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时代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2022-03-24周燕霞闫晓勇

高教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

周燕霞 闫晓勇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构建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在于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的编写和在线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前者应对学科、课程所对应的职业与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提取工作过程、问题,以案例、项目式等方式组织教材内容,以视频(录像)的形式给予讲解,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出现在纸质教材中。后者应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将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作为纸质教材的有效补充,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应用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能情景化再现,多元化展示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兼顾不同基础的学习者,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利器。

关键词:新形态课程;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6-0057-04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 Education"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new forms focuses on the compilation of interactive and integrated digital textbook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n line. The former should analyze the occupation and post 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cipline and curriculum, extract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problems, organize the textbook contents in the form of cases and projects, explain them in the form of video (video), and appear in the paper textbooks in the formof QRcodes. The latter uses the E-Teaching platform of the curriculum, taking the basic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resources as the effective supplement of the paper textbooks, to authentically gu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wards resource-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for new form of curriculum can not only make the scene reappear, display the learning content in a diversified way,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foundation, which has become a sharp too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new form of curriculum; interactive and integrated digital textbooks; teaching resources

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是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因此,当代教师要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共享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把握“互联网+教育”的潮流,借助信息技术和云服务等技术,为全民提供优质公共的教育服务,同时也为创客、众创等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2],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一个新鲜事物,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個热点话题和重点建设内容。

一、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内涵

传统的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有纸质教材、PPT课件或讲义、以及面对面授课的课堂教学资源。而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是将传统课程教学资源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等结合而成的具有共享机制的课程教学资源。这类资源支持计算机和移动端的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碎片化学习,打破了学校的围墙。构建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如图1所示。

二、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大势所趋

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近年来课程教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国内开始关注微课,是在2011年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一文刊发之后。随着微课研究的日益广泛,各省市对微课大赛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升高,相继出现了很多微课制作工具和平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制作和使用微课,提供了便捷,也有利于微课的普及。

2012年之后,掀起了“互联网+教育”的热潮。相继涌现大批量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尤其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慕课的建设,一些世界名校的慕课成为热门资源。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颠覆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从此之后,慕课资源竞争逐年激烈。

2015年,我国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有力推动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3]。此后的几年,慕课的建设与应用呈现井喷式增长。

由于各省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很多高校也纷纷制定了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规划,同时在相关的保障机制方面给予支撑,我国慕课数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目前,有关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10余个国内慕课平台,有些平台已居国际国内领先行列。慕课建设与应用初步实现了大范围的优质资源共享,走入世界前列。

为了推进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4]。

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大力建设与应用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

三、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

(一)编写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

在“互联网+”时代,以纸质教材为核心, 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将新媒体的教学资源与纸质教材相融合,形成了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这种新形态。它是教材功能升级和形式创新的产物。最常见的是在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这种新形态教材中嵌入二维码,当学习者用移动设备的摄像头对准教材上的二维码,即可在屏幕上观看相关学习资源和教学视频。

为了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的结合,要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育理念、重构教育体系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编写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首先要对学科、课程所对应的职业与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提取工作过程、问题,以案例、项目式等方式组织教材内容,以视频(录像)的形式,给予讲解。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出现在纸质教材中,使读者可以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扫描后观看。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

教材内容真正从理论上计划,以应用来补充,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真正意义上让他们与教材发生互动,亲自思考,动手解决呈现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缩短与就业岗位的距离。

让学生学会使用教材。我们要重视新媒体的威力,但不能以逃避的方式解决学生离不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问题。通过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的建设,可以实现移动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此外,纸质教材还要与在线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相结合,从而使教学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新旧媒体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这已经成为教育新形态的必然趋势。

(二)建设在线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通过在纸质教材中嵌入二维码,可以将纸质教材和在线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有机衔接起来,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在线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能有效弥补纸质教材不能承载的内容,并且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情不同、技术发展等情况作及时更新。同时能积极促进教师的教学教改,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在线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在线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主要由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两部分构成。基础资源是课程必须的核心资源,例如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重点难点指导、课程全程教学录像、作业或练习和参考资料等。这些资源反映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拓展资源诸如案例库、素材资源、虚拟实验实训系统、专题讲座库和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等,可以适时应用到教学的某个环节,体现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多样性。此外,还可以自建在线自測/考试系统、试题库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等。

研究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最大的价值和最终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使得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工作核心转移到资源整合中。

在新形态课程资源建设中,要有课程规划设计。以生为本,围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制定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都要提前规划。依托学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增加教学过程的交流互动和对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引导、受到的启发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在线交流得以深化和拓展。新形态课程资源构成如图3所示。

新形态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是观看视频+电子阅读+在线讨论+作业(实验)+测验(考试),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受限制。作为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

新形态课程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微课建设。“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课必定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资源。“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碎片化学习,正好微课符合这种“零存整取”的学习策略,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要求。将精心制作的微课作为课前、课中或课后某些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在时间上得到了延伸,在空间上也突破了某些教学环境和场景的限制。

一般将微课的制作时间控制在5到15分钟,微课的类型可以灵活多样,且应用到教学的不同环节。比如有些微课主旨在于透彻阐述对知识的理解,这类微课可以在课前发布,并设置相应的经验值,激励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环节,可以设置练习类的微课,用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必要时,也可以在课堂及时发布一些讨论类、表演类、实验类、问答类的微课,引导学生专注课堂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后环节可以发布一些练习类、复习类的微课。

构建新形态课程资源,通过微课,将最接地气的知识和技能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观看微课。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环节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消化和重构知识,改善课堂“低头族”现状,真正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建设新形态课程资源前期需要课程组教师协同合作,并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随着课程资源的逐步完善,课堂教学将变得轻松而有效,学生也能真正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吻合。

四、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创新点

综上所述,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

(一)基于问题或工作能力重构知识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要特点[5]。就业导向要求课程内容要与一定的岗位任务相对接,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胜任这种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就业铺平道路。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在课程内容体系确定过程中,强调工作过程完整性,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既兼顾了教学课时的有限性,也缩短了岗位对接距离。

(二)情景化再现,多元化展示学习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音视频、图像、文本和动画等方式,使新形态课程资源将教学过程情景化再现。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以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呈现给学习者。

(三)兼顾不同学习基础的目标人群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资源是多样的。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需完成教学资源的“聚”与“变”,针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人群,做出不同的课程规划,展现不同的课程内容,提供不同的课程信息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将微课与教材、课程进行融合,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微课资源的建立,变教学资源为学习资源,从而使教学方式变为先学后导,这样微课就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利器。

五、建设采用的技术路线

在建设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的关键环节中,应采用合理的操作步骤,以期能够达到建设预期目标。

(一)典型工作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也是数字一体化交互式教材内容选择的依据。

首先要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召开行业专家讨论会等,使课程内容符合企业需求。其次是教师通过挂职锻炼,真正深入相关领域并从事相关工作,从工作实际,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提取工作过程、问题,成为教材和课程的内容,这样可以保证课程内容更加接地气地呈现给学生。

(二)针对微课展开的同行交流、技术共享、学习评价和技术培训等活动

微课内容应突出重点,一个中心、一个主题,教学设计为“互联网+”课堂服务。总的说来,好微课应该是能够运用简单的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清晰表达,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要充实丰富。首先,微课资源鱼龙混杂,种类繁多,教师要广泛收集,精心遴选适合自己学生的微课。也可以通过参加微课大赛,观看获奖微课作品,积极探索教技教法,创作独具特色的微课。其次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微课在不同的教学活动或场景中及时发布,并通过奖励经验值等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电子设备自主学习。最后,教师也要不断总结反思,微课和教学模式都要进行不断的应用、修正,再应用、再修正。

(三)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充分与成熟的资源整合平台合作,积极开设在线开放课程,将微课与教材、课程进行融合,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要建立一支有经验、年富力强的团队,确保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制定建设计划和建设内容,并按计划展开资源建设。遇到问题,多方查证并解决。

(四)通过素质培训、公开课、观摩课等多种途径,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教学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教师应由知识的“二传手”转变为培养质疑和创新精神的“引路人”,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成为互联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构成主体,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在“互联网+”教育行动中具有组织协调和规划作用。已经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并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保障新形态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学校在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与信息化课程建设方面都有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目前已经立项的浙江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9本,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还建立了数门院级精品在线课程、SPOC课程以及信息化课程。

六、结束语

本文是2019年度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课题研究总结,本课题研究旨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教师设计教学的能力,并学会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通过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的教学应用,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感,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上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在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把握“互联网+教育”的潮流,积极推进新形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将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巩固成果 开拓创新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浙江教育技术,2016(1):4-8.

[2]杨洁.“十三五”规划以需求和应用驱动[J].中国教育网络,2016(1):20.

[3]柴葳,焦以璇.我国慕课建设步入世界前列[N].中国教育报,2018-1-16(1).

[4]祝婕妮,刘丹.有效评论对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6):33-36.

[5]华文立,徐勇,张红梅,等.基于关键岗位能力的高职课程开发研究與实践——以软件技术专业编程方向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5):46-50.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高职教学翻转课堂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互联网+教育”理念下教学智慧影响因素分析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对初中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