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

2022-03-23李彩云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林则徐古代文学伊犁

李彩云,任 刚

(1.伊犁师范大学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 新疆 伊宁 835000;2.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内容,中国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精神面貌、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等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是丰富和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文化养料[1]。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学和科研的探索,一方面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内容。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伊犁流人祁韵士、林则徐、洪亮吉等人的诗文作品中,展现了各民族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文化留存的重要基因,它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程,同时也是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和繁荣的宝贵经验。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重要部分,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2]。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文学作品是塑造大学生文化品格与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通过讲授伊犁流人的优秀诗文作品,将伊犁传统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结合在具体的西域诗文中,要以讲授传统地方文化为途径,达到文化润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学习和传承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双重使命。以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和科研为切入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具体的探索和分析,为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改创新和科研创新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努力使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鲜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曾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华先贤留存下来的思想和道德,要坚持继承和创新,要有选择地继承,用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来增强修养。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讲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历史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明确传统优秀诗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突出伊犁优秀文化的重点内容,又要将其融入西域文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以伊犁传统文化知识为立足点,讲清楚伊犁流人主要作家风格的内容,可以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优秀诗文作品,从而激发大学生进行自觉地文学批评,培养学生古代文化创新意识;通过对伊犁流人林则徐诗文的解读和鉴赏,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授时,要突出强化这些作品中具有文化润疆作用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要对竹枝词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要进行系统讲解。对于代表伊犁传统文化的经典文学作品,以专题的形式安排课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教师根据学习效果进行引导,期待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伊犁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一方面要进行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还要着重阐释其中的深刻意义。把伊犁流人作家群诗文中最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心理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精神传承给大学生。比如在讲授《林则徐新疆诗文》中的作品时,将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集中设置一个专题,大学生可以深切感知其民族忧患意识和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通过学习诗人的爱国作品,激发大学生爱国爱疆的责任担当精神。

当讲授林则徐伊犁诗文时,不能仅局限于其伊犁事迹,还可以拓展至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其他爱国事迹。为了让学生更加近距离认识林则徐,可以安排大学生参观伊宁市林则徐纪念馆,聆听馆内讲解员讲解林则徐生活、文学、军事等等方面的故事。参观后让学生以《英雄林则徐》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旨在激发大学生爱国、爱疆精神。通过实地参观讲解的教育,可以引导高校大学生梳理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和道德观。促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应该继承林则徐爱国精神,从小事做起,配合学校和社区做好日常防疫工作,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和使命。通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使课堂变得鲜活、生动和具体,从而更容易激发大学生学习伊犁传统文化的共鸣。

二、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科研“创新”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急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社会治理协调适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及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3]。在古代文学科研中要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梳理了过去十年内学术研究成果,发现伊犁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甚少,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高校古代文学研究要致力于发现学术界尚未关注的古典诗文作品的价值,西域文学就是最佳研究对象,要提高西域流人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增加文化润疆的涵盖面和内容,并相应调整西域文学的研究范畴。要致力于对林则徐、祁韵士、洪亮吉等人西域诗文进行解读和赏析,做出全方位、系统的文学经典诠释,这些诗文在目前都只是处于资料整理辑注阶段,这些都是古代文学科研中追求新的体现。

高校古代文学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承担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文学者。在古代文学高校科学研究中,一方面要留下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学术思想;另一方面也要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和科研探索经验,汇总和发表已经较为成熟的西域文学与文化研究成果。同时,高校教师还肩负着追求科学真理、坚守道德理想的责任和使命,要树立新时代爱国爱疆精神的人生信念,要有以传播传统文化和胸怀天下的责任和担当。作为高校教师,要一生致力培养大学生爱国爱疆精神,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平台优势,让科研平台成为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重要载体。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立足伊犁地方文化特色,成立“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该文史研究中心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指示精神为目标,充分落实文化润疆方略,做好边疆文史研究。该研究中心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此外,学院还有伊犁学研究中心,将地方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价值有效结合起来,成为学院师生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的科研和学习平台。

三、让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传承”起来

高校思政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抗疫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能再以过去僵化的说教为主,而是要将地域历史文化和现实相结合,这为新疆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伊犁历史文化资源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很强的教育性和感染性。要将林则徐爱国主义、顽强的抗争精神和课堂教学有机会结合起来,做好文化润疆和文化强国的引导作用。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曾经指出,大学阶段,要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他们在文化方面的创新意识,以此督促学生树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教育部纲要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代文学教学和科研中的传承明确了方向。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伊犁当地林则徐纪念馆、锡伯古城等爱国教育基地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感染作用,让大学生在参观中、讲解中培养爱国爱疆精神,使大学生自觉地树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自己的使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和科研的相关实践中,这些内容也应有鲜明的要求和体现,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积极拓展各项文化实践活动,努力尝试和探索。

(一) 做导游讲解英雄事迹

伊犁是有名的旅游文化胜地,每年春夏秋三季有大量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需要大量的导游或者讲解员讲解伊犁历史、文化和民俗等知识,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和暑假时间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将林则徐生平及伟大事迹介绍给游客,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讲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讲解过程中,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必然要激情饱满,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再次与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达到共鸣和共情,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点滴中,不但深化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和效果,也解决了伊犁文旅行业面临的讲解员紧缺的问题。 高校社团活动较多,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高涨,可以鼓励学生将林则徐事迹和精神融入话剧社、文学社、街舞社、爱心社等,以话剧、诗歌朗诵、舞蹈、音乐、志愿服务等形式将林则徐事迹浸润全体学生心中,演出学生和观看学生也能在林则徐感人事迹的熏陶下达到共情和共鸣。

(二) 做纪念馆讲解员讲解英雄事迹

伊犁有较多的历史文化展示基地,如林则徐纪念馆、伊犁将军府等,可以鼓励学生到这些基地中去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林则徐纪念馆,每年有大量的游客需要讲解员,大学生参与此项活动,不但弘扬了伊犁优秀传统文化,也将文化润疆和文化强国浸润到点滴的生活中,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建设现代化伊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学生在完成上述讲解时,需要认真学习和梳理林则徐的生平和伟大事迹,势必要将林则徐知识进行再次学习和内化,这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内化的过程,学生在纪念馆中将林则徐事迹输出,用精炼和生动的语言为游客和参观者讲述,使游客和参观者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达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升华,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学生在讲解中自己的爱国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另一方面,听众也在聆听林则徐伟大事迹中完成了爱国爱疆的思政教育。

(三) 实习时给中小学生讲英雄事迹

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环节,这是完成思政任务的绝佳时机。鼓励大学生在实习期,将林则徐伟大事迹用浅显的语言讲给小学生和中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上林则徐爱国主义的种子,是达到文化润疆和文化强国的有效之路。中小学每年六一活动、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会,需要表演各种节目,可以鼓励实习学生抓住这些活动机会,将林则徐英雄事迹以歌曲、舞蹈、诗朗诵、小品和话剧等等形式搬上演出舞台,中小学生演出和观看都会达到不同程度的共情和共鸣,期待通过实习,将家长、中小学生和全体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融为一体,在融合中深化及升华。

四、结语

作为高校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找准融入的切入点,树立和增强正确的教学和科研创新融入思路,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手段,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4]。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成立了天马文学社、天马戏剧社,开展学习和传承伊犁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大学生朗诵伊犁优秀的诗歌,挑选出伊犁优秀的话剧演出,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传播了伊犁地方文化。在抗疫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继续推进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以古代文学教学和科研为途径,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和精神养料,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发展目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呈现出它应有的使命[5]。

猜你喜欢

林则徐古代文学伊犁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林则徐》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林则徐禁烟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丝绸之路与伊犁