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与家国:研读历史地图的基本视角
2022-03-24陈杨徐
陈杨徐
教科书使用的历史地图主要是当代地图,即今人复原历史时期人类活动、自然变化等信息时承载的图像符号。地图是历史的重要载体,它能反映出特定时空下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多维度信息。统编版历史教材引用大量历史地图,高考题也常以历史地图为设问情境。笔者以统编版初高中教材的两幅地图为例,认为教师用好历史地图,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增强他们识图释图的能力,也能引导学生感悟地图背后的疆域与民族,增强家国情怀。
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历史时间则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的方便和需要,基于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的认识而对客观时间所作的分割,是史学家拟构出来的时间观。其在教科书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历史分期、时间概念,如史前、古代、近代。尽管人们对是否有必要历史分期争议不断,不可否认的是,历史分期的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特征。因此,检验历史时间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其工具性效果。在一幅地图中,题名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让读者快速获取地图的基本信息。两幅地图如下:
图1取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题名显示的是“古人类遗址”这个大概的时间概念。究竟“古”到什么时候?学生不能准确定位图中所示的人类遗址属于史前时期的哪一历史阶段。而这幅地图从属的子目“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也没有明确说明这些人类遗址生活于旧石器时代。由于图1的历史时间不明,“古人类遗址”模糊的时间概念有碍于初一学生独立识图析图。教师在分析此图时,要讲清楚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时间划分。这样初一学生就能定位图1中古人类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公元前200万年—公元前1万年。
图2取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相比于初中教材,其对中国古人类遗址历史时间的表述更为具体。学生不需要花费时间了解课文,只需浏览题名就知道图中所示古人类遗址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公元前200万年—公元前1万年。与图1相比,图2的历史时间更为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读图析图。
图1所示人类遗址以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为主,学生无法得知辽河流域、西北内陆等地的人类遗址。它对中国史前时期人类遗址的介绍并不全面。此外,图1没有显示当代中国疆域全貌,未能把新疆、西藏、宁夏等西部地区囊括其中,甚至海南岛、南海诸岛屿在图中也不清晰。可以说,当代中国疆域图在图1中缩小、变形了,這种缺陷不利于初一学生形成现代中国版图意识。当然,编者绘制此图或有其考虑,不以反映中国史前全部人类遗址为主,而是集中空间凸显重要遗址,加强学生对旧石器时代中国早期人类代表的认识,减轻学生的观图负担。
考古学家苏秉琦说:“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讲中国历史,是讲960万平方公里幅员内、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的历史。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相对,史前史是指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具体来说,中国史前史是指商代以前的历史;同时,不限于中原、不限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凡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古人类遗址和原始文化遗存,都属于中国史前史的范畴。”图2的编者也许受到这种史学观点的影响,以当代中国疆域为底图,绘制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分布图。学生放眼就能将中国河山尽收眼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国家疆域观。
因此,教师在讲解图1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观察古人类遗址和原始文化遗存,利于他们在开阔地视野中深化当代国家版图意识。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知识拓展”栏目就利用相当篇幅介绍古代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开发历史,这说明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国家主权观念,使其明确祖国的国家版图。
从上述可知,编图者对同一时期历史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绘制的地图形式多种多样,产生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同。学者成一农指出:“与文字一样,这些地图并不是对地理情况的如实反映,被绘制在地图上的实际上是绘制者认为应当在地图上进行表达的内容。”无论如何,一幅好的历史地图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外界,也更能塑造学生对国家的热爱。
在教科书中,图1周围没有相关提示或设问,而图2的左边增加“思考点”栏目: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这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地图。南宋郑樵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师在讲解图2时,利用图文互证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虽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为主,但遍布东西南北中,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学生在明白这种“漫天星斗”的分布现象后,知道考古学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意识到中国早期人类创造了丰富的史前文化,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文化认同。
教科书编写关乎国家事权,相关的地图也应体现国家意志。我们的地图要让学生体会当代中国的疆域观。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也包含着曾经在这块广大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的历史。”疆域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理基础,是国家形成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图2中明白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分布于不同的地域场所,在这片广袤的国土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史实,以此深化疆域认同、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学习心理角度看,疆域地图实质上为学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家国意象。”
教师在分析图2时,还应讲述台湾左镇人遗址,这同样能深化学生的国家认同。1970年,在台湾省台南县左镇乡出土了一颗男性青年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那么左镇人与祖国大陆有什么关系?讲清楚这个问题,学生就能凭借客观的考古证据,强化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认识。左镇人生活于距今两三万年前。据研究,左镇人与华南大陆的晚期智人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台湾多数研究者明确指出,‘左镇人’是目前台湾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末期的智人化石,是从祖国大陆迁徙而来的”。在台南出土的剑齿象、大熊貓、中国犀等化石动物群,是与左镇人同地质时代的动物群,同祖国大陆化石群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认为,它们也是从祖国大陆迁入台湾的。在教师的讲授中,学生意识到祖国大陆的先民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移民台湾,开发台湾地区。台湾的根在祖国大陆,台湾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部分,进一步坚信台湾与祖国不可分割的事实。
综上所述,两幅地图显示的信息并不一致,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也有差异(见表1)。
学者成一农指出:“史料不会自己说话,图像史料也是如此,我们看待它们的视角越多,它们能告诉我们的也越多。反言之,如果我们看待它们的视角是传统的、单一的、固化的,那么它们告诉我们的大概也只是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学生无法充分挖掘地图背后的信息。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与地图的对话,这就需要我们制定识图目标检验对话效果。虽然两幅地图的信息有差异,但不妨碍学生解读它们时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见表2)。
需要注意的是,统编版初高中教材选用了不同的历史地图,这种针对特定人群编制的地图所要达到的目标一定要有区分度。此外,从教材研究的视角出发,我们也想要了解编者编制不同版本地图的原因,实质上反映了他们的历史观、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及对生活时代的现实考量。希望找到足够的证据解释这种差异,这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总之,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表述方式,“深刻地反映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水平与人类的生活空间,同时也表现着经过人类塑造的社会人文景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地图资源,引导学生以科学、全面的视角解释地图信息,感悟地图背后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