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近十年我国针灸治疗糖尿病相关研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2-03-24于芳宁

医学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综述

于芳宁,张 宁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 100102;2.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晚期可发生血管和神经并发症[1],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3 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针灸疗法能够平衡阴阳、调和脏腑,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近十年来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越来越多[3],但目前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利用不充足,缺少全面的文献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是由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能够把大量的文献数据转换成可视化图谱,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4],从而形成知识图谱。SATI是利用编程语言设计开发的具有通用价值的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可导入处理文献题录数据,具有题录格式转换、字段信息抽取、词条频次统计和知识矩阵构建等功能[5]。本文利用CiteSpace5.5、SATI 等统计软件对中国知网2012 年1 月1 日-2020 年3 月1 日发表的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针灸治疗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动检索为辅。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点击高级检索-期刊,检索方式:主题;检索词:糖尿病、针灸治疗;检索策略:糖尿病and 针灸治疗;时间跨度为2012 年1 月1日-2020 年3 月1 日,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中英文扩展”。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以“糖尿病”和“针灸治疗”为主题的全部文献。排除标准:①会议通知、新闻报道、声明、征稿启事等CiteSpace 无法分析的文献类型;②非中医药领域期刊文献来源;③重复文献只取其一,其余排除;④无法正常下载及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1.3 方法 主要使用CiteSpace5.5 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辅以SATI3.2 和Excel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图像绘制。将检索到的文献以EndNote 和Refworks格式导出,将EndNote 文件压缩并导入SATI3.2,为使研究更具代表性,将含义相同的关键词进行规范,如“消渴”“中消”“消渴病”统一为“糖尿病”,“针灸治疗”“中医针灸”统一为“针灸疗法”,“临床观察”“疗效观察”“效果”“临床疗效”“治疗效果”统一为“临床研究”等;将Refworks 文件以“download_XXX”命名保存,通过CiteSpace 内置的格式转换器转换为CiteSpace 可利用的文件格式,然后进行机构、作者、关键词聚类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时间演化分析和突现(Burst)分析,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参数设置:时间分区(time slicing):2012-2020 年,每2 年为一个分区;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选取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数据删选标准(selection criteria)模块中设置topN 为50,topN%为30(即在每个时区中选择前50 个或前30%高频出现的节点),关联强度选择Cosine、Years per slice 等系统默认设定的具体值及裁剪方式。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共检出相关文献670 篇,人工剔除重复文献31 篇、个案报道8 篇、未体现针灸治疗和糖尿病或糖尿病相关疾病的文献48 篇,最终得到583 篇文献。结果显示,自2012 年以来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7 年之后的3 年发文数量稳定在每年92 篇以上,见图1。

图1 针灸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发表年份分布图

2.2 期刊分布 583 篇文献共来自159 种期刊,载文量排名前10 位的期刊载文量仅占全部期刊的33.27%,见表1。其中刊载相关文献10 篇以上期刊均不属于北大核心期刊。

表1 载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n,%)

2.3 研究机构可视化分析 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机构见表2,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24 篇,排第1位,其次为长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以上4 所高校的发文量均在10 篇以上。对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不同机构的合作仅存在于高校及其附属医院,轮廓值仅为0.38(<0.5),并没有形成合理聚类,不同省份的机构大多各自为阵,相互之间几乎无合作。

表2 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机构(n,%)

2.4 作者可视化分析 583 篇文献共有1240 位作者,发文5 次以上的作者有12 位(图2),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是刘志诚,2013-2017 年共发文13 篇。使用CiteSpace 生成作者合作情况图谱(图3),共形成132 个节点,206 条线,模块化Q 值为0.95(>0.3),轮廓值为0.70。其中刘志诚、岳增辉、李瑞等团队作者聚类程度较高,形成稳定高产的紧密型研究团队,但不同团队间聚类程度低,团队之间缺乏合作。作者出现的时序图谱(图4)可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时间段的重要学者发文情况。

图2 高产作者发文情况

图3 作者合作情况图谱

图4 作者出现时序图谱

2.5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2.5.1 关键词聚类 统计发现,583 篇文献中共出现822 个独立关键词,出现15 次以上的关键词有16个(图5),使用CiteSpace 进行可视化分析,共形成7个聚类,150 个节点,625 条线,模块化Q 值为0.385,平均轮廓值为0.76。各聚类的主要研究方向见表3,结合关键词聚类图谱和关键词时序图谱可知,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主要包括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也有涉及;研究主题由最初的疗效观察、研究进展、经验总结扩大为实验研究、系统评价、数据挖掘,并逐渐加强对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的探索以及针对不同证型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关键词与文献相结合进行分析,对这7个聚类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分为4 个方面:①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方向,包含4 个聚类,主要关键词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轻瘫、腧穴配伍、神经源性膀胱;②治疗方法,包含1 个聚类,主要关键词有按摩疗法、外治法、温针灸、电针、耳穴贴压、针药并用;③治疗思路与机制研究,包含1 个聚类,主要关键词有泻胃补脾、糖尿病前期、脂联素、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胰俞、肾俞;④临床研究进展,包含1 个聚类,主要关键词有现代文献、选穴规律、蛭辛胶囊、综述。

图5 高频关键词

表3 关键词聚类

2.5.2 关键词突现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突现分析见图6,2012-2013 年,该领域出现了耳穴贴压、肩周炎、大鼠、糖尿病/并发症4 个突现词;2013-2014年,“痹症”继续受到广泛关注;2014-2015 年“平衡针灸”成为的研究热点;2015 年之后没有出现突现词,研究者对于原有的研究话题继续保持较高专注度。

图6 关键词突现图

3 讨论

3.1 针灸治疗糖尿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针灸治疗糖尿病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近3 年来发文量在较高数量上保持稳定,发展较为成熟;期刊分布方面较为分散,且多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文献质量普遍不高,行业影响力较低。该领域重要学者有刘志诚、岳增辉、李瑞等,已形成多个高产团队,内部合作频繁。分析发现,2012-2014 年陶枫、陆灏等对于肝肾亏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和神经源性膀胱[7]的临床疗效观察代表了前期的主要贡献,李玉琴等在2014-2016 年关于针灸对于不同证型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临床研究较为突出[8],并积极探索电针、温针灸等疗法[9],同时引入系统评价。在2016 年和2017 年,李瑞团队在电针背俞穴降糖机理的实验研究方面具有突出贡献[10]。从2018 年开始,王洪峰、黄海鹏团队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研究占据主流,有望继续引领针灸治疗糖尿病领域的进展。

通过对科研机构的发文分析,可以了解研究力量的分布[11]。可以看出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主体以高校为主,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以南京、长春、成都、山东4 所中医药大学为代表,近10 年发文量分别为24 篇、21 篇、11 篇、10 篇。其余研究机构发表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献数量均低于10 篇。研究力量分布较分散,不同的机构和团队间合作不够密切,未来应加强机构间的广泛合作,形成多中心合作,从而有利于更多科研成果的产出。

中心度和频次高的关键词代表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12]。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包括糖尿病胃轻瘫、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主要有毫针针刺、按摩疗法、温针灸、电针、耳穴贴压、针药并用等;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提高血脂联素、降低炎症因子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进展方面,临床研究、辨证治疗、取穴规律研究成果较多,发展趋势由临床疗效观察转变、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系统评价并重,并逐渐强调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

3.2 针灸治疗糖尿病研究热点 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耳穴贴压、糖尿病/并发症、痹症、平衡针灸等主题在2012-2014 年集中出现并成为研究热点,未来将继续受到较高的关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蚁走感、灼痛等[13,14]。针灸疗法在治疗疼痛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独特而确切的疗效[15],因而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在未来可能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关注度。研究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联合耳穴贴压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16]和胃轻瘫[17]患者的临床症状。由于穴位具有特定解剖部位(前臂掌侧及腕、肘关节下方1/3 处),且对神经(正中神经、前臂掌侧骨间及内侧皮神经)进行对应性针刺,可避免取穴不易、辨证针刺繁杂等缺陷,因此平衡针灸疗法在降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佳[18]。

目前的研究中疗效观察占据比较多,缺乏基础研究和医史文献研究,研究切入点少,研究力量分散,涉及范围虽然较多,但核心聚类仍局限于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研究结果也未能被合理高效的扩展应用。如何利用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优势,进一步探索其治疗机制和治疗规范,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指导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糖尿病主要研究热点以糖尿病并发症、护理、实验研究为主,近5 年没有出现研究主题的重大转变和新的关注点。领域内已形成多个高产团队,内部合作频繁,不同的机构和团队间合作不够密切。期刊分布较为分散,且多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行业影响力较低。今后应继续加强机构和团队间的合作,扩大研究的切入点,提高研究的质量,探索其治疗机制和治疗规范,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猜你喜欢

综述
认知需要研究综述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综述的写作格式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深度学习认知计算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