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八年回顾与展望
2022-03-24武义青冷宣荣
武义青 ,冷宣荣
(1.河北经贸大学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2.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 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历时八年,这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历了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五年,又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协同发展中走过了三年。八年间,顶层设计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推进思路和战略重点进行了统筹谋划。京津冀三地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为重要遵循,从战略规划到具体落实,推动形成首都“一核两翼”框架格局,推动京津冀在交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战略协同,推动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北京冬奥会筹办进展顺利,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八年主要成效
(一)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形成首都“一核两翼”框架格局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围绕“搬哪些、怎么搬、谁来搬”问题导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疏解思路、疏解对象和疏解方式。基于首都功能以及首都与两大重要承载地之间的关系,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主体,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框架格局。
1.确立首都核心功能与中央政务区建设,凸显首都战略定位。为深刻处理好“都”与“城”、保护与利用、减量与提质的关系,把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和治理“大城市病”结合起来,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八年来,依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 年—2035 年)》,北京市大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首批7 家央企总部迁出北京,有关高校和医院的疏解工作稳步实施,一批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疏解项目有序启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截至2020 年末,推动20 多所北京市属学校、医院向京郊转移,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近3 000 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约1 000 个,完成3 500 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6 000 余个。修订和实施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21 年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08家、区域性市场8 家,拆除违法建设2 800 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 316 公顷。疏解腾退为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首都核心功能区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提升。
2.重大基础设施接续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有序拉开。依据《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2035 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设计方案,一批重大功能节点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2020 年底,城市副中心255 项重大工程在施145 项、完工20 项。2021 年新开工项目20 项。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2021 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12 月底实现工程竣工,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承载力持续提升。北京市级机关首批35 个部门、165 个单位共1.2 万人已正式迁入副中心办公。城市副中心织密城市道路网络,24 条次支路建成通车,未来将实现7 线交会、5 轨换乘。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项目将于2024 年年底完工。在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发展方面,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1+5+12”规划体系基本构建。截至2021 年底,10 条跨界道路建成通车,通达公交线路已达21 条,加快平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廊坊市“北三县”建成兴远高科、谊安医疗等20 多个科创园,亩均投资强度达400 万元,入驻科技型企业780多家,约60%来自北京。新推介签约项目39 个、意向投资额247 亿元。北京的部分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正在逐步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3.建设与疏解同步进行,雄安新区设立使命初现成效。雄安新区“1+4+26”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实现“一主五辅”全覆盖。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效显著,进入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阶段,统筹推进交通、水利、能源、智能城市等重点项目建设,2021 年在建项目369 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雄安新区对河北投资增长贡献率达31.2%。到2021年底,完成投资1 104 亿元,容东片区939 栋安置房相继交付入住。北京援建雄安新区“三校一院”基本竣工。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形成,实现京津冀之间全面快速联通。容东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干线已全线贯通。38 平方公里的启动区,综合管廊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地上交通路网、基础设施正同步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片区和白洋淀淀区水质达到三类,千年秀林累计造林43.5 万亩。雄安郊野公园建成开放。雄安新区稳妥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力推动北京高校、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转移落地。截至2021 年7 月,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已达100 余家,北京企业转移新区累计注册3 756家。2021 年12 月,雄安新区首批三家央企正式选址落地。
(二)北京冬奥会高质量胜利举办,助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加快发展
1.冬奥会及冬残奥会赛事圆满成功,带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2022 年2 月4 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北京赛区冰上和雪上的11 个场馆以及张家口赛区76 个冬奥比赛基础设施项目全部投入使用。赛会服务保障能力全方位提升。“一条高铁、三条高速、多条干线”的交通网络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车。坚持冬奥筹办和疫情防控全面融合、一体推进,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建立健全餐饮、住宿、医疗、交通、安保等赛会高质量服务工作机制。在做好冬奥筹办和服务保障上精益求精,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同时,冬奥会带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自2015 年申办成功至2021 年10 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 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24.56%。“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正从愿景走向现实。其中,河北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3 000 万。
2.因势发展后奥运经济,带动“冰雪+”产业取得令人瞩目成就。冬奥会不仅推动北京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体育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迅猛发展,全面彰显“双奥之城”独特魅力,也为张家口的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冰雪旅游业进入快速成长期,2016 年至2020 年旅游收入累计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30.3%。2020 年至2021 年,雪季冰雪旅游人数达2.3 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 900 亿元。其中,张家口市雪季接待游客246.2 万人次,同比增长83%,收入20.2 亿元,同比增长87%。延庆作为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之一,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河北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预计2021—2022 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 亿人次,中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 233 亿元人民币。冰雪产业加快发展,以冬奥为契机,推动冰雪装备实现国产化,实现冰雪装备制造业升级。2015 年至2020 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 700 亿元增长到6 000 亿元,预计2025 年总规模将突破1 万亿元。截至2021 年底,张家口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97 项,总投资370 多亿元,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将加强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链招商引资,冰雪产业园区企业聚集加快。借冬奥会契机,北京的智力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向张家口等地渗透,提升了京张沿线冰雪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三)推动交通环保产业协同对接,三大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1.构建完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运营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快速提升。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五纵两横”(高速路加轨道交通)集疏运网络基本完善。“轨道上的京津冀”方面,京哈高铁全线贯通,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全面提速,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京津地铁实现一码通乘,京唐、京滨城际铁路2022 年建成通车。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 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 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公路交通网方面,加快国道109 新线高速、京哈高速拓宽改造等项目建设,一大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雄安新区对外交通骨干路网“四纵三横”高速路网陆续建成通车。2021 年,河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 000 公里,位居全国第4 位。航空枢纽方面,“双核两翼多节点”的京津冀机场群已经布局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9 个京津冀规划机场全部投入使用,京冀共建共管的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也全面启动。港口群方面,津冀港口协同分工和合作不断深化,错位发展、有效互动的格局基本形成。2021 年12 月,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 000 万标准箱。大力发展海铁、海空、空陆联运,加密航班航线,推进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打造京津冀区域铁路枢纽、航空枢纽、海上门户。区域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旅客联程联运模式更加多样,实现更为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智能化、多层级的交通服务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2.生态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持续深化,京津冀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效果明显。积极推动三地统一立法、统一标准、联合执法等多方面深入的合作。签署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出台区域统一强制性环保标准等,为环境协同治理提供依据。以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发布《2021—2022 年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合联动执法工作方案》,明确大气、水、固废(危废)等5 项重点执法联动任务。联动执法层级进一步下沉到市县层面。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协作机制。河北省与天津市签订第二期(2019—2021 年)津冀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天津市补偿资金原则上每年1 亿元,专门用于引滦上游的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京冀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北京每年安排3 亿元,用于支持潮白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大幅明显改善。2021 年,京津冀PM年均浓度首次全部步入“30+”阶段,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北京市PM浓度从2013 年的89.5 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 年的33 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从58 天下降到8 天。天津PM年均浓度改善至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4%,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取得历史性突破;2021 年的重污染天数7 天,同比减少3 天。河北省PM平均浓度38.8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优良天数269 天,同比增加15天,优良天数占比达到七成以上。
3.重点打造产业承接平台,产业转移与承接成效明显。京津冀加强重点承接平台建设,除京津冀“2+4+46”的产业承接平台,河北还集中打造“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先后与京津签署三轮战略合作协议,有力有序承接京津产业。八年来,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累计在津冀地区设立分支机构9 100 余家,科技产业链加快形成。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不断吸引制造业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津门,“十三五”期间引进北京项目3 062 个,投资到位额4 482 亿元,中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中国核工业大学、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等一批项目落地。2021 年新开工制造业项目490 个,比上年增长41.6%,其中北京地区在津投资占全市利用内资的比重近四成。2021 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项目1 093 家,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 000 家,形成智能科技产业集群。2020 年至2021 年河北承接京津基本单位11 028 多家,其中法人单位7 355 家,占两年间京津转入单位的66.7%。近八年,河北省累计转入京津基本单位超过4 万家,涉及投资1.28 万亿元,其中转入法人单位占比超七成。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张北云联数据中心、中国船舶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大大加强,京津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自2015 年以来,京津冀三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联盟、创新中心、创新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共同体约100 余家,通过强强联合,共解行业难题,培养产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京津冀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4 年的3.48%提升到2020 年的3.99%,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创新产出方面,2020 年区域每万常住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7件,比2014 年增长2.2 倍;区域技术市场成交额由2014 年的3 584 亿元增加至2020 年的7 987.8 亿元,增长1.2 倍。在创新效率方面,2020 年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的专利授权量为95.8 件,比2014 年增长61.8%。北京“三城一区”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2020 年,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获批,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5 033 项,成交额347 亿元、增长22.7%。天津“十三五”时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 420 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8 179 家,其中雏鹰、瞪羚企业分别达到3 557 家、385 家。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10 个国家级重大平台获批建设。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4.03 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河北“十三五”期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超过7 000 家、总数达到9 00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15 年的16% 提高到2020 年的19.4%,数字经济规模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5.9%和23.2%。河北与京津高校、科研单位等累计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5 家,实现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资质互认、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五)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进展,推动京津优质资源向河北延伸
教育方面,继续推动京冀中小学跨省域合作办学,开展京津冀教育对口帮扶项目。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互派培养项目。河北省累计上千名骨干校长教师到京津优质学校跟岗培训。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建立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协商机制。优质教育资源向河北延伸。北京支持有条件的优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到津冀举办分校或校区,北京市属高校在河北省适当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医疗方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制度。两地将互认9 075 家定点医疗机构,其中北京2 188 家,河北6 887 家,京津冀等地区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43 个,互认医疗机构近500 家,逐步扩大互认覆盖面。推动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向河北延伸。2015 年开始,北京支持河北多家医院技术合作,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在医疗保险方面,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医保平台,从2017年开始推动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三地异地医保结算的医院达60 家,标志着在协同推进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中取得突破进展。
(六)京津冀发展稳中向好,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2021 年京津冀经济总量为96 356.25 亿元,其中,北京为40 269.6 亿元,增长8.5%;天津为15 695.05 亿元,增长6.6%;河北为40 391.3 亿元,增长6.5%。京津冀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工业生产增势良好。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5%,两年平均增长16.7%,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5.7%和46.6%。天津规模以上工业中,行业增长面达到74.4%,产品增长面达到63.4%,2021 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9%,比上年提高1.7 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0%,生物产业增加值增长21.3%。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8%。40 个行业大类中35 个行业实现增长,占87.5%。2021年1—11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 251.3 亿元,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8.5%。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北京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全产业链2021 年1—11 月产量增长25.8%,带动电子行业增长19.9%。科兴中维、国药北生研两家新冠疫苗生产企业累计贡献产值超2 300 亿元,拉动了北京GDP 的增长。天津新兴服务业发展活跃,2021 年1—11 月新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2.5%,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1.1%,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1.5%。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21 年,京津冀进出口总值达4.44 万亿元,同比增长26.4%,高于全国外贸增速5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1.4%。其中,出口1.3 万亿元,增长26.9%;进口3.14 万亿元,增长26.2%。其中,北京进出口总值3.04 万亿元,增长30.6%,天津进出口总值为8567.4 亿元,比2020 年增长16.3%,河北进出口总额5415.6 亿元,比2020 年增长21.5%。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协同发展距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体制机制改革还有待深入,在一些领域的协同还有待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一)协同发展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推进
宏观顶层设计和框架协议多,但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方案,使得协同治理的推进缓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利益共享机制方面,当前制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税收收入分享《办法》实施细则不明确,设定的门槛比较高,使用范围小,难以调动三地特别是北京的积极性;在创新协同方面,未形成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方式与机制,利益机制的调整还须进一步深入;在生态协同治理方面,现有的补偿机制尚未处理好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输血与造血三方面关系。三地间单一部门单一领域的协调多,但缺乏多部门、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尚未实现在财税、绩效考核、投融资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性改革,设想和举措在推进中进程缓慢。
(二)产业链深度融合尚有较大空间
北京产业主要以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现代服务和大型央企总部为主,但因受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层次不同等多重因素影响,在产业链合作方面,北京的科技创新成果到天津、河北转化落地的数量和比重都不高,上下游配套率不高,产业链存在断链、缺链现象,龙头企业和配套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布局还比较困难。例如,2018 年,京津冀具有优势的汽车产业,北京市70 家企业的207个主导产品关键零部件,接近三成在津冀地区属于“零配套”。由于摆脱不了浓厚的地方行政色彩的影响,三地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我为主”的格局尚未转变,三地尚未形成明显地域特色的世界级产业集群。长此以往,会影响整个京津冀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群总体经济实力。
(三)政府与市场边界尚需进一步厘清
三地长期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市场力量不足,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也依然存在,导致三地协同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北京市以政府之力大力推动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批发市场、物流基地的外迁,基本上是以行政手段强制推动企业退出,措施相对比较单一,有效选项不多,遇到来自基层民众的阻力增多增大。从市场角度看,市场发育程度和进度都比较缓慢,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非公经济推动市场发展、促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作用没有得到更有效利用。总体上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有形之手”的主导作用有过之,“无形之手”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没有转到扫除市场障碍、构建统一市场上来。
(四)发展政策和资源调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
因两大直辖市特别是北京独特的行政资源优势,京津兼得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远大于河北,造成政策落差。因存在行政等级落差,调动资源的能力存在差距,造成资源配置不优化。进而京津冀在资源配置上面临“北京吃不了、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尴尬局面。例如,在产业发展方面,对于国家级的资源和大项目河北很难争取到,只能依照自身的资源条件发展产业。而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优势决定了河北传统产业体系相对偏重,如重化工业(钢铁、水泥等)和加工装配业,因此,在新旧动能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河北与京津的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受地方财政能力的影响,河北的政策实施能力与京津不可相比。
(五)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拉大趋势
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落差呈现扩大趋势,特别是京冀之间(见表1)。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必然影响三地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设施环境等公共服务水平方面,京津都要高于河北,特别是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京冀差距更大。公共服务在政策、标准、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北京优质服务资源难以近距离向京外周边地区辐射扩散,三地人才流动和产业转移因此遇到较大阻力。另外,在不依靠土地财政的情况下,在中央专项资金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资金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河北政府财政压力较大。
表1 京津冀2014 年、2020 年各类指标的比较
(六)创新驱动能力三地形成较大差距
在创新投入方面,京津冀三地R&D 投入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河北与北京形成较大落差。2018 年至2020 年河北的R&D 投入强度分别是1.39%、1.61%、1.75%,明显低于京津。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北京远高于津冀,2020 年,北京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分别是天津、河北的4.8 倍和3.7 倍(见表2)。从创新产出来看,2020 年专利申请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数量、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等,河北远低于北京(见表3)。
表2 京津冀2018—2020 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与研发投入强度比较
表3 2020 年京津冀科技发明、科技合同比较
北京创新资源富集,但对天津、河北的创新辐射相对不足,三省市尚未形成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合力。2020 年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 316.2 亿元,其中,输出津冀技术合同5 033 项,成交额347 亿元,仅占北京市技术合同输出额的7.6%。从2014 年至2020 年,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累计超过2 万项,约占全市输出技术合同总项数的6%,成交额1 410亿元,占全市技术合同输出额的4.6%。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时期和2035 年远景展望
(一)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
“十四五”时期,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依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任务。除充分利用好原有的首都“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外,同时发挥在京外若干协同发展“微中心”作用,重点启动中央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单位和企业总部向外转移,带动北京中心城区非紧密性的行政功能、服务业态和创新资源向外疏解。大力推进北京市内部功能重组,协调首都核心功能区与城市副中心“都”与“城”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雄安新区同步推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更加突出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核心功能,促使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
(二)区域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积极推进区域战略规划、政策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与融合互动,实现一体规划、多级执行、统筹协调、综合配套,创新合作模式与利益分享机制,突出战略的统一性和执行的协同性。进一步明确三地各自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快推动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实现区域良性互动,促进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共同发展。破解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制度障碍,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京津冀区域成为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增长极,率先基本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京津优质教育、医疗、社保资源、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向河北延伸,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三)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
“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将进入到产业转移协作向高水平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新阶段。因此,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制定京津冀优势产业链发展专项规划,从更高层面理顺京津冀产业发展链条,明确三地重点产业链各环节分工,形成京津冀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聚焦重点领域,深入研究梳理京津冀产业链,着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和领军型优势企业。2021 年初,《京津冀产业协同规划(建议稿)》提出,共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汽车等三地优势产业,联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动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中的作用,探索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进一步推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聚集打造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集群和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新产业生态。
(四)立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品质得以系统提升
推进大气、水、土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以及地下水超采治理,构建从地上、地面到地下的立体化的综合治理体系。从源头防控、结构优化、末端治理等方面,推动实施一批大气污染减排工程项目,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确保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围绕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生态功能区建设等方面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层次、高标准的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完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协同机制,建立持续推进污染联防联控、应急响应等联动工作机制,从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上为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提供重要保障。
(五)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深入推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改变京津冀城市群“双核”突出、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完善京津冀城市等级序列,增强城市群之间的联系紧密度,加快发展石家庄、唐山、雄安新区等重要增长极,提升周边中小城市经济实力和承载力,形成人口分布合理、都市圈带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城市群内部形成较为明确的分工和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形成错位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联合体。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深入部署建设一批“新基建”,壮大区域发展新动能,着力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优化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结构,促使京津冀真正形成国家财富积聚的战略平台,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世界级城市群。
(六)探索高标准的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构建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体制创新的顶层设计,围绕全面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建立高标准的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市场一体化、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体制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合作与利益协调机制,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促进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协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协同,深化细化改革措施,大力优化京津冀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