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学文化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

2022-03-24李东雅王紫艳陈偶英马超许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课程思政

李东雅 王紫艳 陈偶英 马超 许霞

〔摘要〕 目的 探讨易学文化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专论课程思政实践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0级护理专业42名硕士研究生作为对照组,2021级护理专业45名硕士研究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易学文化讲授。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满意度调查,并采用形成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多元化考核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能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学文化融入护理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专论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显著,有助于提高育人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易学文化;护理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专论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2.03.029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by integrating Yi culture into Speech of the Foundation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42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nursing from the grade of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45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nursing from the grade of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carry out teach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Yi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course,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ask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atisfactio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evaluated in a diversified way by combining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results. Results The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ffect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Yi culture is integrated into nurs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peech of the Foundation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a remarka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ffect,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effect and practice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Yi culture; nursing major; Speech of the Foundation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課程思政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重点,其主旨在于“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1-2]。如何有效且精准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切实促进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更好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当今各高校、各课程探索的工作重心。笔者选取对中医理论发展极具影响的易学文化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专论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探索易学文化与该课程融合的可行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湖南省某高校护理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级护理专业硕士班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人,女40人,年龄(23.02±1.97)岁;2021级护理专业硕士班45名学生作为观察组,男1人,女44人,年龄(22.76±2.23)岁。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入学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专论(4.0学分,64.0学时),课程内容依次为绪论、中医药文化与中医护理、中医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中医学的生理观、中医学的病理观、中医学的诊法与辨证基础、中医护理及养生原则共7个章节。以教材为依托,以专业知识讲授为主。具体方法为:课堂上按照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教与学、情境练习、课后作业。讲授教学为主,通过视频举例和分小组讨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部分配合举例、启发式提问详细讲解,难点部分结合教学实践,示范教学、讨论教学、情景式教学等,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增强教学效果。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易学文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观察组的教学内容设计由学校中医基础理论专论授课教师、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及网络技术人员等多方协调参与制定,针对课程各模块知识点所处阶段、应用场景和授课目标的差异,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后,能达到乘法效应,突出授课要求和思政元素。经2轮讨论论证及匿名投票后,最终形成该教学内容。见表2。

具体教学实施情况如下。(1)课前,将相应的易学文化资源上传至智慧树平台,学生通过智慧树平台完成任务单,包括:中医课件、教案、微课视频、拓展知识视频;教师通过平台统计功能了解学生课前自学情况,为课堂有针对性教学奠定基础。(2)课堂教学时,将易学文化融入课堂相关知识点,首先,导入废除中医案例视频,突出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教师重点讲授中医养生与易学文化的关系,讲述《周易》伏羲画卦的故事。在学生的小组讨论互评中,渗透文化自信的理念;最后,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专论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进行随堂检测。(3)课后,将易学文化融入第二课堂,通过国医节系列活动、校园易学文化辩论赛、中医文化进社区科普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等,巩固教育成果。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  课程满意度调查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科学制定护理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专论课程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并开展全面的问卷调查。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及课前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2)调查对象对课程的满意度:包括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能。学习效果分为提高课堂效率、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满意度;综合素能分为提高健康理念、文化自信、自强不息、整体观念、敬佑生命、辩证思维和坚守本心的满意度。各条目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划分为0~10分,得分在6分及以上为满意,得分在6分以下为不满意。最终,对照组共发放问卷46份,有效回收问卷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30%,观察组共发放问卷47份,有效回收问卷45份,有效回收率为95.74%。

1.3.2  学生综合成绩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综合考核成绩(由30%形成性评价成绩和70%终结性评价成绩构成)对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可更直观地呈现教学成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若方差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2.1.1  两组学生对提高学习效果的满意度  观察组在提高课堂效率、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1.2  两组学生对提高综合素能的满意度  观察组在提高健康理念、文化自信、自强不息、整体观念、敬佑生命、辩证思维和坚守本心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2  两组学生各项考核评价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专论是关于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学及相关课程必修的入门基础课,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中医护理基本程序,熟悉中医护理发展概况,运用中医养生保健基本原则进行健康教育、中医用药护理、中医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完善中医专科护理的知识能力结构[3]。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论教学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中医护理之“术”的培养,讲求“化理论为实践”。现将易学文化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专论的教学实践中,既可传授中医基础理论专论知识,又可实现“化理论为德性”的课程思政目标,有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中医护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职业德性[4],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精神与品格,进而反作用于未来的工作思维与工作能力,成为学生优质完成日常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上述观察表明,将易学文化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专论课堂教学的课程思政达到1+1>2的作用,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一方面,在该课程中融入易学文化,有助于学生对相关中医理论的深入了解与掌握,使之不仅“知其然”,还能扩展“其所以然”,且易学文化中丰富的名言警句、趣闻轶事等,能够调节枯燥的书本知识,增加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具有促进作用。《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5],易学与中医学同出一源,有着共同的文化根脉[6]。如讲授第四章“中医学的生理观”时拓展易学“天地人”统一的整体观念,对于深入认识与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意义重大。《易经·说卦》曰:“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人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这种天人观,对应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表现为《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夫人生于地,命悬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论述。易学中的“易以道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等阴阳理论,更是直接影响了中医阴阳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内经》中阴阳消长、阴阳逆顺、阴阳互根、阴阳转化等成为中医一脉相承的理论资源。综上所述,通过文化阐释、案例讲解、视频演示等多种手段进行融合教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该课程的理论学习成效。

另一方面,在成功实现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个人品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体现在易学文化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等辩证认知,提醒学生应思辨地认识事物,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务,这一系列辩证论述,比西方的黑格尔辩证法早了约2000年[7]。其次,易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流,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易学文化,更有利于学生们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问卷调查中,观察组95.56%的学生文化自信明显提高,是对易学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提高综合素能的满意度中最高的一项。其原因盖出于此。其三,易学文化《乾卦·象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可促进学生形成生生不息、奋斗不已、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价值观。此外,易学文化融入课程思政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观念、敬佑生命、辩证思维和坚守本心等综合素能,有利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在易学文化的融入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考核评价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进一步说明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易学文化的课程思政改革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因为易学的文化魅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另一方面,与教学模式、考核形式的改革创新关系密切。尤其是在考核评价方面,重视形成性评价,通过调查、访谈以及观察,教师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任务完成的准确度和完整度、评判性思维能力等,避免传统式“填鸭教育”下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8];同时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能获得教师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发挥了评价的鉴定功能,还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使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更为理想[9]。

4 建议与展望

本项课程改革教学试验表明,将易学文化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专论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与现实可行性,易学文化与中医理论同向同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10],为二者有机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本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中,可归纳出以下两点经验。

其一,以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主要目标,主动学习较以往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更有效果。就本次易学文化与中医基础理论专论的融合教学来看,一方面,《周易》的易学文化一直是学生们学习兴趣之所在;另一方面,易学凝练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智慧,其内容博大精深、艰涩难懂,且《易经》采用“假象喻意”的写作手法,需要通过观象得到做人的道理[11]。在这种强烈的学习兴趣与知识繁杂难通的现实困境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教师所要做的便是通过科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设计,实现对该文化元素的有效传授。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提前线上学习对易学文化有一个初步印象与理解,再通过课堂上的案例讲授、故事讲述、情景模拟等形象生动的授课形式进行深入解释,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因此,教师在思政设计的时候,应对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选择学生感兴趣又引人深思的案例,让课程思政进入“润物无声”之境界[12]。营造全员、全过程和全方面的育人氛围,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13]。

其二,传统文化元素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时应注重运用多元化现代化教学方法。在传播技术极度发达的当下,包括易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传播渠道丰富多元,从理论原著、通俗读物到语音讲解、视频解读,采用不同形式的传播方式能获得不同程度的传播效果。以往单纯的知识讲授和技能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翻转课堂、第二课堂等新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14-16]。此外,在国家“互联网+教育”战略推动下,建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深度融合线上平台教学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可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17-18];也可切实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发展。

将易学文化与课程思政進行融合,能够实现对护理人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赢,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医护工作者及后备力量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19]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塑造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20]。本研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专论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深入挖掘易学文化中与中医理论、中医人才培养相契合的思政素材,运用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思政,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促使学生对于健康理念、自强不息精神、中医整体观念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提升了其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囿于授课时间、课程性质等客观因素,本课程主要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未能深入到临床实践教学中,今后可以与医院、社区或企业开展多维度的教学合作,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 陈红涛,罗尧岳,肖  纯,等.护教协同背景下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4):511-515.

[4] 包晨婷,王兴起,丘亮辉.试析易学文化的社会功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1):47-50.

[5] 史少博.“说卦”在诠释《易经》卦爻辞中的作用[J].天中学刊,2019,34(3):48-55.

[6] 丁立维.清代早中期医易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7] 杨  力.周易与中医学[M].4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560-563.

[8] 沙凯辉,刘同刚,李  丹,等.形成性评价考核在成人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6):57-58.

[9] 邰  怡,姜瑞涛,刘  萍,等.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探讨与实践[J].济宁医学院学报,2021,44(2):149-152.

[10] 刘  哲.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11] 南怀瑾.易经与中医[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0:4-10.

[12] 郑燕林,任增强.落实课程思政的策略与举措: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1(3):46-51.

[13] 李继光,瞿  平.隐性课程视角下医学院课程思政构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1):48-53.

[14] 谢赛银.教育现代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21(1):45-52.

[15] 崔丽丽.高职护理专业思政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教育艺术,2021(9):53-54.

[16] 黄英辉,程金波,章  波,等.线上教学融合课程思政在肾脏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21,50(22):3945-3948.

[17] 包海蓝.基于护理学蒙授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4):95-96.

[18] 饶  妙,邓建平.融入思政隐性教育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4):132-135.

[19]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20-09-17)[2021-07-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20] 趙文文,戎  珊,朱丽娜,等.山东省医护人员COVID-19疫情核心应急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济宁医学院学报,2020,43(6):406-410.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