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生态向度
2022-03-23任静
任静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中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并多次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必须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这对矛盾。我们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不断提出创新性观点和论断。同时也在国际社会积极倡导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彰显了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我们党要带领人民顺利实现“美好生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厘清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的价值关联,坚决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以积极的态度促进绿色消费、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健全生态法治体系、发展绿色产业,这对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美好生活的理论逻辑
(一)生态文明是美好生活的自然前提
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飞速跃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不仅需要在吃穿等物质生活方面体现出来,还需要“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2]。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下开启美好生活的关键“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3]因此,将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追求的幸福生活辩证统一起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民心所向、时代大势,更是迈向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提出的另一种人类文明社会形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蕴含和寄托在其中。长期以来,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为特征的工业文明主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是迄今为止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文明,其大规模生产的优势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额物质财富,但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其自身日益严重的副产品和后遗症,即地球资源的迅速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马克思指出,在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敬畏并顺从于大自然,“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4]。进入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愈来愈凸显出来,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人对大自然的霸权式掠夺遭到了整个生态自然界的反噬,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陷入“生态危机”和其他各种危机中,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梦幻泡影。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原理进行创新并进一步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5]必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有望实现社会的美好生活,“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6]。
(二)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制约甚至决定着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
什么被称为是美好生活?在《汉语词典》中,“美好”是“在各方面都使人喜欢;极好”。在中国古人看来“美好生活”是一种“大同社会”,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人类社会最高级最理想的阶段。在 “大同社会”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切都达于至境。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强调“美好生活”就是对智慧生活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好生活”不仅需要外在的善,而且要以自身为目的达到最高的善,这才是人们所追求的幸福。在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把“美好生活”描绘为“乌托邦”。在马克思看来“美好生活”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是对共产主义的向往。纵观人类认识历史变迁,“美好生活” 就是人们希望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人类发展的根本追求目标。
回瞻历史,可以发现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人对美好生活有着不一样的定义,但他们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是一个整体的状态,包括物质、精神、生态等多个方面,而不是单一的。马克思指出我们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建设发展、价值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解放及其各个角度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思想文化内涵,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被看作是共产主义社会最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党最终追求的目标,而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所要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同时也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体描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履行这一承诺,带领人民一步步走向美好的生活,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新型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实现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最根本的一环。新时代人们所一心追求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涵指物质上的富裕与精神上的丰富,也包括享受天蓝水碧、鸟语花香的生态生活,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好生态家园是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期盼向往的题中之义与应然要求,也是党和政府持续接力奋斗的坚定方向。人作为有血有肉的自然存在物与自然之子,必然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应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影响和决定着人自身的生存质量与生活水准。适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充分展现大自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之美,构建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互利共生关系,达成“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完美统一,这便是美好生活的内蕴图景,也是美好生活的主旨意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绩成效必将影响和决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受,影响和决定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记得住乡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初心,我们必须在不改变环境系统涵容能力的前提下去追求经济的增长,必须打造系统科学的生态安全体系,共建美好生态家园,助推美丽中国建设阔步前进。
二、美好生活视域下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
从系统论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由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构成要素主要有:
(一)生态意识文明
生态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基于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而生发的一种寻求人与自然秩序和谐的思想或认知态度。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意识文明被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自然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性,必须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二是人类、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在新时代下,必须放弃高耗能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理念,考虑生态文明与经济效益二者相统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健康、适度的绿色生活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绿色理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国家绿色的机遇正在不断扩大,必须要走绿色发展这条道路。当前,整个社会正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风尚的社会氛围,这种理念使人们的生产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朝着美好生活的方向奋勇前进。
人的意识是其行为的导向者,生态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当代表现形式,对于当代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构人民的美好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建美好生活,生态意识要先行。必须以生态法治保障生态意识的养成,以科学的常态化的生态宣传为生态意识的养成提供舆论引导,以持续的生态教育为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提供心灵启蒙。只有在先进生态意识的指引下,人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创设优美生态环境、共建美好生活的时代洪流中去。
(二)生态行为文明
生态文明不仅是意识的表现,也是社会行为的展现。美好生活语境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人们需要用自身的行动践行文明行为准则,携手共建天蓝、水碧、地绿的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易行难,行胜于言。美好生活的创建,不仅需要至善至美的蓝图设计,更需要行动与实践。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山青水碧的锦绣家园、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不能当坐而论道的生态文明清谈客,而是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美好生活实践家。人们应该通过改变过去那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呵护生态环境,节省能源资源、实现绿色消费、开展低碳行动、分类投放垃圾、杜绝污染发生、参与管理并监督举报破坏生态的行为,大力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固本培元,来建构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要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6]这种“全民绿色行动”的生态行为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生活方式的再思考和超越,有利于人们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好地实现发展过程中的 “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
(三)生态制度文明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自然前提与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而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其产生或存在的意义是给社会提供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即规矩是社会良好秩序得以形成的基础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如果要实现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既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也不能脱离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更要依靠科学的规范、配套的系统、有效运行的体制来保驾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关键步骤。只有率先实现生态制度文明,充分释放生态制度体系的活力,让生态制度体系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压舱石”,才能为美好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法治助力。从“制度”方面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力,是中国共产党严守政治纪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坚定决心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8]党的十九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严格的制度作保障。2018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对需要追责的情形,要追查到底,不能让制度规定被看作“没有牙齿的老虎”[8]。显然,日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国家层面的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化、特色化,目的在于以制度的刚性威力为生态环境构筑强大的保护与发展盾牌防线,把生态文明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绩效和人民迈向更美好生活的进步阶梯。
(四)生态产业文明
在美好生活语境中,推进生态产业化、建设生态产业文明是其重要一环和强有力的物质保证。所谓生态产业化是指按照市场化的标准与要求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达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发展。如果缺失生态产业,在市场化条件下,生态建设势将举步维艰、难以为继,失去发展的后劲即可持续性,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新时代,中国生态产业化的重点是按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与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共同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中,提到环境就是生产力,要求我们大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产业就是美好生活语境下实现生态文明路径的一种创新,推进生态产业化,使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美生活”“好生活”的增长点、支撑点和动力点,进而达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
三、美好生活语境下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
(一)坚持绿色消费理念
绿色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人们的绿色消费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好幸福生活的实现程度。要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我们首先要坚持和倡扬绿色消费理念。
一方面,坚持循环消费理念。循环消费理念是绿色消费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消费是以消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消费环境的最少污染为核心,以“消费品—消费—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流程为特征,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目的的一种物质消费模式。由于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要在有限的情况下满足各群体的消费需求。人们需要在各级政府的带领下落实循环消费,强化每个人的绿色生态意识,引导全民的价值观发生转变并走上绿色消费的轨道,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另一方面,树立适度消费理念。适度消费的观念是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消费观念。适度消费理念倡导人们把物质消费的规模、水平、结构及其发展,维持在消费资源和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防止和减少奢靡性、过度性、浪费性消费。工业社会中单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毫无节制地以牺牲生态环境并且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将幸福美好生活完全建立在物质欲望无限膨胀的基础上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也是危险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8]适度消费理念要求将消费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减少奢侈浪费,用最具价值的消费满足自己的真实需要,养成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生活理念,它扬弃和超越了追求无限增长消费的消费主义,是我们对消费与美好生活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二)开展全民行动
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和受益人,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实现美好生活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6]
首先,要抓好思想宣传。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必须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载体,发挥各种媒体如微博、抖音、快手、短视频等的宣传作用,引导人民群众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让生态文明思想走进公民的生活中,培养公民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参加绿色创建活动,将绿色生态理念宣传活动融入到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通过集中进行绿色生态的宣传活动,既可以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也可以不断践行多种多样的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美好生活。其次,要在正确的消费意识引领下倡导人们进行“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奢靡消费。当前,绿色消费已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但将绿色理念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仍然需要各方面的持续努力,这样才能为实现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严密法治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光靠人民自觉的思想意识是不完善的,国家还要用刚正严密的法律法规制度来保障生态环境的优美化,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法治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8]
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方面,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体系。加强重点功能区制度建设,建立土地和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进荒漠化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和恢复湿地,预防地质灾害。另一方面,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充分发挥各大媒体平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作用,重点监察对象即为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方,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逐步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 “四梁八柱”,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比如《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6]在不断落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我国还进一步强化有关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力度,有效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并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2015 年1 月1 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环保法。此次新环保法的修订,将作为对环境污染者进行严厉处罚的主要依据,可持续发展在这次修订中也纳入了立法。同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党和政府通过将生态文明明确写入宪法与各种法律当中,也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发展绿色产业
1.发展城市绿色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8]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也就是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得到和解,向“美生活”“好生活”的方向迈进。
绿色经济是一种以和谐、健康和可持续为目标的新经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8]一方面,在生产领域将传统产业绿色化,践行低消耗、零污染的理念并进一步改造传统工业,淘汰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产业,走出一条低碳、环保的新型化工业道路,并将自然优势转变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自然资源的经济研究价值,将满足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需要为标准,为人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另一方面,在生活领域开展一系列绿色的活动,在居民生活中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打造独特的绿色餐厅、绿色学校、绿色小区、绿色快递、绿色农贸市场,将绿色融入生活中,引导居民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绿色融入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而实现美好生活。
2.建设美丽乡村
随着国家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农村自身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缓慢,大量农村人口背井离乡相继涌入城市之中。农村在我国曾经是落后的代名词,一度面临人口流失、经济落后、环境荒芜等困境。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乡村振兴起来,有必要将农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探索多样式的绿色扶贫方法,带领乡村人民走出一条绿色的致富道路。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让农村绿起来、富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惠及广大农民。首先,在农村地区要合理规划,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各地的特色小镇,发展生态旅游业。其次,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升级,推动传统农业与循环经济二者相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最后,不断完善与城市相一致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一些方面的基本制度框架,不断引进资金、人才、互联网等要素。例如,位于杭州的“梦想小镇”是浙江的特色小镇之一,完美的实现了互联网与绿色的融合,使乡村不断振兴,为实现人民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愿景迈出了扎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