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轴粗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2022-04-19张中伟杨海龙谢文锦李方明高旭东
张中伟 杨海龙 付 俊 谢文锦 李方明 高旭东 丰 光
(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凤城 118109)
玉米是集粮食、饲料和经济用途为一体的优势作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1]。近些年随着耕地面积的限制和人力成本的增加,急需转变育种目标,培育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和机械化收获的优质品种,提高我国玉米的竞争力。玉米穗轴粗是一个重要的穗部性状,与穗粗、单穗粒重、穗长、行粒数、粒长、粒宽和粒厚这些产量性状显著正相关[2]。此外,研究表明穗轴粗性状是影响果穗籽粒脱水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果穗长度、行数适中,穗轴直径小的玉米品种容易实现田间粒收[3]。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穗行数、穗长、穗粗等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4-6],而对穗轴粗性状的数量遗传规律研究较少。本试验应用主基因与多基因遗传分析方法[7],研究玉米穗轴粗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玉米育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选用PHB1M、丹340、PH4CV、丹598 作为亲本,试验在丹东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2017 年种植亲本材料并杂交组配2 个组合,即PHB1M×丹340(组合Ⅰ)、PH4CV×丹598(组合Ⅱ),2018 年分别组配B1(F1×P1)、B2(F1×P2)和F2群体。2019 年进行整体试验,稳定世代P1、P2和F1群体2 行区播种,分离世代B1、B2和F2群体各30 行区播种。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成熟后,6世代群体果穗全部收获,脱粒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果穗中间部位的穗轴粗。
1.2 试验方法本试验应用主基因+多基因的多世代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软件由南京农业大学章元明教授提供,用软件对2 个杂交组合的6 个家系世代(P1、F1、P2、B1、B2、F2)穗轴粗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分析模型包括1 对主基因(A 类模型)、2 对主基因(B 类模型)、无主基因(C 类模型)、1 对主基因+多基因(D 类模型)和2 对主基因+多基因(E 类模型)五大类共24 种模型。通过极大似然法进一步估计出6 家系世代各成分分布的参数(平均数、方差及该成分分布所占比例等)及相应的似然函数值[7-9];进而计算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以最小AIC值判别准则筛选可能符合的备选模型,对备选模型进行适合性检验,确定最佳模型[10-13];在最佳遗传模型下,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控制穗轴粗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各项遗传参数、遗传方差和效应值[14]。
2 结果与分析
2.1 P1、P2 及F1 群体穗轴粗平均值组合Ⅰ中,PHB1M(P1)的穗轴粗平均为2.465cm,丹340(P2)的穗轴粗平均为3.660cm,双亲差异极显著(t=-32.89,P<0.01);组 合Ⅱ中,PH4CV(P1)的 穗轴粗平均为2.497cm,丹598(P2)的穗轴粗平均为3.889cm,双亲差异极显著(t=-25.61,P<0.01)。亲本穗轴粗差异大说明试验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可做下一步的遗传分析。组合Ⅰ中,F1穗轴粗为3.465cm,组合Ⅱ中F1穗轴粗为3.469cm,说明穗轴粗性状在F1均表现为中亲遗传。
2.2 分离群体穗轴粗性状次数分布图1a~c 为组合Ⅰ的B1、B2及F2的穗轴粗次数分布,穗轴粗性状在B1群体显现出明显的双峰特点,B2和F2群体则显现出单峰分布的趋势,说明穗轴粗性状受主基因控制可能要高于多基因控制的效应。
图1A~C 为组合II 的B1、B2及F2的穗轴粗次数分布,穗轴粗性状在B1群体主要突显双峰特点,B2群体穗轴粗性状分布图主要表现单峰趋势,F2群体主要突显出多峰趋势,说明穗轴粗性状受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影响发挥效应。
图1 两个组合不同分离世代群体穗轴粗次数分布
2.3 最佳遗传模型的选择与检验表1 为各遗传模型的AIC值。对组合Ⅰ,C-0 模型、D-0 模型和E-1-1 模型的AIC值较小,故C-0、D-0 和 E-1-1模型都可作为备选模型。对组合Ⅱ,C-0、D-2、D-3 和D-4 模型的AIC值较小,可以成为备选模型。
表1 24 种遗传模型的AIC 值
表2 可 知,对PHB1M× 丹340(组 合Ⅰ),C-0、D-0 和E-1-1 模型均有2 个统计量与分离群体的符合性不好,但C-0 模型的AIC值比E-1-1模型小,因此,组合Ⅰ的穗轴粗性状的最佳模型为C-0 模型,是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作用的多基因遗传。对PH4CV×丹598(组合Ⅱ)D-2、D-3 和D-4 模型统计量显著个数相同,但D-2 模型的AIC值最小,组合Ⅱ的穗轴粗性状的最佳模型为D-2 模型,表现为1 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
表2 玉米两个组合穗轴粗性状的适合性检验
2.4 穗轴粗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由表3 可知,组合Ⅰ中,穗轴粗性状的多基因方差在B1、B2和F2群体中分别为0.044、0.081 和0.07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4.76%、84.50%和84.06%,表明在分离群体后代中发挥主要功能的是多基因,主基因+多基因影响了穗轴粗表型变异的74.76%~84.50%,尚有15.50%~25.24%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说明环境对穗轴粗性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表3 玉米穗轴粗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值
组合Ⅱ中,穗轴粗性状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124,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505,均为负向效应,说明加性效应使F1穗轴粗性状表现变细的趋势;多基因显性效应为0.220,为正向效应,多基因显性效应使F1穗轴粗增加,[d]/[h]绝对值>1,说明多基因位点加性总效应大于显性总效应。各分离群体中多基因遗传率高于主基因遗传率,因此多基因在分离群体后代遗传中起主要作用,主基因+多基因决定了穗轴粗表型变异的51.76%~78.59%,尚有21.41%~48.24%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说明环境对穗轴粗性状的影响比较大。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产量是由诸多农艺性状共同控制的综合表现,其中穗部性状占重要地位,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15]。玉米穗轴粗性状是反映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状,同时也是玉米抗旱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16]。为了选育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一些育种者对玉米穗轴粗性状进行研究。季洪强等[17]对玉米穗轴粗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穗轴粗的遗传力较高,选择可在早代分离群体中进行。石明亮等[18]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2 个组合穗轴粗进行研究发现穗轴粗性状在1个组合中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另1 个组合中以多基因遗传为主。李静等[19]对3 个组合玉米穗轴粗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分析表明,穗轴粗性状同时受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本研究通过对2 组合穗轴粗性状的6 世代群体进行联合分析,探究穗轴粗性状的遗传规律。组合Ⅰ中多基因决定了穗轴粗表型变异的74.76%~84.50%;组合Ⅱ中穗轴粗性状受主基因、多基因共同影响,但多基因起主要作用,且2 个组合穗轴粗性状多基因遗传率均在B2世代达到最大值,因此对玉米穗轴粗性状的改良主要以多基因为主。在玉米育种中,对于主要受多基因控制的穗轴粗性状,应在遗传率较高的B2世代,通过轮回选择或聚合回交等方法集中选择穗轴粗细适宜的材料,进而培育出高产、优质、适宜机收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