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句容市葡萄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措施

2022-03-23罗月越吴国顺胡明根

农业装备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穗轴枝蔓果穗

罗月越,吴 琳,吴国顺,胡明根

(1.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句容 212400;2.句容市后白良种场有限公司,江苏 句容 212400)

葡萄是句容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约0.35 万hm2,主要分布在句容市白兔镇以及茅山镇,总产量达5 万t,产值超5 亿元,给当地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葡萄生产已经从以数量为先到以质量为先的发展阶段,这就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葡萄上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透翅蛾、绿盲蝽等。对此本着“预防为主,绿色生态、优质安全,无农残风险”的原则,形成了以农业与生态调控+理化诱杀+生物与免疫诱抗制剂+低残留风险农药+精准施药技术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为葡萄的优质安全生产基础。

1 葡萄主要病虫害

句容市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充沛,夏季高温多雨,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也不一样[1-3]。

1.1 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重点为害成熟期的果实,也侵染穗轴、当年的新枝蔓、叶柄、卷须等绿色组织,生长适温是28~32 ℃,病菌来源为上年染病的枝蔓、果实等。病果表面上有许多轮纹排列的小黑点,遇到潮湿环境长出粉红色孢子团。

1.2 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在葡萄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春季发生最重,秋季植株发新梢后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主要以菌核和菌丝在发病的新梢、卷须或枝条上越冬。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嫩叶、嫩梢、卷须等,先侵染新梢和嫩叶,然后扩展到果实和卷须上,果园低洼潮湿、多雨、排水不良、偏施氮肥,造成徒长,通风透光差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果实病斑呈乌鸡眼。

1.3 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夏季的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秋季果实转色后盛发。发病的早晚和座果后的降雨时长及雨量直接相关。一般一次降雨达到10 mm,经5~6 d 即可发病。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杂草丛生、通风不良等造成的田间小气候湿度大,容易发病。近地面的果穗先发病,然后蔓延到果实。病果表面密生白色小点。

1.4 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在低温(20~24 ℃)多雨易发生和流行。进入雨季开始逐渐发生严重(6—9 月),连续两旬降雨量之和超过100 mm,霜霉病必将大流行。秋季昼夜温差加大,田间结露多,病害容易大发生。春季的干旱、夏季的高温都对病害的发生有抑制作用。种植密度大、修剪不良造成通风不畅易发病。侵染后,叶片背面长出白色霉层。幼嫩组织受害重,老叶片发病轻。

1.5 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是一种低温(16~22 ℃)高湿型病害。发病时期在开花期和果实转色至成熟期,主要侵害果实和花穗部位,其他部位极少发病。病菌的侵染能力较弱,必须借助萎蔫脱落的花或干瘪的果粒侵染果穗,并逐渐扩展。多数情况下发病部位易产生灰色霉状物。

1.6 白粉病

水和温度是白粉病流行的限制因素。气温25~30 ℃病害扩展快,干旱或干湿交替适其流行。一般于5 月下旬—6 月上旬开始发病、6 月下旬—7 月上旬为发病盛期。种植密度过大,氮肥过多,枝叶密闭,通风透光性差,有利于病害发生。发病时期一般在开花结果期。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

1.7 房枯病

葡萄房枯病是高温高湿型病害,发病温度为24~28 ℃,湿度大于70%。为害时期在葡萄结果至成熟期,果穗一般在6 月中旬开始发病,果实近成熟期(8、9 月)发病较重。主要为害葡萄果穗和果粒。凹陷病穗逐渐干枯。果梗基部先出现褐色斑点病斑、向果穗扩展,果穗一般变褐坏死。果粒腐烂变褐色,表面散生黑色小点粒,果粒干缩成灰褐色僵果。

1.8 溃疡病

葡萄溃疡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为害时期一般在葡萄结果至成熟期,病菌主要通过雨水传播。受侵染后,枝干出现溃疡斑,果实腐烂,转色期穗轴溃烂,果粒易脱落,转色差,严重时导致裂果烂果和枝干枯死,造成减产。

1.9 穗轴褐枯病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发生时期在葡萄开花前后,温度在28~30 ℃,95%湿度为最适宜的发生条件。春季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伤口、气孔、蜜腺等入侵。发病初期,先在幼嫩的穗轴上出现水渍状小病斑,迅速向四周扩展,形成不规则的片状病斑,当病斑环穗轴一周时,随着穗轴维管束组织的坏死,使病斑以下的部分得不到水分和营养的供应,因而停止生长。

1.10 透翅蛾

葡萄透翅蛾一年发生一代,于开花后至果实转色期为害葡萄,以老熟幼虫在葡萄枝蔓重越冬。初龄幼虫蛀入嫩梢,使嫩梢枯死。老熟幼虫转到较为粗大的枝蔓中为害,枝蔓易折断,其上部叶变黄枯萎,果穗枯萎,果实脱落。成虫白天隐藏、夜间活动,并有趋光性;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使受害部位肿大,叶片变黄脱落,枝蔓容易折断枯死,影响当年产量及树势。

1.11 绿盲蝽

葡萄绿盲蝽一年发生2~3 代,于新梢生长至采果后都能为害葡萄,气温20~30 ℃, 相对湿度80%~90%时最适合其发生。绿盲蝽以成、若虫刺吸为害幼芽、嫩叶、花蕾和幼果,刺吸的过程中分泌毒汁,造成危害部位畸形生长。白天潜伏,有趋光性。世代重叠,可为害到10 月。

1.12 叶蝉

为害葡萄的叶蝉以葡萄二星叶蝉为主。为害时间为新梢生长至秋季落叶前,5 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9、10 月份第三代为害最重。先在发芽早的桃、杏、苹果、杂草等寄主上取食,待葡萄展叶后陆续转到葡萄上为害。全年以成虫、若虫在叶背面为害,先从新梢基部老叶上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受害叶片正面呈现密集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苍白失绿,造成早期落叶,影响生长发育。

1.13 茶黄螨

葡萄茶黄螨以雌成虫在枝蔓缝隙内和土壤中越冬,葡萄上架发芽后逐渐开始活动,落花后转移到幼果上刺吸为害,在果实表面形成条状或不规则锈斑。锈斑只局限在果皮表面,为表皮细胞木栓化所形成,严重时果粒开裂、种子外露。

1.14 粉蚧

为害时间为葡萄萌芽后生长期至秋季落叶后。以成虫和若虫藏在老蔓的翘皮下即近地面的细根上刺吸为害,使被害处形成大小不等的丘状突起。随着葡萄的生长,逐渐向新梢上转移,多停栖在嫩梢的节部、叶腋、穗轴、果梗、果蒂等部位进行为害,被害后的果粒变畸形,果蒂膨大,果梗、穗轴被害后,表面粗糙不平,并分泌一层黏质物,易招引蚂蚁和黑色霉菌,污染果穗,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

2 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治技术

2.1.1 清园控害

葡萄生长季节,及时清除枯枝叶和病果叶,保持果园清洁;选择晴好天气整理树势、修剪枯老枝蔓,修剪口应使用广谱性杀菌类药剂涂抹防护,修建后对果园进行彻底清理;加强秋冬季清园管理,剥去老树皮,主干涂白,将枯残枝、叶、果和剪掉的枝条带出果园外集中处理,或使用枝条粉碎机进行粉碎,减少果园内越冬病虫基数。

2.1.2 选用抗病品种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葡萄病害的重要途经之一。不同品种对病害的抗病性不同,若加以利用,可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同时,通过各种育种手段培育新的抗病品种,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方法。

2.1.3 合理修剪

修剪是葡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也是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合理修剪可以调整树体的营养分配,促进树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结果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病害的良好作用。此外,结合修剪,还可以去掉病枝、病梢、病蔓、病芽和僵果等,减少病源的数量。但是,修剪造成的伤口是许多病菌的侵入门户,修剪不当也会造成树势衰弱,有可能加重某些病害的发病程度。因此,在修剪过程中,应结合防治病害的要求,采用适当的修剪方法,同时对修剪伤口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处理。

2.1.4 合理施肥和排灌

加强水肥管理,可以提高葡萄的营养状况,提高抗病能力,起到壮树防病的作用。重视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补充钙镁硼肥[1];对于缺素症的葡萄,有针对性地增加肥料和微量元素,可以抑制病害的发展,促使树体恢复正常。

2.2 物理防治技术

2.2.1 杀虫灯诱杀

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害虫的一项物理防治技术,杀虫灯诱杀对杀灭成虫、降低田间卵量、压低虫口基数、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杀虫灯对金龟子、葡萄透翅蛾等有较好的诱杀效果。葡萄园主要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每0.33~0.67 hm2放置1 台,高度约2 m,距葡萄水平架上方20 cm,于5 月中下旬开始电灯,至9 月份葡萄采收完结束。

2.2.2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特性制成各种有色粘虫板进行防控,常用的是黄板和蓝板。黄蓝板可用于诱杀蚜虫、蓟马、粉虱等害虫,每 667 m2放 30~40 片,黄色和蓝色交叉分布,定期更换。

2.2.3 性诱剂诱杀

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化合物到田间,引诱雄虫至诱捕器,从而达到破坏雌雄虫交配进行防治的目的[4]。性诱剂诱杀主要用于控制绿盲蝽、透翅蛾、斜纹夜蛾等害虫,每667 m2放置1 个,悬挂于距地面1.5 m 处,每个月更换一次诱芯。

2.2.4 进行地面覆盖

用醋糟、秸秆等+园艺地布、反光膜等进行地面覆盖。地面覆盖后,阻碍了热量的散失,同时阻止了水分蒸发而造成的热量损耗,从而起到保温增湿的作用,同时,在夏季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能够遮挡雨滴对土壤的冲击,避免土壤板结,另外,地面覆盖能够降低成虫的产卵量。

2.2.5 果穗套袋

通过套袋,不仅可以防止多种病虫害的出现,还可以避免果实被鸟类啄毁,导致减产[5]。待坐果后,即可进行套袋。

2.3 生物防治技术

2.3.1 生物天敌

利用果园生态系统中的天敌,或者释放这些天敌,防治虫害。害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等。草蛉主要以螨、蚜虫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为食;瓢虫主要以粉蚧、蚜虫、植食性害螨为食;蜘蛛一般占葡萄园捕食性天敌的95%左右,具有广食性的特点;捕食螨种类较多,如植绥螨可以捕食多种叶螨,大赤螨是可以取食任何捕捉到的猎物。寄生性天敌主要有寄蝇科昆虫、姬蜂科昆虫、茧蜂科昆虫、小蜂科昆虫[6]。寄蝇科昆虫属杂食性昆虫,所有寄蝇科昆虫都可侵入寄主的幼虫阶段;姬蜂科昆虫是鳞翅目害虫的天敌;大部分茧蜂科昆虫是其他昆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尤其是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的幼虫以及蚜虫等;小蜂总科昆虫主要包括寄生半翅目昆虫的蚜小蜂科、寄生鳞翅目害虫卵的赤眼蜂科、寄生半翅目害虫卵的柄翅卵蜂科,以及可以寄生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的广肩小蜂科等[6]。

2.3.2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既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同时对葡萄的残留影响较小。生物农药可以分为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防治炭疽病可用苦参碱、多抗霉素等,防治叶蝉可用乙基多杀菌素、印楝素、苦参碱等。

2.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有见效快、防治效果好、用法简便等优点,但也有容易产生药害、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弊病,因此在绿色防控中,应尽量少使用化学农药,或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做到科学用药[7]。

猜你喜欢

穗轴枝蔓果穗
枝蔓牵引促进金艳猕猴桃优质高产
玉米穗轴长与穗轴粗的QTL定位及全基因组预测
玉米穗轴粗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玉米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与穗轴特性关系分析
猕猴桃枝蔓粉碎发酵还田试验初探
幽幽花雨
玉米穗轴粗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