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视域下的闽北民间舞蹈创新发展

2022-03-23姚明君潘舒娴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闽北民间舞蹈舞蹈

姚明君,潘舒娴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舞蹈系,福建 福州 350100)

舞蹈艺术以人体动作本身为物质载体,不仅具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同时又随着人民生活发展而涵养着诸多共性。民间舞蹈更是在地域性、民族性、自娱性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下以强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都有其基于历史环境、生存现状、时代发展而引发的独特表达,其中闽北民间舞蹈作为福建地区的代表性舞蹈,更是成为当下舞蹈研究的热点对象。闽北民间舞蹈在何种环境下生发而来,形成了怎样的基本面貌,并如何在未来走向创新发展的生存之路,都成为笔者持续思考的问题。

一、闽北民间舞蹈形成的区域背景

闽北位于福建省北部,一般指福建省南平市。闽北民俗文化在历史因素作用下,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突出特点,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滋养着独有的民俗活动、礼仪形式,也自然促使闽北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此背景下逐渐被完善。一方面,闽北民间舞蹈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饱含鲜明的个性色彩,另一方面,更依赖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舞蹈种类被更加明确地规范、演绎与流传。

(一)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自然环境包括生态、气候、地貌等多方面因素,人民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这也导致以人民主体性开展的舞蹈艺术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先天性密不可分。就福建省整体而言,福建地处亚热带,在海洋季风的影响下,旱涝频繁,其中干旱对农业影响尤大[1]。在福建省内部观之,闽北地区各地的自然环境又和而不同,为当地的民间舞蹈活动提供了诸多优势。

闽北因山峰重峦叠嶂、低丘接连起伏而形成了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容地貌,闽江上游留下的三大支流沙溪、建溪、富屯溪的延展,也使得区域内河谷纵横、盆地丛生。自有“华东屋脊”之名,堪称福建最高峰的武夷山脉主峰海拔高达2000 多米。基于山峰立而挺拔、山群层出不穷,在气候上帮助当地抵挡了寒流的逼近,也保留了海洋的温暖。也正因为此,闽北地区多有降水,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被认为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受气候不同程度的影响,自古以来,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仪式、祭祀舞蹈便在该地广泛开展,一方面传达了对于天气情况转变的希冀与祈求。闽北的建阳区,在日常生活中受干旱影响偏多,导致庄稼收成甚微、人民苦不堪言,由此祈雨降临的风俗自古有之,在求雨舞的不断规范中形成了《鸟步求雨舞》这样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供当地人民使用、实现求雨愿望。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对应天灾,由于地理气候的多重影响,在科学不发达的旧社会,瘟疫成为了该地威胁人们生存安全的最大灾难,也直接导致了抵抗灾难的民间宗教祭祀活动、祭祀歌舞广泛开展。从中可见,自然环境在闽北地区虽同属一类,但就各地情况而言却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活动。

时至今日,闽北地区的特殊气候滋养了秀美而不古拙的山川之景,也记录了众多名胜古迹的踪影。其中人们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便是以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武夷山为中心,联通各地形成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将闽北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囊括其间。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基于独特风貌影响下旅游业的开展,才使得闽北地区的舞蹈获得广泛关注,被更多研究者认知并加以标识。

(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作用于舞蹈艺术发展之中,呈现出内外因素包裹的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对应舞蹈最初缘起、形成的因素而奠定了深厚基础,社会文化则成为舞蹈艺术在后续发展中不断丰富、加以变化的直接诱因。从整个福建省的民间舞蹈发展来看,福建民族民间舞蹈通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普查,显现出舞蹈的丰富性和地区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福建六大汉民系生活区域的板块上。福建汉民系是在北方汉人不同时期迁入闽和在闽的次生流动中,与闽越遗民、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而逐步演化成福州、兴化、闽南、闽北、客家、龙岩六大民系[2]。一般来说,文化就是在自我涵化与多元互动中形成的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整个福建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经由各地区文化的互动而形成了更为多样的民俗、民风,其中闽北地区的多元文化渗入更为典型与充分。

闽北地区虽受到其他地区山峰的阻隔,在内外联通中的发展处于羸弱之势。但这并不影响闽北作为交通要道、文化交汇点而形塑的多元性风格。从闽北地区的历史演变来看,闽北是上古时期闽越族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它西邻荆楚,北接吴越,很早就已“与闽中、于越杂俗”。秦、汉之后,中原人口南迁,尤其“自五代离乱,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逃难于此,故备五方之俗”[3]。此五方之俗便具体呈现为“闽越民俗文化、吴楚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宗教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因中原文化所形成的影响较为深厚,因此取中原民俗文化加以详细说明。中原民俗文化的起因便是基于闽北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中原人口在数次大规模南迁中,留下了部分人口选择常驻闽北,中原人的迁入也随之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许多中原的民风民俗都积淀于此,中原傩舞便由此时传入[4]。傩舞的历史较为久远,最初在宫廷中便有流传携带面具的舞蹈加以驱邪免灾,并依照中原所遵循的重大节日加以演绎。傩舞的功能性较强,直至现在,闽北地区的傩舞风格变化不大,不过也会相应地根据各地区的生活习俗、文化特性而加以调整。

由此可见,闽北地区享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多样的社会文化,在内外交织中共同形成了当地多元并包、丰富多彩的地域特点。总结该地的区域背景,正是为进一步总结闽北地区的民间舞蹈形态奠定坚实基础。

二、闽北民间舞蹈形态特征分析

通过史料搜集可见,在《中华舞蹈志·福建卷》中,便对闽北地区民间舞蹈大概收集并简单描述的约十余种,主要有《灯舞》《战台鼓》《傩舞》《挑幡》《竹林刀花》等等,闽北民间舞蹈受宗教文化、民俗风格、地域习惯等影响而形成了基本的发展图景。闽北民间舞蹈不仅在当地民俗活动中承担起主力军的重要责任,也在宣扬地方特色文化、拓展全新发展空间中不断散发自身的价值。基于傩舞在闽北民间舞蹈中所具有的典型性与丰富性,以下就邵武地区的傩舞为个案分析,通过对舞蹈表达中独特的艺术形态与表演特征的总结与概括,进一步延展至对闽北民间舞蹈整体舞蹈形态特征加以分析与思考。

傩舞最早源自人们在瘟疫压迫下企图反抗的真挚愿望,在许多古书籍中都有对傩舞的社会功能、祭祀性质加以详细描述。在早期,傩舞便以头戴面具舞蹈而闻名,当时的表演者技术性较弱,所以步伐趋于生活性,以模仿鸟兽或是复刻鬼魂形态为主,比较简单。但整体气势却十分强劲,延续着民间舞蹈所惯有的现场伴奏而以强烈的鼓点节奏进行整体表达。傩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自然在后世也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在福建省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九项民间舞蹈,邵武傩舞便位列其中。在《中华舞蹈志·福建卷》中,共收录了邵武最具代表性的四种傩舞形式,其中包括《跳八祃》《跳番僧》《跳大小幡僧》《跳弥勒》[4]。这些舞蹈穿插于不同的时间段里,充盈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笔者曾有幸在采风中欣赏了《跳番僧》的舞蹈表演。

根据傩舞所共有的面具舞蹈的形式,《跳番僧》在表演时要求舞者头戴面具进行表演,扮演的是“弥勒”和“唐僧”师徒四人以及开路神六个角色。表演内容便是取自唐僧等人西天取经的民间神话,讲述了取经之路遍布艰难险阻,但在开路神的帮助下,四人一路逢凶化吉的故事。六名角色带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基本以面具形象的不同色彩加以区分,比如开路神迎接凶险,面对未知,所以以红色示人,面部表情极为凶狠,多配以力量性较强的动作,而弥勒作为佛法的象征,以白脸遮面,给人慈祥温柔之感,作为实现愿望的投影使人心灵受以慰藉。借以面具体现各自的人物性格,使得舞蹈整体的风格色彩更为明显。除此之外,在舞蹈过程中,舞者手中会配以寓意各自身份的道具,如开路神是红色木棍、师徒四人以两头挂有扁鼓、布幡的“经担”为主,弥勒则是木鱼加持。这些道具成为彼此掌握节奏、烘托氛围、推动情节的主要推力。敲打鼓面和鼓边组成如“|咚咚 咚|嗒嗒 嗒|咚嗒 咚嗒|咚咚嗒|”的节奏,并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改变鼓点节奏,以准确烘托氛围。同时,傩舞的仪式感极强,动作的指示性也极为准确。在舞蹈表演开始时,舞者会占据各自的方位,以“跪蹲步”为主要形态,使用四个“跳转步”依照现有的队形来回调整,整个舞蹈便是以方位、队形的转换为主,显现出古老、质朴的舞蹈风格。当然,基于《跳番僧》,流行于邵武市大阜岗河源村、和平镇坎下村、桂林乡大岭村以及泰宁县朱口镇等地,其他各地的《跳番僧》形式有很大差异。如和水镇坎下村演出于八月初五日中乾庙祭仪的《跳番僧》其人物有弥勒公、弥勒婆和四个“童子”。原有面具,后改为涂脸。道具无“经担”弥勒公、弥勒婆持双棍和木鱼外,其他人均扁鼓;桂林乡大岭村的《跳番僧》有大小两套。《大番僧》有开路神、弥勒和四个“番僧”,面具为苧麻布质,道具的“经担” 和表演形式和河源傩舞基本相同。面《小番僧》无面具,全部用涂脸,面关公、张飞,番将等脸谱。每人额前用红布裹扎一根长三、四寸的翅角,后脑挂黑丝以象童发,表演类似北方跳队形式[5]。这想必也与多元文化交融中文化差异性影响相关。

从中进一步总结出以傩舞为代表的闽北地区民间舞蹈的特点。首先,祭祀功能的沿袭与发展。受制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影响,闽北地区民间舞蹈多以祭祀性质为主,其中包含着祈雨、驱鬼、迎神等多重愿望,在各地得到了积极发展;其次,内容来源广泛且寓意深刻,闽北地区的舞蹈基本取自生活故事或是神话传说,对应舞蹈类型、舞蹈样式而加以角色、性格上的极致刻画,以此来展现世俗风情、人文关怀;最后,形式多变且文化基底深厚。从闽北地区在历史流转中所经受的多元文化冲击便可知晓,该地区的舞蹈在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融汇一体中被不断地加以修改、完善。

三、闽北民间舞蹈未来的创新发展

闽北民间舞蹈作为福建地区最富有艺术性、冲击力的舞蹈样式,在当下收获众多关注之时,也引发了对其未来何去何从、如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等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根据当地民间舞蹈的本土性、历史性、民族性,笔者认为一方面需以保护为基本原则,遵循本区域内所现有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保留优质基因,另一方面则是以创新为目标,透过时代之眼,强调多元化、全方位发展。

(一)以保护为原则,遵循本土发展规律

以保护为基本原则,顾名思义,便是要继承已有的、传统的、独具特色的舞蹈形态,以其典范性、代表性指引着后续的舞蹈发展。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来看,闽北地区并不靠前,在福建地区广泛开展非遗申请之时,闽北地区也应根据自身优势,努力拔得头筹。

综合来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运用,继承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建立并完善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名录体系……加强地区文化空间的保护工作,适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6],是当前应对该地区民间舞蹈较为全面的举措,践行到闽北地区民间舞蹈之中则应更加细化,由此得出继承与保护同行、政府与社会共进两方面。

一方面,保护已有的闽北民间舞蹈,建立信息化档案,将民间舞蹈最为原生态的舞蹈表演发生的时间、地点、表演者等基本信息进行全方位整合。同时,继承舞蹈内涵的核心不仅意味着停留在对于动作、形式等表面可见之处,更应关注到从舞蹈的历史缘起、文化特征、审美观念等重点部分加以全方位的继承。比如对于傩舞的保护性传承,就应先将傩舞出现的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风土人情加以归纳,尤其侧重对于舞蹈上演场所的地域性、民族性进行加工整理,以求更为全面的介绍该舞蹈分属于不同地区而具有的类型化特质。另一方面政府与社会共进,政府政策更为细化,在落实到各地区之际,需要当地人民的积极合作,而针对闽北民间舞蹈的现状,首当其冲应解决资源配比、人才流失这两大问题。现如今,从事当地舞蹈表演的人群断层严重,舞蹈队里青黄不接,乡间地头都很难见到年轻人的身影,这也使得舞蹈这一借以身体动态流传的艺术形式陷入窘境。从舞蹈发展生态来看,当下应将重心放在吸引年轻人学习的工作之中,以民族文化俘获人心、以奖励机制吸收人才,争取更多艺术工作者愿意投身至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学习之中。

闽北民间舞蹈在历史推演中得益于世代民族艺术接班人的无私贡献而沿流至今。虽然在很多地区由于人口流失、物资匮乏等现实情况,难以再度将当地民间优质文化借以舞蹈进行表达,但重拾信心、重返故地,在政策引导下重新开始,理应成为当前的大势所趋。目前,整个闽北地区只有邵武市成立了傩舞传承中心,在现有能力下创作了舞蹈作品,在民间稍有影响,但相比闽南地区稍显薄弱。整个闽南地区的专业院团有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厦门市歌舞团、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歌舞剧团)等等,这几个专业院团创作实力雄厚,作品享誉海内外,再得以政府的多方面支持下,使闽南民间舞蹈得以充分、广阔流传。由此可见,以保护为原则,遵循本土的发展规律是在最大限度地为当地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给予最为深厚而有力的支持。

(二)从当代视角出发,寻求多元化发展

憧憬闽北地区民间舞蹈的未来之路,除了回看过去之外,更要紧依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但发展和创新首先必须继承民间传统,要挖掘和保护民间舞蹈的精髓,保持其民族性,同时要与时代特征紧相关联[7]。透过世界之窗,清晰可见当前民间舞蹈走向 “创作+宣传”的复合路径。

其一,以民间舞蹈动作为基本素材,进行舞台化创作。近年来,在各大舞蹈高校内部从事艺术编创的相关团体,开始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纷纷进入田间地头进行采风实践。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情》当属此方面的代表之作。全剧分为“开天辟地”“生命造化”……等十个段落,将傩舞中傩神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不仅做到明确动作的指代与含义,还进一步基于传统元素的丰富性进行了舞台化加工与提炼。除此之外,整场最让人感动的是开箱之际,邀请了当地老艺人一同演绎,为舞台演出注入了原生性灵魂。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创作的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以诗化的手法提炼出闽南舞蹈元素,展现了闽南人民勤劳、勇敢的形象,把“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现出来。基于原生表演的创作,挖掘本土素材,体现民族精神内涵,是以当代人的审美标准对原有舞蹈样式进行的一次再创造、再表达,同时也是以民族化、精神性更大限度的推动传统舞蹈接续发展的一次探索与尝试。

其二,结合当地特色整理教材,将舞蹈引入校园课堂训练之中。以“非遗”舞蹈为例,为数众多的民间舞蹈在“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中早已成为了舞蹈高等教育的主要素材。比如北京舞蹈学院经由对“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了对我国十二个民族将近三十多支舞蹈的研习。作为该校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保留项目,为学生们带来了最纯正、质朴、原汁原味的舞蹈教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让舞蹈高等教育注入民族化色彩之际,也反向引发了地方性舞蹈在当下的阶段性、探索式创新。由此可见,随着舞蹈社会功能的不断强化,乘着普及教育的广泛开展,富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民间舞蹈进入校园并成为学生们加以身体训练的举措,早已在社会推动下有序开展。于此时代背景下,闽北地区的民间舞蹈也应借时代之风走进校园,成为辐射大、中、小学等专业类舞蹈院校的舞蹈表演课程。也正因为,“非遗”舞蹈进校园,既是民族优秀舞蹈文化在校园场域中的传播与弘扬,也是一种舞蹈美育的手段,是舞蹈教育注重文化内涵与特色建设的体现[8]。闽北地区作为同样涵养诸多非遗舞蹈的重阵之地,也更需要在不断加工记录自身舞蹈动作、整合训练教材、明确审美标准基础中融入课堂训练,成为舞蹈生们日常提高舞蹈技能、强化审美追求的重要手段,以此广泛延续闽北民间舞蹈的生命力。

其三,争取与各大平台相合作,争取为自身宣传占据至高地位。与时俱进作为文艺发展于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闽北地区的文化艺术由于缺乏良好的宣传平台,于文化交流上往往处于失语状态。放眼当下,随着抖音、快手这类网络平台的大举发展,闽北地区的民间舞蹈也可以适当借助此种虚拟载体,逐渐散发出自己的光与热。基于网络平台的便利性与时效性,又借助于宣传手段与外界对话,以期在展现文化魅力之时,获取不同区域的文化认同,并在时代发展下倚照独树一帜而走向辉煌。同时更新内容与形式。这部分并非与保护性原则相区别,而是指出为了延长本地区文化艺术的生长周期,则需要在不同层面进行“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以求更好的推进艺术整体的有效表达。除了官方的推广,还应鼓励自媒体创作,因地适宜的拍摄好作品,多元推广,使闽北文化得到快速有效的传播。

闽北民间舞蹈的当代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影响着舞蹈艺术也不断加以变化、改进与发展。在2015 年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中,闽北民间舞蹈《挑幡》被邀请进行开幕式前的热场表演。这是一次向全国人民推广闽北舞蹈的良机,闽北民间舞蹈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演变与艺术创作的突破,定会在联系过往、立足当下中以创新发展而走向未来之路。

四、结语

闽北地区民间舞蹈具有着风格多样、内涵丰富、表演细腻等多重特点,从古至今,流传着为人们所熟知的诸多传世之作。面对立足原生态成长的民间舞蹈,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笔者认为应不断对其加以保护、继承与发展。保护濒临消失的传统舞蹈样式,为舞蹈表演重返乡土,在田间地头得以尽情演绎提供条件;继承重要代表作品,召集有天赋、感兴趣的人才,为民间舞蹈的传播作出贡献;发展以创作为主阵地,经由采风加工、形成教材再到舞台表演这一过程,要求文艺工作者始终贴合该地的民族性、风格性,使本地区的舞蹈在发挥自身特质之际既具有教授学生、提高能力的训练性,又具有赢得观众喜爱,迎来更大文化发展空间的艺术性。总而言之,对于闽北地区民间舞蹈的创新性发展,切忌以偏概全式的碎片化传承,而是应关照到物质与精神等各个方面,做到整体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更离不开民族性与时代性两个集中命题,针对该地区的地域特色又会呈现出多样的内生性特质,以此强大生命力足以继续引领着该地的民间舞蹈走出属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闽北民间舞蹈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舞蹈课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