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金坛方山土墩墓D2发掘简报
2020-11-06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常州博物馆
内容提要:江苏金坛薛埠镇方山土墩墓群的D2为“一墩多墓”类型土墩墓,时代为春秋中晚期。墩内发现墓葬5座、器物群10处、灰坑1座。主墓为石棺床木椁墓,出土一批陶器、硬陶和原始瓷器。此次发掘为研究江南土墩墓的形制结构和丧葬习俗提供了新材料。
方山土墩墓群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方山村,地处茅山东麓,东距薛埠镇约3.4公里,西北距茅东水库约1.9公里(图一)。方山土墩墓群由两座相距约220米的土墩墓组成,且紧邻顺水桥土墩墓群。2017年11月—2018年6月,为配合金坛旅游大道建设,在南京博物院的统一组织下,常州博物馆对该土墩墓群中西北侧的一座土墩墓(编号2018JXFD2,简称D2)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将此次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土墩概况
D2位于一低矮小丘陵顶部,丘陵隆起范围呈椭圆形,东西直径24.9、南北直径25.8米。D2中心坐标为北纬31°43 06.53 ,东经119°20 44.32 ,海拔高度约46米。D2外观呈馒首形,东、南和北侧呈斜坡状,西侧呈缓坡状。墩体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直径17.4、南北直径19.6米,墩顶与墩底生土高差2.45米。D2墩表遍植榉树,有多处现代树坑,墩体东北部有一座现代坟,墩体西南部有两座现代山芋窖,地表散见原始瓷和硬陶残片。据村民描述,原墩较高,植树过程中曾对土墩进行深耕和削低。D2北侧分布两个水塘,推测为当时取土堆墩所形成。
1.D2俯视图(上为北)
5.原始瓷碗(M1︰10)
2.M1(西南—东北)
4.原始瓷盅(M1︰2)
6.硬陶罐(M1︰22)
1.硬陶瓿(M1︰18)
2.夹砂陶鼎(M1︰17)
3.泥质陶罐(M1︰15)
5.泥质陶盘(M1︰21)
4.泥质陶盆(M1︰20)
6.泥质陶盘(M1︰14)
图一// 方山土墩墓D2位置示意图
二、墩体堆积
对D2采用四分法发掘,为使隔梁避开现代坟破坏区域,以墩体中心偏南位置为基点布方四个,编号T1—T4(彩插一:1)。根据土质土色的差异及相互叠压关系,可将D2墩体堆积划分为8层。现以T1、T4西剖面,T3、T4北剖面为例进行介绍(图二、图三)。
①层:表土层,厚0.10~0.65、深0~2.34米,全墩体均有分布。灰褐色土,较疏松,含大量植物根系和陶片。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M1、M5、Q3、Q4和H1。
②层:厚0~0.25、深1.45~2.45米,土墩东侧墩脚分布。黄褐色黏土,稍致密,含少量植物根系。
③层:厚0~0.45、深0.30~1.70米,除墩体北侧,其他区域均有分布。红褐色黏土,含褐色锈斑,较致密。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M2、Q6,该层面上的遗迹有Q1、Q2。
④层:厚0~0.55、深0.25~1.10米,墩体中部和北部分布。灰褐色网状黏土,较致密。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M3。
⑤层:厚0~0.80、深0.21~1.00米,墩体中心分布。白褐色花土,夹杂少量褐色斑点状土块,较致密。该层堆积剖面呈馒首形,平面呈条状椭圆形。
图二//T1、T4西剖面
图三// T3、T4北剖面
图四//D2遗迹分布图
⑥ 层 :厚 0~0.40、深0.76~1.60米,墩体大部分区域分布,主要集中于墩体中心。浅灰黄色花土,夹杂块状白色粉土,较致密,含少量草木灰。该层面上的遗迹有M4。
⑦ 层 :厚 0~0.25、深0.85~1.75米,墩体大部分区域分布,主要集中于墩体中心。棕红色黏土,致密。该层面上的遗迹有Q7、Q8。
⑧ 层 :厚 0~0.30、深0.90~2.15米,全墩体均有分布。深褐色土,致密。该层面上的遗迹有Q5、Q9和Q10。
⑧层以下为生土。
三、遗迹
D2共发现遗迹16处,其中墓葬5座(M1—M5)、器物群10处(Q1—Q10)、灰坑1座(H1)(图四)。以下按遗迹类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予以介绍。
D2发现墓葬5座,其中M1—M3、M5为竖穴土坑墓,M4为平地掩埋的石棺床木椁墓。M2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⑥层;M3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⑥、⑦、⑧层和生土;M5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③层。
图五// M1平、剖面图
图六// M4平、剖面图
M1 位于土墩南侧偏东位置,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③、⑧层和生土。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圹长2.50、宽1.03、深0.12~0.31米,墓向 310°。墓壁较直,墓口与墓底西北高,东南低,呈缓坡状。墓内填土为红褐色,质地稍硬,含少量生土块。随葬器物22件,在墓坑中部斜向成列放置,包括原始瓷盅7、原始瓷碗4、硬陶罐1、硬陶瓿1、泥质陶罐1、泥质陶盆2、泥质陶盘2、夹砂陶鼎2、陶纺轮2件(图五;彩插一︰2)。
M4 位于土墩中心稍偏北部位,是中心主墓,也是D2时代最早的墓葬。墓葬营建于⑥层面上,⑤层为墓葬封土,墓向 285°。墓葬东部被现代坟破坏,但基本结构仍保存完整,分为墓室和墓道两部分(图六;彩插一︰3)。
墓室呈长方形,残长2.83、宽2.12米,以石块铺设长方形棺床,石棺床残长2.63、宽1.37米,在石棺床的中间、北侧、南侧、西侧均发现有柱洞。随葬器物8件,放置于石棺床南北两侧,包括原始瓷豆2、硬陶坛1、硬陶罐1、硬陶瓿1、夹砂陶鼎1、陶纺轮2件,另有2处堆放的残碎陶片。石棺床之下有垫土坑,打破⑥层,坑呈不规则长方形,范围与石棺床基本一致,直壁,平底。残长2.25、宽1.28~1.41、深0.18~0.23米。坑内填深黄色花土,夹杂块状白色粉土,非常致密坚硬,填土内散乱分布石块10个。
图七// Q4平、剖面图
图八// Q9平、剖面图
墓道位于墓室西侧,大致呈长方形,墓道中间、南北两侧均发现柱洞,墓道靠近墓门处散乱分布两排石块。墓道中间有一处草木灰遗迹,草木灰范围呈不规则圆角长方形。长0.94、宽0.83、厚0.02~0.04米。
柱洞共发现18个(D1—D18),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10~0.22、深0.18~0.38米,未见柱芯。墓室和墓道中间的柱洞垂直直立,墓室和墓道南北两侧的柱洞向中间倾斜。推测墓室应存在“人”字形两面坡式木椁结构,墓道亦有“人”字形两面坡式木构建筑。
2.器物群
D2发现器物群10处,其中Q3、Q4、Q6属于有坑型,器物放置于浅坑;Q1、Q2、Q5、Q7—Q10属于无坑型,器物放置于土墩堆土面上。Q1、Q2放置于③层表面,被①层土覆盖;Q3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④层;Q5放置于⑧层表面,被③层土覆盖;Q6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⑥、⑦层;Q7、Q8放置于⑦层表面,被⑥层土覆盖;Q10放置于⑧层表面,被⑦层土覆盖。
Q4 位于土墩西北侧墩脚位置,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⑧层。坑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坑壁弧形,坑底较平。长0.83、宽0.63米。坑内填土为红褐色,土质稍硬,含少量植物根系。坑内横置硬陶坛1件,坛口盖有泥质陶盆1件(图七)。
Q9 位于土墩东侧偏南位置,放置于⑧层斜面上,被③层土所覆盖。器物西北—东南向排列,西北侧器物相对位置较高,器物包括硬陶坛1、硬陶罐1、泥质陶器盖1件(图八)。
3.灰坑
H1 位于土墩东南侧墩脚位置,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②、⑧层。坑平面呈不规则形状,长2.50、宽1.64、深0.15~0.34米。坑壁较直,坑口与坑底西北高,东南低,呈缓坡状。坑内填土为黄褐色,土质疏松,含少量植物根系。该灰坑填土较为疏松,明显有别于土墩墓土质,且形状不规整,推测是近现代活动扰动早期墓葬形成。坑内放置器物9件,包括原始瓷盅7、原始瓷碗1、硬陶罐1件(图九)。
四、遗物
D2各类遗迹中出土完整器和可修复器物共66件,包括原始瓷、硬陶、夹砂陶、泥质陶等质地,其中以原始瓷、硬陶数量最多。器形主要有坛、罐、瓿、盅、碗、豆、盘、盆和鼎等。
1.原始瓷器
盅 14件。其中6件带盖,盖呈球面形,堆贴蕉叶状钮。盅,子口,方唇,唇沿微撇,平底。盖底、盅内均有螺旋状轮制痕,盅外底有偏心涡切割痕。盖、盅施青灰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有脱釉现象。盖与盅尺寸略有参差,难以配伍盖合。依据底部形态特征,可分为二型。
图九// H1平、剖面图
A型 饼状小平底。11件。H1︰1,上腹近直,下腹弧收。口径10.2、底径4.8、高5.6厘米(图一〇︰1)。H1︰2,器体变形,上腹微弧斜收,下腹弧收,内底下凹。口径12.0、底径6.0、高6.1厘米(图一〇︰2)。H1︰3,上腹微弧斜收,下腹弧收,内底下凹。口径10.8、底径5.0、高5.1厘米(图一〇︰3)。H1︰4,上腹斜直下收,下腹弧收,内底凸起。口径12.0、底径6.7、高6.3厘米(图一〇︰4)。H1︰5,上腹斜直下收,下腹斜收,底部较矮。口径12.2、底径6.1、高5.6厘米(图一〇︰5)。H1︰6,上腹微弧斜收,下腹弧收。口径10.4、底径4.4、高5.3厘米(图一〇︰6)。H1︰8,上腹斜直下收,下腹弧收,内底凸起。口径12.2、底径5.0、高6.7厘米(图一〇︰7)。M1︰1,上腹近直,下腹弧收。口径10.4、底径5.4、高6.0厘米(图一〇︰8)。M1︰3,上腹斜直下收,下腹弧收,内底下凹。口径11.0、底径5.1、高6.1厘米(图一〇︰9)。M1︰5,上腹微弧斜收,下腹弧收,内底下凹。口径13.2、底径5.6、高6.0厘米(图一〇︰10)。M1︰11,上腹斜直下收,下腹弧收。口径10.7、底径5.8、高6.2厘米(图一〇︰11)。
B型 小平底。3件。M1︰2,上腹微弧斜收,下腹弧收,内底略凹。口径11.8、底径6.2、高5.7厘米(图一〇︰12;彩插一︰4)。M1︰4,上腹微弧斜收,下腹弧收。口径11.2、底径5.2、高6.2厘米(图一〇︰13)。M1︰6,上腹斜直下收,下腹斜收,内底略凹。口径12.0、底径6.4、高5.6厘米(图一〇︰14)。
碗 8件。依据腹部形态特征,可分为二型。
A型 上腹近直,下腹弧收。4件。M1︰7,方唇,敞口,平底,器内有螺旋状轮制痕。青灰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 17.6、底径 8.2、高 7.2厘米(图一〇︰15)。M1︰10,方唇,敞口,平底,器内有螺旋状轮制痕。青黄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7.6、底径4.3、高3.8厘米(图一〇︰16;彩插一︰5)。M1︰8,方唇,敞口,卷沿,平底内凹,器内有螺旋状轮制痕。青灰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17.8、底径8.1、高6.8厘米(图一〇︰17)。M1︰9,尖唇,敞口,平底略凹,内底中央略凸。青黄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7.8、底径4.1、高3.0厘米(图一〇︰18)。
B型 弧腹。4件。H1︰7,方唇,侈口,平底,器内有螺旋状轮制痕。青灰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8.4、底径4.0、高3.7厘米(图一〇︰19)。M5︰5,方唇,侈口,平底,器内有螺旋状轮制痕。青灰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12.6、底径5.0、高5.1厘米(图一〇︰20)。M5︰1,敞口,折沿,沿面有两道凹槽,平底内凹。青灰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16.4、底径8.8、高5.0厘米(图一〇︰21)。Q3︰1,敞口,卷沿,沿面有一道凹槽,平底略凹。青灰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12.4、底径9.2、高3.6厘米(图一〇︰22)。
豆 2件。撇口,圆唇,折腹,圈足外撇,内壁近底处饰多道细弦纹。M4︰1,青灰色釉,不及底,灰白色胎。口径11.2、底径5.4、高6.0厘米(图一〇︰23)。M4︰9,器体变形,黄灰色釉,不及底,釉面局部脱落,灰白色胎。口径14.0、底径5.6、高5.8厘米(图一〇︰24)。
图一〇// D2出土原始瓷器
2.硬陶器
坛 8件。侈口,尖圆唇,卷沿,有些沿面有一道凹槽,束颈,深鼓腹,最大腹径在器体上半部,弧腹,下腹弧收,平底或平底略凹。器体硕大,有些口部和肩部略有变形。灰褐色胎,胎质坚硬。依据肩部形态特征,可分为二型。
图一一//D2出土硬陶坛
A型 溜肩。5件。M3︰4,颈部饰多道弦纹,肩部饰席纹,中、下腹部饰方格纹。口径18.6、腹径35.6、底径20.1、高40.0厘米(图一一︰1)。Q1︰2,颈部饰多道弦纹,肩、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24.2、腹径43.1、底径24.2、高48.1厘米(图一一︰2)。Q2︰2,上腹部残缺,颈部饰多道弦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18.4、底径21.6厘米(图一一︰3)。Q3︰3,颈部饰多道弦纹,肩、腹部饰回纹加折线纹。口径15.5、腹径29.3、底径16.4、高35.5厘米(图一一︰4)。Q4︰1,颈部饰多道弦纹,肩、上腹部饰方格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30.2、腹径52.0、底径28.1、高57.4厘米(图一一︰5)。
B型 平弧肩。3件。M4︰8,颈部饰多道弦纹,肩部饰折线纹加回纹,腹部饰回纹。口径17.4、腹径30.1、底径18.4、高35.4厘米(图一一︰6)。M5︰7,颈、肩部饰多道弦纹,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16.5、腹径29.6、底径17.6、高33.0厘米(图一一︰7)。Q9︰1,颈部饰多道弦纹,肩部饰折线纹加回纹,腹部饰回纹。口径16.0、腹径32.4、底径17.7、高36.5厘米(图一一︰8)。
罐 7件。依据腹部形态特征,可分为二型。
A型 最大腹径接近器体肩部。4件。短束颈,溜肩,弧腹,下腹弧收,平底略凹。H1︰9,侈口,尖唇,卷沿。肩、腹部饰米筛纹。灰褐色胎。口径12.8、腹径21.0、底径14.1、高17.0厘米(图一二︰1)。Q2︰1,侈口,尖唇,卷沿。肩、腹部饰米筛纹。灰褐色胎。口径13.8、腹径21.2、底径17.6、高16.4厘米(图一二︰2)。Q5︰4,侈口,尖唇,卷沿。肩、腹部饰米筛纹。橙红色胎。口径12.2、腹径19.4、底径12.0、高14.4厘米(图一二︰3)。M1︰22,敛口,方唇。颈部饰多道弦纹,肩、腹部饰席纹。紫褐色胎,器表有黑色玻璃质落渣。口径15.2、腹径26.0、底径17.8、高18.3厘米(图一二︰4;彩插一︰6)。
B型 最大腹径在器体上半部。3件。侈口,溜肩,弧腹,下腹弧收。M3︰9,束颈,方圆唇,平底略凹。颈部饰多道弦纹,肩、腹部饰菱形填线纹。腹部对称装饰四条辫状泥条贴塑。橙红色胎。口径13.7、腹径28.7、底径17.6、高25.0厘米(图一二︰5)。Q9︰2,束颈,方圆唇,平底略凹。颈部饰多道弦纹,肩、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方格纹。灰褐色胎。口径15.8、腹径26.4、底径17.6、高24.3厘米(图一二︰6)。M4︰4,短束颈,尖唇,卷沿,台状平底。颈部饰多道弦纹,肩、上腹部饰折线纹,下腹部饰回纹。青灰色胎。口径14.0、腹径26.1、底径17.5、高22.5厘米(图一二︰7)。
瓿 2件。侈口,尖唇,卷沿,溜肩,下腹弧收。依据腹部形态特征,可分为二型。
A型 弧腹。1件。M1︰18,平底。颈部饰多道弦纹,腹部饰席纹。橙红色胎。口径12.6、腹径21.1、底径15.4、高13.4厘米(图一二︰8;彩插二︰1)。
B型 鼓腹。1件。M4︰6,台状平底,肩、上腹部对称装饰一对桥形耳。颈部饰多道弦纹,腹部饰折线纹。灰褐色皮,红褐色胎。口径8.4、腹径16.5、底径15.4、高9.7厘米(图一二︰9)。
碗 2件。敞口,尖圆唇,束颈,平底略凹,内壁瓦楞状起伏,内底中央凸起。灰褐色胎。Q3︰2,口径15.0、底径5.0、高5.3厘米(图一二︰10)。Q3︰4,器体变形。口径16.3、底径6.5、高6.4厘米(图一二︰11)。
盏 1件。M3︰1,敛口,尖圆唇,折腹,平底,上腹部饰多道细弦纹,器内有螺旋状轮制痕。紫褐色胎。口径8.8、底径4.7、高4.4厘米(图一二︰12)。
3.夹砂陶器
鼎 6件。依据腹部形态特征,可分为三型。
A型 弧腹。3件。依据口沿形态特征,可分为二亚型。
Aa型 窄侈沿。1件。M1︰17,圆唇,圜底,扁舌形足。红褐色胎。口径19.2、器高13.0、足高7.2厘米(图一三︰1;彩插二︰2)。
Ab型 宽侈沿。2件。M5︰6,方圆唇,圜底近平,圆锥形足。红褐色胎。口径18.4、器高15.1、足高9.9厘米(图一三︰2)。Q3︰5,方圆唇,圜底,圆锥形足。红褐色胎。口径22.8、器高18.4、足高10.9厘米(图一三︰3)。
B型 直腹。1件。M5︰4,宽侈沿,方圆唇,深腹,圜底,圆柱形足,腹与底交接处有明显折棱。红褐色胎。口径23.7、器高21.2、足高10.7厘米(图一三︰4)。
C型 鼓腹。2件。M3︰2,窄侈沿,方唇,束颈,浅腹,圜底近平,圆锥形足,足部残缺。红褐色胎。口径16.8、残高8.4厘米(图一三︰5)。M4︰10,窄侈沿,圆唇,束颈,圆锥形足,底部残缺。红褐色胎。口径13.8、器高10.7、足高5.2厘米(图一三︰6)。
钵 1件。Q10︰1,直口,圆唇,弧壁近直,厚壁,圜底。橙黄色胎。口径8.5、底径8.3、高6.4厘米(图一三︰7)。
4.泥质陶器
罐 2件。依据腹部形态特征,可分为二型。
A型 球腹。1件。M1︰15,直口微侈,尖唇,短颈,弧肩,平底内凹。肩、腹部饰纵向绳纹,局部绳纹抹平。橙红色胎。口径14.0、腹径28.4、底径12.8、高20.8厘米(图一四︰1;彩插二︰3)。
B型 弧腹。1件。M3︰6,器体变形,侈口,尖唇,卷沿,束颈,溜肩,下腹弧收,平底。肩部对称装饰一对桥形耳。黑皮,橙红色胎。口径14.2、腹径24.0、底径12.8、高22.0厘米(图一四︰2)。
瓿 1件。M5︰2,直口微敛,方唇,短颈,平弧肩,扁鼓腹,下腹弧收,平底内凹。黄褐色胎。口径17.2、腹径27.8、底径17.8、高12.2厘米(图一四︰3)。
图一二// D2出土硬陶器
豆 2件。侈口,卷沿,方圆唇,束颈,弧腹,圈足外撇。M3︰8,器体变形。黄灰色胎。口径16.1、底径7.2、高9.8厘米(图一四︰4)。M3︰3,沿面有一道凹槽。黑皮,黄褐色胎。口径13.0、底径6.6、高6.1厘米(图一四︰5)。盆 3件。依据口沿形态特征,可分为三型。A型 窄折沿,方唇。1件。M1︰20,器体变形严重,敞口,微束颈,折肩,肩下折收,斜弧腹,平底,颈、肩部对称装饰一对耳,耳为泥条贴塑成半月形。青灰色胎。口径42.0、腹径38.4、底径18.8、高16.4厘米(图一四︰6;彩插二︰4)。
图一三// D2出土夹砂陶器
B型 宽折沿,圆唇。1件。Q4︰2,器体变形严重,侈口,束颈,折肩,肩下折收,弧腹,平底。黄褐色胎。口径28.2、腹径25.6、底径19.2、高8.6厘米(图一四︰7)。
C型 卷沿,沿面有两道凹槽。1件。Q2︰3,器体变形严重,敞口,束颈,折肩,肩下折收,斜弧腹,平底。黑皮,红褐色胎。口径28.6、腹径27.3、底径17.6、高8.0厘米(图一四︰8)。
盘 4件。依据颈及腹部形态特征,可分为三型。
A型 弧腹。1件。M1︰21,侈口,圆唇,宽折沿,平底略凹。黑皮,红褐色胎。口径18.0、腹径15.8、底径11.6、高4.6厘米(图一四︰9;彩插二︰5)。
B型 颈近直,斜弧腹。1件。Q5︰1,器体变形,直口稍侈,尖圆唇,窄折沿,平底略凹。青灰色胎。口径20.1、腹径19.4、底径13.6、高4.8厘米(图一四︰10)。
C型 束颈,斜弧腹。2件。侈口,方唇,窄折沿,平底。黑皮,红褐色胎。Q5︰3,口径19.6、腹径19.1、底径22.0、高4.8厘米(图一四︰11)。M1︰14,口径36.4、腹径36.1、底径14.6、高8.3厘米(图一四︰12;彩插二︰6)。
纺轮 3件。算珠形,上下有窄小平面,中穿圆孔,外表有细弦纹。黑皮,黄灰色胎,胎质疏松。M3︰7,直径3.9、高2.5、孔径0.8厘米(图一五︰1)。M4︰2,直径3.4、高2.9、孔径0.6厘米(图一五︰2)。M4︰3,直径3.5、高2.2、孔径0.6厘米(图一五︰3)。
五、结语
方山土墩墓D2属于宁镇地区典型的“一墩多墓”类型。出土器物时代特征明显,原始瓷盅与江苏浮山果园ⅩⅩⅨ号墩 M4[1]、裕巷 D1[2]、独仓山D8M1[3]、陶吴 D1[4]、东山土墩墓[5]出土的同类器基本一致,原始瓷豆M4︰1与高庄M9︰1相似[6],原始瓷碗H1︰7与观音山D1K1︰4相似[7],硬陶坛M4︰8与寨花头D2M1︰2相似[8],硬陶罐M3︰9与鹅毛岗D2M6︰5相似[9],硬陶瓿M1︰18与潢潼D3︰6相似[10],硬陶碗Q3︰4与高庄M9︰1相似[11],夹砂陶鼎Q3︰4与鹅毛岗D2M5︰21相似[12],泥质陶盘Q5︰1与茅东林场D5M2︰7相似[13]。器类上,盛行带盖的原始瓷盅。器形上,原始瓷豆圈足较矮;硬陶坛卷沿,溜肩或平弧肩;夹砂陶鼎多为宽沿外侈,圜底或圜底近平。纹饰上,席纹加方格纹、席纹加菱形填线纹、米筛纹较为多见。M4草木灰经BETA实验室碳十四测年,校准结果为B.P.2470±30。结合测年结果、土墩墓分期研究成果[14],D2整体上与《论土墩墓分期》第五、六期的特征相近,其年代应是春秋中晚期。
图一四// D2出土泥质陶器
图一五// D2出土泥质陶纺轮
尽管D2晚期破坏较为严重,但墓葬的向心式排列方式仍然明显。M4是D2的中心主墓,其余墓葬围绕于主墓南北两侧,且墓向朝向主墓。墓葬的营造过程是,先将丘陵顶部修整得较为平坦,依次铺垫⑧、⑦、⑥层土,每层土的铺垫范围渐次缩小,且均位于下层土的中央位置;在⑥层面上营建主墓,并堆筑主墓封土,从而形成馒首形的⑤层土;然后,依次堆筑④、③、②层封土,在此过程中挖坑埋葬,形成其他墓葬。
M4的墓葬形制较为特殊,先挖垫土坑,坑内填入致密而坚硬的土及少量石块,东山土墩墓也发现类似现象[15]。再在垫土坑之上铺设石棺床,从石棺床和墓道的柱网分布、柱洞倾斜度判断,应该存在“人”字形两面坡式的墓室和墓道,这种建筑结构在江浙地区已多有发现[16]。墓道中间的草木灰遗迹,应与主墓的祭祀活动相关。参考浮山果园D29M45墓门两侧以石块垒砌[17],M4墓道靠近墓门处的两排石块,可能是墓门两侧的立石坍塌后所形成。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彭辉;发掘人员彭辉、肖宇、张华、陈南、孟林涛;摄影肖宇、陈南、谭杨吉;器物修复吕增福、吕鹏伟、陈南、肖宇、韩超、李倩倩;绘图陈南、张华、肖宇。)
执 笔:肖 宇 彭 辉 张 华
[1]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参考资料》第6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
[2]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4]南京博物院、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
[5]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姊妹桥村东山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年第3期。
[6]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金坛博物馆:《江苏金坛高庄土墩墓D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第5期。
[7]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苏苏州观音山东周石室土墩墓D1M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5年第5期。
[8]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
[9]镇江博物馆:《句容鹅毛岗土墩墓发掘报告》,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72页。
[10]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管会:《宜兴潢潼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6年第6期。
[11]同[6]。
[12]同[9],第77页。
[13]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等:《金坛薛埠土墩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9年,第157页。
[14]a.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第6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b.刘建国:《论土墩墓分期》,《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c.胡颖芳:《宁镇地区土墩墓的年代研究》,《东亚古物》B卷,文物出版社2007年;d.付琳:《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同[5]。
[16]林留根:《江南土墩墓相关建筑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
[17]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等:《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9年,第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