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尘肺病与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2022-03-24谢晓晓刘艳艳陈文涛
谢晓晓,刘艳艳,陈文涛
(1.武汉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 100011)
长期接触粉尘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者易罹患职业性尘肺病和慢性职业中毒[1]。尽管近些年职业病数量有所下降,但是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数依然占据第一位,现状严峻。据调研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共报告职业病例100万例左右,其中尘肺病病例大概90万例,农民工又占所有尘肺病例的90%,主要出现在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而且涉尘企业底数不清。造成尘肺病的原因有劳动者的防护意识不强、责任体系不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到位、没有定期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等[2]。
为消除职业性尘肺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国家卫健委为巩固粉尘危害治理效果,印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回头看”的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对照相关标准,展开自我监督检查。党的十九大决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开展《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为职业健康未来的发展指引方向。
为重点掌握我国职业病现状,学者们采取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其深入分析。丁敬华等[3]使用调查表对抚顺市150家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现状开展研究,发现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严重超标,职业病的申报率较低。黄文琪等[4]采用SPSS对江西省内不同规模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控措施的实施率进行统计分析,企业的规模越小,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率、工程措施实施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率越低。胡峻等[5]选取150家鼓楼区企业发放《全国职业健康调查表》,结果显示高达80%~90%的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从没接受过职业健康监护,建材行业生产性粉尘超标率高达60%。杨颖[6]为做好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采用分层抽样法对2019年7月—10月北京市9家冶金企业的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类粉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采取的防护措施基本能够达到防护效果,只有个别岗位存在矽尘超标现象。白元[7]为研究水泥企业的粉尘危害现状,以新疆市某水泥生产企业的袋装车间为研究对象,测得包装车间总粉尘浓度为182.30 mg/m3,结果显示水泥厂粉尘职业危害超标。
为贯彻健康中国行动和粉尘专项攻坚行动,本文对职业性尘肺病、粉尘危害以及粉尘防治现状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为职业健康法律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 职业性尘肺病
职业性尘肺病是由于工人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不同程度肺部疾病,尤其在煤矿行业、玻璃制品制造业、水泥制造业等行业,尘肺病是我国危害最大和分布最广的职业病。职业性尘肺病病因明确,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围绕“摸清底数,加强预防,控制增量,保障存量”的思路,从职业性尘肺病的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当前存在尘肺病底数不清、中小型企业尘肺病监管力度不够、防尘技术和设备落后、职业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不足等问题。
1.1 中小型企业职业性尘肺病现状
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统计公报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尘肺病在职业病总病例数中占比最大。根据报道[8],2007—2017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主要来源于中小型的私营企业,中小型企业是尘肺病“重灾区”。2006—2017年唐山市私营企业的尘肺病类型分别是矽肺(66.2%)、陶工尘肺(30.5%)、煤工尘肺(1.4%)、电焊工尘肺(0.7%)、铝尘肺(0.5%)、铸工尘肺(0.5%)和水泥尘肺(0.2%)。2006—2019年南京尘肺病病种主要是矽肺、电焊工尘肺、煤工尘肺,大型企业、中小型的企业尘肺病例大概占30%和70%。
图1 2010—2019年职业病和尘肺病病例数
1.2 尘肺病农民工现状
缺乏劳动关系的尘肺病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尘肺病农民的救助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救助行动的难点还在于底数不清。从大爱清尘的报告来看,所有的尘肺病病例中农民工占90%左右,其中只有34.7%的患者知道当地组织过尘肺病农民工进行登记,并且只有11.6%的患者表示在患病后得到了用人单位提供的保障和救助。筛查机构不具备权威性、农民工的流动性强、尘肺病潜伏期长等诸多因素,导致各地对尘肺病的调研不充分,统计数据真实性低。
当前职业病高风险行业的从事者大多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一旦患上尘肺病,他们的维权道路十分艰难,主要原因是部分用人单位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履行职业卫生义务。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20年我国工伤保险总参保人数及农民工参保人数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010年到2020年农民工参保人数的总趋势呈小幅增加趋势,但截止到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高达2.9亿人,而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仅为8 934万人,实际上大部分农民工仍缺乏工伤保险这一道“保护屏障”。
表1 2010—2020年我国工伤保险总参保人数以及农民工参保人数
1.3 法律法规
2017年,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尘肺病病例占所有病例的50%以上。美国、英国、日本等在粉尘治理方面起步较早,比如1970年美国颁布了争论已久的《职业安全卫生法》,标志着现代职业卫生的形成;1972年日本设置了“职业健康医生”这一岗位,随后模仿美国的《职业安全卫生法》颁布了《工业安全卫生法》;1933年意大利成立非盈利机构国家工伤事故保险局(INAIL),负责管理强制性的职业事故和疾病保险,1965年此机构的管辖范围扩展到了中小型企业和家庭企业。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才被纳入法制管理的领域,同时该法律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在2011年、2016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修订。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确定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该类劳动者所患的职业病不能称之为工伤,因此不能获得相应的保障待遇。
2 尘肺病防护
开展粉尘专项治理行动、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是尘肺病防治的重点任务。要严格控制尘肺病的高发病率,同时也要对现存的尘肺病例做好救助工作,做到“控制增量,保障存量”。尘肺病的预防原则是三级预防原则,其中一级预防是根本,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严格控制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兼顾二级预防原则和三级预防原则,二级预防原则是企业应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及时监控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三级预防原则是为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提供最大可能的帮助和治疗,并按相关规定为患者提供社会保险待遇。
2.1 法律措施
为更有效地开展粉尘专项治理行动以及尘肺病预防工作,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条例》、《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涵盖越来越多内容的法律体系在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面对尘肺病农民工的政策是《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该法律在保障职业性尘肺病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防尘技术
各行各业根据粉尘产生的途径、类型的不同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防尘措施,防尘和除尘措施主要以粉尘防治“八字方针”为依据,改革生产工艺,尽量选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尽可能湿式作业以避免扬尘,提高工作场所粉尘检测器的精度,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开展职业健康教育,督促劳动者做好个人防护。
2.3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是根据劳动者能够接触到的有害因素,借助医学健康检查,达到对劳动者健康状况持续监测的目的。为开展规范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需要收集工人的职业健康资料,分析不同规模企业、不同经济类型的工人的健康监护情况。根据2007至2017年杭州职业病发病情况,发现新增尘肺病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因此需要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基本原则展开工作。为更好地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应有效利用职业健康监护信息平台操作简单、信息储存量大等优点,同时借助职业病网络直报信息平台,以保障职业病防治的时效性,综合分析职业病现状,有效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可以尝试向基层机构推广职业健康监护信息平台。
3 粉尘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3.1 粉尘
粒径在1~75 μm的固体悬浮物称为粉尘,工作场所接触到粉尘的作业称为粉尘作业。粉尘危害已成为制约各行业职业健康与环境的突出问题,各行业产生粉尘的工序及粉尘类型如表2所示。
表2 各行业产生粉尘的工序及粉尘类型
由表2可知,行业不同以及生产工序不同都会导致产生不同类型的粉尘。通过分析煤炭行业粉尘危害现状,大部分煤矿的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都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行业粉尘防治存在不足,并且煤炭行业是未来粉尘防治的重点。水泥企业和铸造企业的生产工序都极易产生粉尘,水泥企业的大部分岗位粉尘水平均超标,工人接触到的粉尘有石灰石粉尘、矽尘等,2018年马鞍山某铸造企业所有岗位的矽尘浓度均超标10%,制砂车间和铸钢车间粉尘浓度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2 粉尘危害底数不清
国家安监总局2017年发布的消息,许多粉尘涉爆企业竟不在底数表中,还有一些企业在统计涉尘作业人数时不如实填报,导致涉尘作业真实人数与底数表中的填报人数出入较大。部分地区的整治思路不明确,基础工作不到位,监管人员对重点要求、重点问题的理解不透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瞒报谎报、监管部门管理不到位等都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只有对涉尘企业数量、涉尘种类、涉尘人数等数据进行摸底统计,才能有序地开展粉尘防治工作。
3.3 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各行各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粉尘和不同有害因素结合,形成更复杂有害的环境,这对粉尘的防治、尘肺病的预防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近些年来专家们不断探索有效的粉尘防治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粉尘治理“八字方针”,可总结为“革”“水”“密”“风”“管”“教”“护”“检”。
3.3.1 改革工艺
落后的工艺技术以及粉尘监测技术极易导致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超标,改革工艺是采取高水平技术和措施,从根本上达到减少粉尘积聚和累积的目的。为满足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少企业选择使用国外引进的转炉炼钢干法除尘工艺代替OG湿法除尘系统,该工艺具有低能耗、高效除尘等特点。为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行动,以该行业当前除尘技术的现状为基础,对比不同除尘技术的优缺点,并探讨新的除尘技术的开发,可供相关企业参考。李晓霞等[9]借助生物质燃气飞灰的特点,开发了一种耐腐蚀的新型分级干式高温净化除尘装置,焦油和灰尘含量能控制在20 mg/m3以下。粉尘监测技术的改进可以和激光雷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吕阳等[10]为实现粉尘的全天候、远距离监测,将具有这些优点的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粉尘污染源监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王杰等[11]研究了环境粉尘浓度和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监测技术原理,并结合粉尘颗粒物分离技术,搭建出基于大数据的职业危害监测平台,实现了矿山粉尘监测技术的突破。
3.3.2 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是一种比较常见控制尘源的方法,由于其除尘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一般从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对治理技术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粉尘治理技术。孟晗等[12]研究了在皮带巷中设置风幕隔尘集尘系统,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表明皮带巷中高浓度的粉尘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LIU等[13]为解决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污染问题,设计了综合涡流通风除尘系统,经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优秀的除尘性能。LIU等[14]采用CFD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测量,研究不同通风系统参数下施工隧道的粉尘控制效果,为有效防治施工隧道扬尘和清洁生产提供了参考。
3.3.3 抑尘
抑尘剂的除尘机理是通过捕捉聚合粉尘微粒,将粉尘紧锁在网状结构内以起到防尘作用,可以分为化学抑尘剂和生物抑尘剂,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在煤炭除尘方面,针对深部开采防控难度大等问题,借助煤尘物理化学性质测试、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开展除尘机理研究和新型抑尘剂的初步探索,相对于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学抑尘剂,生物抑尘剂的无毒无害性开拓了煤矿绿色高效抑尘材料的新局面。ZHU等[15]为解决煤尘问题和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除尘剂的除尘性能,开展实验验证发现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该类除尘剂的除尘效率。QIU等[16]为煤矿定制一种基于木质素磺酸钠改性的新型混合抑尘剂,经过实验检验,该除尘剂具有良好的固化效果,通过煤炭质量分析实验验证该抑尘剂并没有降低煤炭质量。李颖泉等[17]为解决城市市政工程施工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使用乳液聚合法制成速溶型液体抑尘剂,该抑尘剂在满足现有抑尘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还具有无腐蚀、无毒性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3.3.4 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能够有效减少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改善环境,主要是通过设置雾炮、高压细水雾等措施。为更好地优化除尘技术,探究喷雾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降尘效果。刘志超等[18]探究了低压条件下的磁化水喷雾化后的除尘效率,结果显示,磁化水的除尘效率随着供水压力的提高而提高。黎志[19]针对大采高的综采工作面的高位粉尘缺乏有效的治理技术,设计了一种负压除尘微雾净化装置,能够有效完成高位粉尘的治理,提高粉尘治理的效果。耿泽昊等[20]为改善金属抛光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研发了一种金属粉尘湿法处理系统,建立数值模型对该系统的除尘效率进行分析。超声波雾化除尘也是一种前景较好的除尘技术,该除尘技术具有耗水量极低、运营成本低、更利于呼吸性粉尘的捕集等优点。
3.3.5 个体防护
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规程开展作业,提供有效的防护装备以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职业危害较严重的企业进行调查,宁夏的3家煤矿工厂全部时间佩戴防尘口罩的工人仅占40%,PPE(个体防护装备)全程佩戴率低,长沙市的734家工业企业有660家发放了防尘面罩,但有效佩戴企业只占49.8%,应尽快落实企业PPE管理的主体责任。工人不注重个体防护是导致尘肺病发病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21],我们还应关注防护设备的舒适程度对工人按规定佩戴防护设备意愿的影响。CHOI等[22]通过开发呼吸模拟器来测量佩戴面罩的压力,并量化佩戴舒适性,为防尘面罩的改进提供依据。陈建武等[23]为了研发佩戴舒适的电焊烟尘防护口罩过滤模式,借助Fluent对3种过滤模式进行数值分析对比,得出最佳的过滤模式。张春堂等[24]针对井下环境复杂、矿工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设计了基于SSD-MobileNet工人安保穿戴设备检测系统,可以准确的检测出矿工安保设备的穿戴情况,督促工人做好自我防护。
3.3.6 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粉尘防治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ISO45001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软法”规范,鼓励企业将ISO45001融入企业的整体管理方针和日常管理中,共同实现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持续推进。沈旭军等[25]研究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机理及在粉尘治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将该模式在慈溪市进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国清等[26]分析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在矿山安全方面应用的弊端,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型和技术信息平台,构建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黄金矿山管理体系,研究表明该系统可成功应用于黄金矿山及其它矿山。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粉尘治理的不足,做好“回头看”工作,确保治理效果达到治理要求,提高粉尘治理的管理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1)摸清底数,加强监管,保障农民工权益。底数不清是尘肺病预防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没有完整可靠的数据支撑,就不能清晰的认识职业性尘肺病现状。特别要关注中小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做好工作场所的粉尘监测工作。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教育,提高劳动者个人防护意识。做好尘肺病农民工的统计和救助,把农民工治病难、维权难的问题放在首位,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控制增量,保障存量,做好尘肺病防护。遏制尘肺病高发的势头,做好现有尘肺病患者的保障工作。完善《尘肺病防治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职业病鉴定与保障制度。充分发挥信息时代大数据的优势,及时监测并记录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优化职业病监测体系等。
(3)严格落实“八字方针”,提高粉尘治理水平。想要提高粉尘治理水平,必须不断改进现有的粉尘治理技术和粉尘监测装置。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将激光雷达技术、数值模拟方法、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应用于技术的革新,借助智能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改进以往的除尘方法和监测装置,设计最优的通风除尘装置,合理设计水喷雾除尘系统,研制天然环保的生物抑尘剂等。政府做好主体地位,严格督促用人单位落实粉尘防治“八字方针”,探索具有针对性的粉尘治理技术,提高粉尘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