打柴不见木,王里是一家”字谜打油诗(谜底:岂有此理),还有一面刻“民国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造成花合罐”(图5)。 据此可知,民国时期仍是界首窑的盛烧时期, 器身装饰有戏剧故事、花卉、打油诗等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
图5 界首窑陶罐器表上的纪年
现在已知的界首窑陶器,大多为传世品,见于报道的考古发掘品极少, 最重要的一次发现是2000 年5—7 月,江苏徐州市国贸商厦(富庶街)明代房舍遗址考古出土的一批釉陶器[7]。其中出土了一些砖红色胎体的三彩剔花陶片、 酱地白花剔花陶片(图6-1)与界首窑址和传世的界首窑彩陶器风格完全一致,应是界首窑产品。同时还出土了三彩盖罐残片(图6-2)、三彩贴塑龙纹三足炉(图6-3)、三彩印花莲池鱼纹洗(图6-4)、绿釉印花鱼纹洗(图6-5)等,从砖红色胎体和绿、黄色釉彩特征看, 南京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等认为极有可能是界首窑产品[2]9,11。因为该遗址是明天启四年(1624 年)六月初二子夜黄河溃堤后被淹没深埋于地下的, 所以可以明确这批界首窑陶器的年代应属明代晚期。
图6 江苏徐州市国贸商厦(富庶街)明代房舍遗址考古出土的釉陶器
四、风格特征与装饰技法
从上述传世与出土的界首窑陶器来看,明代已出现酱地白花剔花、酱地黄花剔花、三彩剔花等产品,清代至民国时期则风格更为统一,“三彩剔花”成为界首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界首彩陶”。仔细观察后,我们认为界首彩陶主要有两个鲜明的风格特征: 一是利用两色化妆土进行剔花装饰;二是在釉层内点涂绿彩,从而形成白、红、绿三彩的装饰效果。不过,界首窑三彩与传统的“唐三彩”“辽三彩”等显然并不相同,它是利用两色化妆土外加点涂绿彩而组合成“三彩”的。
1.剔花装饰技法。 “剔花”是中国古代陶瓷器装饰技法中的一种,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 中对剔花工艺下的定义是,“先在器物坯体表面施釉或施化妆土,并刻画出花纹,然后将花纹部分或纹样以外的釉层或化妆土层剔去, 露出胎体。施化妆土者罩以透明釉。器物烧成后,釉色、化妆土色与胎地形成对比,花纹具有浅浮雕感,装饰效果颇佳”[8]。剔花工艺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以磁州窑为代表。
通过上述定义可知, 剔花工艺的前提是要使用化妆土, 使化妆土与胎地之间或两层化妆土之间形成鲜明的色差。界首彩陶使用了“粉土”与“白土”两层颜色差别较鲜明的化妆土,先施的“粉土”(烧制后显酱红色)在下,后施的“白土”(烧制后显白色,少数微泛黄)在上。在白色化妆土层进行刻画,并剔去纹样以外的白色化妆土, 就露出了酱红色化妆土层, 从而形成“酱地白花”的剔花纹样。
需要指出的是,“剔花装饰” 不仅仅是剔去化妆土一个工序,工匠在剔花的过程中,也同时进行了刻画的操作。
2.刻画花装饰。 界首窑以剔花装饰居多,单纯运用刻画花的较少,传世品中仅见有两件绿釉刻花罐,徐州明代房舍遗址中出土的三彩刻花洗、盖罐残片等运用的是刻画花工艺,它们均属界首窑早期产品。
整体观之,这些界首窑刻画花陶器,纹样线条流畅,刻工写意奔放,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3.绿彩工艺。 除了“剔花”工艺之外,界首彩陶另一显著特点是施“绿彩”。 界首窑彩陶采用二次烧造,在经过胎体表面剔刻花装饰后,施釉前,陶器会先入窑进行一次“素烧”,这时的窑温不需要太高,一般不超过800℃。素烧出窑后,在已较为坚硬的胎体上施彩,界首窑几乎都使用绿彩。绿彩与绿釉一样,常用于陶器的装饰,如唐三彩常见有绿彩,金代红绿彩陶瓷器亦是如此,一般是以铜为着色元素。界首窑绿彩多以点涂的方式施彩,较为随意,形成不规则的绿色彩斑。
点涂绿彩之后再在器身施上一层釉, 将器物放到匣钵内,再次入窑烧造。相对前一次不施釉的“素烧”,这次施釉后再烧称作“釉烧”,窑炉温度大约为1000℃,以使釉面产生一定的亮度,绿彩也能充分成色。
五、器型种类与装饰纹样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界首窑是满足民用需求的民间窑场,其产品既未见陈设观赏类陶瓷器,也不见随葬类明器, 所见界首窑陶器几乎全为日常生活用器,如罐、瓶、壶、盆、钵、炉等。 而且界首窑的装饰纹样较为丰富,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包括花卉纹饰、动物纹饰、人物纹饰等。
界首窑最为多见的器型是罐, 造型一般为直口,丰肩,鼓腹,平底或浅圈足,尺寸大的也被称作“坛”。 其次是瓶,小口,束颈,丰肩,鼓腹,平底或浅圈足,有的研究者称之为“小口瓶”或“梅瓶”。 民国时期, 界首窑还出现了肩部有四系的四系瓶器型。界首窑的壶类产品正与这种四系瓶造型相似,并增加了流,壶流用于往外倒水,它们主要流行于晚清、民国时期。再次是盆,明代界首窑流行折沿盆,也称板沿盆,清代民国时期界首窑的彩陶盆则均为卷沿盆或敞口盆。界首当地有首民谣这样唱道:“鱼盆圆又圆,出在沙河(颍河在界首的俗称)南,有人买了去,富贵万万年。”可见界首彩陶中这种盆类产品是比较多的,又常以鱼纹为图案,故当地人称作“鱼盆”。 另外,界首窑产品中还有炉,造型有三足炉、盂式炉、提梁炉等,分别作焚香和烤火之用。
花卉纹是界首窑最常见的装饰纹样,如菊纹、牡丹纹,多以缠枝形式出现,作为器物腹部的主纹饰。另有莲荷纹,常以一朵莲花配一片荷叶的形式出现,也有与鱼纹结合,组成群鱼在莲池中嬉戏的图案。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茴香瓣纹,常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排列组成图案。此外,界首彩陶的辅助纹样有覆莲瓣纹、卷草纹等,常出现在器物的颈部、肩部等位置。
界首窑的动物纹装饰最常见的是鱼纹, 因为民间将“鱼”谐音为“余”,寓意“年年有余”。鱼纹中以鲤鱼为多,又辅之以莲花、荷叶、水藻等,剔刻出鲤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 为普通百姓所喜爱。 此外,鸟纹也很多见,鸟儿或立于枝头,或飞过花间,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此外,界首窑还见有鸡纹、马纹、牛纹等,题材丰富。
界首窑更有特色的, 也是最具艺术价值的是人物纹装饰。 明代多以单个人物出现, 如麻姑献寿、仕女游春等图案。晚清、民国时期,界首窑则出现较多的戏剧人物故事纹图案, 截取某个戏剧中的一个片段场景,如《白蛇传》戏剧中的“断桥相会”片段、《三国演义》戏剧中的“周瑜打黄盖”片段等, 反映了那个时代这些戏剧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而体现在民间艺术品的装饰中。此外,“福禄寿禧”题材、“八仙过海”题材等也被用于界首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六、结语
界首窑是安徽淮河流域一处很有特色的民间制陶窑场,创烧时间不晚于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主要烧造别具一格的“两色化妆土剔花”并施绿彩的彩陶,深受民间百姓青睐,销售范围很广。 新中国成立后,界首当地继续传承着彩陶的烧造技艺,并成立了界首工艺陶瓷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韩美林、阎玉敏等工艺美术大师曾多次深入界首工艺陶瓷厂,参与创作设计,研究改进彩陶制作技法。2006 年,“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界首彩陶这朵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继续绽放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