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护理领域新冠病毒肺炎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2-03-24赵宝婕

医学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发文新冠肺炎

刘 婷,王 妤,赵宝婕

(1.暨南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校门诊部/暨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0)

新冠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严重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1]。截至2021 年8 月,据官方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达上亿人次。随着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世界各地的护理人员在疫情防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相关文献的报道也不断涌现。CiteSpace 是基与Java 语言开发的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计量,绘制出一系列图谱[2]。图谱显示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显示了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3]。通过分析这些隐含的复杂关系,从而得到蕴含其中的新信息。本文通过应用CiteSpace 软件对在护理领域有关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以期为护理人员在疫情期间更好得开展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中文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公开发布的文章,检索策略:主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OR“新冠肺炎”OR“COVID-19”OR“SASR-CoV-2”OR“2019-nCoV”AND“护理”;英文文献主要来源于Web of Science 上发表的文章,检索策略:topic“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OR“coronavirus pneumonia”OR“COVID-19”OR“SASR-CoV-2”OR“2019-nCoV”AND“nurse”。剔除会议通知、报纸及与无关文献,最终得到中文文献2055 篇,英文文献1419 篇。

1.2 方法 将CNKI 中筛选后的文献以refworks 的格式导出,通过CiteSpace 5.8.R1 进行转化后导入,Web of Science 可直接导入,以便后续进行可视化分析。参数设置:在时间分区(Time Slicing)中,时间跨度设置为2019 年10 月-2021 年8 月,Years Per Slice 设置为1,即每一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在网络结点类型(node type)中,则根据所要分析的类别进行选择,如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在可视化设置中,选择寻径网络法(pathfinder 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其余则均为默认设置,最后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

2 结果

2.1 文献作者的共现分析 护理领域有关新冠肺炎的中文文献作者共现分布,见图1,图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位作者,有文字标注的为发文量排名前3 的作者,其中排名前2 位的是汪晖(44 篇)和张艳(20篇),刘义兰、王莹均发表了17 篇。考察作者间合作关系的知识图谱共得到216 个节点,438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89,作者间合作较为紧密。英文文献作者共现图谱见图2,共有节点128 个,连线141 条,无中介中心性节点,即无国内外作者成为作者间相互合作的“桥梁”,图中形成了3 个团体,分别是以YanJie Zhao、YuTao Xiang、Lin Han 等人的小团体;以Anonymous、Alberto lucchini、Pasquale Iozzo 等人的小团体以及以Patricia M Davidson、Debra Jackson、Howard catton 等人的合作团体,但团体间合作较少。从发文量来看,中文文献量最多的作者是汪晖(44 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发文量前15 名的作者见表1。

表1 发文量排名前15 的作者(篇)

图1 中文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图2 英文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2.2 中英文发文机构分析 中文文献发文机构共现分析见图3,共有节点122,连线为0,各医疗机构在护理领域有关新冠肺炎的研究相对独立,无机构间合作。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发文量较大。英文文献发文机构共现分析见图4,共有节点数168,连线326,机构间存在合作,中心性最高的节点(0.23)是约翰霍普斯金大学,与其他机构勾连最多,起到机构间合作的支点作用,虽然未形成合作紧密的几个大团体,但机构间合作紧密,英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机构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约翰霍普斯金大学、艾莫利大学以及哈佛大学医学院。

图3 中文文献发文机构

图4 英文文献发文机构共现分析

2.3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中英文文献中出现频次前10 的关键词见表2,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分别是新冠病毒肺炎和COVID-19,部分关键词为新冠病毒肺炎的同义词。根据每个聚类所属领域的不同,将其归纳为3 个主题,中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大致方向可分为心理社会、疾病治疗与防控、组织管理,见表3。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得到14 个聚类,舍去Size 值小于10 的聚类,得到符合要求的聚类共10个,其大致方向可分为关联学课、特殊人群与机构、心理社会、组织管理、远程技术、疫苗接种,见表4。

表2 文献中出现频次前10 的关键词

表3 关键词聚类分组表

表4 英文关键词聚类分组表

2.4 英文文献来源共现分析 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和英国,各国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并形成了几个中介中心性较高的节点,从错综复杂的网络可知全球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性活动,见图5。

图5 英文文献来源共现分析

3 讨论

3.1 中外文文献呈现的研究主题各有特点 本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护理领域在中外文文献中均涉及心理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相关主题,并且成为护理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不同之处在于外文文献还涉及远程技术、疫苗接种等多个方面,研究的主题更加多元,角度更加新颖。

3.2 发文机构 本研究显示,新冠病毒肺炎护理领域中国内发文机构多为高校附属医院,各大医院的护理团队在疫情期间较少有合作发文情况。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国内护理领域多机构合作发文的情况比较少,更多的是各个机构独立发文,这便于数据的处理与整合。国际间机构合作多见于高校间合作,由于国际间各大高校本身存在合作关系,在疫情期间合作发文除了平台支撑,还因高校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所以国际间交流更为频繁。

3.3 护理人员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冠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由于病毒传播能力强,并伴随着变异病毒的出现、尚无特效药等因素,疫情防控工作难度较大。从关键词共现分析来看,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护士作为世界卫生劳动者中的主要力量,在患者心理健康支持、传染性疾病的救治、疫情的传播控制、以及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道显示[4],护士在此次疫情中体现出勇往直前,敢于担当,救死扶伤,尽职尽责的职业形象。

3.4 一线护士的心理体验以及社会支持情况是研究热点 新冠病毒肺炎的大流行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许多护士面临着接触新冠病毒肺患者、隔离等有关的心理困扰。护士面临的持续压力可能引发创伤后应激症状、服务提供差、自杀意念和自杀[5]。有研究表明[6],照顾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况;同时,由于设施环境不安全、防护装备不足、患者病情未知,疑似患者病房的护士抑郁水平要高于确诊患者病房的护士。也有研究显示[7],护士对新冠病毒肺炎恐惧程度的增加与心理压力增加、组织和专业人员离职意愿增加以及满意度下降有关。调查显示[8-11],在疫情期间抗疫一线的护士中大部分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症状、睡眠障碍等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为使工作更加有序合理的开展,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关注抗疫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是非常有必要的。

3.5 疫苗接种是较为前沿的研究热点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或找到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因此,疫苗接种成为控制疫情大流行最安全、有效、经济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为使社会生产、生活尽快回归正轨,国内外大力推行疫苗接种,使疫苗接种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同时,护士是接触疫苗接种人群最直接的医疗人员,便于收集接种疫苗前后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国内外主要探讨的主题有:探究不同人群疫苗接种的意愿[12-15],研究人们疫苗接种犹豫的相关因素及解决策略[16-19]等。

3.6 护理领域有关新冠病毒肺炎研究的建议与启示3.6.1 护理工作者应加强交流与合作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国内作者间的合作相对于国际间护理工作者的合作更为紧密,这可能是因为国际间护理人员的交流存在语言障碍,以及在同一时间点上每个国家疫情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造成的。我国作为疫情防控取得较好成效的国家,加强国际间交流不但能了解国外疫情发展的情况及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还能在交流与合作中传播中国智慧。在疫情流行期间,护理人员的抗疫贡献引起了世界各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关注,但护理研究成果却非常有限。虽然疫情流行期间,各个国家加强合作,解决有关病毒基因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药物治疗和潜在疫苗等紧迫问题[20],但在疫情重点研究问题上护理人员参与较少。可能的原因除繁重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导致研究难以开展以及护理专业知识的限制外,还与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比较薄弱,缺少跨学科合作有关。

3.6.2 护理人员应关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的情况 现阶段国内外护理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疫情的发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影响,但随着国内外疫情的有效控制,出院人数不断增加,出院后患者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出院并不代表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全面康复。有研究表明患者出院1 年后肺弥散功能损害和持续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仍超过30%,其中1/3 的患者有严重的肺弥散功能损伤和纤维化性肺损伤[21],这预示后期费用医疗费用的增加、医疗负担、社会负担的增加,因此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相关的后遗症非常必要。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一人群,并为预防患者出院后发生肺纤维化以及发生肺纤维化损伤的患者进一步恶化制定应对措施,尽可能的降低新冠病毒肺炎后遗症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综上所述,在无特效药的背景下,新冠病毒费用疫情的防控始终是重点,在护理领域疫苗接种仍可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而对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关注可能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发文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认识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校园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