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隐喻意象探微
2022-03-23林抒月
林抒月
一、引言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和谐鲜明的韵律,传达出作者深厚的情感意志,多“以象出意”,彰显出一种极致的思想境界。英文诗歌《未选择的路》(TheRoadNotTaken)是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作,出自其1916年出版的诗集《山间》。该诗被认为是弗罗斯特最具代表性的哲理诗歌之一。此诗取材于乡野生活,刻画了一幅“林间岔路择其一”的场景,平实自然,不加雕琢。未见辞藻华丽,却通过巧妙运用隐喻手法和意象艺术,使其极具内在张力,揭开了人生岔路面临两难抉择的哲学帷幕。如此灵动的隐喻意象艺术,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玩味揣摩,方能体验这场蕴含人生况味的诗意盛宴。
二、理论阐释
(一)隐喻
隐喻的理论研究源起西方,在漫长久远的发展历程中,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对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代表人物,其对西方修辞学的影响长达2000多年之久。亚氏认为,隐喻作为一种语言手段,实际上是由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相同的含义,这两词间存在一种对比关系,因此,隐喻和明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主要功能都在于修饰[1]2。可见,西方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概念仅局限于修辞层面,而在现代隐喻理论中,隐喻被明确定义成一种认知现象,语言中的隐喻恰恰体现并印证了这种认知活动的存在[1]28。理查兹最早明确了隐喻的认知特征,他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处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1]28。无独有偶,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同样肯定了隐喻的认知性,并在其著作MetaphorsWeLiveBy(中文译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论,即隐喻本质上是“以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2]。”与传统隐喻理论相悖,书中提到的“隐喻概念体系(metaphorical concept system)”将隐喻归为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仅仅作为语言修辞手段。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乃至行为的基础[3]。路易斯曾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因此,无论从修辞功能角度,还是从认知体系层面,探究隐喻手法的使用都是赏析文学作品的必要过程,也能成为解读诗歌精神内涵的密钥。
(二)意象
作为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意象,早在中国古代的《周易·系辞》中就常被提及。“观物取象”与“立象以尽意”中的“象”原指卦象,后由诗学引申为“具体可感的物象”,而非抽象的符号。20世纪初,受东方古典诗歌的影响,西方文学界开始出现意象派文风,英、美等国的青年诗人聚集在伦敦,提倡用客观的意象代替主观的情感表达,从而反抗时兴的浪漫主义风格对诗歌创作的限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他在其主编的刊物《诗刊》中对意象进行定义:一刹那间理智与情感的复合体[4]。在西方意象派文学的发展后期,诗歌创作呈现韵律新颖、题材自由、短小精悍的特点,质感鲜明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思浑然一体,与中国古典诗歌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寓意于象、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对意象的深入解读与界定,能将诗歌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表层语言中挖掘出来,从而揭开诗歌神秘的面纱,体会诗人内心当下的所思所想与情感意志,以提高读诗者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品味。
三、《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隐喻意象哲理分析
《未选择的路》(TheRoadNotTaken)全诗共四小节,每节五行诗句,韵律齐整,隽永绵长。短短二十行的诗句中,多次采用隐喻意象艺术将宏大深刻的人生哲学娓娓道来。下文将以林间路与人生路、旅途选择与人生抉择、林间无尽头与人生难回头、旅途回忆与人生回首这四组隐喻喻体与隐喻本体为话题,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对该诗进行分节解读与赏析,感受其中的哲思所在。
(一)林间路与人生路
诗文开篇映入眼帘的意境之景是一片黄色的树林,以及两条方向不一的林间小道,由此可引发对诗歌主题的联想,诗人或许要传达金秋时节的欢愉之情又或是秋风萧瑟时的惆怅之感。通读全诗后,不难知晓诗歌的第一节主要描绘了一幅“我”止步于这林间岔路口的画面,因为对前路的迷茫和困顿而不断徘徊张望,即便极目望去,却也看不到尽头,得不到答案,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又寓意深刻的场景。精读揣摩之下,由诗歌第二行的“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可知,诗中“我”面临的道路选择隐约象征着彼时的作者也正处在人生抉择的重要阶段,且其中不乏失意落寞的情绪。由此,诗中的隐喻意象不言自明:“two roads”在诗中指黄色树林里的两条岔路,实则这两条自然之路象征着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a yellow wood”象征广阔的人生,也象征着孕育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广袤无垠,充满神秘,极具吸引力却也令每个身处其中的你我望而生畏,踟蹰不前;“I”和“traveler”是诗中的旅人,是诗人自己,也是读诗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站在人生岔路口的迷茫者。
诗人此番以林间路隐喻人生路,画面赫然在目,共情性极强,给予读者充分的情境感和代入感,也在隐约阐述着诗人自己的故事。当时中年不得志的诗人也曾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徘徊着,虽然在美国生活安稳,但因为自己热爱的诗歌创作在美国诗界未曾激起半点儿涟漪,痛苦忧虑之下,他萌生远渡重洋去往英国伦敦的想法。在诗人心中,这两条人生路或许就是这两条林间路的真实映射,在人生重要阶段面临抉择并非易事,诗中的描述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也愈发痴迷接下来的人生情节。
(二)旅途选择与人生抉择
诗歌第二节承接延续第一节展开,描绘了两条路各自呈现的风景并点明“我”的选择。对于已选择的那条路,诗人着墨颇多:“better”“grassy”“wanted wear”,这些词足以体现这条荒草萋萋且幽静深远的道路令“我”心驰神往。而对另一条未选择的路仅只言片语略有提及,且诗中的语气不甚坚定,稍显迟疑,由“perhaps”(大概、也许)和“claim”(宣称)两词便可知晓,足见选择的原因仅仅出于“我”对这两条路的主观态度,并非完全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5]。第二节最后一句中的“about the same”与前文形成一种模棱两可的矛盾,可见诗中的两条林间路并不存在鲜明的差异,而是判若孪生,同样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么诗中“我”的选择便显得更加纠结反复,难以琢磨。
保留第一节诗歌中的意象元素,第二节中的旅途选择实则是隐喻对于人生道路的抉择。在诗人温润的笔触下,“我”下定决心选择道路的内心过程看似理由充分,却矛盾重重,一切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这种内心挣扎的过程就好像重演了诗人当年面临人生抉择时的心理状态。不惑之年的他也曾不可避免地陷入两难境地,一是选择安于平静恬淡的家乡生活,教书务农,在波澜不惊的流年中感受平淡安逸的幸福;二是放弃教书务农的人生坦途,奔赴异乡伦敦去追逐他的诗歌梦。显然,后者成为了诗人最终的人生选择,即便需要克服重重艰难,但或许是因为内心的召唤让这条道路在当时的诗人眼里充满魅力,因此,他另辟蹊径。而这段描述好似为诗人的此番决定准备了一个特别的解释,也给诗歌后文描述“我”选择后的心境变化埋下伏笔,为诗歌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增添了一份故事性。
(三)林间无尽头与人生难回头
诗歌第三节再现了那日清晨的场景:驻足良久,反复思虑后的“我”终于启程踏上了那条内心指引的道路,为自己的选择付诸行动。这本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但诗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整装待发的喜悦之情,却隐约流露着一股淡淡的忧伤。“equally”一词呼应了上一节中的矛盾,再次看来,两条路似乎确实相差无几,都布满落叶,都未经脚印污染。因此,从客观事实出发,其实不存在哪条路更美丽,因为前方的路终究是迷惘的,充满诸多未知的可能。“Oh,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一句语气上扬,将全诗推向一个高潮。此处“the first”指的便是那条未经选择的路,可见此刻的“我”之所以忧伤,是因为对那条未经选择的路念念不忘,心存幻想,不愿就此割舍。然而,下一句“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随即否定了这个想法,林间的道路绵延无尽头,踏上一条没有尽头的林间路意味着再难回头重新抉择。
诚然,林间道路无尽头便象征了人生之路也恐难再回头,正如诗人曾经奔赴异乡追梦,实则放眼当年,这也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人生路,一切都无法预期。无论前方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运,有些道路一走就是一辈子,鱼和熊掌终究不可兼得,因此,人生岔路口的选择才会充满考验。其实最终选择哪条路,往往都是出于当下的一时之念,并不一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既然做出了选择,如果无心专注于脚下的路,就会永远对未选择的另一条路耿耿于怀,对自己可能错过了另一条路上的沿途风景而后悔不迭,甚至感叹人生就此有了缺憾。殊不知,这样的矛盾与纠结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时常上演,可惜人生没有再来一次,做出的选择就像抛出的硬币,下落的那一刻,无论结果是喜是忧,都无从改变。而在这种境遇下的诗人,仍能怀揣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志,遵循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笔耕不辍,坦然接受奋斗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并最终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绚烂的诗歌人生。不可否认,诗人这份对人生起伏的觉悟与心态尤其可贵,值得世人共勉。
(四)旅途回忆与人生回首
诗歌最后一节是对林间旅途的回忆,更是对过往人生的总结回顾,具有浓厚的哲理氛围。诗人立足于未来,从未来的视角回顾“我”当初所做的选择,并简单评判了这一选择带来的结果,是本诗的点睛之笔。其中“with a sigh”“ages and ages”等词就是对这种未来视角的最好印证,画面仿佛呈现出一位老者在回顾过往的人生选择时发出轻轻的叹息。此处的叹息或许是感叹时过境迁后的人生起伏,也或许是对那条未经选择的路仍抱有一丝遗憾的畅想。最后诗文重提“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与诗文开篇前后呼应,但其意味已与之前截然不同。一切悬念缘由在诗歌的最后一句中揭晓:“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这意味着“我”的选择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诗中迥异的旅途象征着诗人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
诗人曾自言道:“一首真正的诗是随着它的形成而逐步展开的,它知道最好的东西还在后头,在最后一节,到那时明智同惋惜才融为一体,正如在饮酒歌中幸福和哀怨的曲调融化在一起一样。”这首诗的最后一节以旅途回忆隐喻人生回首之时,概括全诗,提纲挈领,同时也概括了诗人的一生:为梦想独辟蹊径,弃农从文,从此远渡英国,继而功成名就重返美国,最终享誉诗坛。这样的人生历程中,可见幸福的成就,亦可见无奈的舍弃,舍弃的便是那条未经选择的路。全诗刻画林间漫步时选择道路前、中、后的种种画面,尤其重点描写已选择的道路上的景致,而诗歌题目却定为TheRoadNotTaken(《未选择的路》),只因选择与放弃是并存的,选择一条路其实同样意味着放弃另一条路,即放弃另一种精彩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彩的结局或许证明了选择的明智性,但局外人只看得到结局表面的光鲜或狼狈,并不了解背后的挣扎与付出。村上春树曾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因此,该诗教会读者的不是做何选择,而是如何看待选择,如何不辜负当时的初心,即便走不一样的道路,一样可以到达心中的罗马城,追逐诗意和远方。
四、结语
《未选择的路》一诗好似一幅林间剪影,展现了人生岔路口上不可避免的抉择历程,而无数个这样的剪影画面便组成了一幅恢宏的人生画卷。诗与景,景与情,情与理在一次次的隐喻构思中完美融合,揭示生活的哲学真谛,启迪心智,并留下一方诗意空间供诗人与读者互动交流,联想回味。在诗文的指引下,世人或许会慢慢领悟:选择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选择。心中应不断思索因何一往无前,如何锲而不舍。山有顶峰,湖有彼岸,漫漫人生路,万物皆有回转,当觉余味苦涩之时,需坚信,一切终有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