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理解我吗?
2022-03-24曹霁
曹霁
“现在对孩子严格要求,一是不希望他们因为年轻时的冲动走弯路,二是希望他们成为在家庭和社会中有作为、充满正能量的人。”
黄先生在自己的三个孩子面前一直保持着“严父”的形象,比起学习成绩,他更关注对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我对他们学习成绩的要求不算太高,尽自己所能就行。但我会要求他们有上进心、为人善良、勤奋刻苦,这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理念虽然很好,但执行起来,他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女儿四年级的时候,黄先生发现她的语文课本里干干净净的,一点笔记都没有。他很生气,质问女儿上课怎么不听讲,还动手打了女儿。“打骂孩子在农村还是挺普遍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下次不再犯。虽然打在孩子身上,可是疼在我心里。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很后悔,但我找不到比这更有效的办法。”如今,黄先生还在努力寻找让孩子们“听话”的办法,也在不断学习和尝试科学的沟通方法。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为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只有看到他们走好了自己的路,我们才放心。”
郭女士的孩子英语成绩一直不太好,于是她给孩子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孩子在补习之后有一些进步,郭女士本来以为孩子已经追上了“大部队”,就没给孩子继续报课。没想到,不上补习班之后,孩子的成绩又一落千丈。“为什么别人能学,你就不能学?咱们家有多少钱能给你挥霍啊?自己为什么不能再努力一点?”看着孩子强忍泪水的样子,郭女士又为自己冲动的话语感到懊悔。
“人家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不就是因为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吗?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人家都学就他不学,那不就永远都竞争不过别人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郭女士“鸡娃”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孩子可以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我们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就是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可是顾得上工作就顾不上孩子,缺席孩子的成長是我最后悔的事。”
梁女士的孩子一岁时,她就和丈夫离开了家去城市工作。十多年来,夫妻俩在城市站稳了脚跟,却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了。不久前,梁女士高三的儿子忽然跟她说自己谈恋爱了,梁女士听了之后怒火中烧,要求他和女同学分开,但儿子就是不愿意。
“我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心里有数,你们那么多年都没管我,现在忽然来关心我,我有点不习惯。”孩子的一番话让梁女士又生气又心酸。“之前想过把他接到我们身边来,但是家里老人说舍不得孙子离开,孩子自己也不愿意。”多年来,梁女士和孩子大部分时间只能通过电话、视频联系,每次聊天时,孩子也只是应付地回答“我知道,你别管了”。有一次班主任给梁女士打电话,说孩子好像和“女朋友”吵架了,正一个人坐在四楼的栏杆上发呆,这可把梁女士吓坏了。“不想再给他压力了,顺其自然吧。”梁女士无奈地说。
“作为家长,我希望让孩子走出农村,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平时关注学习比较多,确实不知道怎么才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朱女士育有三名子女,大女儿周周今年上初二。不谈学习时,母女俩是“母慈子孝”,但只要谈到学习,两人经常是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平时女儿住校,只有周末才回来,我们相处的时间不是很多,加上我对她的管理比较严格,我们之间很少有深入的情感交流。”
其实,除了关心女儿的学习,朱女士还经常帮女儿解答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困惑,教她许多社会生存的技能,但找不到正确的沟通方法。“想和孩子好好沟通,但我们在观念上有代沟,一辈人和一辈人差得太多了。”朱女士不禁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