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考
2022-03-24鄢智敏
鄢智敏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财政局
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式。自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出台以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各级财政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抓手。2020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约8.4 万亿元,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已经基本建立,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有力补充,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但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目前在开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工作、设置预算绩效评估体系时,部门未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往往采用项目支出同一套方法和路径,出现了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绩效指标不科学等问题。本文将结合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性质的定位和工作实践,就探索加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一、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分配规则不规范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一般以行政法规和政府具体文件规定为依据,实施具体支出政策,配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工作任务清晰,受益群体定位准确。在实际分配过程中较多采用人口、财政收入系数等因素法,往往忽略了资金使用方向和地区实际需求,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容易出现资金使用分散、扶持领域聚焦不够等问题。且上级部门为了提高预算执行力,一般通过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下达资金,结算时可能出现资金分配与实际工作任务不一致的情况。
(二)项目类型复杂
通常一个专项资金支持若干类别项目,每个类别项目还存在进一步细分领域。由于各类别项目目标任务、功能作用不同,其产出数量和质量标准也不尽相同,事先设计的专项资金总体绩效目标,可能无法与子项目匹配,甚至有些项目资金支出范围不明确,部门在使用时无据可依,导致在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的管理过程中,绩效目标本身无法发挥作用,管理效果打折扣。
(三)评价指标有待量化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覆盖主体范围广,往往涉及省、市、县、乡镇几级。由于地区环境、行业环境、主体责任等内外部因素差异影响,各地在填报绩效评价指标时存在目标值不一致,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经验标准等也不完全同步,使绩效评价结果具有局限性。
(四)资金使用调整机制不及时
专项资金下达后往往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其中,中央直达资金原则上必须在当年使用。但是工程项目往往根据项目进度安排资金,容易出现资金使用进度与序时进度不一致的情况。且如果工程发生变更,部门无法及时调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途,需待上级通知后才能逐级上报,待财政部批复后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资金使用绩效。此外,因为未建立项目补助标准适时调整机制,比如在医药价格变动的情况下,项目补助标准没有及时动态调整,也影响资金支出。
二、推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鉴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往往是为特定政策设立,可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共性评价指标主要结合对政策实施过程的分解,对关键环节设置有效性指标进行评价,包括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以及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时效性。个性评价指标主要以转移支付资金所对应的政策目标为导向,结合具体支出方向或支出内容进行设置,选取最能代表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做到点面结合。
(二)选择可量化绩效指标
尽量选择能通过统计、调查、评判等方式体现成本要求、项目产出和核心效果的指标,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实现可衡量性。设置绩效目标可以遵循确定项目总目标,再逐步分解的方式,对绩效目标进行多层次的细化界定,强化一二级项目之间绩效目标的有机衔接,确保任务相互匹配、逻辑相互对应、数据相互支撑。为合理设置不同层级绩效目标,可以参照行业标准、政策要求、历史数据确定,以增强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充分发挥绩效目标对预算编制执行的引导约束和控制作用。
(三)加强事前评估和事中“双监控”
充分发挥事前绩效评估作用,围绕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和筹资合规性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从源头避免无效、低效的项目,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的先决条件;进入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阶段,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对项目支出进度实行专项考核。针对项目逾期无法实施的情形,建立主动报备和资金收回制度,督导部门和单位加快项目实施;同时建立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制定补助标准,减少“不够花”或者“花不掉”的问题,从源头上促进资金使用效益。
(四)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在专项转移支付中的运用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能否有效运用是检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检验标准和重要依据。结合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分析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扶持方向、范围、条件和标准的合理性,同时关注各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匹配性,提高政策设计和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加快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